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境内出土的中古时期外来文物不断涌现,为我们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新材料与新视角,也揭示了中国古代文明与世界文明沟通的历史轨迹。令人瞩目的是,从希腊罗马的双翼羽人、人头马身到丰收女神;从少年枝形烛台到大量的东罗马金币;从三燕鸭嘴玻璃蔷薇水瓶到希腊的酒器"来通";从景教十字架到希腊英雄牵神兽护卫皇后线刻画,这些自希腊、罗马到拜占庭时代的西方文物,不仅填补了中古时代欧洲与中国文化互动的空白,也弥补了中西交流历史文献的不足,并且,对拓展和深化世界文明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敦煌学从产生到繁荣发展的百年历史兴衰,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化思潮密切相关。本文从现代学术、新文化运动、爱国主义、中国文化复兴四个方面论述了敦煌学与现代学术文化思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国家博物馆的前身是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于1912年7月9日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政府筹设并直接管理的公立博物馆,到现在已有百年历史。纵观国家博物馆百年历史,自创立之初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到现在的国家博物馆,名称几经更换,馆址建筑也屡次变迁。从国子监旧址到端门午门,从端门午门到天安门广场,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从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到国家博物馆,百年间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傅国涌 《江淮文史》2013,(5):131-140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足4000年,我们最发达的是史官文化.到清史就有二十五史。从春秋到清末,我们可以看到,几千年来整个历史进程充满着破坏力,中国历史上被人记住的往往是破坏性的人物.陈胜、吴广、项羽、刘邦、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藏书文化与私家藏书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典籍的丰富在世界是首屈一指的。从金匮石室的典藏到道观寺庙的收藏,从古代的书院到私人的藏书楼,都曾经承载了守藏的职能。几千年过去了,虽然经历了数不尽的岁月沧桑,荣衰起伏,朝代嬗替,中国文化却依然能够绵延至今保持其独立不迁的品格,这其中中国的藏书家和藏书楼的贡献不可磨灭。他们保存了中国丰富的文献典籍,传承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他们的历史从一个侧面体现着中国文化艰难传承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逐渐被其重视,中国古钱币文化艺术一直备受诸多学者关注。从中国古钱币历史发展、艺术之美到传承发展,都需经过深入的研究。本文结合中国古钱币特征及文化艺术,提出具体想法,为下一步研究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化遗产见证着城市的生命里程,承载和延续着城市文化,也赋予人们归属感和认同感。祁县乔家大院,作为中国北方汉民族富商民居建筑群的杰出范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是辉煌历史文化的产物。从古物到文物到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正前言货币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的产物。货币在促进生产分工和专业化,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有二千多年连续不断货币发展演变的历史,多姿多彩的中国货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货币从产生的时候起,就带着显著的中国文化特征,是东方货币文化的源头和代表。商周的海贝在汉字上留下了永久的印记,从刀币布币到方孔圆钱,从金属铸币到纸币,从传统铸钱到机制货币,都是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货币和人民币的产生则是中国革命历程的见证。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新史学"的主干是文化史。从20世纪初年的《中国史叙论》、《新史学》到20年代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及《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其间有发展变化,也有矛盾冲突,但总体上是一个逻辑展开的过程。从文化史角度看,梁启超所构建的"新史学"理论体系,以文明史立根基,以普遍史致广大,以专门史为核心,以文化为历史的决定性力量。梁启超的文化史研究既体现了中国现代学术建设过程中由博到专、分工趋细的特点,又可看出文明史—广义文化史—狭义文化史—文化史观之间的逻辑关联。这一逻辑结构对理解和反省当下的中国文化史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民营书业伴随着改革的步伐逐渐发展壮大,从初创时期作为国有书业的补充,到发展时期自辟天地、寻求自主发展,再到壮大时期与国有书业平分秋色、占据我国书刊发行行业的半壁江山,它在整个中国书业中的地位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探讨不同发展阶段我国民营书业的历史作用,分析当代中国民营书业历史地位的嬗变轨迹,将有助于深化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中国古代的玻璃制造工艺始于西周。经过缓慢的、绵延不绝的两千余年的发展,玻璃制造工艺到清代达到顶峰,玻璃制作得到皇家的重视,品种增多,颜色多达数十种,玻璃的成型、加工工艺更加成熟。清代的档案史料证明,清宫内官办作坊造办处下设的玻璃厂,从康熙到宣统,从未间断过玻璃的制造与生  相似文献   

