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设立"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研究"专栏,刊登三篇文章,论述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白寿彝、龚书铎的学术特点、学术风格、学术人生。三位史学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学建设,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产生了重要影响。黄仁国先生参与过撰写《刘大年传》,积累、掌握丰富的刘大年研究资料。他从刘大年的学术著作、会议讲话、学术活动中所提炼出的刘大年治学特点,很好地反映了刘大年的学术风貌。薛莹(刘雪英笔名)老师在白寿彝先生身边工作十七年,是白寿彝先生晚年学术工作的得力助手。她写的《白寿彝先生的学术风格》,于解读白先生的论著中寓有自己的观感,严谨而富有情感。龚书铎先生于2011年11月不幸病逝。杨共乐、张昭军、邱涛三位先生以凝练的笔触,高度概括了龚先生的学术人生,是对这位卓有贡献的著名教授辞世期年的深切缅怀和祭奠。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中国现当代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刊热切希望学界同仁更加关注和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之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期设立"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研究"专栏,刊登三篇文章,论述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白寿彝、龚书铎的学术特点、学术风格、学术人生。三位史学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学建设,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产生了重要影响。黄仁国先生参与过撰写《刘大年传》,积累、掌握丰富的刘大年研究资料。他从刘大年的学术著作、会议讲话、学术活动中所提炼出的刘大年治学特点,很好地反映了刘大年的学术风貌。薛莹(刘雪英笔名)老师在白寿彝先生身边工作十七年,是白寿彝先生晚年学术工作的得力助手。她写的《白寿彝先生的学术风格》,于解读白先生的论著中寓有自己的观感,严谨而富有情感。龚书铎先生于2011年11月不幸病逝。杨共乐、张昭军、邱涛三位先生以凝练的笔触,高度概括了龚先生的学术人生,是对这位卓有贡献的著名教授辞世期年的深切缅怀和祭奠。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中国现当代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刊热切希望学界同仁更加关注和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之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期设立"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研究"专栏,刊登三篇文章,论述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白寿彝、龚书铎的学术特点、学术风格、学术人生。三位史学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学建设,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产生了重要影响。黄仁国先生参与过撰写《刘大年传》,积累、掌握丰富的刘大年研究资料。他从刘大年的学术著作、会议讲话、学术活动中所提炼出的刘大年治学特点,很好地反映了刘大年的学术风貌。薛莹(刘雪英笔名)老师在白寿彝先生身边工作十七年,是白寿彝先生晚年学术工作的得力助手。她写的《白寿彝先生的学术风格》,于解读白先生的论著中寓有自己的观感,严谨而富有情感。龚书铎先生于2011年11月不幸病逝。杨共乐、张昭军、邱涛三位先生以凝练的笔触,高度概括了龚先生的学术人生,是对这位卓有贡献的著名教授辞世期年的深切缅怀和祭奠。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中国现当代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刊热切希望学界同仁更加关注和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之研究。  相似文献   

4.
196 6年以前 ,我已久闻白寿彝先生的大名 ,但交往较多却是在 1 978年以后了。在向白先生学习的二十多年中 ,我深深感到白先生既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 ,又是一位杰出的历史教育家 ,而贯穿二者之间的则是他始终把历史作为一门对祖国、对人民、对子孙后代大有益处的科学来对待 ,并为之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真可谓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白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关于他的学术成就 ,许多研究中国历史的同志要比我了解得多 ,这里不敢妄加议论 ,仅就先生的治学精神谈点感受。 1 980年北京市史学会重建 ,白先生出任会长 ,我任副会长兼秘书长 ,协助…  相似文献   

5.
我对白寿彝先生的道德学术仰慕已久 ,但有幸直接面聆教益 ,还是近二十年来我跟随先生编写《中国通史》的一段时间。1 983年 ,我第一次参加了白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召开的《中国通史》(秦汉卷 )的编写会议。 1 986年又蒙先生不弃 ,约我和高敏教授与先生一起共同担任秦汉卷的主编 ,并让我担任全书编委会委员。从此以后 ,我便在先生的直接教诲下 ,除了为本卷的编写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外 ,同时也使我走上了更为开阔的治学道路。白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史学家、一代宗师。他在许多学术领域 ,诸如中国交通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  相似文献   

