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丕《典论·论文》是中国文艺理论史上第一篇文学理论专论。其中对文学风格,曹丕开创性地提出了“文气说”,并将气分“清浊”。对“气”与“清浊”的解读是理解曹丕“文气说”的关键。通过对“气”和“清浊”用法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清”“浊”的正确解释并非“阳刚”与“阴柔”,曹丕是尊“清”而贬“浊”的。  相似文献   

2.
泾渭清浊之辨张书城澄清渭浊还是泾浊渭清,这可以说是两三千年来的一桩公案。《诗·邶风·谷风》的原话是“泾以渭浊”,好象是说“泾水让渭水弄混浊了”。言下之意当然是“泾水清,渭水浊”。但是《后汉书·党锢传》却说“渭以泾浊”,又好象是说“渭水让泾水弄混浊了”...  相似文献   

3.
蔺晓殉 《丝绸之路》2013,(20):58-60
20世纪初,鲁迅构想的救国方略,以“立人”为中心、“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为基本内涵,标志着鲁迅启蒙主义文化思想的初步形成。其中的思想命题,对于今日正面临着诸多现代化困境的中国社会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类的起源,国内理论界历来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依据于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的学说,将人类产生的基本原因归结为“劳动”,本文称其为“劳动说”;另一种则依据现代达尔文主义强调生物进化的决定因素在于突变、选择、隔离等遗传学机制的论点,将人类起源归结为进化生物学问题,本文称其为“遗传说”。龚缨晏先生的《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命题》属于后者(论文刊载于《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并分别为人大夏印资料《历史学》1994年第9期和《新华文摘》1994年第9期全文转载。本文简称为“《命题》”。以下凡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引自《命题》)。  相似文献   

5.
宋文强  秦书源 《沧桑》2011,(2):36-38
浊漳谷地人类居住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早期木构古建筑分布密集,已公布的8处国保单位中木构古建筑从唐一直延续到清不断代,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完整序列,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试图结合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标准,探析浊漳谷地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苗族族称定为“苗”,是各地苗族自称“Hmongb”(蒙,清鼻音)、“Mongb”(蒙,浊鼻音)、“Hmaob”(毛,清鼻音)、“ Maobl”(毛,浊鼻音)、“Hmub”(母,清鼻音)、“ Mub”(母,浊鼻音)、”Hmangb”(芒,清鼻音)、“Mangb”(芒,浊鼻音)等的音译,为全体苗族同胞所承认,可以说是苗族的共同族称。此外,各地苗族还有一些次族称,如湘西等地区苗族自称为“Ghab xongt”,音译“嘎雄”;湘西泸溪地区苗族自称为“Deil sangb”,音译“待桑”;黔东南部分地区苗族自称为“Ghab Nes”和Deil Yul”,音译为“嘎娜”和“待尤”;广西融水地区苗族“Deil Gef”和“Hmongb”两种自称并存,两者音译为“待格”和“蒙”。这些共同族称和次族称,都有其来源和含义,只因过去苗族没有文字,未能写成史书流传下来,后人无法知道罢了。因而苗族族称都是由不同时代、不同  相似文献   

7.
有人把年鉴条目的标题比作“窗口”,形象地说明了条目标题在年鉴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仅就工作中翻阅的几部年鉴和编写中的一点体会,谈谈条目的命题.标题的确定是对条目主题的提炼.条目标题既是年鉴的“窗口”,那么它的命题准确与  相似文献   

8.
志书要出精品,必须在志稿修改上下工夫,要坚持“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态度。在方法上好比做衣裳,既要大裁大剪,又要细针细线。明确主题思想是修改加工的基本着眼点,并在这个前提下对不适宜的资料“大裁大剪”,随之“细针细线”地补充。运用逻辑辩证法对篇目进行调整,对命题再行推敲斟酌。为增加文采而“细针细线”地加工,对套话与枝赘“大裁大剪”,毫不可惜。  相似文献   

9.
“劳动创造人”是我国理论界的一个基本命题,解放后对此命题进行过多次讨论。这个命题的主要内容是:古猿下到地面后,为了生存,手越来越多地使用天然工具以获取食物和抵御敌害,而脚则经常用于走路,最后直立行走。这样,“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而这样获得的灵活性便遗传下来,一代一代地增加着。”手脚分工和直立行走,又使其它器官发生一系列变化。在劳动中,社会成员必须经常地交流思想以加强合作,这种需要使猿的喉头及口部器官发生变化,导致语言的产生。在语言和劳动的推动下,猿的脑髓又发展为人的脑髓。因此,劳动是古猿转变到人的决定因素。 我们认为,根据现代科学成果,在古猿向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劳动创造人”的命题不能绝对化、简单化。  相似文献   

