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山大道新开后,电视台刘军邀请我到老通城采访时,我专门请他绕道去一处位置.因为我母亲当时又再次证实了我父亲生前告诉过我的一件事:"黄石路(当年叫云樵路)路口对面,巷子口(汉安邨)高头两家,是'通成饮食'的分店." 她特别说道:"那年,光未然经常来这里,就在二楼你爸爸的床上睡午觉." 母亲说的,是1938年保卫大武汉、武...  相似文献   

2.
五岁的女儿并无多少钱的概念,每次去超市看到喜欢的玩具,女儿总会吵着要我给她买。而当我说这玩具很贵我钱不够时,女儿却是用一种迷茫的眼神看着我,说:"没钱了那你快去上班吧。"在她的眼里,只要我去上班就会有钱,就可以给她买各种她喜欢的玩具。  相似文献   

3.
母亲生我时,父亲已经到苏区去了。到我2岁能离身时,母亲要去参加革命,就把我托给了陶行知,走时连个名字都没给我起。  相似文献   

4.
八十高龄的外祖母还喜欢读书。1992年的一个冬日,她在读《琼瑶自传》时,突然叫我母亲:“国光,你快来看看,这琼瑶恐怕就是小凤凰呢!”戴着老花镜的外祖母把《琼瑶自传》递给母亲。母亲接过书来;认真读了一阵后说:“不错,琼瑶笔下的程伯伯,就是我爸爸,霍伯伯的大女儿,写的就是我了。”外祖母感慨地说:“想不到你陈伯伯一家去了台湾!凤凰那时好像只有七、八岁,而今也出息了!她写你爸爸坤的事,一定是你陈伯伯、陈伯母告诉她的。这是一家忠厚人啦,几十年了,还不忘旧情!”“写信和他们联系一下吧?”母亲征求外祖母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国孩子     
2011年初,我去纽约的茱莉亚音乐学院见一位朋友,他从5岁开始弹钢琴,从中国弹到美国,如今35岁了,仍在此读博士。在音乐学院的大厅,一位从,“州来纽约陪读的中国母亲拉住了这位朋友。这位母亲的孩子考上了茱莉亚音乐学院的预科,这是万难获得的机会,但她发现,孩子到美国之后,不爱练琴了,这令她焦虑万分,她让我的这位朋友给自己的儿子做一下榜样,在音乐学院的大厅里大声地训斥起自己的儿子来。  相似文献   

6.
我的母亲     
青云 《文史月刊》2008,(6):50-51
母亲离开我已整整8年了,但我不曾有一天忘记过她。想念母亲成了我情感世界的不了情。 母亲去世时年仅59岁.她的生命短暂而平凡。她辛勤劳碌一生,就像一支蜡烛.不停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相似文献   

7.
胡适的面子     
胡适13岁时,由母亲作主,与离家不远的旌德县女子江冬秀订婚。尔后,胡适去美国留学,冬去春来14载,两人未曾见过面。1917年12月,胡适回故里完婚,无情人终成眷属。其后,有一封胡适给友人的信,透露了几分真情:“在家庭关系上,我站在东方人的一边,这主要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母亲,她对我的深恩是无从报答的。  相似文献   

8.
正暑期的行程里本来并没有一个叫"久吉"的苗寨,甚至也没有剑河之行,我和孩子最初只打算回老家去接她母亲。之前,她母亲因为回故乡支教,已于半月前跟几个朋友先行去了。她来电话说,他们的活动已经结束,与她同行的朋友也都回来了,只有她还继续留在老家等候我和孩子去接她。按我原本的心思,我只想借机在老家多呆些时日,一来那时湖南正值暑期高温天气,而凉爽的贵州乡村则正适合我们度假;二来我也想带孩子多在故乡感受一下乡村生活……所以,实际上最初我们哪里也不想去。  相似文献   

9.
江玲 《南京史志》2009,(8):15-16
女儿行为反常 我家女儿今年15岁,读初三。一个双休日,我要她和我一起骑自行车去郊区的外婆家,她犹豫了好一会儿,竞执意要坐公交车。到了她外婆那儿,拉绳子晾晒被单和衣服时,要她爬到树上去拴绳子,要是以往,她准会愉快地答应,因为她自小就喜爱爬树,可这次她却噘着小嘴没吭声。无奈,我只有搬个凳子来对付。当时我气鼓鼓地抱怨了她几句。  相似文献   

10.
青春是一团火,燃烧起生命的希望;青春是一把伞,遮挡起风雨的侵蚀:青春是一本书,已成为古老的神话;青春是一片海,将脚下的路一直延向远方……鱼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水说:"我能包容你的眼泪。"鱼和水,就好比我和母亲。再与母亲出去时,我不再是躲在她身后的小女孩了。每当逛商店时,我总是抢着问价钱,抢在母亲之前把她满意的价砍下  相似文献   

11.
我的前半生 1976年,我出生在湖北黄冈的一个小山村.我的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我8岁时,父亲所在煤矿大爆炸,他有幸躲过了一劫,煤矿关停后被安置去了湖北沙市,我们全家也从农村搬到了城市.由于母亲没有城市户口,在城里我们被称作"半边户",所以我是生在农村,长在城市.我的母亲是一个文盲,没想到若干年后,...  相似文献   

