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披露了80~9D年代浙江绍兴、杭州发现的“御厨”字款越瓷残片,论证其非五代、北宋制品,推测其生产时间为南宋初年,产地为浙江慈溪寺龙口窑,并且揭示了“御厨”越瓷烧造的下限为隆兴二年(1164年)或更晚。  相似文献   

2.
黑胎青瓷特指主要是南宋时期生产、与宫廷用瓷有着紧密联系的高质量、高档次青瓷器,其窑口主要涉及越窑、龙泉窑与南宋官窑,器物类型除日用瓷器外,陈设用瓷与礼仪用瓷占相当的比例,尤其是仿青铜的礼仪类黑胎青瓷器,产品质量高、造型端庄沉稳、装饰质朴无华,不仅代表了南宋时期青瓷烧造的最高水平,同时亦将中国传统制瓷业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时代上,除了作为主体烧造年代的南宋时期外,部分产品亦延及元明时期。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多年积累的考古实物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了与南宋官窑密切相关的诸问题:如南宋陶质祭器的使用与特征,王晋锡、邵谔与礼器局、邵局、修内司官窑的关系,南宋官窑生产的仿青铜礼器瓷的性质与用途等。作者认为,王晋锡之陶质祭器的烧造与邵谔之修内司官窑的建立,是先后发生在南宋绍兴年间的两件不同的事件,两者之间并无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南宋陶质祭器与官窑仿青铜礼器瓷在形制及用途上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南宋官窑粉青釉长颈多棱瓶,于1972年出土于甘肃漳县汪世显家族墓群,它极有可能是浙江本地窑工在高宗定都前,南宋王朝尚未安定的情况下奉旨仿汝窑技术烧造的,精确断代为1127~1138年。它是南宋建国初年宫廷御用瓷的实物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南宋饶州瓷俑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9,(4)
1975年春夏之交,流沙同志由赣来京,谈到景德镇新近有南宋时期的几个瓷俑出土,可能与南宋戏文有关。1977年12月我到江西,参观了江西景德镇陶瓷展览馆收藏的1973年在景德镇市近郊新平公社大石口出土的宋代淳祜十二年查曾九墓随葬的一组瓷俑,又参观了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1975年在鄱阳出土的南宋洪子成墓出土的一组瓷俑。这些瓷俑不仅造型优美,而且表情生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批珍贵文物和艺术品。据"宋史·地理志》载,绍兴初年,鄱阳、浮梁(景德镇)两县均属江南东路的饶州管辖,兼之两组瓷俑造型相近,风格一致,因此这两组瓷俑,可称为南宋饶州瓷俑,本文分别简称鄱阳洪墓瓷俑和浮梁查墓瓷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汝窑、张公巷窑和南宋官窑的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汝窑对宋室南渡后的宫廷用瓷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南宋官窑就是在继承汝瓷的基础上进而发展成为中国青瓷的颠峰。张公巷窑不是北宋官窑,它是金海陵王为营建汴京而命汝州烧造瓷器的窑场,其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特点,既反映了金代制瓷工艺的成就,也是不同民族融合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高宪平 《文物》2020,(11):67-78+1
洪武初年,朱元璋确立新朝祭器的基本样式,学者将这两种变化概括为祭器的"瓷器化"和"日用器化"。嘉靖时期祭礼改制,定立四郊,象征四郊之色的祭祀用瓷变得独立化和专一化,其影响一直延续至清末。2014年,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嘉靖时期地层中出土了爵、豆、登等瓷器,其形制可与《大明集礼》所载图像对应。结合文献可知,这批祭祀用瓷烧造时间均不应早于嘉靖九年(1530年)。其中瓷豆、瓷登形制与文献记载不同,应为嘉靖九年议制祭祀用器过程中烧造的样品,而被定为弘治和嘉靖时期的各色传世瓷尊,其烧造年代均应不早于"定四郊、各陵瓷器"的嘉靖九年。  相似文献   

8.
本文披露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古临安城(杭州市)发现的一件刻有“‘进’‘■’”字款的越瓷残片,论证其为南宋皇宫坤宁殿的用瓷,产于南宋初年古银锭湖寺龙口窑。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的大婚瓷除以往被提到的一万余件大婚礼用瓷外,还新增加了皇后妆奁用瓷和"燕喜同和"款瓷。文中通过文献文物梳理,对大婚瓷的烧造、艺术特征及烧造缘由进行了探讨,指出大婚瓷是严格遵循宫廷的礼仪制度而制成的,是帝王婚礼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
汤苏婴 《收藏家》2000,(9):46-47
说起南宋龙泉窑的产品,首先使人想到的是温润如玉的粉青和梅子青釉,以及古雅端庄的器物造型。因为它们集中体现了龙泉窑烧造历史上制瓷工艺的最高成就。1960年出上于龙泉大窑窑址南宋堆积层的一组人物塑像,却从另一侧面反映南宋时期龙泉窑精湛的瓷塑技艺。这组人物塑像,是家喻户晓的八仙故事中何仙姑、韩湘子和钟离权像。  相似文献   

