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战略西移。第一次从 2 0世纪 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 ,经济发展重心从东部逐渐向西部转移 ;第二次是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两次战略西移所面对的国情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 ,但其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却不同 ,因而采用的是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是在完全不同的体制条件下进行的。比较研究两次战略西移的时代背景、内容特点和体制选择 ,对于实施 2 1世纪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是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他十分关心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通常说来,西部地区指的是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10个省、市、自治区。由于在西部辽阔的范围内有相当大的面积是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所以,周恩来一些关于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论述也是针对西部地区。适应于西部地区的。尽管当年没有西部开发的用词,但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时期,周恩来把相当大的精力投放到西部地区。他一向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视为全国经济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3.
西部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东西部差距拉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亟需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东西部的协调发展作为未来十五年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条重要方针,并提出了加快西部发展的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这对西部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西部民族地区,更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和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资源开发进程,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一、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步伐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关键我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南、西北九个省、…  相似文献   

4.
巴勒斯坦民族经历了从“潜在民族”→“自在民族”→“自觉民族”的过程。在思想领域,巴勒斯坦人经历了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转变。在完成了这一转变后,美国、以色列和国际社会才把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重心从阿拉伯国家转移到巴勒斯坦人身上,才使中东和平进程步入了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旅游业重心开始西移。天水旅游业在这一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应该重新整合资源,扩大宣传,增加投入,走向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正在紧锣密鼓地逐渐落实.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是无可质疑的,它必将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化.也将极大地改善西部各民族民众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无可回避的是.巨大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又必将严重威胁着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因此,如何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保护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具有文化意识的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燕 《神州》2014,(15):223-224
四川藏区“9+3”教育模式启动于维稳的政治和时代要求,在先试先行中不断得到完善。可以说,“9+3”教育模式的四川经验有目共睹,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维护民族地区安定团结和提升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的作用。同时,放在国家整体教育改革框架下分析,“9+3”教育模式还面临先天的困境,这需要结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将“9+3”教育融入国家教育体制中通盘考虑,实现“9+3”教育模式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家经济建设重心变迁与陕西工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陕西工业发展、变化与国家经济建设重心变迁紧密相关。 1 95 3— 1 975年国家强力度的投资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 ,使陕西工业“跳跃”式地进入现代工业化 ,使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陕西经济结构得以完善。 1 979年国家投资重心东移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化 ,并没有减弱陕西经济发展的势头 ,改革开放同样也给予陕西工业结构重新组合的历史契机。 2 0世纪末 ,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使陕西工业发展迎来了又一次新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时期是德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该地区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城市体系逐渐完善,城市类型也朝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西部城市的强势崛起不仅得益于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大规模的铁路建设以及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等因素,而且也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经济重心的西移,进而带动了西北地区港口城市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知道,“国学”这个名词是梁启超、章太炎、邓实等人从日本引进来的。日本则是从欧洲学得“民族国家”观念之后,针对自己的情况创造这么个词。中国人把这个词引进之后就顺带把“民族国家”观念也引进来了。“民族国家’砚念中的“国家’,和中国原有的“天下’砚念中的“国家”,涵义很不一样。“民族国家”观念中的“国家”核心内容是“土地”、“人口”、“政权”三要素,“天下观念”中的“国家”,除了这些之外,涵义较为广泛,还包括:  相似文献   

11.
西部开发战略的提出是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是我国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一步。在我国的西部开发中,不仅要关注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还必须正视跨国民族,尤其是中国同中亚国家跨国民族之间的关系,因为那里的跨国民族关系问题最复杂也最突出。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跨国民族关系的好坏则有可能影响到我国西部开发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甚至还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国家间关系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正在迅速成为现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里的一个核心概念,一位西方社会学家M.E.加德纳就认为日常生活表现为一个“深度反思”的形式,是一有时机就可能“发病”的“人类患痛病质”(human raw material)的“潜在仓库”(potential repository),因此他主张把研究的重心更多放在促使其“发病”的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不平常的和反传统的面向,放在形塑人的社会权力结构上,以“把其中的矛盾性暴露出来并诱导出其潜能,把我们对这个枯燥世界的理解提高到一个批判知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办好《丝绸之路》弘扬丝路文化●本刊特稿7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建设重心逐步西移,西部也就是丝绸古道沿线地区又面临着重振雄风的契机。特别是1990年9月,第二条欧亚大陆桥从中国的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的铁路的全线贯通,使沉睡多年的古道重新焕...  相似文献   

14.
扩大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一个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外开放成为各个国家,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国家振兴经济、实现经济起飞的普遍规律,调整和改革成了世界性的大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把改革开放作为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从而使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十四大以后,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的大潮更是席卷中国大地,民族地区也正在努力赶上。“九五”期间,我国建设重点逐渐西移,民族地区将要迎来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  相似文献   

15.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当前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实现本世纪末第二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工程。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①“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②“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③笔者结合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学习,就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谈点认识。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强调指出:“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族的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还指出:“我们一定要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教育全党努力完成民族工作的任务。”把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精神对辽宁民族工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辽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境内居住三十九个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点省。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党中央的指示,提高全党对民族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做好民族工作,但是长期以来,“民族融合”论一直是影响我省民族工作开展的严重思想障碍。五十年代后期,由于“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亚洲,除日本外,都是较早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而长期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封建半封建社会性质阶段;新的社会阶级产生较早,民族资产阶级“两重性”的表现,也较典型,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在我们论及民族资产阶级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时,有时不免把它的“两重性”绝对化了,而没有把它放在世界政治大变革的前提下,或者不能以发展的观点去加以论述。因此,本文拟对亚洲民族  相似文献   

18.
张兆利 《神州民俗》2007,(11):42-43
应对当前民族影视剧收视颓势的重要途径是将情感表达放在前景,凸现真实态的人性;把民俗展现放在后景,还原原生态的文化。电视剧《血色湘西》在民俗与情感的结合点上,呈现出传受互文的审美袁征。它以成熟的叙事语言和民俗化的人性主题完成了传受之间的收视共谋,获得好评。这为当前诸多西部民族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擦亮了一面明镜。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阶段,区域问题与民族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以延边、恩施、湘西3个州为例,它们不属于西部地区,却能“享受”西部开发的待遇。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给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也面临立法困境,由于受到各种地方利益、民族利益特别是政策因素的影响,其内部非法治化倾向不断凸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加强民族区域自治,亟待重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机制,改革审批程序,推进立法进程,必须规制政府行为,促使政策法律化,把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法治方略有机结合起来。要吸收有益经验,优化法治环境,增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罗莉 《攀登》2001,20(4):78-81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部民族地区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状,决定了必须采取特殊的政策支持,才能加快其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