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研究贫困地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择取10个引起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差异的因素——旅游地生命周期、居民的旅游经济依赖程度、社区归属感、主客接触程度、使用旅游设施频率、在旅游地居住时间、居住地距核心景区的远近、年龄、性别以及文化程度;通过对桂林市5个贫困村落的实地调查,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分别考察这些因素对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尹新哲  李菁华  雷莹 《人文地理》2013,28(2):154-159
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受到诸如景区自然环境特征和组成结构、景区经济环境背景和社会文化环境、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及人口学特征等诸多指标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虑景区旅游淡旺季的季节性波动。面对如此广泛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动态改进层次分析法(ADIHP),从承载力指标构架、旅游地空间区划、旅游地季节性波动三个方面,对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估,为森林公园景区的优化设计、规划与开发提供了较为科学准确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上海城郊景区旅游者重游行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翁莉 《旅游科学》2005,19(2):33-37
随着城郊旅游地的急骤开发,城郊景区的客源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对于稳定旅游景点客源、减少景区运作成本、延长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上海城郊景区的实证调查,分析了城郊旅游者重游行为的影响要素、决策模式,并对游客满意度和重游行为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上海城郊景区游客重游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华东山岳型风景旅游地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复苏,国力增强,旅游业也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在我国旅游业中观光旅游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有些旅游景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变缓,一些地区的有关部门以至于认为景区的吸引力已不复存在,转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或新的人造景观上,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为此,本文选择了经济基础和旅游业都比较发达的华东地区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黄山和桃源洞——鳞隐石林旅游景区的对比研究中,探索华东山岳型风景旅游地的发展促销策略.(一)1980年加拿大旅行家R.W.Butter在研究加勒比海时,将产品生命周期引入旅游地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具有广泛代表意义的S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该模型分旅游地演化过程为: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稳固阶段、停滞阶段和衰落或复兴阶段,以容量率(即容量系数,进入旅游区的人数与环境容量之比)为特征来描述旅游地的演进.  相似文献   

5.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数学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骁鸣  薛丹 《旅游科学》2009,23(4):6-12
本文分析了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用于拟合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的内部数理逻辑,并通过收集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重要旅游城市、著名旅游景区近30年的入境旅游人数统计资料,比较了上述两种数学模型对于拟合中国不同尺度旅游地演化过程的适用性,最后辨证地说明了旅游地生命周期假说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凯  谭华云 《旅游科学》2005,19(4):38-43
近年来,转让经营权成为一些风景名胜区管理和经营改革过程中引入企业化经营的一种制度创新模式。为解决湖南凤凰县旅游开发和保护资金不足等难题,这一新型的旅游开发经营模式成功落户于凤凰。本文基于对包括凤凰县政府部门、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凤凰当地居民在内的三大旅游地主体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分析,认为景区经营权转让对旅游地景区资源价值与知名度、景区资源环境、旅游地文化生态以及旅游地生活环境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提出完善景区经营权转让模式、规避经营管理风险和负面影响的相关对策,旨在为我国相关旅游地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实践参考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旅游地的发展演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应用该理论框架,利益相关者可以更直观地分析旅游地所处周期,深入研究其演化路径与驱动因素,从而有效引导旅游地周期发展。本文立足旅游地供给视角,通过文献研究,尝试归结出成熟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演化阶段,探讨推动其演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龚花  曾倩 《旅游纵览》2013,(8):121-122
随着旅行社和旅游地的遍地开花,旅行社为了提高竞争力,加大了对热点旅游地的营销力度。论文主要介绍了热点旅游地的相关情况,旅行社对它的营销的方式,存在的问题,相关的解决方法和前景。旅行社对旅游地的科学合理的营销,对于顾客、旅游地和旅行社而言越来越重要,能为旅游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旅游产品;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旅游目的地并提高热点旅游地的质量和知名度;成功的营销也能够提高旅行社的效益。随着旅游者  相似文献   

