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犯罪中的非公共空间盲区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城市犯罪中的空间盲区是形成犯罪载体的重要因素。本文在阐明城市犯罪空间盲区的产生机制及其综合治理的任务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非公共空间盲区的防控脆弱性及其外在、内在的防控盲点,提出了治理此类盲区的工作思路,讨论了治理非公共空间盲区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以及提高非公共空间警戒能力的工作途径。成功的综合治理可以对有效地预防犯罪、中止犯罪、制伏罪犯、消减犯罪危害性等起到积极作用,可以为城市犯罪的空间防控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道路密度对犯罪分布存在影响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证实,但忽略了不同类型道路属性的差异对犯罪的影响。不同类型道路在社会-建成环境等各种属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明确不同类型道路密度对公共空间盗窃犯罪率存在的影响有助于犯罪的防控。基于此,本文以派出所为单元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道路密度对公共空间盗窃犯罪率影响不同: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和其他可通车道路密度对公共空间盗窃犯罪率有正向影响;不可通车道路密度对公共空间盗窃犯罪率有负向影响;城市主干道密度对公共空间盗窃犯罪率影响不显著。不同类型道路社会-建成环境的差异是公共空间盗窃犯罪率不同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犯罪精准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城市犯罪中的边际空间盲区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发曾 《人文地理》2004,19(1):9-12,91
边际空间在城市的发展、变化中总是处于前沿位置,是城市地域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社会内聚力不强,空间控制能力弱,公共防控系统漏洞多,产生犯罪空间盲区的因素也多,从而形成了滋生犯罪的集中地带和城市犯罪防控的最薄弱地带。本文在分析了一般边际空间盲区普遍存在的空间特征及其综合治理的共性要求之后,重点讨论了"城乡结合部"这种特殊的边际空间的空间特征及其综合治理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发曾 《人文地理》2010,25(4):25-30
从4个方面透视了我国20年来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的研究进展。(1)溯源-学习与批判。国外的犯罪原因传统理论、犯罪新理论和城市犯罪空间理论等,为我国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研究提供了理论素养和反面教训。(2)历程-理念与实践。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研究从介绍国外研究成果并蕴育科学理念,到结合中国国情尝试应用实践,再到初步提出理论体系,经历了一个短暂而并不缓慢的发展历程。(3)凝练-概念与框架。理清了空间防控的概念内涵、理论要点,阐明了空间防控的不可替代性。(4)展望-拓展与深化。我国城镇化的客观需求必将为空间防控研究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地理学必将在空间防控研究领域里取得重大而独特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从犯罪背景空间、场所空间、联接空间和聚集空间四个层次,构建城市犯罪风险区位因子体系。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以立案判决的“两抢一盗”犯罪为数据源,综合运用空间句法、犯罪近重复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方法进行犯罪风险地形建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犯罪风险区位因子对犯罪空间分布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依据多层次的犯罪风险区位因子体系及其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机制,城市犯罪高风险区域可分为城市商业中心、火车站交通枢纽、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等几大类型。基于犯罪地理学理论构建的犯罪风险区位因子体系模拟的犯罪风险地形对实际犯罪空间分布有良好的解释度,可为城市犯罪分布环境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王战和  许玲 《人文地理》2005,20(2):98-100
本文从高新区作为城市一个功能单元的空间属性出发,在总结高新区经济活动与城市经济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归纳出高新区与城市经济互动关系在空间上的表现,并进一步分析了空间结构上的变化给城市空间效益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市犯罪地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程连生  马丽 《人文地理》1997,12(2):7-12
论文在分析城市刑事犯罪机理和犯罪环境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北京城市犯罪的特点和时空分布规律,并从维护社会治安的角度讨论了犯罪警示区的划分及社会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战和  许玲 《人文地理》2006,21(2):65-66,64
高新区作为一个崭新的城市空间和带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极核,越来越多地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空间结构。本文从高新区作为城市一个功能单元的空间属性出发,分析了高新区建设发展对城市社会新富裕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形成的重要影响;进而分析了高新区建设发展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影响,指出高新区正在逐步演变成为一个集商务、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尚生活区为一体的新的城市空间;最后,本文还简单分析了高新区建设发展带来的城市社会空间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9.
