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余杭镇的七里亭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战国至清代的墓葬30座,其中7座六朝墓葬,有4座墓发现纪年铭文砖,共出土67件器物。七里亭晋墓的发掘为研究南方地区两晋时期的丧葬习俗和制瓷工艺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2.
2012年8月,南阳市拆迁办在南阳市建设东路新建住宅小区时,经文物钻探发现古代墓葬279座,报批后,由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处墓葬进行清理发掘,发掘了战国至两汉时期的墓葬269座,出土了一大批不同质地的文物,其中36号汉墓较为完整,出土各类文物10余件,且摆放位置明确,为研究南阳地区西汉墓葬和汉代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阳固岸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大批战国至隋代的墓葬,其中M2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北齐时期的墓葬,出土器物60余件,尤其是出土的陶俑和镇墓兽十分精美,为研究北齐时期葬俗、葬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本次发掘的七座汉唐时期墓葬,丰富了本地区汉唐时期墓葬资料,尤其是M28 出土的陶俑填补了唐墓发掘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在巩义万宝苑昱盈阁公寓清理汉代墓葬25座,出土物较为丰富,特别是出土陶仓数量之多、形制之大、陶仓上文字之多,在郑州地区已发掘的同类墓葬中较为少见.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郑州地区两汉时期社会经济、丧葬习俗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路家村墓地发掘8座墓葬,其中5座战国秦墓,1座汉墓及2座晚期墓葬,均属中小型墓葬,墓葬形制较完整,随葬器物特征明显,为凤翔地区墓葬研究增加了资料。  相似文献   

7.
2019年在许昌佛耳湖镇佛耳岗村共发掘墓葬156座,其中汉墓中三座M15、M146和M156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仍出土陶器17件,铜器2件等,为研究许昌地区汉代墓葬的埋葬习俗及不同时段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2004年2月~3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三幢住宅楼工程区内古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战国墓葬52座,出土随葬品较为丰富,为郑州地区战国中、晚期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洛阳唐寺门两座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70年8、9月份,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唐寺门发掘清理了两座汉墓(编号M1和M2)。这两座汉墓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基本相同,唯墓葬形制和结构稍有差异,随葬品较为丰富,M1出土的筒瓦上还有明确的纪年,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M1为干字形砖砌多室墓,由墓道、甬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为配合新郑市天燃气管道施工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性发掘了位于市区文化路中段的2座汉墓。其中M2保存较为完好,并出土了19件铜器和陶器,其年代应为东汉早期。这2座墓葬的发现,为我们研究新郑市的汉墓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田家凹墓群是谷城县境内一处重要的墓地,主要有秦、汉时期的墓葬。本次虽然仅发掘了三座墓葬,但仍然出土了一批较为重要的文物,特别是西汉时期的红彩陶壶,在襄樊地区汉墓中极少发现,对研究汉水流域的汉文化面貌与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199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其他单位对天湖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商周时期墓葬24座。其中M57保存较好,是商代晚期墓葬,出土随葬品较为丰富,为研究豫南地区商代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张敏  刘刚  林海南 《东南文化》2023,(2):28-38+2+191-192
2010—2011年,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扬州邗江区城北乡黄金村月明苑五期地块抢救性发掘了19座墓葬,时代从战国至明清。其中1座战国墓葬和2座西汉中晚期墓葬保存较为完好,墓葬结构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出土了陶器、漆器、铜器、玉器(琉璃器)、骨器等随葬品。这些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战国和西汉中晚期扬州地区文化变迁、丧葬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咸阳市渭城区民生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围沟1条、汉墓8座、唐墓1座,其中4座汉墓位于围沟内,中部偏南并排分布,均为坐东向西(M3~M6),可能为家族墓地。这批汉墓中共出土器物100余件,有陶器、铜器、铁器、铅器、玉器、石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品推断,时代集中在王莽时期和东汉中期两段。这批墓葬的发掘,为关中地区汉墓,尤其是其中的东汉时期的家族墓葬、丧葬习俗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两座带有纪年材料的墓葬,有助于推进东汉墓葬分期与年代的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15.
《文物》2020,(9)
199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对平山中七汲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战国墓65座。其中M11、M37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南北向,M11葬具为一棺一椁,M37葬具为一棺。两墓均遭盗扰,出土有陶器、铜器、玛瑙器。根据出土器物判断,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晚期。中七汲墓地位于中山国灵寿城外的王陵区附近,本次发掘为了解战国时期中山国的物质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6.
2012年3月,西安北郊凤城三路百花村百花家园小区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一座大型汉代墓葬。该墓为一座汉代砖室石椁积沙墓(M6),规模较为宏大,尤其是发掘出土的石椁为西安地区汉代墓葬中所罕见。西安地区的西汉石椁墓,目前已公布的仅有两座,而百花村M6的砖石混合结构,前室砖室,后室内为石椁,外为砖室,且双券并列,这在本地区是极少见的,为西安地区汉墓的结构与葬俗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不仅对研究长安地区汉代墓葬的形制和丧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研究汉代石作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及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16年1~4月,为配合镇丹高速建设,镇江博物馆对丹阳市十墓山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汉墓27座。汉墓的年代在西汉中期到东汉早期,该墓地墓葬分布有序、器物演变特征明显,为少见汉墓资料的镇江地区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大凼子墓群位于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复兴社区4组,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等于2014年、2015年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805平方米,清理汉墓7座、隋墓1座、明墓3座,出土陶器、铜器、瓷器等近百件。此次发掘属三峡工程消落区发掘项目,是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补充和完善。发现的东汉中晚期墓葬分布较为密集,疑似家族墓地。通过对这批墓葬的发掘为探讨这一地区东汉时期墓地选择、墓葬排列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人口规模、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提供重要实物资料,另外墓葬中出土了完整的筒形排水管,为汉代墓葬排水系统研究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耿庆刚  马亮  任晓燕 《文博》2022,(2):3-11
202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韩城市陶渠遗址发掘了15座秦墓,随葬釜、甑、盆、罐、茧形壶、蒜头壶等陶器和铁釜、铜镜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这批墓葬的年代应为秦统一时期。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韩城地区战国晚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凤凰村清理六朝至清代墓葬18座.其中M16、M17为两座平面呈"凸"字形的砖室墓,虽早年遭到盗掘,损毁严重,但仍出土较丰富的随葬品,包括陶器、瓷器、铜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M16为东晋时期墓葬,M17为西晋时期墓葬.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南京地区六朝墓葬的分布、形制和葬俗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