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土祠     
<正>后土祠位于万荣县西南40公里黄河岸边庙前村北,是中华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地母)的祠庙。汾阴后土祠于汉元鼎四年(前113年)建成,到清同治元年(1862年)毁于洪涛,在汾阴脽上历经1975个春秋。漫漫历史长河,这里先后留下了8位皇帝24次亲自祭祀、顶礼膜拜的身影和7位皇帝派员献贡祭祀的足迹。1996年被列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万荣县宝鼎乡庙前村,汉代属名的汾阴县雎上之地。西汉元鼎元年(前116),汉武帝定这里祭后土。元鼎四年(前113),武帝首次来汾阴雎上祭后土,并建立后土祠,史称“汾阴后土祠”。汾阴后土祠,即现在的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万荣后土庙,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陆峰波 《沧桑》2015,(1):85-87
汉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诏令创建的汾阴后土祠,即成了炽盛于历史脉动的皇族圣境,西汉、东汉、十六国、唐、宋5朝8位皇帝19次对后土圣母顶礼膜拜。对此,有人以民国《荣河县志》关于"祈嗣于后土"的民俗记述为由,否认皇帝是祀后土地祇。果真如此吗?汉武帝"上亲望拜,如上帝礼",宋真宗"祀后土地祇……悉如封禅礼"及唐玄宗"为民祈谷","屡获丰年"的皇帝祭祀规制、效应,足以说明所谓的"祈求造人之神的后土女娲保佑繁衍后代"之说,纯属臆测矣。  相似文献   

4.
秋风楼     
<正>秋风楼位于万荣县后土祠正殿后,因楼上藏汉武帝刘彻《秋风辞》碑而得名。汉武帝刘彻曾5次巡幸河东,元鼎四年(前113年),刘彻祭祀后土庙时,正值晚秋,在汾河舟中欢宴群臣,慷慨高歌,写下"秋风辞"。秋风楼创建年代不详,因黄河淹没,曾于清代康熙、同治年间重  相似文献   

5.
汉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诏令创建的汾阴后土祠,即成了炽盛于历史脉动的皇族圣境,西汉、东汉、十六国、唐、宋5朝8位皇帝19次对后土圣母顶礼膜拜。对此,有人以民国《荣河县志》关于"祈嗣于后土"的民俗记述为由,否认皇帝是祀后土地祇。果真如此吗?汉武帝"上亲望拜,如上帝礼",宋真宗"祀后土地祇……悉如封禅礼"及唐玄宗"为民祈谷","屡获丰年"的皇帝祭祀规制、效应,足以说明所谓的"祈求造人之神的后土女娲保佑繁衍后代"之说,纯属臆测矣。  相似文献   

6.
贾红艳 《文物世界》2009,(5):43-45,61
汾阴后土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历史悠久,遗存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祠位于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西临黄河,北濒汾水。据《资治通鉴·汉纪七》记载,汾阴后土祠正式建庙始于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年)。  相似文献   

7.
张颔 《文物》1962,(Z1)
山西万荣县庙前村后土庙一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汾阴脽上。在东周时属魏,所以亦称"魏脽"。秦惠王伐魏"渡河取汾阴",就是指这个地方。西汉时文帝在这里曾立有"汾阴庙",武帝"东幸汾阴","立后土祠于脽上"也是在这个地方。武帝元狩间因为在这里发现了铜鼎,所以把年号改为"元鼎"(公元前116年)。唐玄  相似文献   

8.
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南70华里的“庙前村”村北,有一座雄伟壮观的三层木构建筑“秋风楼”,“秋风楼”前是一座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后土祠”,在庙里的主建筑“后土圣母殿”中央,端坐着一位凤冠霞帔、神态庄严的女神——中华民族的“国土大地”之神“后土皇地祗”——“娲皇后土圣母”。人们为什么要在这里供奉和祭祀“娲皇后土圣母”呢?  相似文献   

