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知识分子歌吟赞颂的侠客,不仅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与《刺客列传》中所描绘的人物,而且包括许多日本幕末维新志士,两者往往以同一精神面貌出现.日本志士的侠义形象源于黄遵宪的描绘,后被唐才常、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知识分子继承与吸收.这种精神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戊戌维新运动,而且成为梁启超流亡日本后以“日本魂”塑造中国“国魂”的重要思想土壤.  相似文献   

2.
康有为与《时务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有为与《时务报》黄士芳《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影响最大的宣传变法的报纸。作为维新派的舆论工具,《时务报》的出版与维新志士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这一点有目共睹,这些人的贡献也为后人所推崇。然而,作为维新变法运动的领袖,康有为究竟对《时务报》...  相似文献   

3.
甲午中日战争后,在维新派中出现了一股批判荀子的思潮。其中谭嗣同的批判论调最为激烈。他这样做的原因有三:一,受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强烈刺激,他的思想发生了急剧的转变,从一名中国传统士人转变为一名积极学习西方的维新志士,开始清算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君主专制体制,谭嗣同批判荀子正是出于反对君主专制主义的需要。二,受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影响,谭嗣同把孔子孟子的思想作为中国民主平等思想的来源,他要在孔孟之后的儒家体系中寻找篡改孔孟思想、尊崇君主专制的元凶。三,荀子思想本身存在缺陷,其儒学思想是以君主专制主义为取向,推崇礼治。这成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挽救危亡,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维新派针对中国妇女被压迫和摧残的现实进行了揭露和抨击,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初探索。  相似文献   

5.
论高杉晋作倒幕维新思想的形成与实践田野高杉晋作,日本幕末维新时期的一位具有真知灼见的革新家,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作为倒幕维新志士的领袖之一、奇兵队的创建者,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一高杉晋作,1839年9月12日出...  相似文献   

6.
1989年是戊戌维新变法100周年。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它确是近代中国重要的政治改革、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运动。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康广仁是维新志士中率先直接学习西学的人。  相似文献   

7.
朱丹 《神州》2013,(3):232-233
《知新报》创刊于1897年2月22日,是一份由维新派人士在澳门创办的报刊。它前后共出版四年的时间,是我国维新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报刊。它旨在宣传变法思想,开启民智,广泛记录了维新变法前后的大量社会史实。本文通过分析《知新报》对维新舆论的引导,透视维新时期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该报对晚清维新舆论的建构作用,并从中分析《知新报》对当代主流舆论建构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先生3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侨居日本,不仅得到驻日华侨、留学生、民间志士的援助,也得到了日本政界的支持。这中间,日本民党领袖犬养毅先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洋务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两者互相依存而又互相矛盾,构成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课题。本文中提到的早期维新思想和维新派,相当于一般通称的改良主义思想和改良派。由于后者很容易与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混淆在一起,含有贬义,而且这个时期历史实践提出来的问题是维新与守旧的对立,还不是资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10.
陈勇勤 《史学月刊》2006,19(3):58-63
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太监寇连材向朝廷递交建议书在当时属于一个特殊事件。要弄清寇连材这样做的动机,我们可以依据他遗留的那份建议书以及相关材料从多方面进行考察。寇连材建议书的一些主要观点和维新派的主张基本上是一致的,爱国意识与维新意识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战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政治二战前,马来亚华人社会的政治活动基本和马来亚本土没有联系。本世纪初,马来亚华人社会曾是中国维新志士和革命者的活动基地和避难所。同盟会在新加坡等地建立支部后,马来亚华人更是大规模地从人力物力上,支持国内的历次起义和  相似文献   

12.
对日本倒幕维新思想的形成,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1867年以前的“尊王”,实为不尊王,假尊王;在此以后的“尊王”,实际是“挟天了以令诸侯”。二、从表面上看来,洋学派与攘夷派似乎势不两立,实质上二者之间既有渗透,又有融合,倒幕维新思想的形成是二者思想融合的产物。三、萨摩藩的经验证明,改良主义道路在日本行不通,倒幕维新思想是经过革命与改良的多方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的。倒幕维新派敢于剪除反动的“神的子孙”——天皇,又按照自己的意愿制造一个新天皇来保护自己,借天皇的名义,贯彻自己的政治路线。这既是他们成功的策略,又是他们思想的局限性。他们残存的封建意识,一经与西方强权政治思想相结合,便迅速地恶性膨胀为民族沙文主义。明治政权建立后,日本随即逐步走上了侵略和掠夺弱小国家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3.
维新志士非常关注衰亡国家的历史。戊戌年前后,"衰亡史鉴"主要强调"变"和"尊新"。但那时,论述衰亡史著的数量很少,反响也极其有限。庚子年之后,几十种衰亡史被编译出版,极大改变了社会风气。然而,在传统的以"个别事例褒贬法戒"的史鉴方式影响下,维新志士往往将"衰亡史鉴"与其变革方案相结合,并将其作为自己变革行动的依据。此时,"衰亡史鉴"分别被用来支持不同的变革方案,如"革命"或"改良","各省自立"、"排满"等等,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中国变革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国内新知识界社团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国内新知识界社团概论桑兵戊戌时期,在维新派的倡导下,中国出现过几十个学会组织,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政变后,这些学会大都陷于停顿①。在清廷厉行党禁的高压之下,除秘密结社外,社团难以立足存身。1901年,新政复行,对维新事业的各种禁令大都不宣...  相似文献   

15.
开制度局和开懋勤殿的斗争贯穿百日维新始终,成为维新派和守旧派争夺国家权力的焦点。在维新派开制度局受挫,变法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维新官僚李端棻向光绪皇帝上《变法维新条陈当务之急折》,提出了以开懋勤殿为核心的四件关系变法全局的大事,对当时的变法斗争,特别是百日维新晚期维新派再次争取开懋勤殿的斗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维新变法的思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在广西地区,康有为两次桂林讲学为维新运动在广西的开展带来了契机。广西地区维新运动以康有为在桂林的一系列维新变法活动为先导,不仅得到了大部分广西地方官绅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也在广西其他地区上得到了积极回应,这些维新活动极大地转变了广西地区的闭塞风气,培养了一批极具维新思想的人才,同时也促成了广西近代教育事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广西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开始谋求联合中国一致对付日本,在"援华抗日"政策的指导下积极援助中国,这些援助是真诚的、具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性质的,对中国抗日战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贵阳文史》2013,(3):9-9
明治维新通常作为成功改革的范本写进世界历史教科书。短短30多年时间,日本就从一个与当时的缅甸和泰国一样弱小的国家,跻身到欧美列强阵营中。但日本近代化的改革却远不是一蹴而就,其成功是内外合力的际会,是改革与保守的拉锯,是妥协与抗争的选择,也是血与火的洗礼,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从攘夷到全面学习西方的转变。在这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中,维新志士们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维新志士与近代报刊发展郭常英戊戌维新距今整整100年了,这场政治改革及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和过客,然而,他们为时代及后人留下了一些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报刊业在当时的发展,就是维新者遗产中珍贵的一份。报刊是传播文化、沟通思想、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20.
禹之谟(1866—1907),字稽亭,湖南湘乡青树坪(今属双峰县)人。早年入营幕,供职文书,军需。1894年曾参加甲午战争,因功赏五品顶戴,以县主簿候选,辞不受。战后赴沪考察矿学。返湘后,与谭嗣同、唐才常、毕永年等维新志士交游,复又参与自立会、自立军起义事。事败东渡日本,学习应用化学及工艺学。1903年在湘设立“湘利黔”织布厂,为湖南近代首家纺织企业,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