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众所周知,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是中国学术界耀眼的明星人物。1930年,正是其学术盛年,他在清华大学任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成为清华文科的学科统帅与精神领袖。1932年的《清华文学院同学录》中,首页"评议会"成员集体照,俊朗挺拔的冯氏身居照片中央,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也倚身一侧,其锋芒形神大有盖过梅校长之势。1934年8月,其成名作《中国哲学史》由商务印书馆初版,一  相似文献   

2.
正冯友兰(1895-1990),河南南阳唐河县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著有多部哲学著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1928年,哲学大师冯友兰喜添一女,取名冯钟璞,笔名宗璞。1938年,年仅10岁的宗璞在战火中,随家人南迁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的8年时光,给少年宗璞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1985年春到1987年年  相似文献   

3.
汪子嵩,著名希腊哲学史学家。1921年生于浙江杭州,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后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1949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1964年至1987年任《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辑、高级编辑、副主任。曾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编委会副主任及外国哲学史分支主编。专著有《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等。近日,本刊特约作者张建安对汪子嵩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鲁迅1934年12月28日致杨霁云的信中有云:"安分守己如冯友兰,且要被逮,可以推知其他了。"冯友兰的被捕在当年11月28日,来得非常突然,解决得也很快。那时他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学术思想的唯物史观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峰 《史学月刊》2003,(1):81-86
20世纪30年代唯物史观在中国学术界的奔腾而人,直接影响和规定着冯友兰学术思想的基本状貌。《中国哲学史》、《秦汉历史哲学》和《新事论》等文本共同凸显出冯友兰在哲学史观、史学观和文化观上的唯物史观取向。冯友兰在30年代取法唯物史观这一事实,对我们审视以往的学术史及反思当下的学术语境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刘桂生教授,1930年8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48年入岭南大学政治历史学系历史学组学习,1950年转入清华大学历史系,1952年毕业后留清华大学任教。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和北京大学历史系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校务委员会委员,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研究所客籍教授,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等。一直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近代学人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误解及其成因》、《从庄存与生平看清代公羊学之起因》、《严复中西文化观前后期的一致性》等一系列在学术界颇…  相似文献   

7.
学者风采     
《文史博览》2013,(4):2
万俊人万俊人,1958年生,湖南岳阳人。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教授提名委员会委员兼基础文科组组长。兼任中国伦理学会会长,国家"马工程"《伦理学》首席专家兼召集人。  相似文献   

8.
近日记者就中国文化研究与哲学研究中的有关学术问题专门访问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宪邦先生,杨老高兴地在家里接待了记者的采访,并进行了友好的长谈,杨先生从事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已有40多年,先后发表的论著有《孙中山哲学评传》、《从启蒙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文化的再评估》、《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等,杨老还担任《中国哲学通史》(五卷本)的主编,该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先生在《哲学研究》(1963年第三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周易〉研究谈到一些哲学史方法论的问题》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冯先生谈到了历史科学的特点问题。在我看来,冯先生的论述基本上是错误的。因此,自己想就这个问题谈些不成熟的意见,一面与冯先生商榷,一面求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临终谈毛泽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先生在1988年初开始写作《中国哲学史新编》的第7册,1990年去世前5个月,以95岁高龄完成。这是他最后的著作,后来叫《中国现代哲学史》。在完成这册书后所写的《自序》中,他讲到文革后老妻去世时他写的挽联中,有“斩名关,破利锁,俯仰无愧作,海阔天空我自飞”之旬。他说:“在写本册第八十一章的时候,我真感觉到‘海阔天空我自飞’的自由了……如果有人不以为然,因之不能出版,吾其为王船山矣。”清初王夫之在深山中著书四十年,达数百卷,几百年以后才出版。冯友兰为什么要自比王夫之?为什么说真感觉到了自由?因为,在最后的著作里,他对毛泽东思想做出了独立的认识和分析。谨摘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东荪(1886─1973年),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原名万田,字东荪,晚年自号“独宜老人”。早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1912年曾参加南京临时政府,随后在《庸言》、《正谊》、《中华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大量文章评议民初政治,成为民初著名的政治家。五四时期致力于文化运动,主编《时事新报》,创办《学灯》副刊和《解放与改造》。此后,主要从事西方哲学的介绍和研究工作,先后任中国公学、国立政治大学、光华大学和燕京大学教授。1927年8月,他与瞿菊农等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哲学研究专刊《哲学评论》,并相继撰著了《哲学论…  相似文献   

12.
任继愈,曾用又之为号,1916年出生,山东平原人。193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三年后毕业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此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4年受任筹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世界宗教研究所,后担任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哲学学科学位评议委员会召集人、中国无神论学会会长、中国西藏佛教研究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1985年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兼宗教所名誉所长。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五、六、七、八届代表。…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思想史》这两本文化经典书籍的目录中可以看出对于中国古代一大思想学派的法家,两本书都不约而同地对其进行了简化式的阐述,本文从法家的历史地位和后世影响来为法家思想正名,并试图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法家思想被一些学者或书籍简化性叙述的原因。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老先生对于儒家及道家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详细阐述,或者说这也与两者在中国哲学历史上  相似文献   

14.
即便一个学者通过调研,使得某些个农民的观念发生改变,他们也无力改变周围的环境曹锦清1949年生于浙江兰溪,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院教授。著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平等论》、《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合著)、《中国单位现象研究》、《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等。其中《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黄河边的中国》获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经典著作对新学术的建立有着突出的示范意义。西学东渐背景下,借鉴与融会西方学术方法成为中国现代学科创建的前提条件,而清代考据学方法对新学术经典的创立也起到了十分突出的作用。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这两部现代学科的经典著作,亦均凸显了西学方法与考据传统在新学术典范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者风采     
正曹锦清,男,1949年生,浙江兰溪人,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三农问题专家。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教于上海市城建学院。主要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1988)、《平等论》(1988)、《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合著1995/2001)、《走出理想的城堡——中国单位现象研究》(1997)、《中国七问》(2002)、《黄河边的中国》(2003)、《如  相似文献   

17.
哲人 《古今谈》2010,(1):24-26
董平,本名董萍,1959年9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衢县(今为衢州市),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主任,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明人集部主编、《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编委、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  相似文献   

18.
正1928年夏,供职于燕京大学的冯友兰(1895-1990)教授应刚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之聘来清华任教。及至1933年夏,冯友兰在清华任职已满5年。按照清华规定,教授任职满5年,可以向学校申请经费出国休假一年。冯友兰早就有所规划,他计划花半年时间以讲演的形式周游英国各个大学,而剩下的半年用来游历欧洲各国。回国之前,冯游历了一直很想去的苏联。回国之后,他先后做了题为《在苏联所  相似文献   

19.
汤一介.著名学者,哲学家.1927年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儒藏》编纂中心主任,中华孔子学会会长,中国文化书院名誉院长。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佛教与中国文化》等。  相似文献   

20.
罗哲文,1925年3月生,四川省宜宾市人,汉族.早年考取中国营造学社练习生,曾为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办者之一.同时,兼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助理(秘书),1948年研究生结业于中国建筑研究所.1950年到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工作至今.研究古代建筑和长城学,主要论著有《长城》、《论建筑文化》、《万里长城居庸关——八达岭》、《中国古塔》等.日前,记者带着长城学与文化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专门拜访了这位古建筑高级工程师和长城学专家.得知罗先生还担任中国文物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