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青铜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是我国文物宝库中的明珠。青铜文物的主要成分是铜、锡、铅。经过长期腐蚀环境的作用,青铜文物在铸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腐蚀产物,常见的有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碱式氯化铜、氯化亚铜等等。在这些锈蚀物中有些是相当稳定的(如碱式碳酸铜),对青铜文物的进一步腐蚀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苏黎世“古代中国文物展”陈列艺术浅探许潞梅黄琪1996年4月4日—7月14日,“古代中国文物展”在瑞士苏黎世艺术之家(Kun sthausZürich)展出。这个展览的展品是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提供的,集中了国内8个省、市20家单位的藏品,共100多件...  相似文献   

3.
老秦 《丝绸之路》2000,(2):40-43
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工作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已出土公布了大量重要文物及遗址。最近,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发掘出土了几座陪葬坑及石质甲胄、青铜鼎、彩绘俑等珍贵文物。这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对丰富秦陵内涵和研究中国古代陵墓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春,有文物收藏者从日本购回一批原为罗振玉旧藏的古代铜活字,并邀请国内钱币学、金属学、版本学、文献学和印刷史学科的学者进行鉴定研究,于3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早期青铜活字重大发现学术论证会"。与会学者初步认定,这批活字是中国古代青铜活字,制作年代在宋元时期。这是印刷史研究中第一次发现中国早期铜活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作者较早接触并研究这些铜活字,在论证会上发表了观点。现将有关情况和观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在早期中外交流中,青铜是重要的内容。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科技水平的提升,围绕青铜所展开的古代世界的文化交流、古代中国青铜文化的独特性、古代中国在青铜冶铸传播中的作用等研究,又有了新的认识。一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在殷商时期达到高峰。考古工作者在殷商早期的郑州商城遗址发现了多个青铜作坊。南关外青铜作坊,面积约8000平方米,出土有坩埚、炼渣、陶范、  相似文献   

6.
综述国内外青铜文物土壤腐蚀研究进展,从青铜文物本身的组成、结构和外界环境的pH值、阴离子种类等介绍青铜文物土壤腐蚀影响因素,概要介绍了腐蚀产物的分类,同时对青铜文物土壤腐蚀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变形青铜器的加温矫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世界上久享盛誉。我国古代的青铜器是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实物标本,既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博物馆的展品中,有许多是稀世国宝。每当人们看到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时,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都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了解,这些国之瑰宝中,有些是被损坏了的。对这些青铜器进行修复,使其重放光辉,这其中浸透了今人的汗水。青铜器在地下埋藏的时间太久,由于地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青铜器尤其是青铜镜上有许多精美的地子,过去一直认为它是年代久远、锈色稳定、不易腐蚀、不需特殊养护就能长久保存的文物,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文物检测仪器的引进,原有的观念已被动摇,现已证明,青铜器的地子因为保存环境的不当照样可以腐蚀。本文通过青铜地子的称谓、对原有观念的展示、现代科学仪器的分析结果、造成青铜地子腐蚀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等方面加以论述,得出了文物的"预防比医治更重要、防大于治"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胡鑫 《黑龙江史志》2014,(3):326+328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王国-"句町王国"创造了流芳后世的句町青铜文化,现存于云南文山州博物馆的"青铜人面鱼形四鸟纹当卢"便是句町青铜文化的遗物,其器形独特,纹饰精美。从它的器形、纹饰、材料等方面都映射出了古句町王国灿烂的青铜文化,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青铜器表面处理技术几个研究课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商、西周、春秋是中国的青铜时代,青铜器作为王公贵族祭祀、设宴的礼器而大量制造,青铜铸造业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到战国秦汉时代,青铜工艺得以进一步发展.与之相应,青铜器的表面处理技术也不断发展,日趋成熟。其中最常见的有抛光、镶嵌、鎏金银、镀锡、错金银等。江苏盱眙南窑庄出土的战国错金银透雕铜壶(现由南京博物院珍藏)就是集表面处理工艺之大成于一体的青铜瑰宝。(照片一) 中国古代由于将生产技术看作百工小技,不为统治者所重视,许多技艺在历史文献中缺少系统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致湮灭失传。因而根据出土的重要实物和凤毛鳞角的文献记载,重新研究和恢复古代的技艺,这不仅对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现在保护金属文物、减缓金属材料的腐蚀,都有一定的借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56,(5)
陕西省宝鸡市自解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对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一定的成绩,该市于本年四月八日,把这几年发掘征集所得有代表性的古代文物,在该市文化馆举行"首届文物展览会",并邀请了该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将该会"文物巡迴展出组"的展品多件配合展出。展出的物品,如: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彩陶,骨器,周代的合金鼎,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绿、黄色  相似文献   