9.
万荣秋风楼     
秋风楼是后土祠的压轴之作,因汉武帝的《秋风辞》而得名.它坐落在山西省万荣县宝鼎乡庙前村北的高崖上。整个秋风楼横跨张仪古道,古道原为车马官道,可并排通过两辆大车,战国时期魏国张仪曾经此道入秦拜相。县志记载,秋风楼最早出现在明代,曾在后土祠以南建过。  相似文献   

10.
杨乃运  李晔 《旅游》2006,(2):73-79
后土祠出名.不仅因为它是轩辕黄帝谒祠在此“扫地为坛”、宋以前历代黄帝祭土地之神的重要场所,还因为汉武帝在此写下的千古名篇《秋风辞》和珍藏着元代秋风辞碑刻的“秋风楼”。  相似文献   

11.
孟繁仁  孟文庆 《世界》2006,(3):72-74
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南70华里的“庙前村”村北,有一座雄伟壮观的三层木构建筑“秋风楼”,“秋风楼”前是一座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后土祠”,在庙里的主建筑“后土圣母殿”中央,端坐着一位凤冠霞帔、神态庄严的女神——中华民族的“国土大地”之神“后土皇地祗”——“娲皇后土圣母”。  相似文献   

12.
万荣后土祠是中国土地文化最早的“根”和最古的“源”。中华儿女寻根来到了“皇天后土”,“皇天”寓意山东的泰山,“后土”寓意山西的万荣后土祠;它是一扇门。让万荣走向世界,掀起了华夏儿女争相归宗,尊奉根祖和珍爱国土的热潮;它是一条纽带。维系着全球华人的心,凝聚着全球华人的力量,促进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繁荣;它是万荣县引以为豪的名片,让全世界了解它,认识它并走进它……它就是后土祠———一座古老而神奇的祠宇,一处对华人有凝聚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多元游览区,一颗闪耀在山西省万荣县黄河岸畔的明珠。自从轩辕黄…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山西境内,除了在洪洞赵城镇侯村有女娲的长眠之地娲皇陵和数千年来一直享受历朝历代皇帝尊奉、祭祀的国家级神庙娲皇庙,以及女娲“抟土造人”圣地——万荣县汾阴脽女娲和伏牺成婚、避暑圣地——吉县人祖山、女娲“杀黑龙以济冀州”截断洪水之地——蒲县黑龙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万荣县的后土祠,据称是华夏第一祠,远从黄帝时即已在此“扫地而安九土”。然而这位“后土娘娘”究竟是何人,却是众说纷纷。万荣县的同志根据《后土祠庙像图》碑上将后土尊为“后土皇地祗”,和《风俗通义》中称女娲为“土皇”,同属大地之神为由,断定“女娲和后土是同一位女地皇的两个称呼”(万荣县地方志办公室、万荣县史志研究学会编著之《后土文化源流》第2页)。笔者以为,这样论断太过武断。先从时间上说,黄帝和女娲应是同时代人。《楚辞·天问》里有“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作注云:“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这个“七十…  相似文献   

15.
曹操所进行的"甲午眷祠"是一次在具体时间进行的具体的宗庙祭祀,其规格是朝廷祭祀,性质是国家大礼,规格和规模是任何其他阶层所不能具有的。这样的规格和规模决定了主祭者是曹操而非汉献帝。从《三国志·武帝纪》建安二十年至二十一年的记载看,曹操的行程是,建安二十年十二月从南郑回师,次年一月到达许昌,二月离开许昌回到邺城,说明"甲午春祠"在许昌举行。分析曹操的《眷祠令》,曹操可能打算举行完饮至大典后不久接着主持眷祠大典,之所以向后拖延了时间,是因为朝臣对此次的春祠仪节有不同意见。群臣反对,久议不决,说明对曹操所谓"改革祭礼"之举的不满和疑惑。群臣讨论礼仪仪节,说明"甲午春祠"是国家礼典;久议而不能决,说明曹操打算举行春祠的时间要早于实际举行的时间。国家祭祀在国都举行,曹操短时间内也不可能从许昌回到邺城,都是"甲午春祠"在许昌举行的最好说明。"甲午春祠"的性质为国家大礼,地点在汉都许昌,曹操对春祠对象的不敬和亵渎,说明甲午春祠祭祀是在许昌东汉皇家宗庙,而非邺城曹氏家庙;祭祀对象是刘氏祖先,而非曹氏祖先。  相似文献   

