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代文字分为正体与变体。正体以青铜器铭文为代表,变体以甲骨文为代表。进行甲骨卜辞字体分类工作,要留意正体和变体的区别。历组卜辞特征字,整体上保持了正体的特点,历组二类尤其明显,并影响了无名组卜辞字体。历组一类字体有笔画圆转、字体简化的特点,可能是继承了师组的风格。历组倾向于正体的作风,反映了小屯村中南一系的传统。此外,研究历组卜辞的时代,需重视从戈之字的直柲特征,这是时代较早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黄国辉 《文物》2012,(7):49-55,68
自1899年王懿荣辨识出商代甲骨以来,学界在甲骨卜辞的断代、考释、缀合、辨伪、校重著录等各项研究上都取得了巨大进展。而其中最重要又是最基本的一项研究进展即在于甲骨的分期问题上。从董作宾先生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首次系统建立起卜辞分期断代理论[1],到陈梦家先生按组来重新划分殷墟卜辞,把新分出来的组、子组、午组卜辞提前到武丁时代[2],再到李学勤先生明确把卜辞的分类与断代区分开来,确立以字体、字形等特征作为卜辞分类的主要依据,从而奠定了今天整  相似文献   

3.
贞人衍的卜辞在殷墟发现的全部甲骨刻辞中是很重要的一种,不少重要的甲骨学家如董作宾,陈梦家等人都把它划归五期断代的第四期,并没有对它单独进行研究. 贞人衍的卜辞在甲骨刻辞的断代研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李学勤先生曾将这种卜辞单独归为一类,裘锡圭先生在《论历组卜辞的时代》一文中称它为“历、自(?)组卜辞”,认为它的相对年代应介于(?)组、历组之间,是历组的前身。  相似文献   

4.
甲骨组类学     
甲骨组类学是甲骨学分类断代的基本理论,卜人组和字体类是它的两个重要概念。卜人组同字体类一样,都是分类的主要标准。通过卜人组系联的一个或多个字体类是字体分类的上限,集中体现了卜人集团的综合特征。对包含多个字体类的卜人组进一步细分,下限就是具体到刻手本人,字体组合和书体风格是我们锁定刻手的方法。卜辞的断代和分类在某种意义上是同步的。卜人集团作为时代指向性强、确定的标准被优先采用。字体作为第二大标准,将在甲骨的进一步分类和断代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次一武乙、文丁卜辞的分类二武乙、文丁卜辞的坑位和地层关系三武乙、文丁卜辞的称谓与世系四武乙、文丁卜辞的事类五关于《屯南》4050与《屯南补遗》244的缀合问题六关于武乙、文丁卜辞中的同版问题七关于殷墟卜辞中的异代同名问题八历组卜辞产生时代探索九字体变化在卜辞断代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关于殷墟卜辞两系说1973年春、秋两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安阳小屯南地进行了两次重要发掘,共开探方21个,发掘面积430平方米。在这一年度的发掘中,共发现刻辞甲骨5335片(整理后数字),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为重要的一次发现,为学术界所瞩目。1975年,我们发表了《1973年安阳小屯南地发掘简报》,对发掘和所出甲骨情况做了扼要报道。此次出土甲骨的  相似文献   

6.
甲骨卜辞的断代和历组卜辞的研究是甲骨文研究中两个相当重要的的问题,本文是针对这两个问题所作的学术评述。  相似文献   

7.
字体在卜辞类型划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类的目的就是为断代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在研究花东字体类型的基础上,对这批卜辞的刻写时代做出推定,必将进一步推动对非王卜辞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馆在整理文物仓库时,对库藏一百九十片甲骨卜辞进行了拓片和释文。今选择其中的一百片,发表于后,供研究之用。这批卜辞,是解放以来,陆续收集的。尽管它们的出土时间和具体地点不可详考,但都出于殷墟小屯村一带,当不会有疑。这次选录的一百片卜辞,包括有龟甲六十九片,兽骨三十一片。其中:属于甲骨断代第一期,相当于盘庚、小辛、小乙、武丁时期的,有龟甲二十四片,兽骨九片,共三十三片。属于甲骨断代第二期,相当于祖庚、祖甲时期的,有龟甲十二片,兽骨十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作者新缀合的五版甲骨,发现了新的同文卜辞,校正了前人字体分类中的错误,为十二版甲骨形态的确定提供了详实的论据,为商代田猎历史的复原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0.
把甲骨卜辞的结构分为"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几个部分,这对于卜辞的早期研究意义重大,但随着对甲骨卜辞研究的深入,这种分法逐渐显露出一些弱点,它不能真正揭示甲骨占卜祭祀的全过程,一些卜辞的性质被隐藏了起来.虽然学界提出了署辞、兆辞、果辞等术语,以期更细致的揭示卜辞的结构,但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通过对卜辞...  相似文献   

