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馆,亦称"茶肆"、"茶寮"、"茶楼"、"茶坊"、"茶屋"、"茶舍"等。茶馆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晋南北朝,专供喝茶住宿的茶寮是茶馆的雏形。茶馆这个名词,直到明代才出现于文献典籍中,清代才成为惯称。在三国和两晋时期,茶叶的饮用和生产已开始流传到江南和浙江沿海的东部地区。到东晋时,茶叶已成为建康(今南京)和三吴(相当于今天的镇江、苏州、湖  相似文献   

2.
<正>旧时镇江茶馆颇多,茶饮之风尤盛,可谓"处处桥头见茶肆,条条小街有茶馆"。一些稍具规模的茶馆中还设置了书场、面饼摊点等,所以除集聚本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外,还吸引了众多南来北往的商贾游客。镇江上了年纪的老人大都记得,当时的茶馆有荤、素之分。荤茶馆集中在城外大西路一带商业区,大商号的老板同客商洽谈生意,一般喜好在荤茶馆,一来可边品茶,边谈生意,二来还便于摆酒宴招待。素茶坊则遍及全城,除春节停业数日外,每天均供应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的茶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水供客的茶馆,也被称作“茶肆”、“茶室”、“茶坊”、“茶铺”、“茶棚”、“茶社”、“茶居”、“茶座”等等,在中国特别兴旺。茶馆在中国的开设,是饮茶日益普及的唐、宋时代以后之事。到了清末民初,茶馆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单元,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4.
茶馆撷趣     
上了年纪的武汉人,大概对旧社会布满三镇街巷的茶馆、茶楼、茶园、茶社、茶坊.茶肆印象犹深、以笔者为例.在街上走路时就时常勾起“这里原来是家茶馆”的回忆.三镇的茶馆始于哪个朝代,恐难考证.但清道光年间叶调元写的竹枝词其《市廛》和《后湖》等卷中,关于茶馆的诗句颇不少,如“无数茶坊列市阛,早晨开店夜深关”、“沿河馆比后湖高”、“客到先争好座头”、“沿湖茶肆夹花庄”、“茶香烟雾袅灯光,为恋清歌不散场”、“鼎锅水沸白如波,三碰茶呼渭水河,更有下茶诸果品.提篮闲汉穿如梭”等.民国4年(1915年)出的《汉口小志》,也有过《后湖茶社远眺》诗,“逭暑呼佳茗,寻诗倚曲棂.幽情羡渔者,歌桨度前汀”,就更有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5.
走南闯北时,在那大大小小的茶馆里憩息,不难发现积淀了古代悠久历史的茶馆,不仅体现着茶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也泛起着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茶馆正成为现代人丰富休闲生活,相互传播现代文明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茶馆,又称茶肆、茶坊、茶楼、茶室、茶社等。茶馆历史悠久,究竟起于何时?很难查实。不过,远在六朝时,江南品茗之风就很盛行,一些人崇尚清谈,以茶代酒。市场上出售茶水的记载,最早见于《广陵耆老传》:“晋元帝时(317—323年)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住市鬻之,市人竟买”。而开设茶馆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自邹、齐、…  相似文献   

6.
以茶水供客的茶馆,开设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钱大尹智勘绯衣梦》中“自家茶博士,开了这茶坊”的台词,恐怕是关于茶馆的最早记载吧.茶馆亦称茶坊、茶社、茶肆、茶庄、茶园、茶楼等等.自唐宋以来,中国人饮茶日益普及,到清末民初时,到茶馆品茗聊天成为一种时尚,因此,茶馆业十分兴盛.九省通衢的武汉,商业贸易发达,千余家茶馆分布在三镇的大街小巷,供人们休憩、品茗、歇脚、候友、洽谈生意,联络私谊.武汉的茶馆,按其规模的大小,设施的好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户型.一般较大的茶馆,象汉口的楼外楼、江南春、怡心楼、一洞天、武汉第一楼,临城等茶馆,为了雅致、舒适,都设在楼上,大茶馆设有  相似文献   

7.
茶馆,是中国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饮茶的公共场所,自古以来有许多称谓,如茶寮、茶室、茶坊、茶肆、茶楼、茶摊、茶担、茶园、茶亭等。它的历史渊源、类型、以及功能是什么?迄今为止没有人对此作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力图对这一大众化的文化现象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8.
6000冤魂在呼喊文/莲君图/丁卫万人坑中的尸骨1994年12月7日,南京《金陵晚报》用大字标题刊出一条消息:《南京历史上的惨痛一页,日军大屠杀的又一罪证──北家边"万人坑"有冤魂六千》南京人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又一严重罪行在这以前...  相似文献   

