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新  徐岩 《神州》2013,(17):180-180
语用学是研究文学语言特征的重要工具。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分析小说《飘》的会话含义,可以更加清楚地透视小说主人公的鲜明性格和爱情婚姻观,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用学是研究文学语言特征的重要工具。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分析小说《飘》的会话含义,可以更加清楚地透视小说主人公的鲜明性格和爱情婚姻观,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英华 《丝绸之路》2014,(18):59-60
小说《飘》和《小妇人》是美国文学殿堂的优秀之作。两部作品均由女性作家创作,并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文从社会背景、女性主义和人物结局三方面对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进行比较,揭示小说中女性的成长历程,并对小说作了更为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李会敏 《神州》2013,(13):2-2
在爱情里,最幸运的事便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而错过的可能将永远错过,即便回头再苦苦追寻也是枉然。  相似文献   

5.
孙笑仙 《沧桑》2010,(6):241-243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唐僧是取经队伍的核心人物,二者是师徒,是合作伙伴,关系自然亲密无间。然而众所周知,孙悟空与唐僧在出身、阅历、地位等多方面都存着很大差异,这就导致二者性格、价值观的不同,尤其是对待"善"的看法上。虽然,孙悟空与唐僧为了能够取得真经,而努力克服着自身的性格弱点,使得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逐渐趋于平和,但是二者的矛盾冲突却并没有消失并且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6.
段晓玲 《沧桑》2009,(3):223-223,238
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灵魂、剧作家写作的核心关键。元朝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喜剧《救风尘》即围绕宋引章被陷与赵盼儿救助构成全剧的冲突,使剧作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从1896年至1937年,中国留日学生总数大约达到11万人,而在各类学校毕业的却只有1.1万人。同时,在留日历史上,留日学生曾多次决议集体回国。为什么世界上接受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日本,不能培养中国留日学生对日本国家的亲善感情呢?可以认为在这个时期,民族纠纷、政治冲突是中国留日学生和日本发生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孙笑颜 《神州》2012,(2):12-12
奥古斯丁关于社会、国家和历史发展的学说集中体现在他的《上帝之城》中。该书写与412—426年,是他对当时许多现实问题,反映了他的神学思想观念。在这部不朽的名著中,奥古斯丁以基督教的神学世界观为基础,驳斥了异教徒对基督教的责难,阐述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神学问题。然而在他的成书的过程中,经历了年限过长导致了文书前后观点的不一致和矛盾。  相似文献   

9.
刘汾  ;周宏波 《沧桑》2008,(3):231-233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一部记载名士言行、标举魏晋风度的轶事小说,影响之大,被鲁迅称作六朝的"名士教科书"。西晋王戎作为"竹林七贤"之一,也是书中花大量笔墨描写的重要人物。但是在《世说新语》的记录中,王戎的形象却充满了矛盾。文章试图分析王戎的矛盾性格,并揭示出其中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彭忠政  李宏 《神州》2012,(18):39-40
在文革中,作为一大禁书的《金瓶梅》,历来受到很大的争议,不同的学者对他持有不同的观点。但不容否认的是他反映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它是一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巨著,它假托宋朝旧事,实际上展现的是晚明政治和社会的各种面相,是一个社会断层的深入剖解,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他进行剖析。本文我们就来浅谈一下这本书中所反映的家庭女性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助格雷马斯符号方阵分析电影《欲望号街车》中的两个体系:权力体系与欲望体系,以此考察剧中角色的符号身份冲突,兼论一些重要的象征元素及它们对体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存《红楼梦》(《石头记》)所有的版本,都只是过录本。这些:过录本,完全有可能不是抄自一种版本,而是拼凑抄的,即都不是据曹雪芹的原稿抄录的(更不是曹雪芹的原稿),这样也就难免出现矛盾现象了。因此,《红楼梦》中存在的“矛盾”现象,不一定都是曹雪芹造成的,而有些是在后来的传抄过程中造成的。同时,还有一些是由于曹雪芹在“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过程中,“修改未尽”而留下的“痕迹”。另外,也与作者的注重写意有关。  相似文献   

13.
1965— 1 972年越战期间 ,苏联为向东南亚地区渗透 ,调整其对越政策 ,加强援越力度 ,苏越关系趋向密切。而此时中苏关系逐渐由敌对走向对抗 ,中苏关系恶化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毛泽东对于内忧外患问题的思考 ,并进而影响了以此为基础的中国对外战略调整。事实上 ,中苏两国在援越问题上不可能携手共同行动 ,而且还有争夺越南的利害冲突的成分 ,这使得中苏在同时援越的过程中产生冲突和矛盾 ,特别是越南在其抗美救国的战争中力争得到中苏双方的最大援助 ,使得这种纠葛更加突出起来。本文着重论说对越物质援助中的中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并对其发生背景、发展变化作了一个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14.
田本相 《纵横》2014,(12):61-64
曹禺,还有他的亲朋,都曾对我讲过有关《雷雨》的一些故实。曹禺是怎样在这些故实中升腾起他的想象,构建起《雷雨》的场景、人物、戏剧冲突的?把这些摆出来,也许可以引领我们去探索他创作《雷雨》的秘密。  相似文献   

15.
王恭吉 《神州》2013,(24):160-160
当前,党群干群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健康的、和谐的,但在局部地方、特殊时期、特定环境和具体工作上仍然存在疏远、紧张甚至冲突的情况,从革命时期的党群“鱼水深情”发展到今天一些地方的“党群干群冲突”。深入分析这些矛盾问题的新特点和产生原因,对于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效倾听群众呼声、顺应群众意愿,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晓璐 《神州》2012,(17):8-8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代表作。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剧本中的人物夹杂着种种矛盾,这些矛盾反应在作品中众人物的人物形象、语言特点中。  相似文献   

17.
18.
刘宇佳 《神州》2011,(10):9-9
《雷雨》是曹禺先生1933年的创作,是曹禺的第一部话剧。《雷雨》是一部在情感、情怀和伦理血缘关系上展现的人性冲突,并由冲突最终导致悲剧发生的作品。剧中人物对悲剧“命运”无法解释而又无法摆脱的困境引发了无可奈何的呼喊。但《雷雨》并非宿命论,它通过人性在现实中的苦苦挣扎并最终走向毁灭,讲述“复杂而原始的情绪”这一值得探讨的“人性深处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雷雨》是曹禺先生1933年的创作,是曹禺的第一部话剧。《雷雨》是一部在情感、情怀和伦理血缘关系上展现的人性冲突,并由冲突最终导致悲剧发生的作品。剧中人物对悲剧命运无法解释而又无法摆脱的困境引发了无可奈何的呼喊,但《雷雨》并非宿命论,它通过人性在现实中的苦苦挣扎并最终走向毁灭,讲述复杂而原始的情绪这一值得探讨的人性深处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海经》、《荒经》从字上看与《山经》风格相近,但从内容上看,与《山经》的差别很大。前已说明,《海》、《荒》二经是同一题材的不同版本,它们的共同性是主要的,故先把《海》、《荒》放在一起来讨论其与《山经》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