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上更精彩     
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麦可·山下中国行日前,美国《国家地理》资深摄影师麦可·山下到访《华夏地理》,并接受了新浪网、《摄影之友》、《新京报》等媒体的采访。1979年,麦可·山下凭借优秀的摄影作品和丰富的拍摄经验与美国《国家地理》结缘。1982年,他因拍摄长城与中国首次结缘。后来,他出版了与中国相关的《马可·波罗:现代东游记》和《伟大传奇再现郑和下西洋》两部摄影巨作。他鼓励国内的摄影爱好者与杂志编辑交流和沟通,积累经验,“作为美国《国家地理》在中国大陆唯一的合作伙伴,《华夏地理》就是一个帮助摄影师成长、成功的优秀平台。”  相似文献   

2.
《郑和航海图》(下称海图)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经验的结晶。据称:“这一部地图昕表现的大概是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郑和最末一次下西洋,图上的航程、地理,与祝允明《前闻记》所记宣德一次下西洋相合。”  相似文献   

3.
亚洲情结     
《山茶》2009,(11):140-147
著名摄影师麦可·山下的一生事业几乎都和亚洲有关。在他的作品中,包括了《马可·波罗》、《郑和》、《湄公河》等广为人知的作品。他从1979年开始为美国《国家地理》提供照片,拍摄的地点遍及世界各大洲,但其作品关注的主题始终没有离开亚洲,尤其侧重于中国。麦可·山下曾历时三年,重走马可·波罗700多年前从威尼斯前往中国的旅程;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4.
数月前,中央电视台电视频道上映了朱苏进先生总编剧的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59集,笔者观看了后深有感触。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编写郑和的电影、电视、话剧、歌舞剧等颇多。如1985年云南电视台拍摄的8集电视片《郑和下西洋》;香港拍摄的电视武功片《郑和下西洋》上下集;  相似文献   

5.
郑闰 《郑和研究》2009,(2):62-64
近日,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正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热播,各界反应强烈。因为,“郑和下西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终于能让中国人民,让全世界人民知悉了解。问题在于,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既以郑和真人真事为题材,就得尊重郑和后裔繁衍至今的历史真实。然而,《郑和下西洋》的编剧朱苏进居住在南京市区,明知南京有郑和后裔,明知南京有“郑和研究会”,却不愿合作,反而“闭关写作”,谎编、胡扯郑和收养“宋莲芯”遗腹子故事,从而造成“路人皆知”郑和后裔原来如此的“历史假象”。  相似文献   

6.
收录在《中国明朝档案总汇》中的《卫所武职选簿》,至少保留了180余名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卫所官军的升赏情形,于郑和下西洋研究堪称弥足珍贵。据此较为原始的档案,我们可以大致确定郑和下西洋三次军事行动的具体年份,较大程度上填补郑和下西洋官军的具体人名,获知郑和下西洋官军的主要来源,进而确定其部队性质。  相似文献   

7.
马欢曾4次跟随郑和下西洋,归国后撰写了《瀛涯胜览》,该书详细记载了跟随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及其所见所闻。本文引用了许多史料,详细论述了《瀛涯胜览》的重要学术价值。论述了此书不仅对郑和下西洋伟大壮举做了详实的记载,而且还对15世纪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做了比较充分的记述,同时对于科技史的研究也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并且在回族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马欢曾4次跟随郑和下西洋,归国后撰写了《瀛涯胜览》,该书详细记载了跟随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及其所见所闻。本文引用了许多史料,详细论述了《瀛涯胜览》的重要学术价值。论述了此书不仅对郑和下西洋伟大壮举做了详实的记载,而且还对15世纪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做了比较充分的记述,同时对于科技史的研究也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并且在回族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收录在《中国明朝档案总汇》中的《卫所武职选簿》,保留大量郑和下西洋官军的资料,对郑和下西洋研究堪称弥足珍贵。此辑录于下,供郑和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荣生 《郑和研究》2005,(1):74-74
为纪念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国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于海明同志于2003年12月编写了一本《郑和下西洋100问》。从郑和身世聪明才智、七次下西洋起止时间、所到之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等各方面的问题,总计100题问及解答,有的问题颇有新意,可供知识竞赛或宣传研究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郑和研究》2002年第l期刊登了日本学松浦章教授、王海燕、时平译的《关于郑和下西洋随行人员事迹》一,它告诉我们一个重要信息,日本学和台湾学都十分重视明代兵部《武职选簿》中有关郑和下西洋武职人员升赏事迹的记录,他说:  相似文献   