10.
研究长江江流的清浊变化是了解历史时期长江含沙量情况的一个较好视角。根据现存历史文献资料,本文认为,历史时期长江干流出现过九次较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清浊变化,汉水、湘江、赣江、嘉陵江、乌江、岷江等主要支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清浊变迁,而人类活动和气候变迁可能是造成清浊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古希腊早期哲学思想的发展中,其中,巴门尼德首先提出了一个永恒不变的“存在”,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用纯概念表示的本体论体系;接着他又提出了理性认识(即高级知识,他叫作真理),第一次突出地强调理性思维的重要,为古希腊哲学以后发展的理性主义倾向奠定了基础。巴门尼德还提出了“思维和存在同一性”命题,对哲学的发展有着阶段性意义,之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逐渐明确地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关于“存在”巴门尼德哲学的基本观点,就是认为只有不生不灭、不变不动和“惟一”的存在才是真实的,“存在”是他哲学的基本概念出发点。“存在”范…  相似文献   

12.
胡岩涛 《神州》2013,(5):1-2,4
在中国的政滗思想史上,“家”、“国”与“天下”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命题。自先秦时期起至今,这个命题依然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观今日中国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便是一个缺乏责任的问题。文章以“家”、“国”与“天下”为切入口。并对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乱世中的思想进行重新的价值审视。进一步阐明“天赋己任”、“天下为公”以及“天民合一”对建设富强国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河名称考     
黄河在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中称为“河”,如“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梁山崩,雍河三日不流”(梁山在今陕西韩城县,离黄河不远之处)。黄河之名始见于西汉,“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固以永  相似文献   

14.
史载"周氏以降,选无清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魏、北周时期选官制度发生变化的一面,但却忽略了其时选举制度依旧注重门第与官分清浊的一面。西魏、北周时期,九品中正制依然是占据着主导地位的选官制度,并在维护关陇士族和当朝勋贵的仕宦特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时职官制度仍有流内与流外之分,"九命"与"九秩",就是在北魏"九流三清"和"勋品流外"官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是北周官分清浊的重要表现形式。西魏、北周的清浊观念也十分显著。"周氏以降,选无清浊",并未全面、真实地反映当时选官制度与职官制度的实情。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其基本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人的身心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岭南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岭南文化在吸收中原主流文化的同时,有所变通与创新,表现在岭南传统建筑上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本文以广东地区为例,阐述岭南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揭著“品位分等”和“职位分等”概念 ,对传统官阶制演变大势 ,尝试提出一个五阶段的分期 :先秦的爵级命数具有浓厚的“品位分等”色彩 ;秦汉“若干石”构成的禄秩等级具有附丽于职位的鲜明特征 ;魏晋南北朝的中正品、大量品位性官衔和涉及士庶清浊的选例 ,形成“品位分等”的一个高峰 ;唐宋的阶官制度呈现为又一种“品位分等” ;明清时的品级制则又出现了向“职位分等”的一定回归。以上变迁与官僚群体的“自利取向”和“服务取向”的此消彼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孙维城 《古籍研究》2003,(3):105-108
“韵”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艺术审美的核心命题,其内涵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到宋代才定型成熟。宋代对“韵”的内涵的界定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时代的选择。而作为代表封建社会后期艺术审美的基本范畴,宋韵在书画词等艺术门类都有不俗的表现,其中以“韵”评价书画,从南朝以  相似文献   

18.
药王山位于陕西省耀县城东五华里处。因附近盛产罄玉,唐时就有罄玉山之名。诗人白居易曾写有“华原(即今耀县)罄与泗滨石,清浊两声谁得知”的诗句。《陕西通志》记载:“州东十五里有鉴山,年丰则山中有光如  相似文献   

19.
我十多岁上学时,学到一则成语:泾渭分明。老师解释说:泾水清,渭水浊,泾水汇八渭水时,清浊两股水很分明。比喻两件事的好坏截然有别。我听了感情上很容易接受,并且有点引以自豪,因为我家门前有条小河,叫洪河,就是泾河一条支流。泾清渭浊,这已经成了所有人的固定观念。观念可以固定下来,而山川河流永远是不断改变的,所以人就会被旧观念所误。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与花果山云台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是一部古典神魔小说,但对其环境背景却是说得相当明确:“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日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见《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花果山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