9.
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机制模式构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邵炜钦 《旅游科学》2005,19(3):44-47,69
本文从分析顾客忠诚的内涵入手,在参照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一种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机制模式。在此模式中,笔者将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地市场开发导向程度、旅游地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比重、旅游地感知距离设为4个关键变量。通过对这4个关键变量的分析,笔者认为那些短途的,以市场开发为导向,以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形成游客忠诚有较大的可能性。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曹凡 《旅游纵览》2023,(1):11-13
本研究基于携程网、大众点评、途牛网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地,收集6124条当地旅游景区的评论,利用NVIVO 11.0质性分析软件,运用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提炼出影响乡村旅游景区网络口碑的42个初始范畴和5个主范畴,构建由“出游体验”核心类属统领下“出游需求满足-旅游感知-景区运营成熟度-核心体验-价值与收获”5个维度构成的乡村旅游景区网络口碑影响因素模型,并与同类研究领域部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旅游数据足迹的视角下,以世遗旅游地山西省云冈石窟景区为实证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借助爬虫软件,选取相关网络游记文本,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对旅游者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景区游客出游时间集中在5月、8月、9月、10月,平均逗留1天,总体客流量季节性、淡旺季特征明显;②景区客源主要来自山西省内,其次是北京、河北等临近省份;③气候舒适度、节假日等是影响景区游客行为的时间分布因素;物理距离、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游客行为的空间分布因素。  相似文献   

12.
张捷 《人文地理》1997,12(3):20
民俗文化是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本文对民俗文化类型及其旅游资源类型进行了研究和划分。本文认为民俗文化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旅游地整体形象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或贡献。"地方"的概念是阐释旅游地整体形象形成及特征的有效工具。论文对九寨沟藏族民俗和江苏吴民俗进行了实例比较研究,讨论了其形成与地理环境背景的关系、各自特征、现状及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二十年在宏观环境提倡加快完善乡村旅游的背景下,乡村旅游项目遍地开花,竞争十分激烈。本文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南京市大塘金薰衣草庄园为例,从旅游地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来分析大塘金薰衣草庄园乡村旅游旅游产品的特点,从而对目前竞争激烈的乡村旅游环境下我国乡村旅游地产品开发、创新给予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旅游》2008,(1)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东端,风景区总面积4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降雨量在88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这里有终年不化的雪山,翠绿如茵的草原,有湍急清凉的河流,有苍翠挺拔的云杉;这里三面环山,巩乃斯河蜿蜒流过.可谓是"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那拉提草原不仅是西  相似文献   

15.
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系统动态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徐红罡  郑海燕  保继刚 《人文地理》2005,20(5):66-69,19
对城市旅游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框架,并论述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构建了一般城市旅游地旅游发展的系统动态模型,解释了旅游地发展的系统内部结构和各要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黄山、西安3组旅游目的地区域的6处重点景区为案例地,使用R指数、G指数、相关分析及Person相关系数,对其历次黄金周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特殊时段内,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由区域旅游各要素的空间结构特征所决定,即同一依托城市的不同景区,其旅游资源的属性、周边旅游资源配置和旅游资源区位共同影响着旅游地客源地结构和旅游者景区选择及空间行为,从而影响区域旅游客流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形成相关景区的旅游客流对区域旅游地理结构的响应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民俗旅游开发背景下,旅游地女性东道主在民俗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民俗传承主体地位的形成,既源于旅游地社会男女性别角色与分工这一内在因素,亦深受民俗旅游中的性别消费文化以及民俗旅游村落人口流动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女性东道主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对女性东道主自身以及旅游地的民俗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旅游景区翻译中出现不规范、不正确的翻译、中国式的英语现象。一些旅游翻译错误百出,,不仅会对各景区、旅游地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也会对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对旅游景区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规范景区英语翻译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旅游者凝视的后发型旅游地文化认同与文化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幸福  陆林 《人文地理》2014,29(6):117-124
后发型旅游地是在欠发达地区,旅游业起步较晚,准备不充分,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发展初期,旅游者的凝视会对旅游地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旅游者凝视理论为分析后发型旅游地文化认同与文化再现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泸沽湖景区旅游者问卷调查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发现旅游者凝视的主要对象为:特色民俗文化、仪式性文化、母系氏族文化、自然景观,且以人文景观为主。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式访谈发现旅游者凝视对提高居民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豪感、强化"摩梭人"族群认同、建构旅游地文化再现具有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化的真实性,而政府引导性文化再现在提升泸沽湖旅游形象的同时,使得文化再现表现出秩序化、可持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区域旅游的空间结构涉及内容复杂。文章在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导入了区域旅游的概念,从旅游空间要素的识别与分析入手,接受了Pearce Douglas的观点,认为区域旅游供给的五大空间影响要素:吸引物、交通、住宿、支持设施和基础设施。从旅游规划、基本距离、旅游地区位等角度对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阐释。指出由于缺乏范式的指引,国内外对区域旅游规划的研究体系较为松散,绝大多数研究者被实践性问题或者潮流牵着走。对区域旅游活动发生地的区位进行考查,显示出对城市这一空间经济实体的极大依赖。同时,指出旅游地宏观区位因子和可进入性是衡量旅游地发展潜力的主要因素。运用TDD理论对西安旅游目的地区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