11.
江西清江出土的几件吉州窑瓷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州窑是宋代享有盛誉的民窑之一。它烧造的产品美观大方,种类繁多,在我国陶瓷史和工艺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现将江西省清江县博物馆藏本县出土的几件吉州窑瓷介绍如下。绿釉瓷枕 1974年清江临江寒山南宋淳熙年(1174—1189年)墓出土。枕高7—9、面长27、宽22、底长24、宽20.5厘米。枕中空呈圆角五边形,前低后高,中央  相似文献   

12.
郭灿江 《收藏家》2012,(3):41-44
汝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因在宋代汝州境内(今河南宝丰)烧造而名。对于汝窑创烧的起因,南宋叶真在《坦斋笔衡》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记载,说明汝窑是在接受宫廷的任务后,开始重点烧造供宫廷所用青瓷器的。正是由于皇家和官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元代造作制度的分析可知,浮梁磁局设立于至元十五年(1278),其初衷仅是烧造御用瓷以及部分中央机构用瓷,而磁局中大使、副使的主要职责是监临制瓷工匠的造作流程,即充当"监工官",将元泰定前后所烧造瓷器的形式进行比较可知,泰定年间浮梁磁局已被裁撤,改由饶州路总管府承办地方官窑烧造贡瓷。此外,现有考古发掘资料并不足以证明浮梁磁局和官窑的关系,既不能证明磁局是从事具体瓷器烧造事务的官窑作坊,也不能证明其是官窑的管理机构,二者间关系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14.
正一、明代早期龙泉窑青瓷的官器特征明代初期至成化时期,龙泉窑青瓷质量仍然较高,并为宫廷烧造御用器。浙江处州龙泉窑枫洞岩等窑场曾烧造宫廷用瓷,为明代龙泉窑发展高峰期。《大明会典》记有"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明宣宗实录》记载:"成  相似文献   

15.
南宋自建炎元年(1127年)康王赵构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至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侵入临安(今浙江杭州),凡一百五十余年。南宋太庙始建于绍兴四年(1134年),它是南宋封建皇帝的宗庙,是  相似文献   

16.
瑞典所藏的中国外销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10月,我在瑞典哥德堡历史博物馆中看到一大批十八世纪的中国外销瓷。据陪我参观的瑞典朋友说:二十来年前一位中国专家看到这批外销瓷时,询问这些是哪一国家烧造的。我后来一查书,知道欧美的陶瓷史专家中从前也有人误称它为罗斯托夫特瓷(Lowestoft parcelain),以为是位于英国西南海岸的该城所烧造的。所以我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广东贡院始建时间颇有争议,有宋代说、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说、南宋淳祐年间说、南宋淳祐七年(1247)说、南宋淳祐十年说、明宣德元年(1426)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说等7种不同说法。现存最早的大德《南海志》记载广东贡院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七年,明清时期万历《广东通志》、清康熙《广州府志》等方志在纂修过程中对大德《南海志》中广东贡院记述多有删减或误载,这是造成广东贡院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广东贡院未建或废圮之时,广东乡试常寓于佛庐,无固定之所。现在所言广东贡院多指清代所建贡院,忽视了广东贡院在南宋有6次、明代有7次的兴建、扩建、修葺等过程。  相似文献   

18.
鉴别宋元江西三大名窑的黑釉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釉瓷是以铁为着色元素的单色釉瓷.在我国的生产历史相当悠久。根据考古发现,东汉时浙江省上虞窑已经烧造黑釉瓷,其后是东晋时期的浙江德清窑,早期黑釉瓷的烧造,杂于青瓷的烧造之中。至唐代.黑釉瓷的烧造始成规模。主要集中于陕西的耀州窑,  相似文献   

19.
宝丰清凉寺汝窑址2000年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6~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清凉寺窑址第四烧造区的西北部进行了第6次发掘,发掘面积500余平方米。此次发掘出土的遗物丰富,窑炉、作坊、澄泥池等遗迹布局清晰有序,从地层上揭示了天青釉汝瓷的烧造晚于民用青瓷。结合出土的钱币,推断天青釉汝瓷创烧于宋神宗元丰年间,大约停烧于宋徽宗前期。清凉寺天青釉汝瓷烧造区的性质是官窑。  相似文献   

20.
<正>北宋末至南宋初的靖康、建炎、绍兴年间,是宋代历史上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靖康二年(1127)二月,北宋亡于金,徽、钦二帝北迁。同年五月,高宗即位,改元建炎,建立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至绍兴初年,南宋朝廷一直在金军的攻势下辗转迁播,直到绍兴十二年(1142)宋金和议后,才稳定下来。在两宋交替之际内忧外患的局面下,钦宗和高宗时期的整体铸钱业却并未完全走入低谷。靖康、建炎、绍兴年间,开炉铸钱的钱监数量较多,所铸铜钱版别复杂。除了靖康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