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1950,(11)
美帝國主義發动侵略朝鮮戰爭,用海、空軍侵入我領海、領空,並妄圖從朝鮮進犯我東北領土,因而激起了我國人民的憤怒。我國人民自動發起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運動,並已組織了志愿軍赴朝參加朝鮮人民軍作戰。我國各民主黨派鄭重發布聯合宣言,"誓以全力擁护全國人民的正义要求,擁護全国人民在志願基礎上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國的神聖任務而奮鬥。"貪婪殘暴的美帝國主義侵略朝  相似文献   

2.
從朝鮮人民反抗美帝侵略的正義战爭發生以來,瀋陽東北(宀博)為了加强中國人民對朝鮮的認識與同情,特於庆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开國一週年同時舉辦朝鮮民族反抗侵略戰爭史蹟展覽。展出地點在本舘  相似文献   

3.
《文物》1950,(11)
美帝國主義者在軍事侵略朝鮮的同時,武裝侵入台灣,並連續侵犯我國领空、领海,殺傷我國人民,現在更把侵朝戰爭的火焰。燃燒到鸭綠江邊,嚴重地威脅着我們祖國的安全。我們完全認識到:美帝国主義者這種行動,正在蹈着覆滅了的日本帝國主義者  相似文献   

4.
五四運動爆發以後,美國媒體進行了跟蹤報導,提供了理解這個運動的西方視角,以及當時美國對五四運動態度的重要歷史記錄。這些報導除了對這個運動的過程進行了詳細的梳理,特别重要的是它們看到了中國開始覺醒,正確地預見到中國將開闢一個斯紀元。巴黎和會上美國放棄了對中國的許諾,與日本妥協,讓中國人大失所望,不再信任曾經無限敬仰的美國,也讓一戰後期美國在中國的聲望達到頂峰之後迅速跌落。同時,美國主流媒體猛烈地批評威爾遜巴黎和會上對日本的妥協,美國朝野也就美國對華政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美國做錯了什麼,應該怎樣彌補,怎樣贏回中國人的信任?由於美國媒體和精英以及在華人員在山東問題,上都明確表達支持中國的態度,日本開始散布運動是由美國幕後指揮的謠言,試圖把其侵略行徑所引起的中國人民憤怒的責任轉嫁到美國人身上。美日矛盾的根源,是因為美國要制止日本在中國的霸權,以有利於門户開放政策在遠東的推行,因此與日本攫取中國領土的野心產生了非常尖銳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文物》1950,(11)
敬爱的朝鮮圕(宀博)文物工作者們: 朝鮮人民對美帝國主義者和李承晚匪帮疯狂無耻侵略的英勇反抗,並予他們以嚴重有力的打擊,中國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都表示着热烈的同情與敬仰。  相似文献   

6.
朝鮮王朝在地方上通過監察制度和戶籍制度實行禮儀政策,由於在朝鮮半島上各地的地理環境和經濟條件不同,加上地方官員管治不善和機制本身的模糊,導致未能產生成效。中宗十二年,朝鮮中央政府下令各地頒行《呂氏鄉約》,目的是使各地鄉人熟悉鄉約條文,繼而遵守鄉規,學懂儒家的禮義精神。當時的朝鮮士人在全國各地流動,對於鄉約的頒行和儒家文化的傳播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物》1950,(11)
一部朝鮮人民的历史,就是一部被壓迫人民的歷史。朝鮮的名稱,最初見於史記、山海經,傳說箕子封於朝鮮。箕子朝鮮直到漢高帝時的箕準,為衞滿所奪,此後稱衛氏朝鮮。到汉武帝時中國完成了一個封建專制主義的大帝國,汉王朝十足代表一個  相似文献   

8.
"天下"原指中國領域,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肇端於五胡建國華北,逐漸形成了將四夷也包含在以中國爲中心的天下之内的新"天下"意識。這種新天下意識隨着當時規模巨大的人口移動,被傳播到高句麗、百濟、新羅、倭國等國,並影響到古代朝鮮、日本的國家建設。正是在這樣一種國際動向中,倭國王從倭王武時代既向中國皇帝稱臣,同時又自稱"治天下"之王,到隋煬帝時代倭王自稱"天子",倭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天下"意識。伴隨着新天下意識在東亞的形成和傳播,魏晉南朝的世界秩序最終被北朝隋唐的世界秩序所取代,東亞各地區也進入新的中華、天下紛然叢生的時代。  相似文献   

9.
《文物》1951,(3)
朝鲜共和國文化宣傳省向毛主席敬献錦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文化宣傳省於人民軍"二·八"建軍節三週年紀念日以錦旗一面献給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錦旗上面寫着:"光榮歸於在我們偉大的祖國解放戰爭期間艱苦奮鬥的誠摯地給我們以援助的英雄的中國人民及其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這面錦旗由朝鮮外務省送往北京。  相似文献   

