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封建"问题我没有专门研究过.我是来学习的.会议提供的材料很好,我大致看了一遍,收获不小,大开眼界.今天也主要是来听一听.从材料给我的印象是,封建主义是多种多样.我们今天所讲的封建主义,不一定是有明确标准的封建主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政会在国民党中央体制中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政治委员会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下属的政治机构.在军政时期,中政会的地位多次变动,先为政治咨询机关,后由政治咨询机关提升为政治指导机关.训政时期前期,中政会地位显要,成为全国最高政治指导机关;训政时期后期,由国防最高会议代行中政会的职权.在宪政时期,恢复了中政会,这时的中政会不再是全国政治最高指导机关,但仍在政治上发挥重要作用.1949年,成立国民党非常委员会代行中政会职权.中常会与中政会不是并列的机构.中常会是国民党的一个常设机构,而中政会是一个特设机构.中常会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内部机构,是其组成部分和核心,中政会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下属机构.  相似文献   

3.
在志书编纂过程中,资料搜集工作是基础性工作.资料的真实性和来源的多元性是资料搜集与利用的关键所在.资料来源的多元性是奠定资料真实性的基础.因此,广大修志工作者应重视资料的搜集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包世臣与嘉道年间的学风转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包世臣是嘉道年间学风转变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他的经世思想形成早.早在1800年前后包世臣的经世思想即已形成并趋于成熟,其标志是1801年他<说储>上下二篇的成书.这至少要早于龚自珍和魏源的经世思想的形成20年左右.第二,是他的经世思想具有代表性.就包世臣的经世思想来看,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批判旧学,摆脱汉学、宋学的束缚;二是强调学以致用,重视社会实践.这两个特征也正是嘉道时期学风转变的显著标志.第三,是他的经世思想影响较大.包世臣的经世思想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发生影响:一是入幕;二是交友;三是著述.包世臣对于嘉道时期学风的转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是继承了"清初诸老"的"实用之学".所谓"启下",是开启了嘉道时期的"经世之学".  相似文献   

5.
王莉 《中国土族》2012,(4):54-56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有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伴随着人类古文明的诞生而繁荣至今.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大学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推动者.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的英语知识和其他综合素质的提高又是实现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的有效保障.大学英语教师不仅是英语语言的传授者,而且也是英语文化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7.
不管是在古希腊的宗教、神话还是文献中,波塞冬都是一位重要的角色.他的宗教职能、神话地位和文学形象,很大程度是由荷马史诗所奠定.波塞冬在荷马史诗中频繁出现,是其中重要角色之一.然而荷马史诗并未清晰介绍和归纳波塞冬的基本形象.本文指出,荷马史诗中的波塞冬既表现出神性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人性的一面,这暗示波塞冬的原型是一位世俗君主.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和谐之本,是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广大公众安居乐业的战略问题.面对西部地区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效促进劳动力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神州》2008,(6):100-103
(1900年2月10日)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日: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  相似文献   

10.
正确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是多民族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措施.中国民族问题是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探索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当代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性的正确选择.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当前国家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制建设的宪法保障.中国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符合国际人权法的精神,也符合国内法的法理,更符合中国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1.
敦煌藏文佛典P.T.449号《心经》是归义军时期翻译的,译者曲吉嘉措(法海),也许与法成的弟子法海是同一人.P.T.449号《心经》属于大本类,与《甘珠尔》本所收的两种译本之间有差别,是一个独立的译本,而且只见于敦煌写本之中.通过比对,P.T.449号与汉文异本《心经》最为接近,但有些地方又有明显的不同,而且P.T.449号中一些较为独特的语句和表达形式却与现存的一些梵文本惊人地一致.因此,题记中的“rgya dpe”,可能指的是梵文本.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的30年间,发展是主流.从文化渊源上,日本是中国文化的最大受益国.然而,文化上的诸多貌似相同的因素,孕育了本质上的诸多不同之处,成为两国间产生摩擦的文化原因.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关系,定会坚定不移地向前发展.但是,一波三折地前行,似乎是中日关系发展的一种宿命.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只要日本正视并反省侵略战争的历史,以真诚的态度友好相处,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前景是无限美好的.  相似文献   

