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鹏 《旅游》2012,(8):40-47
从尼泊尔回来已经很久了,此刻坐在温暖的房间里,听着从尼泊尔带回来的CD,轻快的曲调一直在房间里萦绕。把记忆中的尼泊尔打开,清晰如昨。尼泊尔之旅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人们灿烂的笑容,那么纯净,那么友善,仿佛可以温暖整个世界。男人笑得安逸,女子笑得甜美,老人笑得睿智,孩子笑得无邪。行摄的快乐是如此神奇。尼泊尔之行,无疑是一次美丽的旅程。当我的相机对准尼泊尔人时,没有不悦的回避,没有警觉的  相似文献   

2.
我先后两次走进尼泊尔,前后时隔5年.第一次是对这个喜马拉雅山下的小国充满期待,而第二次更多是回昧那种亲近感,如同回到阔别已久的家.我拿着相机,穿行在尼泊尔各处的庙宇和街巷中,记录、发现当地人的生活.那一张张虔诚而又淳朴的面庞,或许就是吸引我的真正理由,而尼泊尔的美也就在此,虽然平常,却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3.
于Rum 《旅游纵览》2014,(1):38-41
<正>"平静与爱"(never end peace and love),是对尼泊尔的英文名称NEPAL的解读,我很喜欢这个说法,尼泊尔也确实是个平静而祥和的国度。01.有人说尼泊尔是上帝布好的景观,我要特别推荐一个地方,那就是巴克塔普尔,位于加德满都谷地一侧的一座尼泊尔古城,每当傍晚或清晨,游客散尽之时,便是这里摄影的最佳时机,光线最好。  相似文献   

4.
就象外国人来中国一定要去长城那样,凡是去尼泊尔的人,没有不想去兰毗尼的。因为,那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的地方。 1994年元旦刚过,我有幸应尼泊尔佛教协会的邀请,去兰毗尼参加他们一次全国性的佛教盛会。终于有  相似文献   

5.
<正>结束了一次尼泊尔之旅,回国前驻尼使馆的朋友小田建议我们回到西藏后顺路去一趟吉隆沟,说那里有中国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千年古道,有神奇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是珠穆朗玛的后花园,很值得一看的。于是,我从樟木口岸取出寄存的车辆,过聂拉木县拐下318国道,向着吉隆出发了。几年前,也是从这条路去往阿里,因行路匆匆,与吉隆擦肩而过,这次正好补上。  相似文献   

6.
王璐 《中国西藏》2010,(3):42-44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工作委员会(现教育部)委派的高级访问学者,受尼泊尔最高学府——蒂里布文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邀请在尼泊尔工作了近一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尼泊尔:一个形容词 尼泊尔是佛教、印度教圣地,美食文化丰富多彩,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对于影片女主角——一个美食杂志撰稿人来说,尼泊尔是不太情愿的出差地。她领受的任务是写一篇《在世界中心呼喊:我好幸福》的命题作文,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中国、尼泊尔建交50周年之际,2006年元旦,应尼泊尔国际网络化协会主席迪帕克先生之邀,中国西藏美术家代表团一行7人携50幅新作,取陆路由拉萨西行越过喜马拉雅山经边境重镇樟木赴尼泊尔。迪帕克先生和翻译小徐比我们早半小时抵达樟木,并为代表团订好了旅舍。我们此行多数人是首次访问尼泊尔,笔虽是第三次访尼,但坐汽车从海拔3000多米的拉萨越5000多米的喜马拉雅山口后又一路疾驰到1600米的樟木,再下到1300多米的加德满都,还是第一次,终于看到憧憬已久的大山那边的景观了,加之醉氧反应,弄得大家都兴奋不已,我和版画家罗伦张先生当晚都是吞下一片安定才最终让大脑皮层安定下来的。[编按]  相似文献   

9.
哥本哈根会议召开的早些时候,我在尼泊尔采访。车走在加德满都谷地里,与八年前我第一次来时已经有了不少变化。从远处的盘山公路上遥看市区,神庙皆被大兴土木的房子做着一轮紧似一轮的环绕,几近淹没其中,想想八年前远看时,要空阔迷人得多。  相似文献   

