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把民族文化凝结在建筑物上,透过建筑可以看出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也可展示各民族的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和社会风貌。因此,古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三个方面的认识价值,是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的古建筑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技艺高超,占有重要的一席。在航行太空的卫星上,俯瞰全球,透过蔚蓝色的苍穹,就能看见中国的万里长城,巍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早在13O0年前,中国就建成了长达1794公里的大运河,这在世界上的确是一大壮举。桥梁是中国古建筑的…  相似文献   

2.
熊虹萍  沈楚尧  卢鹿 《风景名胜》2021,(5):0033-0033
中国传统古建筑是我国千百年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环境破坏等问题,有许多古建筑都处于面临破坏或难以发挥效益的困境之中。可使用新中式轻奢风格对传统古建筑进行室内空间设计,重新焕发古建筑的生命力,令其成为在现代社会也同样靓丽的景点,从而发挥出更大的审美以及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效益,让更多人领略中国传统古建筑之美。  相似文献   

3.
潘诗航 《神州》2012,(8):215-215
临海市地处浙江省台州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是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传统民俗以及传统手工艺。泥人、刺绣、织带、草编……这些民间手工艺对于临海人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泥塑工艺流传于临海杜桥一带,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临海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泥塑文化正为日益推进的城市化建设浪潮所吞噬。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根基,它的消失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如何传承传统手工艺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浅论历史名人文化是旅游景区的灵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名人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历史名人文化具有观赏旅游价值、寻根旅游价值、体验旅游的价值、教育旅游价值和学术旅游价值。历史名人文化能够提升旅游资源的品味,为旅游景区注入新的活力。历史名人文化是旅游景区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正福州鳌峰坊13号古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有关文献记载曾是宋陈诚之、明陈谨二状元故第旧址。尽管它已不是创建时的原貌,但其L形大宅等所承载的宋、明、清时代的建筑文化,以及典型的山地建筑特色,值得珍视。保护好这幢古建筑,必将成为福州历史名人建筑的重要标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名片。一、鳌峰坊宋明二状元故第有关文献记载(一)宋代状元陈诚之宅陈诚之(1093—1170年),字自明,一作景明,  相似文献   

6.
曾永丰 《攀登》2012,(2):156-159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其建筑网络在符合伊斯兰宗教教规的前提下,以中式古建筑殿堂为基本单元,中轴线布局,东西对称,构成庭院式古建筑风格,尤其是建筑装饰的与众不同等,充分表现了河湟地区各民族文化包容、文化融合、文化自觉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卢雅琳 《广西地方志》2010,(3):F0002-F0002
2010年6月3日,大型区情系列专题片《广西古建筑志》首发式在南宁举行。《广西古建筑志》共60集,是首部关于广西古建筑的影视精品。专题片采用全高清拍摄,历时一年多,精选收录了110处古建筑,以“志”的体式,为广西古建筑“存影”。专题片从古建筑的角度解读广西,反映广西古建筑的概貌、特点和现状,其出版发行既是广西古建筑保护的大事,也是广西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大事。  相似文献   

8.
民族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分析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开发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路,以期实现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二者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丹青  季全保 《中华遗产》2006,(5):146-155
拆!拆!拆!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进程中,对古建筑的拆除成为所有重视历史传承、文化延续、遗产保护的人士心中共同的痛。众所周知,古建筑是古代文明和当时生活状况的见证,是历史的“名片”、时代的“身份证”,在它们身上,承载着历史、文化乃至民族精神的无形价值。然而,各处打着种种名义进行的拆迁,将古建筑拆除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甚至灰飞烟灭,以致有人痛心地表示要将“China”译成“拆啦”。下文提到的常州拆除古建筑的风波,是当前比较典型的案例,它不但惊动了众多知名的文物保护专家,也在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为此,我们特意邀请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会长丹青先生撰文,以期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关注,类似的悲剧永远不再上演……  相似文献   

10.
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其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与传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如何有效解决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难题就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课题。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古建筑保护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陆奇 《黑龙江史志》2011,(22):15-16,27
上世纪20年代,瑞典学者喜仁龙教授利用中国地方志文化等史料,调研并撰写《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等学术专著,这是中华方志文化早期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开启了外国学者利用中国地方志文化研究并宣传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先河。我国著名学者周谷城教授、侯仁之教授对喜仁龙教授热心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古建筑艺术,体现出志书的史料价值和古建筑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市于1994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主要属于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般史迹型城市,是以分散在城内各处的文物古迹来体现历史传统的城市。柳州市区历史文化古建筑是柳州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延续了柳州的历史文脉,是柳州城市根源的具体体现。加强对柳州市区历史文化古建筑的保护,不仅是补充完善柳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保护的欠缺,更是留住柳州地方特色文化底蕴,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任剑 《丝绸之路》2009,(20):58-61
古代建筑是重要的文物之一,也是了解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对珍贵的古建筑要予以合理的保护和保养,修缮工作也是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匾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其内涵广博,彰显着挂匾人的生活情趣与文化品位。匾额文化质朴精深,其短小精湛的内容中囊括了文学、书法、艺术、美术、雕刻等文化,在古建筑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匾额的历史发展、制作手法、文化内涵以及在古建筑中的地位、传承等方面的探讨,可以看出匾额文化对中国古建筑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寅 《神州》2014,(12):56-56
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文化则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满族传统体育的社会文化功能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传统体育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经历了社会文化功能的变迁,本文通过对满族传统体育的社会文化功能的变迁分析,强调了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生产生活的实践,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的体能增强,人力资本扩大的一种积极表现,逐渐转变为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特征的显现.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国家参与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民族体育社会文化功能的变迁过程可以看出,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发展和传承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7.
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是当前旅游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但是对于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旅游商品化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也有学者认为旅游商品化会导致民族属性降低,使文化向浅薄化、庸俗化发展。由此可见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发展不仅存在正面影响,同时也存在负面影响。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的发展,在兼顾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强调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本文主要对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的利弊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聂磊 《东方收藏》2022,(3):47-49
在一个地区,古建筑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情感寄托,能够充分反映地域文化、彰显地域特色等,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山西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如今在其境内依然可以看到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而在这些古建筑当中,随处可见吉祥图案,不同图案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在丰富古建筑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增添了一抹抹亮丽的地域特色。本文在此就吉祥图案在山西古建筑中的运用展开分析,望与广大读者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9.
苏靖 《丝绸之路》2015,(4):73-74
甘肃藏区包括甘南藏区和武威天祝藏区,藏区文物遗存比较丰富,覆盖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类型。由于地理上的过渡性、文化上的交融性、宗教上的包容性,甘肃藏区文物遗存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独特优势,是民族交流融合、发展繁荣的重要历史见证。但由于城镇化发展和村民保护意识不强,文物保存现状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国诗词,便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