13.
奴婢是秦及汉初的一个贱民阶层.研究奴婢制度的特征,有助于我们全面而又深刻地认识奴婢这一弱势群体.文章以简牍文献为主,结合传世经典文献,对秦及汉初奴婢制度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其特征如下:一是各阶层普遍拥有奴婢.二是不同时期奴婢的主要来源成分不同.战国时期奴婢主要来自于战俘,秦朝奴婢主要来源于罪犯及其收孥而来的罪犯家属.秦末汉初奴婢主要来源于破产农民.三是民间奴婢买卖盛行.四是奴婢用途广泛.奴婢除当作商品用来交换外,还从事各种生产劳动,包括家内杂务和农业、手工业生产及经商,男奴充兵或代主人服役,女婢殉葬.五是奴婢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体现在生命权、财产权及法律地位上.  相似文献   

14.
吴青 《民国档案》2012,(1):108-114
何明华是香港圣公会第七任英籍会督,也是一位香港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抗战时期,他积极投身中国工合运动.该运动是以争取国际援助为重要途径的工业生产自救运动.何明华担任工合国际委员会的主席,在他的领导下,工合运动,尤其是陕甘宁边区工合获得了广泛的海外援助.何明华还为工合与中共抗战开展积极的国际宣传.他认为工合所倡导的民生观念,是该运动获得广泛国际援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港片的香港     
最便宜的旅行 记得如花在报馆刊登启事.遇见万梓良.就一直跟着他.搭上电车.摇晃中回家.似乎是电车在鼓动凄美故事.塘西韵事。梅艳芳凄美的表情和电车仿佛是同个时代的产物.而后现代的鬼故事.当然得发生于地铁站。可记得《幽灵人间》?  相似文献   

16.
优秀史家的基本要求,是史才、史学、史识兼备.这也是从事历史撰述的基本要求.从历史撰述本身来看,叙事和议论是两个主要部分.全面认识叙事的要求和议论的魅力,对于提高历史撰述水平,有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伟 《攀登》2001,20(Z1):34-36
中国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而当代社会主义国家都产生于原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走社会主义道路,面临许多共同性的课题,其中主要面临着三大共同性课题.一是如何对待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二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是如何处理对外关系,特别是同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邓小平理论为我们如何回答和解决这三个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在青海,端午节有蒸三角花卷的习俗.这三角馍馍,也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青海高原没大米,不包粽子,三角馍馍是仿粽子形式做的,其意仍是投汨罗江,让鱼鳖虾蟹吃米粽而不要吃屈原的肉.这风俗是因大部汉人从南方西迁带来的. 正月十五元宵节送火把、越跳火堆儿和五月端阳各家各户插杨柳的习俗,据说是关公留下的.  相似文献   

19.
周钢 《史学月刊》2008,13(5):98-107
美国内战以后,一个疆域相当于半个欧洲的"牧牛王国"在其西部的大平原上兴起.它是美国西部拓荒时期三大行业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最赚钱的行业之一.牧业边疆成了史家研究的"热门"课题.牛仔和牧场主备受关注.妇女是牧区社会的重要成员,但对她们的研究较少.然而,牧区妇女对"牧牛王国"的兴起和牧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朝智 《攀登》2004,23(4):31-34
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在科学的发展观基础之上,是科学发展观在领导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新形势下,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缋是坚持以人为本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靠教育,更要靠制度.政绩观的转变是一个发展过程,理念转变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从领导活动的特点来看,影响领导政绩的制度基础主要是:领导决策机制,政绩评价机制、领导干部选用机制等.本文力求从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入手,在制度建设的层面上探讨了促进领导干部树立和实现正确政绩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