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41年和1942年,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日寇对我晋冀鲁豫根据地进行了频繁地“扫荡”达五百多次。敌人占城市,建据点,步步“蚕食”,我根据地军民和敌人进行了“犬牙交错”的艰苦斗争。当时考城县的东北部,是这块根据地鲁西南区第五分区的一部分。敌人在我根据地的边沿地区,建立了许多据点,许河新寨就是其中之一。许河位于考城县的东部,其东北是我们的根据地,其西南是游击区。敌人为了切断我根据地与游击区的联系,就在这里插上一个“钉子”,住着十三个鬼子和二、三百名伪军。在许河西北的裴寨和西南的吕崔庄(崔园子)也驻了不少的伪军和地主汉奸武装。  相似文献   

2.
从1941年开始,敌人以所谓“总力战”,连续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在对我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动大规模“扫荡”的同时,亦实施了步步紧逼的“蚕食”进攻和“封锁”政策。于是,我根据地面积缩小了,人口减少了,整个形势出现了严重的退缩局面。为了扭转这种被动的不利局势,打破敌人的“封锁”,斩断敌人  相似文献   

3.
我在过去因为听信了别人的传说“美国之音有许多战事消息要比报纸上来得快些”,便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开始听起来,觉得果然“不错”。譬如前几天报上还没有登出美帝在朝鲜吃败仗,“美国之音”里却早就报道出来了。有意无意之中,我也就把听到的“消息”转告别人,表示自己有“先见之明”、“消息灵通”,不知不觉中做了一个敌人宣传的俘虏。  相似文献   

4.
邹雷 《铁军》2022,(8):25-26
<正>路东战略侦察(下)方毅指着铁路上的炮楼,对身边的朱绍清说:“安排几个神枪手,监督两个炮楼,如果敌人发现了我们,首先打掉探照灯……”“哒哒哒”,还没等方毅的话说完,日军的一个机枪点射打在方毅隐蔽的竹林里。朱绍清迅速将方毅压在身下,见敌人并没有继续射击,他判断说:“鬼子的火力侦察,不用管他,我去安排两组特等射手。”  相似文献   

5.
周治龙 《炎黄春秋》2023,(10):71-74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后,侵华日军动用空前兵力对华北地区实施“治安强化运动”和疯狂的“扫荡”,冈村宁次称之为“百万大战”,以报复此前八路军的百团大战。晋察冀边区军民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扫荡”斗争。敌人的“铁壁合围”,令我党政军首脑机关陷入重围。司令员聂荣臻率部经过六天五夜的与敌周旋,部队三进三出常家渠,胜利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粉碎了日军的“扫荡”。  相似文献   

6.
张广友 《大江南北》2022,(10):45-45
作为曾是军人的我,对军中英雄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敬畏和崇拜。当朱彦夫获得“人民楷模”这一国家荣誉时,我被他的精神感动到了,特别是被他的“三杆子”精神折服得五体投地。朱彦夫,山东人,14岁参军入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长津湖,在严寒中激战三天三夜,打退了敌人次次进攻,坚守到最后胜利,全连只剩下他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去年夏天的湘乡之行,我印象最深的是刘锦棠故居。刘锦棠曾追随左宗棠收复新疆。且不说其故居的残破不堪,斑驳的墙壁上,还被一层又一层地刷上了“文革”标语和宣传画。他的坟冢也未能幸免。据同行的湘军研究学者左都建说,“文革”时当地人将其定为“破坏革命的罪人”,掘开他的坟墓,抛尸荒野。唏嘘之余,我想到了这百余年,湘军和他的敌人太平军的历史地位的浮沉。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尖锐激烈的革命斗争中,共产党总结了一条重要经验:“对敌狠,对己和。”当代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革命战争。打起仗来,我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全部、干净、彻底”地消灭敌人。我们也“优待俘虏”,那是因为这些敌人已经放下武器,我们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也是为了摧毁敌人的斗志,有利于消灭还拿着枪的敌人。对自己,以至对同盟军,我们总是亲密团结,拧成一股绳,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以少胜多”,己和利于制敌,这种战例不胜枚举。一旦违背了这个战略思想,必犯大错误,招致严重恶果。历史上,认敌为己的事不多,将己作…  相似文献   

9.
我至今对油印机有着特殊的感情.这要从我们那个地下油印小组讲起.特殊任务1948年国民党统治区“八·一九”大逮捕后,由于我上了敌人的黑名单,组织上决定我从北平转移到南方工作.1949年1月,我在武汉和党的地下市委接上了关系,由杨坤泉同志与我联系.在第二次碰头时,老杨对我说:“组织上准备交给你一项特殊任务,搞一部油印机印文件,怎样?”  相似文献   

10.
1948年9月,我任江汉军区中共鄂中地委天汉县委城市工作部的秘密交通员,来往于武汉至天门县的农村,主要任务是接送从上海、苏州、南京、武汉来的地下党的学生干部。这些同志的身份暴露或被敌人怀疑,已经列入了“黑名单”,戴上了“红帽子”,如不迅速把他们转移到较  相似文献   

11.
正“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是贺绿汀1937年创作的《游击队歌》中的一句歌词,说的是在游击战争中我游击战士武器弹药的一种来源。但这种来源的前提是打赢敌人,才可能缴获一些武器弹药;那么靠什么能打赢?靠的是自己的武器弹药!据我所知,八路军在很早以前就建造了许多地下兵工厂。这里说的“地下”,有两层涵义,其一是严格保密;其二是一旦遇到敌人来扫荡,能立刻转移。1941  相似文献   

