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这本书设计了一个历史流程来解释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哲学、科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思想的纠葛的概括来表述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发展的时代特征,将人文主义内涵的演变栩栩如生地再现书中,给人以启发。人文主义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里遇到不一样的挑战,它起源于对人个性的追求,发展于理性的张扬,同时也削弱于理性科学的进步之中,最终其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希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学者们对人文主义的深入研究,发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人文主义思想。这一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律制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制度空前繁荣的朝代,这与唐初统治者李世民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分不开的。唐朝在立法司法指导思想上、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上都体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人文主义思想观。  相似文献   

3.
14-17世纪时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几乎遍及了整个西欧地区,这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运动打破了封建枷锁和神学束缚,充分发挥了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其中,英国的文学作品在此时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呈现出了新时代的特色,并赋予了更加生动丰富并具有灵魂的人文主义。本文将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人文主义思想,那一时期的诗歌和话剧无不透露出人文主义色彩,呼吁人们追求现世的生活。通过本文,我们将会更好地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以及当时人文主义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赵伟伟  石安宏 《神州》2013,(11):224
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会中最活跃的因素。无论在哪个时代只有关注人的作用、关注人的成长、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思想,使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这个社会必然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本文主要探讨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方音乐的影响和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张鹏 《神州》2013,(15):139-139
文章主要分析了体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涵及其时代意义,同构建构体育教学的人文主义理念,来展现人文思想与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认为人文主义思想要充分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才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理念需要通过实际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内容等来展现出来,并将之贯穿到整个体育教学步骤中,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体育教学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时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界讨论意大利人文主义问题时,研究工作者经常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它是否是个历史范畴的问题,也就是说它在封建社会,或者还要早些,在奴隶社会是否存在;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是什么,是否仅仅是一种新的伦理观,或者说是一种新的关于人的理论。本文不准备全面、直接地探讨这些问题,仅想从一个方面,即从人文主义者的时间观,来说明人文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封面介绍     
《奴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雕刻家、画家、建筑家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一四七五——一五六四)的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想,提倡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要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中古封建  相似文献   

8.
刘宇 《黑龙江史志》2013,(23):177-177
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思想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他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阐述了宗教产生的根源和宗教的本质,认为"神是人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形成了马克思对宗教的初步理解,并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邹昌松 《神州》2012,(13):23-23
人本主义教育早于14世纪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之后已初见端倪,它是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延伸,是与之相适应的资产阶级人才教育观,它充分体现了14~16世纪正在兴起成长中的西欧资产阶级注重以人为核心,肯定人,尊重人的创造性,摆脱中世纪神学束缚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0.
从《十日谈》可以看出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歌颂人性的解放、倡导对现实的追求和歌颂现世的幸福、提高人的价值否定神性、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对教权和封建君主权力的揭露和批判、真挚爱情和婚姻的向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西欧文艺复兴对神学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社会背景.使得西欧文艺复兴在利用古典文化资源的同时,对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也进行了批判继承。人文主义者以“借神颂人”的形式。借助“上帝”的权威来否定教会的“原罪”说,颂扬个人的自由、尊严与世俗欲望,促激起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的诞生.也使得这一思想必然要打上神学传统的烙印。人文主义者还将自由平等的精神贯穿于学术活动之中.对基督教原典《圣经》及其它教会文件进行重新的翻译与考订,由此而产生了著名的“圣经人文主义”学派。促进了反教廷神权的宗教思想的勃发。文艺复兴对神学文化的批判、选择与吸收,有力地显示了文化创新与文化传统关系的客观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讨论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希腊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揭示出希腊人文主义相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内在的超越性。神性空间与宇宙神圣秩序的存在与否决定了人类对生存价值与生命归宿的不同认识,从而也决定了两种人文空间内人们不同的心理状态与生命趋向。  相似文献   

