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飞速发展的旅游经济,恩施的旅游业突飞猛进。市区旅游发展蒸蒸日上,但恩施城区内的商业游憩区及城市公共空间缺乏,不足以满足本地居民及在恩施市逗留游客的需求。本文为打造以服务本地居民为主,服务游客为辅的恩施游憩商业区(RBD)进行分析与研究。一、项目背景(一)游憩商业区(RBD)的概念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缩写为RBD,即"旅游商业区"、"休闲商务区")最初是在1970年,由C.Stansfield和J.E.Rickert提出。业界普遍公认的定义是1990年  相似文献   

2.
美国游憩学课程体系的知识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知识图谱分析法对美国81所大学的游憩学本科课程体系进行梳理,通过对其知识域、问题域的分析,勾画出美国游憩学的知识结构体系.研究发现,游憩、休闲、旅游和运动是美国游憩学的四大核心知识板块,其中游憩课程主要集中在康乐治疗、包容性游憩、社区游憩、非营利游憩、资源与环境、户外游憩、公园游憩和商业游憩等八大分支领域,并通过各分支与休闲、旅游和运动三大知识板块相关联.更进一步地,在美国游憩学知识结构语境中,大游憩包含了旅游,两者的差异在于旅游的商业性,融合点在自然资源型旅游地;而休闲与游憩的差异,在于理论与实操的程度差异,两者融合点在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共同关注.最后,文章还为我国开展相关学科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会展和会展经济在我国发展迅速,学者对会展的关注程度日渐增强,学术界对"会展旅游"概念的理解也莫衷一是。本文以不同学者关于会展旅游概念辨析为背景,通过分析会展形成发展脉络,对多种会展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希望能借此引起有关学者关注,从而对会展旅游及会展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时,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时,如何正确处理"产业"与"事业"的关系?围绕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作为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一名新兵,在阅读、学习、收集旅游业有关文件和文献时,笔者发现不同的从业人员对某些旅游相关概念的认识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各种行文之间疑似存在概念混淆,可能会给读者造成一些困惑,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理解旅游业的"业"。这个"业",到底是"产业",还是"事业"?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彭顺生 《人文地理》2007,22(1):53-57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广州市居民出行目的,并依据第一手资料,从游憩类型、游憩设施两个方面揭示了广州市居民的游憩行为特征。针对广州市目前游憩业在游憩设施、交通、游憩线路、服务质量、观念、政策导向、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于开发广州城市旅游资源、加强城市游憩设施管理与建设、搞好城市规划及构建和谐广州等方面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杭州案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必虎  伍佳  党宁 《人文地理》2007,22(2):27-31
杭州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在市区内外都有大量的游憩用地。本文详细阐述了影响居民在内城游憩和环城游憩间进行选择的作用力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杭州本地居民环城游憩的行为及偏好特征。并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检验总结出杭州本地居民对环城游憩产品类型、游憩时间、目的地区位的偏好规律。同时,不同时间约束条件下居民对环城游憩目的地的区位偏好也会呈现明显不同的倾向。最后,对游憩选择与偏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风景道起源于美国,作为具有景观、交通、游憩等多种功能价值的复合体,在旅游、交通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风景道相关理论,对雅西高速公路风景道构建极其辐射带旅游开发进行构建,对后续研究提供建议。风景道(ScenicByway)这种特殊景观道路源于规划设计者为处理交通(一种重要的公共空间)、景观、遗产保护和游憩  相似文献   

8.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布局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俞晟  何善波 《人文地理》2003,18(4):10-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游憩一词对人们而言已不再陌生。学者们对游憩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同时,随着都市旅游的兴起以及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RBD的建设也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从介绍RBD的相关概念着手,阐述了对游憩、城市游憩以及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理解。并通过城市RBD的空间表现形式、城市RBD的空间布局模式、城市RBD的空间分布规律等三个方面来剖析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空间布局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RBD的布局现状的分析,试图构建一个城市RBD发展适宜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城市RBD发展适宜度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刘秀珍 《旅游纵览》2013,(10):161-162
美食作为旅游中的重要体验部分,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多方学者对"美食旅游"的界定莫衷一是,存在概念泛化现象。这种概念泛化现象将夸大美食旅游者的数量、高估美食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贡献、忽视美食旅游者的真正需求,对旅游的类型化发展极为不利。文章提出要从美食是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和美食活动在旅游过程中占据中心地位出发,厘清"美食旅游"内涵,以推进小众旅游类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拓展旅游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中央游憩区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楼嘉军  史萍 《旅游科学》2005,19(3):20-25
中央游憩区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中央游憩区具有空间区位中心、市场区位核心、交通集散枢纽和产业布局重心的特征。针对上海中央游憩区在以城市产业调整、城市功能重组为主的新一轮城市发展中遇到的诸多挑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民具",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用具的统称,是特指民俗学物质文化的新学术概念.在现代社会学科意义上,民具概念的提出者与相关理论研究的先行者,当首推日本学者.但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里,这一概念的运用或许有所不同.我国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里,习惯用"民族民俗文物"来涵盖所谓"民具".近几年来,则开始使用"物质文化遗产"或"有形文化遗产".但这些概念及其范畴,既互有交叉,又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2.
刘烨 《旅游纵览》2013,(8):115-117
一、沟域旅游(一)沟域经济与沟域旅游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沟域经济"概念,它是指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地理单元,以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资源和农业产业为基础,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资源、景观、产业等元素的统一规划,形成集旅游观光、生态涵养、历史文化、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等内容于一体的产业经济带。  相似文献   