12.
1989年发现的江西新干商代大墓,实属中国考古史上一大壮举,为南方古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珍贵资料,国际、国内的著名考古专家非常重视,誉其为“长江中游的青铜王国”,还曾举办过专题学术研讨会。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藉以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同时,促进对南方青铜器的进一步研究和学术交流,江西省博物馆在新馆设立了(江西古代青铜器)展览专题馆。(江西古代青铜器)是以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青铜器为主要展品的青铜艺术专题馆。江西省博物馆是第一次较完整系统地向人们展示这批稀世珍宝…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鸟纹,我国文物考古学界一般认为约在殷墟时期的青铜器上才开始出现。陈公柔、张长寿两位先生在《殷周青铜容器上的鸟纹断代研究》一文中认为:“在殷商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容器上,迄今还没有发现过鸟纹。以鸟纹为青铜容器的装饰纹样大概最早是在殷墟时期。”这一观点可以说是代表了我国文物考古学界对此问题的通常认识。但是在一些由考古发掘出的及部分传世的商代中期青铜器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具有鸟类特征的装饰纹样。这些纹饰均以鸟类的头部形象为主,其中以大而内卷的勾喙及鸟类的头部轮廓较为明确,它们并没有商代晚期以后青铜器上盛行的鸟纹那种完整的禽类体躯形象,或图案化的长条形体躯形象。就这一点而言,其作为鸟纹,形象是不完整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它们没有被人们  相似文献   

14.
地处中国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盐源县自古以来就有着多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其独特的古代文化面貌也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情形。而当地丰富的盐业资源以及其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青铜文化为古代西南边地盐业考古及人地互动发展关系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为了配合"中国古代盐业考古课题的开展"(指南针计划项目之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就所承担的  相似文献   

15.
简讯五则     
怿楚 《收藏家》2005,(12):86-86
河南博物院赴台举办王朝秘宝——古中原文物展由河南省博物院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的120组件文物,组成王朝秘宝——古中原文物展,于2005年12月4日至2006年2月19日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展品内容,均为近年在河南地区出土的重要文物,其种类含括有青铜器、陶瓷器、玉器、汉画像砖雕、金器等类。展品的年代溯自夏代,下至北宋,包括首次赴台的夏王朝青铜爵酒器、陶器,商代妇好墓铜器、玉器,周代虢国列鼎与淅川出土文物,汉代梁王的金缕玉衣,唐代武则天女皇帝的“除罪金简”,北宋汝窑、定窑、钧窑瓷器等。盛世华章展览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行…  相似文献   

16.
林向 《四川文物》2007,16(4):31-40
"立杆测影"是最古老的天文观测仪器之一,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地区诸多遗址中出土了若干可能是"立杆测影"文物的遗物。其中包括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羊首龙柱、公鸡杖首、太阳神鸟、牙璋等;盐源县出土的青铜树、羊首虎杖、青铜鸡杖等;云南石寨山出土贮贝器上的"表柱"、贵州汉墓出土的青铜树连枝灯、伏羲女娲石刻、广西苗族的"盘龙表柱等。这些"立杆测影"文物都与"树、龙、鸟、虎、羊"等动物标志性图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后,北京和上海的不少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在文物断代、文物保护、古代陶瓷工艺、古代青铜和钢铁冶铸技术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近十年来,河南、陕西、浙江、甘肃、湖北、四川、广西和安徽等地的实验考古工作也相继开展起来。这意味着实验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在我国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2月2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在华进行访问的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观看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和"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等展览。吕章申馆长为李克强总理和卡梅伦首相介绍了后母戊鼎、子龙鼎、大盂鼎等镇馆之宝,以及宋代木雕观音坐像、唐天龙山石雕菩萨坐像、明永乐鎏金铜造像等重要展品。在众多文物面前,卡梅伦首相表现出了浓厚兴致,并对中国商周时代青铜器的制作精美和保护完好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16,(11)
正说起中国青铜器文化,用"器以藏礼"四字概括最恰当。礼器是我国古代祭祀、宴飨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具。我国青铜礼器铸造始于夏代。1973年,沉睡了4000多年的青铜爵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三期堆积层重见天日,这是我国第一件有明确出土地点的青铜礼器,它的破土而出为我们打开了古代青铜礼器铸造研究的大门(图1),让我们看到了夏代青铜礼器的身影,以后陆续出土了酒器爵、角、斝(图2)、盉和食器鼎。青铜礼器在夏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与首都博物馆“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两个展览的观察、对比和分析,总结国内博物馆青铜器展示方式的五种类型及其选用的三项原则,旨在为青铜器展览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践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