12.
从洋务运动到五四前新文化运动,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文化层面的逐步推进过程。这一过程的演进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也体现了五四前近80年间中国近代文化变革和转型的历史逻辑,新文化运动正是这一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文化运动高扬"民主""科学"的旗帜,在思想文化领域吹响了反封建的号角,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从而以其所独有的时代价值确立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正>伴随中国近代社会和史学的变迁,历史编纂学也迎来一场体系性革新,从编纂旨趣到理论体系、从承载内容到表现形式等,都展露出明显异于传统的新特点。近代历史编纂领域形成的新格局,与西学传播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有的学者将这一过程描述为对西方史学的移植和对传统史学的摒弃,似乎在传统和近代历史编纂学之间形成了一个断层。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也有违中国史学、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1))  相似文献   

14.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金陵文化的中心。据《建康实录》记载,"楚威王因山立号,置金陵邑"。南京历史上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和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等在此建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陵文化。南京地名作为历史见证,从山川、河流、街巷、里弄,到桥梁、寺庙、衙府、书院,都饱蘸浓郁的金陵文化气息,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思想到文学理论:文质说的历史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束景南 《文献》1999,(3):29-43
文质说向来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想,实质上,文质说最初是作为一种文化思想出现的,而作为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想的文质说,有一个历史的形成发展过程.现在一般都认为文质说的文学思想起于孔子,也有的甚至认为起于刘勰,这种看法实际上都没有注意到文质说作为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思想的历史起源、形成、发展与演变.本文拟专门考察从孔子到刘勰这一时期文质思想的整个发展,它从文化思想到文学理论的历史演进,由此可以探明文质说的文学思想与文学理论究竟起源于何时.  相似文献   

16.
查尔斯·海厄姆的名著《东南亚大陆早期文化:从最初的人类到吴哥王朝》,综合利用各种资料,首次系统构建起了大陆东南亚的早期历史,是当代关于大陆东南亚考古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该书认为,大陆东南亚文化面貌复杂,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对东南亚历史文化影响巨大,海上丝绸之路在东南亚社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本土文化积弱,加之西方文化强势入侵,外来思潮与传统文化和教育观念发生激烈冲突,在文化教育领域表现为知识活动的取向与方式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使中国近代大学从规划结构到建筑艺术,都表现出中西文化交融并置的特点,无论从选址、校园形态,还是建筑造型、色彩与材料来看,都不同于其他任何历史时期,多样的规划理念与建筑艺术风格在校园中并置、折衷,于对撞中彼此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8.
康洁  毛勇臻 《收藏家》2011,(6):43-49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刺绣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它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湘绣,在我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洗礼,湘绣从题材到针法、材质、色彩,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积淀了极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恢宏长卷中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9.
以周易文化为源头的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必然。周易文化产生于中国,但它早已属于世界。其发展是“中国之易学”、“亚洲之易学”和“世界之易学”。在秦汉时期《周易》随着儒学的外传而开始走出中国,自唐代以来则成为亚洲邻国知识分子研习的经典,到明清之际又从欧亚大陆的东端走向它的西端。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易学通过文化融合而奉献给世界。  相似文献   

20.
统治阶级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禁毁某些出版物,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兴起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明、清时期一系列的文字狱,每一次的"文化专制"绞杀运动,无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是在大批文仕惨遭迫害、屠戮的同时,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