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通过曲解《朴茨茅斯条约》中的有关条款、勾结中国不法商人“合办”矿产等形式,大肆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此外,日本还把战争期间擅自修筑的安奉铁路改为商用,并千方百计地阻止和破坏中国东北地方官为打破日本路权垄断而提出的兴修新法和锦爱两条铁路的计划,以达到其独霸东北路权的企图。为此,东北地方官为维护国家主权,对日本大肆掠夺路矿权利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沙俄通过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攫取了在中国东北的筑路权,在修建铁路过程中,由于欺压、掠夺中国民众,遭到了东北老百姓的强烈抵制和抗争。本文对于中东铁路历史具有一定的文献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1938年的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由于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迟滞了卢沟桥事变后日军长驱直入的进攻势头,推动着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武汉会战后,陷入长期作战泥潭的日本侵略者,不得不调整侵华策略.在实行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方针的同时,着眼于更大规模、更有组织的经济掠夺,“在物质上,掠夺普通人民的衣食,使广大人民啼饥号寒;掠夺生产工具,使中国民族工业归于毁灭和奴役化”①.通过最大限度地榨取沦陷区内的经济资源,达到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罪恶目的.湖北沦陷区工业遭到空前的摧残和掠夺.  相似文献   

4.
在二战时期及战后初期,德国拥有世界领先的科技资源。战后初期德国由美、英、苏、法四国分区占领,各战胜国不再沿用传统的货币赔偿,转而开展实物索赔。美国与英国基于相近的利益和良好的合作基础,对德国科技资源进行了联合发掘和掠夺。两国从德国掠夺的科技资源不仅涉及军事领域,还服务于各自国内的民用工商业需求。此外,双方还从德国苏占区抢夺了大量科技资源。通过以上行动,美英基本实现了消除德国军事威胁、提高自身科技实力、与苏联开展科技对抗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有关日本对在华第三国侵害的一些情况王瑞珍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不仅抢占我上地,掠夺我资源,危害我同胞,犯下滔天罪行,而且侵犯了第三国在华的权益,侮辱和迫害在华的外国人士,特别是欧美人士。笔者据所见资料,对日本帝国主义对在华第三国侵害的情况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6.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内,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在华活动是当时中德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顾虑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当时中德双方对于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在华活动大多避而不谈。②随着对三十年代中德关系研究的深入,学术界目前对于德国军事顾问团在华活动的梗概已经基本明了。③本文主要阐述了德国军事顾问团与当时中国的军事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德国军事顾问团为中国的军事教育发展做了哪些工作,究竟在军事教育方面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龙州铁路的筹建源起于法国对广西路权的掠夺,起因于1883年12月一1885年4月的中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清政府与法国政府签订《中法新约》而告结束。该约第七款规定:“日后中国酌拟创造铁路时,中国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其招募人工,法国无不尽力勃助,惟彼此言明,不得视此条系为法国一国独受之利益。”  相似文献   

8.
论清末铁路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铁路问题是清末各种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其重要性长期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国内以往的研究,重点放在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中国人民争回路权的斗争上,对清政府一面的研究则显不足。本文就清朝政府最后十余年间铁路政策的演变作一系统论述,以加深我们对清末铁路问题的全面了解。一、铁路总公司和路矿总局的铁路政策  相似文献   

9.
刘群艺 《文献》2020,(2):100-120
日本在1914年侵占青岛之后搜刮了德国殖民官方在当地所藏的几乎所有的书籍和图文资料,这批文献总称为"掳获书籍"。日军自1920年4月至1922年12月将其全部运回日本,并分配给国内相关军事和教育机构。本文通过档案史料梳理了这批文献被掠夺的经过、分配原则与方式以及在日本流布的现状,认为由于现存文献的收藏地较为分散,数字化形式的事实返还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10.
战时,日本对中国图书事业的摧残与破坏,给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造成巨大的灾难。目前国内对此的大量研究,多集中于图书损失和掠夺方面,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凶残与贪婪。中国研究者判定战时日军对中国图书事业的摧残无疑是一场“文化大屠杀”,战后日本政府及某些当事人却称,日军在占领区并没有蓄意掠夺和破坏中国图书文物,相反在华中、华...  相似文献   