9.
十里秦淮茶馆簇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泊秦淮》一诗对秦淮河的描绘。秦淮河孕育了金陵古城,也孕育了南京的茶馆。有的书上记载,南京历史上最盛时有茶馆1000余处。蜿蜒曲折的秦淮河源自南京东南句容的宝  相似文献   

10.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是一座被历史与文化浸透了的城市。历史沉淀的岁月无需借助那些名胜古迹,只从寻常巷陌中便渗透出来。无意间瞥见的那些老地名,便蕴涵着很多过去的人和事,探究出来就是一个个历史故事。南京的石婆婆巷位于丹凤街和东南大学西门间,如今只是条窄小的寻常巷子,但当年徐悲鸿、张爱玲、胡兰成这样的才子佳人.不知有多少都曾在这条小巷漫步。石婆婆庵在著名的“1912”商业街的对面。因此地有一座小庵堂而得名.解放后此庙还曾经存在.上世纪50年代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11.
茶馆     
去年在这里的《中央日报》副刊上,我发表过一篇题为《茶馆》的文章,记述成都茶馆之多,川人喜欢喝茶的情形。当时的结语是"茶馆无妨坐,卢仝不可学",怀乎"殷忧启圣,逸豫亡身"的古训,终日泡在茶馆里似过于逸豫,在平时已不大好,在战时更要不得,这许不是我独创的见解,有心人想都有此感。  相似文献   

12.
解放初,董必武的南京之行文/司马正午1947年3月7日上午9时,董必武率坚持战斗299天的74名中共驻南京、上海办事处工作人员在南京光华门外大校场乘美军飞机返回延安。董老挥手时对送别人员说:"再见之期,当不在远。"列宁说过:"神话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  相似文献   

13.
夏燕  张琪 《风景名胜》2009,(8):54-55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少人都因读杜牧的《夜泊秦淮》知道了南京有一条秦淮河。 秦淮河虽然不甚宽大,但它却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六朝时秦淮河两岸是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之所。  相似文献   

14.
侵华日军自供:我们在南京大屠杀文/吴永泉,杨新华日军砍杀无幸百姓"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然而,继篡改教科书事件之后,企图抹煞日军侵略罪行的活动,在日本几乎每年都有发生。1994年至今,就有永野茂门、樱井新等一班人先后发表"南京大屠杀是子虚乌有之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最早的“南京”四川成都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曾有过一些别称,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蓉城"、"锦城"等。可它曾一度被冠以"南京"的名字,却鲜为人知。唐代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李军先后攻占了唐王朝的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  相似文献   

16.
颖子 《湖南文史》2014,(7):30-30
老舍不但有《茶馆》这样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扛鼎之作,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有着饮茶的嗜好。老舍生前在出国或外出体验生活时,总是随身携带茶叶。有一次,老舍到莫斯科开会,接待人员知道他爱喝茶,特意给他预备了一个热水瓶。可是老舍刚沏好一杯茶,还没喝几口,一转身服务员就给倒掉了,惹得老舍很不高兴地说:"他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岁末,南京地区几家新闻单位相继刊登或播报了这样一条信息:“本市企业家首次以投资方的形式,介入了南京城墙的修复。”这条信息,文字虽然不多,修复的131米南京城墙也不算长,但正如报道中所称:它对今后南京城墙的保护与修复,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具有...  相似文献   

18.
释秦淮     
一、问题的提出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一定程度上,秦淮成为南京的代称,秦淮意境几可代表古都南京的意境。杜牧的《泊秦淮》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即是用月夜秦淮之意境联系起古都之沧桑。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9.
川茶飘香     
刘乾坤  王永 《旅游》2007,(5):42-47
茶文化在四川已经被演变成独具巴蜀特色的“茶馆文化”。有谚语说:四川“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 四川的茶馆一直以来都极为兴盛。不论是风景名胜之地,还是闹市街巷之中,到处都可看到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间茶馆。这些茶馆收费低廉,服务周到,顾客往往一杯香茗,一碟小吃,便可坐上半日。在与亲友纵论畅谈之中,巴蜀大地的茶文化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罗腾 《巴蜀史志》2006,(3):57-59
成都茶馆历史悠久,不仅数量众多,且富有个性,茶馆名称、茶叶品质、茶具桌椅、馆内堂倌等都有独到之处,流连茶馆与成都人的个性密不可分。目前,中低档茶馆仍是成都茶馆市场的主体,传统茶馆仍受大众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