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明内府刻本《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梵夹本,每面五行,行十五字。首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月初一日明成祖《御制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序》。次图像两面,即据《经》中所序"灵宝天尊在大罗天上五明宫中,……时有斗中、都水二使者,左执青节,右仗黄钺,侍立帝前。"及二仙  相似文献   

2.
明朝永乐三年(1405),满剌加遣使来华,表示"愿同中国属郡"。永乐帝答应为其国封山为一国之镇,实际上就是帮助其正式立国。从此以后,两国建立起极为密切的关系。此事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大事,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了中外海上经济文化交流,而且生动地说明了中国传统的睦邻政策。  相似文献   

3.
4.
大昭寺藏永乐年间文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萨大昭寺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古寺,寺内保存大量反映汉藏兄弟情深谊厚、密切往来的重要文物。本文就大昭寺藏明朝永乐年间的几件珍贵文物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吴元 《沧桑》2011,(1):73-74
日本是一个与我国一衣带水的东北亚国家。有明一代,日本与明朝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本文对明朝永乐年间派往日本的使节进行系统的梳理,对有关人物进行一些考证,以求从一个侧面深入考察明朝与日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这是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对另一位史学巨匠王国维治学方法的总结。①这不仅是治史学者的金科玉律,对研究古代文学者来讲,也同样适用。仅以中国古代的说唱文学来讲,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语的发现和研究,就是这一研究方法的范例。明成化刊本发现上海嘉定县城东公社澄桥大队宣家生产队西北,有一处墓葬群,占地约十余亩,三面环水,墓前有石坊、翁仲、石兽等。1967年,生产队因建造猪棚,平整土地,陆续对墓群进行了挖掘,结果从丛中发现一批古书。上海书店收购后,于1972年送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文史天地》2009,(2):71-71
在明朝,北京房子可分成三类。一类叫“大房”,盖在北安门、宣武门、海子桥、钟鼓楼附近,共有443间;一类叫“小房”,盖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附近,共有329间;还有一类叫“中房”,盖在西直门内,共有29间。当时说的“大房”、“小房”和“中房”,指的显然是豪华程度。  相似文献   

8.
《南方文物》2009,(3):F0002-F0002
  相似文献   

9.
10.
丁山 《收藏家》2005,(5):41-42
在西藏,观音菩萨的崇拜非常普遍。这是因为,五世达赖喇嘛所著《西藏王臣记》中,把观音菩萨描述成了藏民族的先祖,藏民族的英雄——松赞干部,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及其最重要的活佛系统达赖喇嘛一系也被认为是观音菩萨化身。包括那座雄伟的宫殿——布达拉的名称(potala)都是源自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  相似文献   

11.
在西藏,观音菩萨的崇拜非常普遍。这是因为,五世达赖喇嘛所著《西藏王臣记》中,把观音菩萨描述成了藏民族的先祖。藏民族的英雄——松赞干布、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及其最重要的活佛系统达赖喇嘛一系也被认为是观音菩萨化身。包括那座雄伟的宫殿——布达拉的名称  相似文献   

12.
关于北京故宫的始建年月,目前国内外有两种流行说法:一是“筹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一是“始建”于永乐四年。“筹建”与“始建”,相差一个字,前者著意含糊,后者口气肯定。但是,都不正确。  相似文献   

13.
《尚书注疏》二十卷,“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明初刻本。半叶八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行二十五字,白口,四周双边,双黑鱼尾,上鱼尾下刻“尚书疏卷第几”。钤“张鈎衡印”等印记。即《择是居丛书》影刻之底本。张钧衡跋云:“今得天一阁藏八行本,与《礼记》行款同,宋椠宋印,字大悦目,即行覆刻,以贻後学。”张氏所谓《礼记》指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八行本《礼记正义》。  相似文献   

14.
明崇祯年间湖南地区饥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祯年间,湖南地区自然灾害连年,饥荒频发。自然灾害进一步演变为饥荒,是因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及动荡的社会局势所导致的社会御灾力的急剧下降。连年的饥荒给湖南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万明 《郑和研究》2005,(1):30-36
郑和下西洋是明初盛事,这一盛事在有明一代广为流传。对此,学者们经常引用的是钱曾所云的一段话:“盖三宝下西洋,委巷流传甚广,内府之剧戏,看场之评话,子虚亡是,皆俗语流为丹青耳”。从这段话里我们知道,在明朝内府上演的戏剧中,有以郑和下西洋为题材的,它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除了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这部著名的小说以外,还可能有明代剧本传世。可惜的是,  相似文献   

16.
一、起义前社会的基本情况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年间政治的腐朽和恶化:朱元璋的建国,是窃取农民斗争的果实,也深深体会到农民力量的伟大,所以在建国以后,在缓和阶级矛盾上会作出一系列的工作,像实行屯由、奖励开荒、兴修水利、严惩贪污等,结果生产力向前发展,多多少少对社会发生些进步作用。(1)他的后嗣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等虽不及元璋之努力,但在政治上尚比较清廉,对农民剥削压榨上还有个限度,所以封建历史家曾说:洪(武)、永(乐)、(洪)熙、宣(德)之际,百姓充实,府藏盈溢,……劭农务垦辟,土无莱芜,人敦本业。」(2)所谓「百姓充实」,虽然也有问题,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则毫无疑义的。但在宣德年间,朱瞻基已较骄奢,史称:「时天下承平,帝(朱瞻基)颇事游猎玩好,」戴纶和陈祚由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朝鲜是唇齿相依的邻邦,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有明一代,这种友好关系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但是在明初洪武年间,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地区形势,中朝(当时的朝鲜先称高丽,后才称朝鲜)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过了一段短暂的磨擦和曲折时间的。研究和探讨造成这种短暂磨擦和曲折的原因,对于我们了解中朝两国传统的友谊和发展我们今天“睦邻友好”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明初洪武年间,中朝两国之间短暂的磨擦和曲折关系,主要是因为北元和明朝对于高丽  相似文献   

18.
崇祯朝历十七年,先后阁臣达五十余人,阁臣之间,党同伐异,互相倾轧,更换频繁。皇帝生性多疑,君臣间隔阂日深,致使内阁的辅弼功能大打折扣。明朝政治正是在这些情况下最终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