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书·食货志〉校注〈魏书·食货志〉校注》是陈连庆教授的遗著。此文是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教授为是书出版写的序,文中不仅论介了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还对古籍注释的诸多问题发表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意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今发表以飨读者。标题是本刊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
李正宇 《敦煌学辑刊》2006,2(2):181-182
本文介绍了高启安、邰慧莉《〈肃镇华夷志〉校注》一书,并揭示了该作对研究酒泉乃至河西地区历史文化所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在指导研究生读《明史·食货志》时,对其中涉及到明代士地、赋役制度的内容作些一了说明,兹条列如下。 食货与平准 读《食货志》,首先要明了其卷目之含义。《史记》有八书,其第八为《平准书》;《汉书》有十志,其一为《食货志》。后世史书所云《食货志》,其词源出于《汉书》,其以叙经济制度之内容为一卷目,实承于  相似文献   

4.
(括号内数字分别为期数和页数 )中国史学史教本·题记白寿彝 ( 1 1 )………………………………………………………………同心同德 继往开来郑师渠 ( 2 1 )…………………………………………………………………《〈晋书·食货志〉校注〈魏书·食货志〉校注》序何兹全 ( 2 3)………………………………………学习何兹全先生齐世荣 ( 4 1 )………………………………………………………………………历史普及与历史题材影视片———访龚书铎教授许殿才 ( 4 2 )……………………………………·怀念白寿彝先生·无尽的思念李松茂 ( 1 3)…………  相似文献   

5.
在校补《明史·食货志》的过程中,我先后接触到五种明代《食货志》。它们是: 王原《明食货志》; 万斯同《明史稿·食货志》; 傅维麟《明书·食货志》; 王鸿绪《明史稿·食货志》; 张廷玉《明史·食货志》。  相似文献   

6.
李小平  曹瑞芳 《沧桑》2011,(4):137-137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李小平研究员、曹瑞芳研究员合作校注、临县史志办主任张海红审订的《民国六年(临县志)校注》一书于2010年12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7.
万明女士的大作《明抄本〈瀛涯胜览〉校注》于2005年7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翻读一过,感想颇多,分述如下。一、几点感想1.《瀛涯胜览》的第九次重要研究成果马欢随同郑和三次下西洋,记录见闻,所著《瀛涯胜览》为下西洋活动第一等重要资料。《瀛涯胜览》初稿成书于永乐十四年(1416  相似文献   

8.
《文献》2016,(3)
朝鲜国王正祖李祘及其臣僚删改元朝所编《宋史》而成《宋史筌》,在中朝中韩交流史和文化史上是一重要事件。本文介绍了《宋史筌》一书的三大特色和研究现状,对《宋史筌·食货志》与《宋史·食货志》做了比较全面而细致的对比和论述:比较分析二书《食货志》序论的异同和短长,揭示二者对程朱理学与宋代财政相互关系的重视、歧义;按照23个专题(子目),对《宋史筌·食货志》删削改编《宋史·食货志》的大体情况及其优劣得失逐一进行比较评判,认为其删改工作基本成功,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或浅显的失误。最后指出,18世纪后期的朝鲜学界对于宋代历史文化既非常尊崇,又不迷信,力图理性地加以取舍,这是《宋史筌》一书出现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9.
《〈搜神后记〉校注》,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汪绍楹先生校注.汪绍楹先生博考类书校定,并将类书不会出自《搜神后记》的标出,又发现本书与唐类书不合,反与宋人著述所引相合的,证明本书已非古本原貌.注中除校文外,间亦注义.本书又附录《稗海》本《搜神记》及敦煌勾道兴本《搜神记》,在整理古籍方面,作出了贡献.这书校注不能不说是一部精审的著作,但仍有些地方,还可商榷,今将读后所得,写此小文,请方家(讠是)正.  相似文献   

10.
《〈花镜〉作者陈淏子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 《文献》2003,(2):191-195
《花镜》作为一本科学著作,影响很大,建国后不少科学家对此书作了较为精细的研究,较典型的是酆裕洹先生的《〈花镜〉》研究》(农业科学出版社,1959版)和伊钦恒先生校注的《花镜》(农业科学出版社1962版),但均侧重于对其科学价值方面的研究,而对作者的考证却不甚了了,故仍有深加研讨的必要,因为他的生平等情况还不是很清楚.《文献》2002年第2期刊载了冯利华《〈花镜〉作者陈淏子考》一文,出发点很好,但考证较为粗疏,所考定的里籍、生卒年和他家庭的情况,都有问题.出现差错的原因在于信从二次文献,仅依赖书目等工具书,而不是检核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1.
陆贾《新语》是西汉初年的重要作,但历来研究甚少。近年王利器先生汇旧注古本,撰为《新语校注》一书,甚为精当。本从校勘、注释两个方面对王进行了补正。  相似文献   

12.
缘何驾鹤急西行? 报告看完泪已横① 两部志书双手纂, 数刊年鉴一肩成。 呕心沥血地名录, 尽瘁鞠躬民政情, 遗愿长留史长在, 续修重担吾侪擎。 ①耿煜逝世前三天在病榻上完成《黑龙江省志·地名录》自检报告。沉痛悼念《黑龙江省志〈民政志〉、〈地名录〉》主编耿煜同志@松驿  相似文献   