13.
旅游商品的概念如何界定一直以来是学术界争议颇多的话题,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学者们对旅游商品概念的诸多方面仍存在分歧,如旅游商品是否等同于旅游购物品,旅游商品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等,旅游商品概念的厘定和探讨对旅游商品的开发以及旅游购物市场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一、引言旅游购物是旅游业六大要素之一,也是旅游活动的关键环节,在旅游业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食、住、行、游"这四个方面属于旅游者的非弹性需求,因而相对稳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旅游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性衍生的现代工业文明为现代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它使现代旅游"商业化"、"麦当劳化".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和现代旅游进行了深刻批判.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出现了各种后现代旅游方式.本文分析了后现代旅游的内涵,探讨了后现代旅游概念下旅游产业功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户外游憩研究的不断深入,获取有效游憩行为和环境信息的重要性突显,美国学者麦肯奇(McKenzie)研创出社区玩耍与游憩观察系统方法(System for Observing Play and Recreation in Communities,SOPARC)能够瞬时批量高效获取户外游憩活动信息,因而在西方游憩行为研究中逐步获得广泛运用。本文使用文献检索和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和分析近年西方学者对社区玩耍与游憩观察系统方法的主要应用成果,归纳出西方学者对SOPARC应用研究的热点。通过西方学者应用SOPARC方法研究的特点评述,提出该方法对我国研究的若干启示:SOPARC方法科学有效,能够为我国游憩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但引入应用需要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改进;SOPARC方法应用广泛,可主要用于游憩行为调查、游憩设施和环境规划及游憩地管理中。  相似文献   

16.
刁利明 《攀登》2015,(1):21-25
自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此概念迅速获得普及并由国际关系领域扩展到其他科学研究领域。在"软实力"概念获得普及的同时,各国之间乃至同一国内部不同学者之间产生了很多分歧。很多学者将其分歧的原因归结为翻译问题、由词汇构成引起的不同理解和使用问题、与相关概念的关系问题、"软实力"及其构成要素的测量方法问题、"软实力"获得的工具问题等等,但这些原因并非根源性的。笔者认为分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该概念的隐喻起源。因此,本文企图从隐喻角度澄清概念分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西方学术界呈现出交叉学科蓬勃发展的趋势,"边缘性"理论即为其中之一。西方学者从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发展学等众多视角出发对该理论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围绕"边缘人"概念阐发了对边缘性的认识。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发展学对第三世界不(欠)发达问题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将"边缘性"概念扩大到发展中国家,并产生众多与"边缘性"相关的发展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业融合是目前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对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产业融合的演化过程模型,对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对策来促进旅游产业融合。一、相关研究何建民(2011)指出,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旅游产业内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或产业链的动态发展过程。李树民  相似文献   

19.
刘丹萍 《旅游科学》2007,21(4):63-71
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人文地理学出现"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的理论思潮,学者们格外重视对地理现象进行文化层面的解释,视觉分析(visual analysis)等定性方法(qualitative methods)得到较多的应用.旅游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地理现象之一,旅游地的视觉表征(visual representation)成为"文化转向"思潮中最活跃的研究议题.西方学者援引地理学、符号学、语用学以及社会批判学派等诸多理论,将旅游营销图片作为"文本"(text)进行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揭示出旅游地是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一本质,阐述其被社会性地构建(socially constructed)的过程和意义.国外同行的相关研究工作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外旅游目的地研究综述 --基于Tourism Management近10年文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对国外旅游目的地研究的成果和最新动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笔者检索了Tourism Management(《旅游管理》)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不包括会议记录和书评)共32篇,对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数量及作者的国别作了统计,并分析了这些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概念、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目的地的管理与发展、旅游目的地与居民的关系及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关系等,最后展望旅游目的地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