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朝鲜上甘岭战场上,黄继光、肖登良、吴三洋三位英雄联手炸暗堡,称为“上甘岭三勇士”,然而报道多对准黄继光,所以人们对黄继光了解得较多,而对吴三洋的了解就少了。近日我们在四川中江县采访了吴三洋的妹妹吴洋淑及丈夫文仁同,又采访了现仍健在的三勇士之一肖登良,了解到吴三洋及其家人富有戏剧性的一些故事。赴朝参战,英雄壮烈献身1951年,四川中江县永太区永太乡20岁的吴三洋同黄继光、肖登良一起报名参加志愿军。随后在边训练边行军中开赴朝鲜战场。在战场上,吴三洋被分配在连队当报话员,他努力学习收发报技术,很快就掌握了过硬本领。他…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抗美援朝50周年。近日,我们来到四川中江县参观特级英雄黄继光纪念馆,得知与黄继光一起炸敌堡的“上甘岭三勇士”唯一幸存者肖登良现就在中江县城北农村,我们立即前去采访。在一房屋东倒西歪已破旧不堪的农家院内我们见到年近70的肖登良。我们摆谈开了.一幅战争画卷展现在我眼前。  相似文献   

3.
万伯翱 《纵横》2008,(1):36-40
因作战勇猛而被刘、邓首长爱称为"拼命三郎"、"王疯子"的王近山将军,晚年却因"犯有严重生活上的错误"被下放到河南某农场。一部当时广受欢迎的电影《上甘岭》,每每让将军在露天电影场上伤情不已、老泪频弹……本文将随着将军本人及其女儿、司机的回忆,带你走进惨烈的上甘岭战场,走进虎将王近山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4.
长城 《文史精华》2003,(1):43-46
●电影《上甘岭》中的女护士王兰的形象生动感人。在当时的朝鲜战场上确实有这样一位真实人物——王清珍。这位17岁的少女和她的战友在残酷的血与火的战斗中,谱写了无私无畏默默奉献的英雄篇章。她曾用口为战友导尿,亲自为英雄黄继光整理遗体,为伤员唱歌减轻他们的痛苦鼓舞斗志……晚年的她仍在发挥亲热,治病救人。详情请见《她亲手整理了黄继光的遗  相似文献   

5.
上甘岭,是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一个只有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庄,因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一场激烈争夺战而名扬天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取得的辉煌胜利,使得上甘岭成为一座丰碑!在43天的激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涌现出以特等英雄黄继光为代表的各级战斗英雄12383人,占该军总人数的27.5%,以45师134团8连为代表的英雄集体200余个。战役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这种视死如归的壮烈与坚持坑道14昼夜的顽强,使得"上甘岭"成为20世纪英勇顽强的代名词。上甘岭精神不仅成为一代人学习的榜样,也激发许多艺术家以此为素材,创造出诸如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本文的主人公孙侃是湖北省当阳市最后一个离休老干部。他13岁参加革命,历经解放战争、朝鲜战争诸多战役,尤其亲历并目睹了那次惨烈的、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的始发情景。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夏日,我联系上了这位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与这位上甘岭战役的亲历者追忆那段壮怀激烈、刻骨铭心的往事。  相似文献   

6.
本刊今年第六期曾刊登王律飞同志的回忆录《我冲上了上甘岭主峰》,其中谈到了英雄黄继光的情况。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黄开华同志读后来信提出其中有若干错误,并提供了黄继光生前战友肖登良同志所写的回忆文章。我编辑部感谢黄开华同志对《文史精华》的爱护和关心,将来信与肖登华同志的文章一并刊登,以正史误。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太行十三日电”公葬左权将军暨朝鲜革命烈士大会,此间各界已于双十节举行.在被称为“晋冀鲁豫花园”的清漳河畔,巍然矗立着将军的青石方墓,左右两翼,为朝鲜烈士石墓,与范筑先、杨裕民两位民族英雄的纪念塔,牺牲在抗日战场的中、韩民族  相似文献   