16.
魏永康 《民俗研究》2014,(2):106-113
秦人在东进和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受报功崇始观念的支配,吸收了周人的农神祭祀系统,创立了本族的农神即"先农"。随着秦统一而将此风俗推广到天下各郡县,成为官方祭祀。整合而成的先农,又受大一统余绪的影响,后人便理所当然地视其为神农炎帝、田祖、先啬等。刘邦建汉后,另立灵星而取代先农的核心信仰地位。文帝时期,形成了籍田礼、即祭祀神农炎帝的观念。东汉时期,诸神并祀,由于皇帝亲耕的因素,祠灵星的核心信仰亦逐渐让位于祠先农。  相似文献   

17.
明代黄河中下游生态环境恶化 ,黄河小北干流含沙量增加 ,淤积迅速 ,河道决徙改道频繁 ,已呈宽、浅、乱的定势。汾阴 月隹 、氵夸 峪镇等东西两岸常出现崩垣塌岸的情况。蒲州城、朝邑城、荣河城等也常遭水侵 ,大庆关两次迁移、乔家滩三徙等史实足证明代黄河小北干流已开始大规模决徙摆动。  相似文献   

18.
万荣飞云楼     
正万荣飞云楼,位于山西省万荣县城解店镇新城村西街北侧的东岳庙内,建筑高耸俊俏,楼身玲珑秀美,结构奇巧纯熟,楼檐繁复华丽。原山西省文物局总工程师、古建筑大师柴泽俊在其《山西几处精巧的古代楼阁》一文中称赞:"飞云楼以其华美的造型、精巧的结构,闻名全国,在我国现存古代楼阁式建筑中居重要地位。"作为历史悠久的古代阁楼,飞云楼与周边的万荣后土祠秋风楼、解州关帝庙  相似文献   

19.
刘全志 《民俗研究》2022,(2):120-128
《史记》《汉书》有关汉武帝时期"解祠"黄帝的记载重点在于呈现祭祀黄帝的方式和过程,即以破裂枭体的方式祭祀黄帝;"解祠"黄帝之"破镜"应是分解、破裂牲体的委婉表达.西汉方士的这一主张,拥有深厚的民间信仰和经典文献根据,他们主张使用"恶逆之物"祭祀黄帝,并非出于"虚诞",其背后存在着自古相传祭祀习俗的支撑.西汉社会对枭性的言说以及桓谭、许慎、高诱、应劭的书写可以证明:与解裂枭体相关的"枭羹"习俗盛行于东汉时期,这一习俗无论在方式和意义上均是西汉时期"解祠"黄帝仪式的延伸和遗留.从祭祀习俗至"解祠"黄帝,再到"枭羹"习俗的盛行,展现出民间习俗、祭祀仪式与文本书写之间的复杂衍生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南京国民政府国家忠烈祭祀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927年至1932年间,提出了初步的忠烈祭祀制度规划,祠祀烈士以辛亥、北伐烈士为主。1933年至1937年间,制度建设继续推进,规划扩大,提出"各县设立忠烈祠",祠祀烈士新增抗日、"剿共"等"烈士"类型,然制度的实践有限,未形成所设想的全国性建设热潮。1938年至1945年间,建立起一整套从营造、入祀、公祭、日常管理到调查统计的规制,"普设忠烈祠"的目标也在国统区内较大程度上实现,形成一种涵盖了国民政府所认可的辛亥以来所有烈士,但以抗日烈士为主的祠祀情形,国民政府国家忠烈祭祀制度得以真正建立并强化。由此,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国前期忠烈祭祀的混乱局面,并借鉴了清代忠烈祭祀的统一形式。由于祠祀烈士"层层累积"的特征,涵盖所有烈士的忠烈祠具有集成性质,虽最终以抗日烈士为主,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抗日烈士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