6.
为了纪念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逝世一周年、深入研究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思想 ,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历史系、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纪念白寿彝先生逝世一周年学术座谈会”于 2 0 0 1年 3月 2 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十几个单位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白先生的生前友好及学生共 5 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袁贵仁教授、副校长郑师渠教授等校领导参加了座谈会。史学研究所所长龚书铎教授主持会议。袁贵仁校长在会上首先作了发…  相似文献   

7.
白寿彝教授史学思想座谈会侧记许殿才1994年10月6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邀请在京部分史学工作者共庆白寿彝教授从事学术工作65周年及85华诞,并就白先生史学思想进行座谈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国昌教授到会,代表学校向白先生表示了由衷的祝贺和敬意...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白寿彝先生诞辰110周年,白先生是老一辈著名历史学家,是"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和《中国通史》编纂工作的主要主持者之一,是史学史学科的建立者,是民族史研究的开创者。白先生为中国现当代的历史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作为后辈的历史学工作者,自然如同其他许多同行一样,受到了白先生的影响,也得到了其学术成果的泽惠。白先生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执牛耳,他的品格与风骨,世所景仰。我们对白先生提出的"史学遗产"思想,有一点心得体会,这里姑妄言之  相似文献   

9.
白寿彝先生谈治学——访白寿彝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寿彝先生谈治学———访白寿彝先生陈磊整理1996年11月28日和12月6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96级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先后拜访了白寿彝先生。问候过后,我们请白先生谈谈研究生的学习方法,他说:研究生学习要比大学生学习方便得多,可以随时向导师...  相似文献   

10.
1982年,白寿彝先生应上海人民出版社之约,就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一书,写一篇总结经验的文章。先生推辞再三,上海人民出版社表示是工作需要,恳请先生俯允。先生推辞不了,乃口授大意,由瞿林东执笔,撰成《编著中国通史纲要的一点体会》一文,经先生过目改定,交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将此文刊于《出版工作》(内部刊物) 1982年第1期,后又发表于《书林》杂志1982年第3期,署名白寿彝,并于文末在括号内注明"瞿林东执笔"字样。或由于上述原因,白先生未将此文收入《白寿彝史学论集》。此事已经过去三十七年了,久恐湮没,今年恰逢白先生110周年诞辰,经瞿林东教授回忆此文产生经过,本刊鉴于此文确系白先生对编著《中国通史纲要》一书的总结性论述,殊为重要,乃予以刊发,以飨读者,并以此纪念白先生110周年诞辰。  相似文献   

11.
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教育家白寿彝先生辞世已有五年了。五年来 ,他的音容笑貌仿佛仍时时出现在我们眼前 ,他的研究成果和许多卓越的见解更时时被人们谈起 ,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仍然活在当前的学术工作之中。白先生在学术园地上辛勤耕耘达半个世纪 ,在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史学理论、民族史、中国交通史等诸多领域都有精湛的建树。尤为令人敬佩的是他长期保持常青的学术生命 ,不断提出新问题 ,推动研究工作向更深的层面掘进。就专门史而言 ,白先生毕生付出最多心血的就是史学史。 1 940年 ,白先生就在云南大学讲授中国史学史 ,…  相似文献   