芝加哥学派对犯罪空间分布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祝晓光 《人文地理》1988,3(2):71-75
芝加哥学派是迄今为止对犯罪空间分布理论贡献最大的学派之一。这个学派通过对城市地区各种社会问题的生态学研究,根据城市地区各种类型违法犯罪的分布规律,提出了城市地区犯罪空间分布的一些模式,并把城市地区违法犯罪问题与城市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别是人文地理环境相联系,试图从改善区域地理环境入手,解决城市地区违法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初步反映了一种区域综合治理的思想。为后来犯罪地理学、尤其是城市犯罪地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吴晓磊 《神州》2012,(25):124-125
城市设计具有同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样的本质属性,体现在设计成果的未来不确定性、价值属性的多元化。设计的创作性及乌托邦定势等万面。作为一种塑造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的具体方法,城市设计应当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创新投入在城市群内的空间格局是城市群内城市间创新功能分工的综合体现,对城市群整体创新绩效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长江经济带6 大城市群为样本,借用城市基尼系数和城市首位度方法,计算了其创新投入的空间格局和演化趋势,并运用面板协整的方法分析了城市群整体创新绩效与创新投入空间格局之间的均衡及因果关系。研究发现:①6 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的创新资源配置属于单核结构模式,其余的城市群为"双中心"或"多中心"模式;②城市群整体技术创新绩效与创新投入空间格局的城市首位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③城市群技术创新绩效与城市首位度之间互为长期因果关系,但是从短期看,仅存在城市首位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城市系统演化的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演化是由复杂多样的动力和主体推动的,受全球、国家和地方尺度的多重影响,表现出复杂的演化规律和特征。笔者认为城市系统演化模式与过程的研究需要发展一个基于复杂性理论的跨学科的分析框架。本文首先提出一个城市系统演化的概念模型,然后运用层次理论分析了城市系统演化的复杂相互作用,论述了城市系统演化的组成异质性、时空复杂性、决策复杂性等复杂性表征,最后讨论了城市系统演化的各种复杂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韧性原理引入到人居环境中,首次对城市人居环境韧性进行定量研究.基于DPSIR模型构建城市人居环境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GIS空间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技术,以2006、2010、2014、2018年为研究时间节点,对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人居环境韧性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城市...  相似文献   

14.
章征涛  刘勇 《人文地理》2015,30(2):43-49
以重庆市主城区社会空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五普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因子生态分析手段,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重庆主城区社会区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2000年重庆主城区社会区形成的主因子有蓝领人口因子、白领人口因子、居住条件因子、外来人口因子4个;将2000年重庆主城区社会区划分为六个主要类型,其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马赛克和圈层"结构,内圈表现为马赛克分布,被外圈农业人口分布区所包围。从主城区层面上看,社会区分布表现出一定非规律性;在组团内反映了一种内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南京城市扩展与其空间增长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城市的空间扩展是城市化发展的直接体现,透过对城市扩展的分析研究,可以加深对城市化本质的理解,并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决策资讯。本文选取南京城市扩展作为分析的具体案例,在充分认识和剖析自然景观、区域经济及城市用地结构特征等条件基础上,揭示了南京城市扩展的空间动态过程及其诱导性因子。基于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性理解,论文概括了南京城市空间增长的基本管理措施:即,外围总体控制--框定主城区;主城内部空间的分片管理-结构优化;区域层面的都市发展区空间组织-外围空间引导。  相似文献   

16.
张军民  荣城 《人文地理》2022,37(5):114-120+170
空间结构是优化城镇群地域功能的基础。根据新型城镇化和空间结构理论,用地统计、反距离权重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广西北部湾城镇群空间结构分异规律得出:(1)北部湾城镇群以南宁市为中心向周边呈“核心—边缘”分异格局,时空集聚性和差异性渐趋扩大。(2)大城市空间聚集和结构分异不断增大,社会、经济要素空间扩张显著快于人口、土地要素,对外贸易和吸引投资是空间扩张的核心动力,非农化增长也是重要驱动。(3)城区面积与空间结构关系最密切,但投资、贸易、GDP、非农化扩张较快,人口、土地要素空间扩张显著滞后,各要素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显著,结构分异趋向扩大;绝大部分属于外贸、投资扩张型城镇。应强化南宁市集聚规模,提升工业化水平,扩大区内外合作,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大湾区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