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身经历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中国劳工有三人生还。目前只有一个健在,并且在不久前应邀东渡日本,作为广岛事件的中国见证人,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劫后余生近半个世纪,竟以贵宾身份成为轰动日本的新闻人物。他是住在长沙的张文彬。张文彬1920年出身于河北省一家农舍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成了抗日积极分子,1944年4月14日夜,他被日本侵略者抓获。后来又被作为劳工押送日本。在日本当劳工时,民族恨,同胞情,一齐涌上了张文彬的心头,涌出了张文彬的笔端。他未曾料到,他偷偷写下的日记,竟然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些日记被日本人发现后,…  相似文献   

2.
1974年3月10日清晨,一名身穿半旧日本军服上了年纪的日本人来到菲律宾卢邦岛警察局,他向人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后,郑重地把一支步枪放到地上。他说:“我是少尉小野田。我奉上级的命令向你们投降。”这个日本人因为不知道日本投降的消息,与部下一起在菲律宾的丛林中战斗了整整30年。  相似文献   

3.
与同龄的日本人相比,麦克·山下的身材保持得不算好,微胖;但他挎着背包走路的样子,却像极了日本人,沉稳且坚毅。作为一个亚裔美国人,亚洲广袤而神奇的土地是他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乡;用镜头讲述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是他的工作,也是他全部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日本人在等待新首相产生的时候,是否也考虑了日中关系问题?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授高原明生先生,是日本的中国问题专家。在接受本刊专访时,他说,他并不对日中关系前景感到悲观,日本新首相一定会采取措施,改善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多少秘密被他出卖了?他为何卧底首相府10年才被发现?"引出日本民众这一连串疑问的,就是日前爆出的罕见丑闻——福田康夫首相的身边出了一个俄罗斯间谍。令日本人担忧的是,这个卧底间谍,几乎每天都能与首相碰面……  相似文献   

6.
臧马 《文史春秋》2001,(4):22-27
作为中国“对日本索赔第一人”的传奇经历,摄成电视剧在日本播放使得其成为妇孺皆知人物。他数度飞往日本状告日本政府,被誉为“索赔旗帜”。他亲手将要求日本政府向他谢罪的公开信交给日本首相并对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淡化、歪曲侵略罪行感到极大愤慨。  相似文献   

7.
高延萍 《文史精华》2007,(11):58-60
1937年,淞沪战争开战3个月后,中国军队因失利而退守了,日军随及占领了上海。上海沦陷时,梅兰芳正住在上海的租界。他原以为住在那里是比较安全的,谁知不久后的一天,有个日本人找上门来,希望梅兰芳在上海电台播一次音。这明明是日本人想借梅兰芳来粉饰日军占领下的太平,梅兰芳当然是不愿干的,他当时就以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演出为由而拒绝了。拒绝日本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的日本观是中日关系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薛俊的日本观则是明代日本观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本文以《日本考略》为中心,主要从日本人、寄语、朝贡等方面深入分析薛俊的日本观。他对日本的认识,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代表着浙江人日本观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个日本人的名字越来越为人熟知了,这个人的名字叫大前研一。大前研一写了一本书叫《M型社会》,当然是说日本社会的,但是他的描述却让中国人吓了一跳。  相似文献   

10.
黄滢 《环球人物》2013,(2):68-69
80岁的冈野雅行住在日本东京,领导着一家只有6个人的制造企业,却创造了年销售额达6亿日元(约合4239万元人民币)的业绩。美国《时代》周刊称赞他是"世界第一制造人",称他的手是最佳的感应器。由于其制造技艺无人能模仿,包括索尼等日本大企业的总裁都亲自去拜访他,求他帮忙生产零件。谈到自己的成  相似文献   

11.
“天皇应参拜靖国神社”,“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台湾教育得益于日本殖民统治”,“中国对日本构成相当大的威胁”……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惊天”言论居然全都出自一人之口。他就是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很多亚洲人,都  相似文献   