12.
1940年7月,为了搅乱敌人部署,打击敌伪顽嚣张气焰,巩固我襄河革命根据地,我们挑选了几十名战士,组成一支精锐队伍,每人配备长短枪各一支,全队携机枪一挺,从韩集竹筒河出发,深入襄南敌伪腹地,宣传抗日主张,运用毛主席创造的“敌驻我扰,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的战术,与敌人展开游击战,随时打击敌人。l、挺进南河渡。我军从杨林为附近渡河,星夜赶到南河渡,准备伏击从马口到南河渡往返的日寇军车。不料情报泄密,被敌人发觉逃走。尽管截车未成,但给了敌人一次警告,使他们知道这里也有新四军在活动,再不敢肆无忌惮地…  相似文献   

13.
张家康 《纵横》2012,(9):11-14
陈独秀:这是个人独裁性之自然流露 陈独秀所说“在广东的共产分子,大半是拿共产主义招牌,做了些三民主义的工作”,就含有多年积淀的愤愤不平的怨气。在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他已将蒋介石确定为“将来之敌人”,指出“推翻蒋介石是左倾口号,‘拥护蒋介石独裁’则是右倾机会主义”,“明知其为将来之敌人,或者是一年这些都是有所指的,那就是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相似文献   

14.
王增勤 《文史天地》2004,(12):46-52
1946年9月,我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的指挥下,在鲁西南定陶县西25公里大杨湖村一带,同数倍于我的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全歼敌人号称“五大主力之首”的整三师等1.7万人,生俘敌中将师长赵锡田,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定陶战役……对于整个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到了扭转时局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也将定陶战役誉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光辉范例。  相似文献   

15.
扯淡的培训     
和许多行业一样,公司要求我必须考一张“行业资格证”。每年,为了对付像我这样刚刚入行、满怀憧憬的人,也为了教我们辨清阶级敌人,主管单位都要办上一届培训班。4天半,海滨城市,1800人民币包吃住,费用由单位帮付。去之前,前辈们耳提面命,“一定要对得起这来之不易的5天假期!”  相似文献   

16.
敬爱的精神的导师,同志——鲁迅先生: 我希望得到你的帮助,能将这篇祭文发表在九月十六日的《作家》上,并望在发表时周围圈上粗线条。因为《作家》读的人多,想来内地也有着许多读者,我这祭文是想不仅给上海住着的某些人看见,而且要想给贵州的一些人看见的。我想用我的愤怒来回答官僚们的无视,来暖暖内地许多弟兄们的盼望。——因为我们断了音讯好久了。旭如,他真姓是“李”,工作时的名字叫“林青”,也有时写作“林箐”。在贵州,弟兄们有些却叫他做“茅哥”,他用过笔名“茅戈”,又曾改姓。被敌人枪杀时的“罪状”上,就认定他的真姓名是“熊茅戈”的。而他被捕的口供,自己说是“刘应生”。旭如实际是贵州毕节人,死的时候,年纪很青,才二十五岁(今年二十六岁),但直到他  相似文献   

17.
韶华 《炎黄春秋》2013,(5):65-69
从1944年我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已经69年了。我是专业作家,对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有时候我把它当神明供奉,有时它把我当成阶级敌人抽打。有时候我怀疑它,有时候我又责备自己……不管怎么样,它一直在我的心灵深处,一时也没有离开。(一)把《讲话》当作圭臬1944年,我在冀鲁豫边区打游击。我发表第一篇小说时,还不知道什么是小说。只是觉得我的生活经历很有趣,照实记录而已。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发表一年后,还没有在敌后解放区出版,我看了一个朋友的手抄本。看了“讲话”之后我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写作还有这么多学问。讲得太对了,太好了。特别是作家要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获取创作源泉……数十年中,“讲话”一直是我创作的圭臬。土地改革时,我下乡当工作队员,抗美援朝中,我过了鸭绿江到前线体验生活。我还认为:到生活中去不能当“客人”,必须当“主人”,当“战士”。  相似文献   

18.
《山茶》2009,(3):201-201
珠峰的第一个征服者埃德蒙.希拉里爵士在著作中记录了他跟夏尔巴人的一段对话:“告诉我,如果能为你们村子做一件事,那会是什么?”“尊敬的先生.你们在力量和耐力上实在不能教我们什么,我们也不羡慕你们不安的灵魂——也许我们还比你们快乐些。在你们拥有的所有事物当中,我们最渴慕的就是让孩子上学。”因为”真正的敌人是无知”、  相似文献   

19.
一丁 《文史月刊》2008,(6):49-49
日前去拜访收藏、摄影家马吾代先生,在他家里发现了一份近70年前的宣传品——《抗战两年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损失》。该宣传品油印在八开绿色标语纸上,分两个内容:即“敌人侵华战争的损失”和“我们取得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张安 《炎黄春秋》2010,(5):61-63
我家的“阶级敌人”地富反坏右样样俱全,但个个都是冤案。我是《炎黄春秋》的热心读者,每当读到被极左势力所伤害的受难者的冤情时,总会联想起我家的冤情来,心里暗暗流泪。旁及我耳闻目睹,许许多多普通受难者的冤情,并将其与大背景大人物联系一起思考,又每每使我难以人眠。说说我家冤情,我倒也不担心把我打成“反革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