10.
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朝鮮半島的接受與變遷可從"面里制"具體分析。17世紀面里制改革論的内容以周代鄉遂制等先王的政制作爲政治理念原型,並參照中國歷代行政村的實施方案,其内容構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朝鮮朝鄉村治理的理念。17世紀關於面里制的設計在强調國家對鄉村實行再編和統治的同時,積極吸收古法的封建制理念,並繼承了古代鄉里制、鄉官制的遺志。面里單位既承擔基層行政管理職能,又帶有一定的鄉村自治性質。慶尚道丹城縣户籍所見的面里建置演變過程顯示,丹城縣面里編制以及面—里縱向統屬關係從17世紀後期開始逐漸形成,18世紀基本確立。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51,(1)
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主辦,現在故宮太和殿舉行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展覽會",主要的用照片和圖表揭露美帝一貫與中國人民為敵的無數罪行和它破壞和平擴大侵略戰爭的陰謀;表現中朝兩國人民在反帝鬥爭中的血肉友誼;拆穿美帝紙老虎五臟六腑的腐朽面貌;更顯示出以蘇聯爲首的和平民主陣營朝氣蓬勃的無比堅強力量。這個展覽會,對一般觀衆說,就等於抗美援朝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50,(11)
近百年來帝國主義侵入中國,美帝一貫施其趁火打刦技倆,搶掠我國文物,抗戰期間,更勾結國民黨反動政府作大规模巧取豪奪。解放戰爭進行期間,蔣匪帮由南京潰退,將我國珍貴的歷史文物,復大批盗運美國;北京文化界對美蔣匪帮無恥的强盜罪行,同致憤慨,於一九四九年三月發表宣言聲討,曾載當時北京各大報紙。當此抗美援朝熱潮汹湧全國,為揭發美帝罪行,特再刊出,以供參考。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50,(11)
這次展覽會中陳列了近二百種的朝鮮刊本,這表示在舊文化上我們曾經有過密切的兄弟關系。同時,朝鮮在古代也是媒介中國文化思想到日本去的一座橋樑,日本古刊本也同朝鲜刻本一個式樣。這近二百種朝鮮刻本的陳列,大約可分為三大類:  相似文献   

14.
李孝遷 《中华文史论丛》2013,(3):265-312,402
民國時期古史辨運動與域外漢學存在一定程度的學術關聯。古史研究者早年多受過新式西洋史教育,或在歐美大學接受學術訓練,不同程度受過近代史學觀念的洗禮,與舊式學者文人不同,信仰"三皇五帝"者自然越來越少。國内古史研究是國際漢學界有關中國古史研究學術鏈條上的一環,歐洲、日本、中國學界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動。中國學者已注意到理雅格、沙畹、夏德、馬伯樂、白鳥庫吉、内藤湖南諸氏的疑古論。夏德《中國古代史》對胡適、顧頡剛均有所影響,對古史辨運動的興起有推波助瀾之功。白鳥庫吉"堯舜禹抹殺論"在民國史壇頗有流傳,顧頡剛對其人其事亦有所知,然顧氏疑古論與白鳥之間並不存在學緣關係。有論者認爲顧氏疑古思想乃"剽竊"日人陳說,此一指控係牽强附會,並無實證。  相似文献   

15.
下面發表的兩篇有關美國圖書館方面的文章,同本期的兩則簡訊‘美國法西斯禁書運動繼續中’、‘美國圖書館事業衰退’和七月三日出版的‘爭取持久和平,爭取人民民主!’報上登載的一篇揚·馬萊恩的‘俄克拉何馬在焚書了……’結合著看,就更可知道:美國統治階級的這種害怕人類進步的思想,摧殘文化的瘋狂的反動行為是有其一貫性的,‘這證明美國反動派在精神上墮落到了什麽程度,也是美國法西斯化的又一證明’。  相似文献   

16.
對于國際漢學界而言,九八之夏,熱的也許不是世界杯,而是郭店楚簡。 一九九八年五月廿三日,銷行全美的英文大報《波士頓環球報》在《精神生活》專欄發表長篇文章,報道了在中國湖北發現的、被美國學者稱作“中國的死海遣書”的郭店楚簡與正在美國舉行的“郭店《老子》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相似文献   

