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古代骆越人的后裔由于战败和躲避战乱, 被迫迁往桂西的高山丛林里居住,从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在云贵高原的边沿生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苗、瑶、侗等少数民族。由于这一地区交通、经济落后,很多少数民族至今还保持着很好的民族传统和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哇!真漂亮啊!”“哟,这么好看!”在整个西南少数民族村寨调查过程中,这两句话出现频率极高。前者是发自我们这群外来调查者内心的由衷赞叹,许多人第一次走进自然投奔质朴,面对着扑面而来的美丽,体味着充盈胸腔的清新,难抑心中的欣喜。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急需数字化转型,新技术、新服务已经深入旅游业的方方面面。文章从智慧化旅游和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两个维度全面阐述旅游服务终端建设的重要意义,简要分析终端建设的基础原理和技术,为其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村寨的资本,村寨的发展不能以资本的消耗为代价。然而对处于偏远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如果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也难以做到可持续的保护。因此需要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下,探寻对民族村寨资源消耗最少的合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6.
杨兰九 《旅游纵览》2022,(21):161-164
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各不相同。民族村寨作为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载体,在当今时代发展背景下,要想继续弘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需要推动民族村寨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我国民族村寨为研究对象,针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措施,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提供新出路。  相似文献   

7.
杨晓  陆丹丹 《旅游纵览》2022,(7):169-171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优先发展农村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当前,民族村寨旅游产业面临着一、二、三产业融合性差、关联性弱等问题.为此,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程阳八寨为例,从民族村寨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提出程阳八寨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凸显,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的理论,以龙胜平安寨为例,分析平安寨的发展现状,论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民族村寨旅游循环经济的模式和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法,检索梳理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相关研究,分析其研究概况和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热点。从研究力量和研究热点两个方面,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发展趋势。从融合交叉学科、加强机构及研究者之间合作、创新研究理论体系等方面对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进行展望,以期为民族村寨的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
张琳杰 《旅游纵览》2021,(4):171-173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在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压力不断增加、民族景观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旅游环境的公共物品性、旅游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旅游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旅游资源的超负荷开发等,共同造成了当今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环境困境难题.  相似文献   

11.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各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村寨分布于全省各地,地方和民族特色鲜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文化魅力而闻名,是云南各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见证,体现着各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发展战略,其充分结合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发展经验,提出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要实现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文化发展为关键的目标。落实这一目标需要结合各地乡村特色,积极摸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经济模式,其中民族村寨旅游作为一种以文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较好地实现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的目标。目前,部分地区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地方政府不重视、旅游创意点不足及旅游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通过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增加对民族村寨的建设投入、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及打造当地旅游品牌等措施,能够有效推动当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在当地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李湮 《旅游纵览》2015,(2):47-48,50
在民族旅游社区,由于利益保障制度的缺失或者不合理,导致利益冲突不能得到及时、合理、有效地解决,倒逼着利益冲突越积越深,越演越烈。本文从内外部、主客体两个大的角度分析了民族旅游社区利益保障制度的构建框架,指出制度本身的合理与耦合只是制度合理有效的基础之一,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制度主体具有合理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民族旅游地的妇女角色发生了变化,其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在这一背景下探究民族村寨乡村旅游从业妇女生存感知的理论框架,找到提升其生存感知的有效路径,对促进女性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以及推动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归纳和整理民族旅游地妇女生存感知的研究现状,以广西龙脊大寨村为案例地,通过访谈法收集相关数据,运用扎根理论对乡村旅游从业妇女生存感知因子进行探索性识别,构建乡村旅游从业妇女生存感知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遗产》2012,(1):24-25
湖南是一个多民族和舟共济、永续发展的乐园,具有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特点。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省55个少数民族的总人口达到了641万余人,约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多,全省14个市州及其所辖122个县区市均有少数民族的分布。不过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所有早、晚原住民体系内的少数民族都以“山居”为主,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在导致社区经济结构变化的同时,也使社区结构出现了某些不和谐的因素,严重威胁民族社区旅游的持续发展。如何认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开发困境和寻求解决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基于对资源系统特殊性的深层次考察,解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内生困境及深层次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治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刘珊 《神州》2014,(9):210-210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所共有的精神财富。由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大多数是在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下产生和发展,往往具有本土性和民间性的特点,但是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少数民族艺术呈现衰落、退化的趋势。因此,如何更好借助城市剧院平台传播少数民族艺术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20.
赵展 《满族研究》2005,(1):40-41
中国民族村寨调查丛书已由云南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这套丛书的出版为民族研究工作提供了崭新的调查资料,更有利于民族部门了解民族的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制定相应的民族政策,使中国的民族工作更上一层楼,走在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