11.
殷墟黄组卜辞断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墟黄组卜辞所属时代是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卜辞的书体风格和字体特征将黄组卜辞分为两类,通过分析称谓及卜辞间的相互联系推定一类卜辞时代为帝乙,上限可及文丁之世;二类卜辞时代为帝辛,上限可及于帝乙之世。从数量上来说,黄组卜辞大部分为帝乙卜辞,少部分为帝辛卜辞。  相似文献   

12.
二里岗甲骨卜辞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州二里岗发现的甲骨卜辞,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甲骨卜辞,它的发现,对于探讨我国甲骨卜辞的起源和郑州商城的性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证甲骨文字■应当是(■)的一个异体字,从行与从彳往往无别。论证了■(害)字用于战争类卜辞,有施害即发动战争之意。依据甲骨实物修正了以往对于《合集》2193的误读,提出涂墨与否可作为同版卜辞间的区别依据。更正了《村中南》316卜辞的原释读。通过对小王卜辞的梳理,考订小王为特定称名,可以是生称,也可以用于死后,商人的天干日名应是死后获得。花东卜辞中的子为太子孝己的说法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4.
武丁晚期卜辞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殷墟甲骨分期的研究中,对于同一期甲骨的认识、见解,往往大相径庭,出现严重分歧。有的研究者花了很大心力,写出了数万字、十几万字的研究论文,让人不敢不认真研读。但是,有的论文,即便在反复认真拜读后,仍然让人不得不遗憾地言曰:“不敢苟同。”这一分歧的长期不得解决,不仅使甲骨学之外的学者在使用殷墟卜辞资料时难以抉择(或者按错误观点使用这些资料,以讹传讹),而且也使甲骨学的研究陷入混乱。研史者皆知,一旦分期断代出现错误,任何进一步的研究,都将误入歧途,成为南辕北辙。故而,分期断代研究是治史者之先务,且应力求其结论正确可靠。治史中,分期断代出现更大分歧,有时是由于所掌握的史料不够充足,史家只能得出拟测性的结论,因而难免出现众说纷纭;有时则是所掌握的史料已够充足,由于研究的功夫不够、认识的不够深透,未能洞悉其内在联系,不能实现正确的分期断代;有时则是由于研究者所运用的方法不同,据以断代的标准不同,因而所得出的结论也出现分  相似文献   

15.
卜辞释序分析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对一块多卜辞的甲骨正确地作出释文,合理地归附卜辞的序数,并恰当地处理正面、反面卜辞及占、验等辞的关系;怎样辨别甲骨中卜辞的先后顺序,特别是同一天,同一事个中各条卜辞的先后顺序;怎样通过卜辞的相承关系,从继卜卜辞中找出前卜卜辞的占卜结论……。解决这些问题,对我们破晓省略型卜辞的内容,加深对卜辞的理解,以及完整占卜的事件,从而对甲骨文中四个重要部分“字”、“辞”、“事”、  相似文献   

16.
甲骨卜辞分为叙词、命辞、占辞和验辞四个部分,"王占曰"在甲骨卜辞中出现于占辞之中,而它也成为辨别命辞和占辞的坐标,"王占曰"之后,便是甲骨卜辞中商王问卜之事。因此,研究"王占曰"对于研究甲骨卜辞,尤其是问卜之事尤文重要。同时,从问卜情况也可以由此看出商王朝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卜辞日至说疑议常玉芝一九四五年,董作宾发表了巨著《殷历谱》,认为殷代历法已行用四分术,殷人已能准确测知日至,殷墟甲骨卜辞中有日至的记录①。自此,学术界就卜辞中是否有日至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争论。笔者近年查阅了迄今所能见到的全部殷墟甲骨卜辞,搜集到完整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讨论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中的地名关系,根据地名间共版的情形, 初步将地名区分为四类,分别是“■雍组地名”“■组地名”、“■爵组地名”和“其它组地名”,并依卜辞所载内容探讨地名间的远近距离及地区的性质。其次讨论了“■”“■”两字和带有“至御”“御往”的一类卜辞,提出“■”即“即”,“■”要读成“祸”;“至御”一词除用于祖妣外,还有用于指牺牲者,“御往”一词在卜辞中时有省略地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举出同见于花东卜辞和王卜辞中的人物,包括、敖、韦、、、子兴等,并提出可以利用花东卜辞中所记载的“葬韦”、“蕴”和祭祀子兴之事来对花东子卜辞作分期。以及指出了花东卜辞和历组卜辞在字体上的相似处。  相似文献   

20.
曾国在商代晚期的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由甲骨卜辞结合西周金文、考古遗存、锡料来源等多方面来看,商代曾国地望应该在两周时期曾国位置,即今湖北随州,曾国与商王朝是睦邻友好的军事同盟关系。学者曾引用一些卜辞中的"曾"并非作为地名或国名使用,而是一种副词用法,因此不能据此来说明商代曾国的地理位置。此外,商代曾国也难以断言族姓,与夏代姒姓鄫国的关系还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