13.
亨利八世时期人文主义向英国大学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5世纪末16世纪初,人文主义在英国兴起,并得到了英国著名学者和亨利八世宫廷的支持。为了促进人文主义传播并内化成英国人的文化品格继而影响英国社会,诸多学者和政界要人通过设立古典语言和人文学讲座、调整大学课程等方式将人文主义引入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由于人文主义的影响,牛津和剑桥大学在学术、学院组织、学生家庭出身及其与政治的关系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理查德·威廉·萨瑟恩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国中世纪史学家之一,他对于中世纪盛期思想的阐释开启了20世纪中期以来英语学界中世纪文化研究的新路径。他率先将神学哲学思想与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又提出并深化了"中世纪人文主义"和"经院人文主义"的概念,勾勒了独具洞见的中古盛期思想世界景观。他对坎特伯雷的安瑟伦和格罗斯泰斯特的研究也赋予了英格兰在中古盛期更为独特的地位。近来的学术发展除对萨瑟恩学术遗产的继承外,也有了许多反思和订正,这些都对描绘中世纪盛期思想图景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近几年来的思想文化“研究热中”,当代新儒家的“儒学人文主义”说正在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新儒家认为,传统儒学的“人文主义”精神,既是熔铸中国历史文化的生命大流,又是酝酿中国现代民主科学的源头活水;中国现代化必须走“返本开新”的演进路径,通过弘扬这种精神来挺立人的道德主体意志,以“内圣”之力来开拓出现代民主科学的新“外王”。本文试对此说及其所反映的文化——政治理想作一质疑和剖析,以就教于学术界前辈和同行。一在传统儒学中,是否象新儒家所说的那样,包蕴着一种自主意识、尊严理性、人格平等、天下为公的“人文主义”精神呢?所谓“儒学人文主义”是否象新儒家断定的那样,是对“人性、人伦、人道、人格”的大力扬播和“全幅肯定尊重”呢?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6.
孙秉莹教授编著的《欧洲近代史学史》,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读了有关近代西方几个主要史学流派的章节之后,联想到过去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包括史学的看法,颇有所感。 近代西方史学开端于人文主义史学。孙书第一章即分节列述意大利、法、英等国的人文主义史家及其著述。西方人文主义史学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本思潮在史学方面的反映。其共同趋向是面向世俗,面向人间,把开始摆脱宗教桎梏的有自我意志的人,视为创造历史的力量;把历史视为人的行为的记录,人的活动的结果。西学东渐之后,到本世纪初,我国学术界对西方历史逐渐有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人文主义的大师,美国学者白璧德认为文化史发展的动力是具有“判别”功能的“想象”,他反对人们只是注重物欲,忽略精神的欲求,主张有节制的实现人的欲望;文化史研究的任务是在授予人们丰富知识的同时,培养人们的爱心,培养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情怀;文化史研究的方法就是批评与实证。白璧德的文化史观经过吴宓、梅光迪影响了中国的学衡派。柳诒徵、陈登原在各自所著的《中国文化史》中,既注重精神、思想和伦理的作用,又注重研究并揭示民族文化精华和特性,同时采用批评与实证的方法,回应了新人文主义的思想,实践了白璧德的文化史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的文明史进程中,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和成果给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富宝贵的遗产。那些创造活动和成果之所以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流思想文化样式,这与当时人文主义者所崇尚并在思想文化领域流行的诗性智慧关系密切。诗性智慧是一种直觉体认的、浪漫想象的和具有完美意境的思考方式。诗性智慧的思想支柱是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新柏拉图主义。正是有了这样一种诗性智慧,人文主义思想文化才具备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力,才具备冲破传统羁绊、创造新文化的活力,并因此具有无穷的魅力。对此,学人应当从艺术史、史学史等多维视角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对人文主义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展开探讨,及如何才能在历史教育中渗透人文主义展开讨论。在人文主义的培养中,既要体现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也要在课堂上体现人文主义精神。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各个方面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及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段义孚的地方空间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与空间思想是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核心,以人的生存为旨归,从人的感官、感情、美学的多重维度,揭示人与地方、空间两种地理环境的本质联系,呈现了人类认识地方、认识空间、重构地方的崭新视角。本文从思想内涵、历史渊源、学界评价及影响、当代价值方面对段义孚的地方空间思想进行了体系性与初步理论建构式研究,认为段义孚地方空间理论以人为本,地方是具有既定价值的安全中心,代表着真实与安定;空间跟时间一样,构成人类生活的基本坐标,代表着向往与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在人的生存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类生活就是穿梭于地方与空间的辩证运动,揭示了人与生存环境的本质关系,蕴含深厚的人文关怀。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探讨人与地方和空间的内在联系,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为缓解身份危机和环境危机、维护精神生态和环境生态提供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