12.
阿里巴巴的首席执行官马云,在日本被很多人当成偶像,为了圆一个儿时的梦想,他专门去日本一趟趟地寻找小鹿纯子的扮演者荒木由美子,但现在的日本已经几乎没人记得在30年前演过一部电视剧的女演员了,大家就坏笑着问他,这个女人是不是你的梦中情人啊。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的反华人物中,国际教养大学校长中岛岭雄,是另一个典型代表。他被称为“反华学者代表”、日本学界的“反华英雄”。他以反华为己任,是日本著名的专事研究“分裂中国”的学者。他还是日本最早提出“中国崩溃论”的人,每当中国遇到困难时,他就会抛出这一谬论;在中国经济发展时,又宣扬“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14.
小泉八云和张伯伦同样作为明治时期两大西方的日本研究家而知名,然而二者对明治日本的认识却截然不同。小泉八云将“有机的遗传”融入到自己的日本文化论中,认为日本人精神层面的优点来自其“祖先崇拜”,是一种“死者支配”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他的东洋礼赞和西洋批判。与此相对,张伯伦则是文化传播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西方的优势文明必将取代日本落后的文明,是典型的西洋至上主义者。本文从比较文化论的角度,采取实证的方式,解析了明治时期两大日本人研究家——小泉八云和张伯伦的明治时期的日本认识迥异与成因。  相似文献   

15.
“我爷爷很怀念那时的生活;我爸爸。没经历过日本统治.但是他对日本人的生活态度、文化习惯却有说不出来的喜欢我呢。对日本有好感,可能是看多了日本的节目。也可能是听了一些曾到过日本的人说的.总之,我第一个想去的国家就是日本。”于吴雍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台湾17岁中专女生.她的话简单朴素.然而,日本就这样和台湾人纠缠不清。  相似文献   

16.
英霆 《文史月刊》2011,(1):43-46
一、国民党叫杨登瀛做侦探。他接受了;但又觉得搞反共,若不告诉共产党朋友是对不起人。也还可能有性命危险。因此,他表面接受国民党的任务,暗中又与共产党联系 杨登瀛,原名鲍君甫,1893年出生于广东,自幼在日本生活与求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1919年从日本回同后,在上海一家口商洋行担任高级职员,同时为日本的一些通讯社撰稿。1924年他加入了国民党。  相似文献   

17.
说起末代皇帝溥仪,可谓众所周知、家喻户晓,但他的弟弟溥杰却鲜为人知。溥杰少年时代在封建教育和家庭的影响下,与唐怡莹成婚。年纪稍长,即赴日本留学,幻想依靠日本军国主义恢复帝业。伪满时代,他在伪军中任职,并且再婚娶日本人为妻。直至1945年被俘,他的末代皇弟生涯终结。  相似文献   

18.
1904年,蔡锷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在江西、湖南、广西等省训练新军.他在任广西测绘学堂堂长时,一个当年日本士官学校同学的日本人,改姓李,投到蔡锷门下.这人做事认真勤谨,受到蔡锷的赏识.由于他的长相跟中国人没有什么区别,其他人都不知他是一个外国人.  相似文献   

19.
阿米尔是我住在瓦拉那西(Varanasi)旅馆里的杂务工,月薪微薄却承担着从换灯泡、打扫卫生到接送客人、预订车票等一切杂活。他每天忙碌在旅社的各个角落,空闲时间总喜欢与我们聚在屋顶的阳台上一起聊天。他说他的工作可以让他有像我们一样的朋友,了解除这个城市以外的故事。对中国,他没什么印象,他分不清日本人、韩国人还是中国人,但他很喜欢中国人的面孔。  相似文献   

20.
《华夏地理》2008,(4):52-105
郑成功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也是联系两岸历史的重要历史人物。他高举反清复明的大旗,曾经控制了中国东南半壁江山,他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被奉为“开台圣王”。但他为何死于壮年?为何在日本也被尊为民族英雄?他的塑像遍及各地,真实面目却鲜为人知。我们走访海峡两岸,并远渡日本,深入发掘国姓爷壮烈奇诡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