11.
徐康 《民国档案》2017,(1):104-110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在华活动是中德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对20世纪30年代中德关系研究的深入,目前学术界对德国军事顾问团在华活动的梗概已经基本明了。1本文关注的重点主要为抗战开始前德国军事顾问团在整编军队与战略设计上为中国政府准备抗战做出的具体贡献。在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国民政府的军队建设与抗日战略准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日本型华夷秩序"论左右着学界对近世日本外交格局和性质的判断,为此,就必须对其实质做出价值判定。16世纪后期日本发动侵朝战争,试图摧毁以明朝为主导的华夷秩序并取而代之,结果以失败告终。其后,德川幕府建立起以"对外四口"为框架的对外关系体系,并因明清交替而在日本形成了"华夷变态"理论,从而生成以日本为"华"统治周边国家的意识,即当代学者所说的"日本型华夷秩序"。然而,比照以中国为核心的华夷秩序可见,"日本型华夷秩序"皆是反其道而行之。前者是由"华"对"夷"以"薄来厚往"的给予方式来维持区域国际秩序的稳定,后者则是不惜动用武力对周边地区进行掠夺,是在损害区域国际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德国承认伪满问题与国民政府的外交方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双文 《史学月刊》2008,(11):62-70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一直希望各友好国家不予承认,对有着重要政治、军事及经济联系的德国,更是抱有期待,甚至不惜作"依德和日反苏"之试探。但德国在纳粹上台并逐步集权后,日益将对日外交置于对华外交之上,终在1938年2月宣布承认伪满。正处于对日抗战重要关头的国民政府为继续争取德国军援,对此一再忍让,但稍后德国又禁运军火、强制撤退在华军事顾问。处此外交重压之下,这时力求在对德、对苏外交中保持相对平衡的国民政府一度表示了更为坚定的联苏决心。  相似文献   

14.
美国政府在日本战败之际指出:所有日本财阀是军国主义者,是日本最大的战争潜力,正是由于财阀的存在,才使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和征服成为可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本财阀充当日本侵华的急先锋,通过在华设厂,资本输出,逼迫清政府和北洋政府大举借债,产生债务,达到掠夺资源、控制经济命脉和操纵政局的目的,在对华侵略上与日本政府唱"双簧".  相似文献   

15.
沙俄帝国主义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在华开办华俄道胜银行,大量发行卢布(“羌帖”),修筑中东铁路,开办工厂、矿山,采取种种手段,疯狂地掠夺我国资源,进行野蛮的经济侵略。一沙皇俄国强迫中国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如1858年的《瑷珲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割占了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近10年来我国关于日军南京大暑杀、细菌战、毒气战、对劳工的掠夺和迫害、"慰安妇"、"集团部落"和"无人区"、经济掠夺、对文物典籍的掠夺和对文化教育事业的破坏、对后方的大轰炸、贩毒和毒化政策等罪行,以及关于中国的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日军暴行产生的原因、战争遗留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作了比较全面、详细的概述,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这份统计资料是1942年由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处、秘书处合编而成的内部参考资料,其中具体记载了日本帝国主义自1897年至1942年期间在我国投资经营工矿业进行生产掠夺的状况,文中关于日本在华各地企业、资产、生产品的统计调查数据颇具史料价值,反映了日本投资及掠夺规模由小渐大的发展经过,对研究民国时期中日经济关系及日本经济侵略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作用,特自本馆所藏国民政府经济部档案全宗中选出刊布,以供参考。文中标题为原件所有。  相似文献   

18.
<正>现在让我们把思绪回到100年前的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然而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在这民族存亡的时刻,5月4日,  相似文献   

19.
赛克特在华活动述评李乐曾汉斯·冯·赛克特(1866-1936)两次应蒋介石邀请到中国活动,并在1934年4月至1935年5月担任南京国民党政府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蒋介石德国总顾问。本文试图评述赛克特来华背景、在华活动和在中德关系、德国对华政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沦陷时期日军对吴江的粮食掠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中国派驻作战兵员多达百万,其军粮全赖沦陷区供应,以实现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阴谋。吴江县处于太湖之滨,盛产稻米,被日伪当局划为苏浙皖28个“米粮丰沛县”之一,成为侵略的军粮之源而予取予夺。日军始而将田赋中之绝大多数充作军粮,继而低价压级强制收购稻米,最后甚至派军警宪特下乡抢粮,致使农民工人城乡百姓食不果腹,遍受饥饿之苦。“清乡”期问,日伪当局在加紧掠夺、无情榨取的同时,还实施粮食禁运和“缉私”,切断抗日部队的粮源。本综合吴江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及其他有关献资料撰成,以揭露日军在吴江地区掠夺米粮的罪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