10.
方健 《旅游纵览》2008,(6):46-48
<正>题记:窥探历史,探寻文化,尼泊尔散发出来的迷魂气息让我认定了这是一个可以承载想象力的旅游胜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尼泊尔旅游,因为游人能在这里近临喜马拉雅山却没有高原反应,来这里的游人除了登山和度假外,还有一类人——专程摄影人。我们从成都到拉萨,再到加德满都,一路沿着漫  相似文献   

11.
<正>结束了一次尼泊尔之旅,回国前驻尼使馆的朋友小田建议我们回到西藏后顺路去一趟吉隆沟,说那里有中国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千年古道,有神奇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是珠穆朗玛的后花园,很值得一看的。于是,我从樟木口岸取出寄存的车辆,过聂拉木县拐下318国道,向着吉隆出发了。几年前,也是从这条路去往阿里,因行路匆匆,与吉隆擦肩而过,这次正好补上。  相似文献   

12.
凌音 《旅游纵览》2016,(12):74-81
正一场震惊全球的大地震,把喜马拉雅南麗的尼泊尔推到世人面前。一年后,我坐在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尼亚塔波拉神庙的台阶上,轻轻拭去浮尘,仿佛触摸它的灵魂。身着纱丽的女人从我面前轻轻走过,空气中弥漫着静穆与祥和。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尼泊尔两千年的岁月中往复穿梭……  相似文献   

13.
友好邻邦尼泊尔亲历记王璐1993年风和日丽的5月,我作为尼泊尔最高学府──蒂里布文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邀请的中国藏学工作者,来到了加德满都。从我踏上友好邻邦的第一刻起,便沉浸在温馨的兄弟情谊之中。从神的时代便开始交往在这个友好邻邦,我接触到许多尼泊尔朋友...  相似文献   

14.
发生在2015年4月25日的尼泊尔大地震,由于离我们只有一山之隔,又关系到著名的加德满都谷地世界文化遗产,引起了国内的普遍关注。加德满都谷地所在的区域,是全球地震多发地区。身处地震带的人们,无时无刻不是生活在两次地震之间,一轮又一轮。而尼泊尔人从未忘记灾害即将来临,有识之士一直在积极努力。本文以1934年尼泊尔大地震给整个古城和文物古迹带来的巨大损害和震后修复为例,认为尼泊尔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了解,尊重,甚至学习。  相似文献   

15.
“我出生在尼泊尔山区,离西藏很近。儿时就渴望去山那边的神秘世界看看。后来,我实现了去中国的心愿。中文老师给我起了个名字高亮,跟我的尼泊尔名字读音很像。”高亮和记者说话时,始终和善地笑着,散发出温文尔雅的学者气息。  相似文献   

16.
藏区资讯     
《中国西藏》2015,(3):94-95
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多达几十次,震中位于博克拉。  相似文献   

17.
陪你去旅行     
《旅游纵览》2009,(7):31-31
<正>●《尼泊尔摄影攻略·深度游》作者:曾硕简介:这本书非常适合喜欢摄影、准备去尼泊尔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国度旅游的朋友们。它不再是一本纯旅游咨讯或只有风光图片的画册,而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2015,(6)
<正>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5月12日,尼泊尔再次发生7.5级地震;5月12日,中国汶川8.0级地震7周年。三个信息点仿佛三颗炮弹,在人们平静的5月生活中"轰炸"出三股火热的议论波。三次"轰炸"过后,在我们印象中,留下了哪些记忆?是如何抗震,抑或是如何灾后重建,还是如何科学防震。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探讨噶陀·仁增次旺罗布(1698-1755)修缮尼泊尔博达哈和苏瓦扬布两大佛塔以及他在担任加德满都国王和廓尔喀王“国师”的事迹,分析十八世纪上半期的中国西藏和尼泊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温宪 《环球人物》2020,(2):11-11
跨年之际,一位新网红跨越喜马拉雅山脉,在中国和尼泊尔同时受到关注她就是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2019年12月31日,侯大使在社交平台上用英语和尼泊尔语发文:“真正的美总是触碰心底:美丽尼泊尔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值得一游。祝‘2020尼泊尔旅游年’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