17.
最近據美联社的紐約電訊消息,美國費城藝術博物舘副舘長霍雷斯·傑尼竟撰文公開叫囂,要把被蔣介石賣國集团盜竊到台灣去的大批珍貴文物圖書,以‘長期出借’的方式送到美國去,並且無恥地說成為美國的‘不可逃避的國際義務’。这一批被称為‘东方藝術之花’,‘美元不能衡量其價值’的‘無價之宝’,早就為美國侵略者所覬覦而饞涎欲滴。一九五三年的夏天,美國即曾派遣一批‘專家’和博物舘館長到台灣活動,以便‘决定’那一些古物应該送往美國。这种荒謬絕伦、極端卑鄙的陰謀,是中國人民所絕对不能容忍的。特別是我們文物工作者,对於美國侵略者公然掠奪我們國  相似文献   

18.
六月初故宮博物院举行了反对美國侵略集团陰謀刼奪在台灣文物的展覽。从这個展覽可以看到我國古物被美蔣匪帮刼運到台灣去的數量之多与歷史藝術價值之珍貴,也可以看到美國侵略集团一貫的处心積慮强取豪奪盗竊破壞我國文物之可惡的獰憎面目,以及他們卑鄙惡劣的方法手段。我从前旅美期間,曾經調查过在那里公私所藏的銅器。当時看到成千成万的我國古代銅器流失於外國,感到痛心与耻辱,但只歸咎於政治之不良而已。一九五○年抗美援朝運動中,我曾在本刊十一期寫了‘中國古代銅器怎樣到美国去的’,說到銅器的出去是反動政府的腐敗政治和恶官奸商的勾結所致,也是極不正確的。一九五二年在思想改造運動中,才認識到盗墓匪、奸商和反動官吏固然对古物破坏要負責任,而更重要的是美國侵略集团的主使。没有他們的主使,許多古遺址和古墓葬是不会遭到如此嚴重而猖狂的盗掘的。在这次展覽中,我們看到美国福格博物館的華爾納如何親自去敦煌千佛洞粘走了壁畫,紐約市博物館的普愛倫如何坐莊在北京指使奸商岳彬去盜竊龍門石刻。这兩個博物館都是有許多中國銅器的。这兩個例,說明了無論明搶暗偷,他們对於中國古代文物的刼奪陰謀是始終一貫的。最近美國費城博物館的傑尼居然揚言要‘長期出借’我國在台灣的文物,他們的居心已是昭然若揭了。現在美國的中國古代銅器,只三代礼器一項約在二千器左右,若再統計上兵器、車器、鏡鑑、造象、帶鈎等較小之器,其數量是十分驚人的。在三代礼器之中,可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藝術價值極高的精品,如佛利亞博物館收藏的一对西周銅虎(大約是器物之座),乃美國侵略集团以專用飛机偷運出境的;一類是有歷史價值的,如易州出土的春秋時的‘齊侯四器’,是由当時在北京的美國人福开森經手刼運到紐約市博物館的;一類是有重要銘文的銅器,而形制精美者,如在美國佛利亞博物館的‘令方彝’和在芝加哥美術館的‘克盨’。屬於第一類的,多半是近代盜掘出土的,大半是安陽、輝縣、洛陽、西安、長沙一帶出土的居多,殷代和战國時代器較多。我們知道出土一百件精品銅器,至少要開掘上  相似文献   

19.
從15世紀到19世紀,惟一與日本有正式外交關係的朝鮮,曾有六十多次派遣使團赴日,這些使團中的文人留下了約四十種類似出使日記的有關文獻,以及相當數量的筆談、唱酬和繪畫。這一龐大的文獻資料是研究朝鮮與日本近世政治、文化、經濟關係的重要史料,在日、韓學界很受關注。可是,這些文獻資料至今在中國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也許最重要的問題是,這些看上去只是記録日、朝之間往來的資料,對中國學界的意義究竟是什麽?本文指出,這些文獻資料的意義是雙重的,它既呈現了這幾個世紀日本與朝鮮的政治關係與文化比賽,也讓我們看到在近世東亞的政治與文化上中國的存在,日朝交往中,無論在政治領域的名分、禮儀、文書上,還是在文化領域的衣冠、風俗、學問、藝術上,現實上的"明清"雖然缺席,但歷史上的"中國"卻始終在發生影響。因此,在朝鮮通信使文獻中,儘管看到的主要是日本與朝鮮之間的複雜關係,但也可以看到中國在通信使文獻中,仿佛是一個不在場的在場者。  相似文献   

20.
王遜 《文物》1950,(12)
中朝兩國人民的幸福的和平的生活是共同的。他們一向有共同的敵人:壓迫中國人民的統治階級也壓迫過朝鮮人民。侵略朝鮮的帝国主義者同時是把中國也作為侵略的目標。中朝兩国人民在共同的和平生活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懃勉辛勞,創造了有兄弟般血緣關係的文化和艺術。中国把自己的艺術貢獻給朝鲜,帮助了朝鮮藝術的生長和發展,這已經有久遠的來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