13.
《北方文物》1985年第3期上发表的朱子方先生《〈辽史·肖常哥传〉补证》一文(以下简称《补证》),利用近年出土的《肖义墓志铭》(见陈述辑校《全辽文》卷九)与《辽史·肖常哥传》互校、互证,考证出肖义即《辽史》中记载的肖常哥,并改写出《肖常哥传》附后。这在弄清楚《辽史》内“史实错误,缺漏和自相矛盾之处很多”的一些原委上,是一次新的进展和尝试,值得欢迎的。此处仅就《补证》提出一点浅见,以供参考。《补证》云肖常哥“拜永兴宫使,《墓志》未书,足补其缺。按妃生子在寿昌三年三  相似文献   

14.
姚曼波先生的大作《〈春秋〉考论》于2002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付梓行世。该书从全新的角度,探索了孔子作《春秋》这一极其重要的问题,立论不仅大胆,而且新奇。该书资料翔实,思路清晰,考辨缜密,可谓当今春秋学研究领域中的创新之作。经过仔细阅读,笔者认为该书有两个较为鲜明的特点。首先,视角独特,极具开创性地提出了《左传》的蓝本为孔子所作的新说,为春秋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自《孟子》称“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一书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至汉武帝独尊儒术,《春秋》便被当成了孔子借以阐发其政治哲学、贯注其学术…  相似文献   

15.
1990年第3期《新疆地方志》刊载了《对〈乌鲁木齐市志·电力工业〉章的浅议》(以下简称《浅议》)该文对市志《电力工业》章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读后,深感有些意见是中肯的,对今后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诗〉地理考》六卷,南宋学者王应麟(伯厚)撰。该书对《诗经》中出现的地名(包括专名和通名)——作了考释,对研究《诗经》地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清代学者焦循(里堂)在阅读此书时,作了眉批及旁注,并在此基础上撰成《〈诗〉地理释》四卷。 孙常叙(晓野)先生1932年在当时的吉林省立图书馆整理旧籍时,发现了焦循亲笔批注过的《〈诗〉地理考》,并加以辑录,定名为《扬州焦氏读〈诗地理考〉札记》,由当时的吉东印刷社于同年出版,“谨以此纪念扬州通儒焦循”。 孙先生在整理出版此书时,年仅二十四岁,如今已七十七岁高龄了。本刊征得孙先生同意,将此书“孙叙”、“系年”全部及部分正文影印刊出,以读者。文中凡“原注”注文下的大字均为王注,王书原文下的双行小字为焦注,“循按”末的双行小字为孙注;“原乙”的“乙”为“钩识”,即“√”相当于现在的引号,加○的字为王氏圈去的衍文。  相似文献   

17.
金师景芳先生治《易》,七十余年孜孜求索,继继深入,解决一个个难题,走出一个个迷宫。今九十六高龄,头脑犹健,思考不少歇,最近完成的《〈系辞传〉新编详解》这部新作,文不足十万,学术含量却有千斤重。我敢断言,人们不久会发现,这部书在易学研究史上将有似一块里...  相似文献   

18.
由刘乃和、宋衍申主编的《〈资治通鉴〉丛论》一书,最近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了。该书是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的中国古代史学名著研究丛书之一。全书二十七万字,收集了十六位作者十七篇论文,此外还有简短的《前言》和所附《建国以后〈资治通鉴〉研究论文目录(止1982)》。作者都是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的会员,其中既有多年研读《通鉴》的老专家,也有刚刚涉足《通鉴》研究的年青同志,而大多数则是中年学者。该书出版后,参加了1985年末的香港书  相似文献   

19.
《蜀语校注》补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蜀语校注》补证张美兰四川师大古籍整理研究室黄仁寿、刘家和等校注的四川古方言词典《蜀语》①已正式与读者见面了。校注本校注详慎,不仅再现了《蜀语》的本来面目,同时方便了读者的使用。书末所附词目索引表让人一目了然。这对研究蜀方言、汉语史均是极为有利的。本...  相似文献   

20.
史注名著三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裴松之《三国志注》史注出现于汉代,有记载者,如延笃《史记音义》、应劭《汉书集解音义》、贾逵《春秋外传国语解诂》、胡广《汉书解诂》、服虔《汉书音训》等等,不幸的是,这类典籍均已亡佚,但从其史注名称推测,可知这类史注多以解释文字、考订制度为主。然而,宋裴松之所作《三国志注》则不同于以前的史注,独具一格。《隋书经籍志》著录裴注《三国志》六十五卷外,尚有《叙录》一卷,惜《叙录》失传,所以,对裴松之作注的宗旨的了解,只能通过《上〈三国志注〉表》及其具体内容认真体味了。裴松之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避览之苑囿,近史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于是,裴松之注《三国志》“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据《廿二史札记》卷六“裴松之三国志注条”载,裴松之收集三国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