12.
白寿彝先生是20世纪中国著名史学家,在历史学的诸多领域作出了突出成就.白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的《谈史学遗产》一文,以及80年代发表的谈史学遗产的系列文章,系统地论述了他关于史学遗产,的学术见解,在理论方面和史学活动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对研究史学遗产的路径和方法的阐述构成了白寿彝先生史学遗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白寿彝先生说 :“一九二九年 ,我考上了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这是当时老一辈学者相当集中的地方。陈垣先生、张星先生、郭绍虞先生、冯友兰先生、许地山先生、顾颉刚先生…… ,都在这里。一下子能见到这些前辈 ,这件事的本身就使我大开眼界。”① 当时顾颉刚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导师、历史学系教授。白先生和顾先生开始联系 ,是 1 92 7年顾颉刚在广州中山大学成立民俗学会时 ,那段时间白先生对哲学和民俗学有兴趣 ,于 1 92 9年夏编辑出版《开封歌谣集》 ,发表论文《孔子哲学》、《孟子哲学》等。到燕大后 ,和顾颉刚先生直接接触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白寿彝先生历史教学改革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寿彝先生历史教学改革思想初探郑师渠白寿彝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从事教育工作60年,长期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具有丰富的历史教育思想。80年代他曾主持北师大历史系教学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荣获国家级优秀奖。本文拟集中探讨白先生的历史教...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三月 ,乍暖还寒季节 ,从北京传来白寿彝先生逝世的噩耗 ,中国失去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 ,令我万分悲痛 !这是史学界的巨大损失 ,是史学史学科的巨大损失。早在六十年前 ,白先生即在云南大学讲授中国史学史课程 ,开始了对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解放后 ,白先生受教育部委托 ,于 1 96 1年着手编写《中国史学史教本》 ,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成立了中国史学史编写组 ,并且招收两名史学史专业的研究生 ,组织了几次关于史学史的学术讨论会 ,出版了几期《中国史学史资料》刊物。白先生还亲自撰写《谈史学遗产》、《中国史学史研究任务的商榷》等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史学史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白寿彝先生就在云南大学讲授中国史学史,并立志使中国史学史的研究摆脱旧模式的影响,使其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学科。五十多年来,白先生为中国史学史这项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辛勤劳动,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新近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史学史论集》(1999年4月出版,以下简称《论集》),收集了白先生自1946年至1993年陆续写作的36篇代表性论文。这部论集是白先生关于史学史研究论文的首次单独结集,它将与1986年出版的《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交相辉映,共同反映出白先生在几十年学术求索中对中…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丽江市委和市政府给了机会,参加“方国瑜先生故居开馆庆典暨方国瑜先生与民族文化研讨会”,表示衷心感谢!方国瑜先生是我的老学长,也是我的老师辈。方先生193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我毕业于1952年,是老学长。他跟我的老师白寿彝先生是同一辈人,是我的老师辈。白先生和方先生曾同在云南大学教书,多有交往。我曾多次听到白先生谈到方先生,钦佩他对云南民族史、地方史研究所做的贡献。方国瑜先生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尤专注于云南民族史、地方史的研究,著述宏丰,贡献巨大,有口皆碑,被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他是云南的…  相似文献   

18.
在“文革”阴暗的日子里 ,冒着风险常去探望外庐先生 ,给他以精神支持的老友中 ,据我所知 ,白寿彝先生当数首位。特别是在“四人帮”被粉碎的前一年 ,即 1 976年 ,白先生去看侯先生的次数更多 ,谈话的范围更广。这一年我恰好奉侯先生之命 ,住在他家 ,做一些文字工作 ,他们两位老师在小小房间的谈话 ,我作为学生 ,常在旁聆听 ,受到不少教益。早在新中国建立初期 ,外庐先生刚到历史研究二所工作 ,便注意所里研究队伍的建设 (当时还没有“梯队”这样的词 ) ,聘请白寿彝、向达、韩国磬、李埏等先生为兼职研究员 ,同时积极为专职研究员贺昌群、王…  相似文献   

19.
白寿彝先生的逝世 ,是我国史学界一个巨大的损失 ,对我个人来说 ,更是失去了一位可敬的益友兼良师。我和白先生的相识是在 1 95 7年。那年五月 ,教育部组织全国师范院校教学计划讨论会 ,历史、生物和化学三个学科的讨论会 ,选在湖南师范学院召开。我当时正在沈阳师范学院工作 ,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 ,在会上遇到了白先生。有一天下午 ,我们一同往游长沙烈士公园 ,并参观省博物馆展出的楚文物。事后湖师历史系邀请用餐 ,为了照顾白先生的方便 ,特往药王街一个叫做李合盛的回族馆子吃饭 ,我才知道他的民族成份。就在这次会上 ,我开始认识了白先…  相似文献   

20.
评《白寿彝史学论集》许凌云《白寿彝史学论集》(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版)是白寿彝先生六十多年(1929-1993)来所写历史、历史学、历史教育等文章的选集。全书分为八个部分:“中国封建社会”收文8篇,反映了白先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史的看法,其中《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