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社区旅游概念:误读与反思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西方社区旅游概念在中国的4种误读进行了梳理,包括社区尺度模糊导致参与范围的变形、社区旅游是产品还是理念、参与的目的是否局限于经济利益、受益方应该主要是社区成员还是地方政府.如果中国学者要在社区旅游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既要排除以上种种误读的负面影响,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西方社区旅游本身在实施过程、适用范围、评价指标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陈日华 《世界历史》2006,(4):136-136
美国著名法学家哈罗德·J.伯尔曼教授的《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一书写于1983年,1993年由贺卫方等先生译成中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我的这篇小短文既不是对这本书的书评,也不涉及翻译的事情———事实上这本书翻译的质量非常高,只是想指出英文版原书中的一个小错误。在中译本第362页,伯尔曼写道:“马克·布洛克把西方封建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从8世纪到11世纪中为‘第一阶段的封建时期’;从11世纪中到15世纪为‘第二阶段的封建时期’。”(这一段也可以见《法律与革命》中文版第740页的注释),我核对了本书的英文版,翻…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晚期至近代早期欧洲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也是一个久盛不衰的学术热点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一代又一代学,从经济发展、制度创新、人口运动、思想解放甚至宗教观念等不同角度,对这种社会转型的原。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回顾19世纪后期以降朝鲜早期民族主义史学与随后形成的殖民地史学,以及20世纪50至80年代两个朝鲜交织而又差异的民族主义历史编纂学概况基础上,通过梳理晚近时期英语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研究状况,呈现韩朝历史编纂学重要观念和研究范式的推演流变。西方学术界的韩朝历史研究在50年代以后长期受现代性话语、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主义主导,80年代以后逐渐受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人类学研究方式等影响,出现历史修正思潮,与韩朝史学界自身以民族主义为中心的历史研究取向交错感染,辩难纠缠,形成非常复杂的学术状态。晚近韩国历史学家对西方的韩朝历史编纂学已经做出较有深度的评析。透过西方韩朝历史编纂学的推演历程,可以看到现实价值取向与历史客观性取向之间的复杂纠结。  相似文献   

5.
杨煦 《中华遗产》2010,(4):70-89
城市是一大半历史上演的舞台。七百年前,马可波罗热情洋溢地赞颂过东方的元大都,他一定感叹过元大都宫城中轴线的威严雄壮。他不知道,这条轴在下一个朝代被无以复加地强化成了整个城市的中轴,这与他所见过的其他城市是多么不同。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上半期是1940年以降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从法律的近代化转型看,这一时期则更具有典型性。考察这一时期法律近代化转型,可以观察到这一过程有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向或说特征,即对中国来说,一方面是使中国法律外倾西方化的“变”,另一方面又是使被引进和移植的法律内倾中国化的“不变”。这似乎是一个悖论,而却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一问题,似乎有进一步分析和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①(以下简称《起源》),是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②(JohnM.Hobson)的一部探讨西方文明起源的历史社会学著作。该书批判“新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随着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增多,对清末社会的政体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以西方法律文化为视角,运用历史分析法梳理其在清末时期发展的概况,分析其对当时法律教育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30年来,包括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在内的所谓后学思潮在西方学术界风靡一时,质疑和冲击了长期以来被视为合理、理性的欧美中心主义的霸权意识及欧美主导的现代主义的权威话语。后学各流派或与之相关的主要概念和方式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其思想和学术的精神与方法也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后学虽然在观念和视角等较为宏观的领域产生了突破性的启迪作用,但在具体历史研究中尚处在摸索阶段,也存在着严重争议。  相似文献   

10.
<正>城市已经成为各种理论讨论不自觉的前提和潜在的想象之源。脱离了城市的生存这一语境,一切论说似乎都将成为虚空的言辞。城市提供了人与人高度密集的共存的空间结构,这一空间结构已内化为我们的存在本身。这一城市是近代统治~①的本质所在。与此同时,近代凭空构建了一个法治秩序,这一法治秩序却对城市统治无能为力,近代法律充其量只是城市统治的旁观者。城市统治与  相似文献   

11.
胡旸 《黑龙江史志》2013,(23):343-343
近些年随着电子商务的逐渐发达,相关产业也被带动,银行存取款的虚拟形式逐渐产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或者经营者选择网络银行支付作为一种支付方式。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不健全,多以行政规章的形式对网络银行的运行加以监管,表现为效力不足,也造成实践中案例较多而处理标准不一致。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网络银行的现状加以研究和评析,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才能有效的为当今电子商务时代的繁荣加以秩序上的规范。  相似文献   

12.
大学的观念始于西方国家,直到今日西方大学仍然主导着大学文化发展的风向标。然而,国人对西方大学的认识,除去专家学者那些曲高和寡的学术研究之外,大多数人还是停留在雾里看花的状态。殊不知大学一如钱钟书笔下的"围城",只有身在其中才能品尝滋味。活生生大学生活应该更多地进入公众的视野,也可以成为未来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不断发展的西方史学思想,丰富和刷新着人们认识和表述历史的方式,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志为史裁,借鉴、引进中外史学思想对于拓宽方志理论思维,创新方志编纂方法,促进方志学科的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就历史时间、历史意图、历史话语权、叙述的原点、叙事的本相、配景模式、荒野说等西方历史编纂学思想,进行了“史为志用”的引申和联想,通过向历史领域的“引智”,为方志理论增添了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4.
15.
余健 《风景名胜》2013,(8):104-113
巴尔干,自古就是矛盾和冲突的代名词。宗教、民族、领土、政治,每一项都能触痛其复杂而敏感的神经。由于前南斯拉夫的存在,这个地区对于中国人而言,在心理和意识形态上都不会像其他西方国家那般遥远。1999年的一场空袭,更是给当年的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但是,当十多年后我来到硝烟渐散的前南斯拉夫核心——塞尔维亚时,  相似文献   

16.
谢阮虹  吴更生 《世界遗产》2013,(5):73-77,72
眼前的郭旃,高大魁梧、谈吐从容,透露出强大的气场。这是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他与西方文化观念长期碰撞、融合后,散发出来的宽容大气。  相似文献   

17.
杨支旺 《沧桑》2010,(1):55-56
公法和私法之分是大陆法系法律的基本分类。但是,进入20世纪以来,公私法之分的历史传统日趋动摇,有些学者开始置疑或反对这种划分模式。基于此,本文以大陆法系法律分类的历史演进为视角,阐述了公私法之分的三个时期,即休眠时期、崛起时期、动摇时期。在考察其运行规律中,得出未来大陆法系法律分类的路径是公法、私法和社会法。  相似文献   

18.
杨支旺 《沧桑》2010,(2):258-259
公法和私法之分是大陆法系法律的基本分类。但是,进入20世纪以来,公私法之分的历史传统日趋动摇,有些学者开始置疑或反对这种划分模式。基于此,本文以大陆法系法律分类的历史演进为视角,阐述了公私法之分的三个时期,即休眠时期、崛起时期和动摇时期。在考察其运行规律中,得出未来大陆法系法律分类的路径是公法、私法和社会法。  相似文献   

19.
雷音 《世界遗产》2013,(1):50-51
“我应该死在羌塘,死在西藏的大湖畔或大草原上。那样死去该多么美好啊!境界该多高啊!“  相似文献   

20.
郭泽鹏 《沧桑》2014,(6):79-80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领域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哲学问题。中西方基于各方面的差异,在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问题上秉持不同的态度。本文通过解构、比较中西方法律与道德关系形成的路径,寻求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