12.
女儿行为反常我家女儿今年15岁,读初三。一个双休日,我要她和我一起骑自行车去郊区的外婆家,她犹豫了好一会儿,竟执意要坐公交车。到了她外婆那儿,拉绳子晾晒被单和衣服时,要她爬到树上去拴绳子,要是以往,她准会愉快地答应,因为她自小就喜爱爬树,可这次她却噘着小嘴没吭声。无奈,我只有搬个凳子来对付。当时我气鼓鼓地抱怨了她几句。  相似文献   

13.
荷叶     
夏日的郁闷,严实实地罩着,挥之不去。天阴沉着,我坐在窗口,看着满塘的荷叶。那荷叶是母亲亲手种上的。她爱荷,就像爱我一样。母亲胃又痛了。积劳成疾吧?我很伤心。母亲已有白发,面黄肌瘦,没有了往日的风采。平日,我和母亲一起去观荷。我们谈天说地,讲述着心事,任思绪漂向远方。似乎是多年的朋友。母亲说,她像荷叶一样,深深地爱着荷花。起初,我不懂她的话是什么意思。如今,我独自面对这一池的荷叶,仿佛明  相似文献   

14.
芳姨     
李睿 《南方人物周刊》2012,(20):110-110
姨是我妈的一个朋友,这几天去北京相亲。据说对方是个局长,至于是什么局的她也不清楚。芳姨频频发来短信给我妈直播。她的短信没有逻辑,很长,让人看得摸不着头脑。只看短信,还以为是个20岁的思想幼稚的拜金女,其实她是个四十多岁的单身母亲,女儿今年高考。她长得很好看,微胖,经常穿各种款式颜色鲜艳的衣服,笑声爽朗。  相似文献   

15.
读懂母亲     
母爱是人间最伟大的亲情,她在母亲的每一个音容笑貌里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的母亲,今年才三十多岁,可看上去却与实际年龄极不相符。她过早地有了白发、皱纹、老茧,我知道,那是用母爱编织的一部书,我要读懂她。白发曾记得我小时候,母亲有一头乌黑的秀发,我总喜欢扯着母亲的秀发撒娇。然而时间辗转,慢慢的,母亲的乌发变白了。于是,我在沉思——曾几何时,我的背道而驰,放任自流让母亲一次又一次的伤心、失望;曾几何时,我跌落的成绩伴着跌落的心情一股脑儿地向母亲发泄,让母亲无奈,更是心疼;曾几何时,我有了委屈,受到了侮辱,我都会毫不保留地向…  相似文献   

16.
愧对母亲     
几年前,读过李昌平的一篇文章,说过去农村病人死在医院,现在大都死在家里。为什么?住不起医院。母亲也是死在家里的,对我们兄弟,花个几万元还是能够承受的,可我们却没有送她去医院。我提出过,大家说,母亲这么大年纪,没有治疗的意义了。好像还是清明节时,母亲就说受凉了,老咳嗽,吃了180多块钱中西药,都不见效。我说,这点钱不算什么,感冒去次大医院就不止这个数了。就又给她买了些药,嘱  相似文献   

17.
麦秋琪 《神州》2020,(6):3-3
18岁那年,我经历了人生中颇为重要的两件事,一件是高考,另一件便是妹妹的出生。我比妹妹大了整整18岁,她呱呱落地时,我已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妹妹出生在4月,她的到来缓和了家里紧张的备考气氛,让那一年变得温馨而热闹。母亲是高龄产妇,而且宫缩频繁,为了能平平安安地生下小宝宝,她在预产期前就住进了医院,安心静候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母亲分娩前两天,姑姑带了一束洁白的百合花前来探望。这束百合花里,大约只开了三四朵。  相似文献   

18.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国母亲有一天突然发现她三岁的女儿能认出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了,这使她感到非常吃惊,就问女儿是怎么认识的,女孩说是幼儿园的老师教的。于是这位母亲在表扬了自己  相似文献   

19.
吃圆子     
小时候,看母亲换上阴丹士林的洋布褂子,我就知道她要出门去吃圆子了。到亲戚家去吃喜酒,就叫做吃圆子,我们乡下都是这么说的。母亲临出门总会说:“在家好好看门呀,我带接食你们吃。”到了下午,母亲的接食带回来了,有四样东西:圆子、红肉、酥鱼、鱼汆,每样三件。于是,到了晚餐的时候,厨房里就有股异样的香味飘逸出来,餐桌上就会有一碗荤菜,随之而来的是满桌的欢声笑语。带回的接食下锅前要经过改刀,一个圆子一剖四瓣,一块红肉要切成一小片一小片。母亲也不会让我们一餐全吃完,她说要细水长流呀,她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林秋铭 《人物》2022,(9):22-27
一个和母亲从未有过亲密接触的人,会怎么理解“母亲”这个词语,又如何确证母亲对自己的爱?在彭佳的印象里,4岁那年,生母跟一个陌生男人骑着摩托车走了,把她丢给了爸爸。直至2012年,生母因肝瘤去世,彭佳和她的见面不过几次。在漫长的时间里,她生气,愤怒,她想,母亲拒绝了她,她也要拒绝母亲。成年之后,她体会到愤怒里头包裹的是悲伤,她一直放不下的是,为什么生母不爱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