12.
季哉 《郑和研究》2005,(3):24-24
祝勇写的《1405—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一书,是以他在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所写的郑和下西洋专题节目解说脚本为蓝本,充实完善,从学者的角度重新思考阐释的。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世界各地响应。美国小说家金?斯坦利?罗宾森(Kim Stanley Robinson)在2002年发表了《米与盐的年代》(The Years of Rice and Salt,今年1月国内的新星社推出简体中文版),亦以郑和下西洋为序幕。它属于科幻小说中的"另类历史小说",假设历史不曾遵照原来的轨迹,到今天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4.
荣良 《郑和研究》2006,(1):127-127
由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编著的《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不久前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计1200千字。按“综编”、“史论”、“航海”、“人物”四部分编辑。《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是一部有关郑和研究的史学研究论著选集,取材范围集中于国人百年研究发表的主要成果。所选多为史据充分、观点清晰、论证有据、具有新意和重要学术价值的代表性论文。  相似文献   

15.
廖大珂 《世界历史》2005,2(1):80-85
英国学者孟席斯最近出版的《1 4 2 1年 :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 ,认为《罗兹地图》上的“澳洲”是复制了郑和船队分舟宗所绘制的地图 ,因此是郑和船队发现了澳洲。但是 ,中西海图是不同的体系 ,《罗兹地图》是地理大发现的产物 ,主要源于葡萄牙人的资料 ,地图上的“大爪哇”和“小爪哇”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爪哇岛和南方大陆的混乱认识 ,与郑和下西洋没有关系。孟席斯之说难以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部图片编辑郑延岑(Elizabeth Cheng Krist)女士9月2日于时尚沙龙开设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与图片编辑》讲座吸引了国内摄影界的大腕及众多摄影爱好者。郑女士已在美国《国家地理》工作12年,她以过  相似文献   

17.
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不能不研究郑和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研究《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就要依据第一手资料,从考证该碑的碑文做起,进而以《布施锡兰山佛寺碑》为突破口,考证郑和下西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政治目的——恭请释迦摩尼佛牙舍利。  相似文献   

18.
《郑和研究》2009,(2):57-61
由朱苏进创作编剧,马骁导演的长篇大型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系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特别拍摄。该剧以当代人的眼光诠释了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念,再现了明朝前期中华雄浑恢宏的气象、浩大的海军实力和发达领先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七次浩大的远航,跨越九万里广袤大洋,成功拓展海上丝绸之路。2009年3月25日起,电视剧《郑和七下西洋》黄金时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8套播出,据称受到强烈关注,名列收视率前茅。  相似文献   

19.
《华夏人文地理》2006,(2):18-18
1920年,一位名为约瑟夫·洛克的德国人以探险家、撰稿人、摄影家的身份,先后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四川一带生活了27 年,他的探险深入到传说中的神秘黄金王国“木里”, 深入到贡嘎神山。他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他吃惊的发现,随后世人知道了香格里拉。 2006年1月22日,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授权,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和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 主办、爱奇会展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索尼(中国) 有限公司赞助的“超越视觉——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经典摄影作品中国巡展“,在结束了长沙、武汉、北京、广州四个城市的巡回展出之后,于农历新年移师香格里拉的故乡云南昆明,让昆明市民在欢乐、祥和的新年享受到这份名满全球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百年摄影精品的饕餮盛宴。本次巡展为期八个月,覆盖北京、长沙、昆明等八大城市,是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经典摄影作品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地举行。尽管是首次到中国进行大规模巡展, 但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与中国的渊源历史是相当久远的。据了解,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每期只有5个专题内容,但过  相似文献   

20.
明代兵部编录的《卫所武职选簿》是研究郑和下西洋重要史料之一,本文从中摘录出郑和下西洋军官169人简略事迹,由此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军官死亡数目不少,其中因病而死者居多;其次,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与海盗陈祖义等作战地点除旧港之外,还有阿鲁洋和棉花屿洋;再次,《卫所武职选簿》史料进一步证实锡兰山战役完全由亚烈苦奈儿“悖逆夺官钱粮”而引起的自卫反击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