8.
吕方 《文史天地》2014,(11):35-39
正在人们印象之中,西汉时期的卫青是一位有些神秘色彩而又幸运的将军。唐代大诗人王维诗云"卫青不败由天幸",正是这种看法的一个代表。然而,历史上的卫青的确是由于命运之神分外眷顾而拥有成功人生的吗?我们不妨一起走近这位在战场上不可被战胜的大将军——卫青,探索他的人生上升轨迹带给我们的启迪。一、卫青的身世与生活的时代卫青是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  相似文献   

9.
杨连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英雄。他的光辉业绩不是在炮火硝烟中奋勇杀敌,而是在工地上抢修桥梁。他曾以超人的智慧和勇气在陇海路上成功地修复了当时全国铁路第一高桥,获得“登高英雄”的殊荣。抗美援朝战场上,在上有飞机狂轰滥炸、下有定时炸弹威胁的情况下,他与战友们始终保持着交通大动脉的畅通,并为此壮烈牺牲。详情请看《登高英雄杨连第》。  相似文献   

10.
吴祖光与曹禺称得上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最具神奇色彩的两位天才剧作家。曹禺1933年暑假完成传世巨著《雷雨》时,只有23岁。吴祖光1937年写出大红大紫的成名作《凤凰城》时,只有20岁。1942年写出代表作《风雪夜归人》时,也只有25岁,夏衍看完后觉得不像是年轻人的手笔,于是便给出了“神童”的称号。“神童”吴祖光能够以并不成熟的《凤凰城》登上文坛并一炮打响,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曹禺的发现和扶持。吴祖光的《凤凰城》据吴祖光介绍,《凤凰城》是根据抗日英雄苗可秀的真实事迹写成的。苗可秀是东北人,东三省沦陷后,他离家奔赴战场组织东北抗…  相似文献   

11.
赵光 《文史春秋》2002,(6):44-46
50年前,一位普通志愿军战士为救朝鲜落水少年魂断冰河。被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金日成将军给予其高度评价。谁能想到。最初机关是把他作为“非战斗减员”上报军部的,并向各连下发了“事故通报”。因为定性上的一个小小失误。差点使英雄成为违纪战士。  相似文献   

12.
从默默无闻的放牛娃到赫赫战功的上将,万海峰将军身经百战,铁血疆场。60余载峥嵘岁月,铸就了他背后泼墨难描的英雄故事。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访问万海峰将军时,顿时被老将军那“八千里路云和月”的非凡气度所折服——万将军集坚韧不拔的刚毅和平易近人的谦和于一身。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一位老革命战士的鲜明个性特征,一位军人特有的快意,并由此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相似文献   

13.
原国防科委顾问张贻祥将军是一位多年战斗在国防科技战线上的“老军工”,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创业者之一。他戎马生涯70年,身后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生动故事。笔者作为一位曾经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工作人员,下面撷取他革命生涯的几个片断草成一文,以寄托我对这位老将军的深切怀念和纪念之情。  相似文献   

14.
李克农是我军功勋卓又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高级将领。1926年,在毛泽东、李大钊等中共早期领导人进步思想的熏陶影响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逐步显示出了非凡的地下工作才干。不久,李克农开始从事和领导党的秘密工作,他的一生也从此与中共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联系在了一起,并且他在“背后”发挥了举足轻重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李克农被毛泽东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一名从“寂静战场”上走出来的特殊将军,并获得了红色“特工王”的美名。  相似文献   

15.
颜韶 《环球人物》2013,(23):74-75
在朝鲜战场上,他喊出了"向我开炮",却因昏迷被俘生活中的蒋庆泉,是一个85岁的老头,在辽宁锦州市大岭乡务农,偶尔去集市上卖鞋垫。银幕上的蒋庆泉,却是电影《英雄儿女》中那个高喊着"向我开炮"的英雄王成。如果不是被俘的经历,蒋庆泉可能早就是抗美援朝的功臣;如果不是战地记者洪炉几十年来坚持不懈的寻找,这位活着的英雄也不过是东北农村一个精神矍铄而又默默无闻的老头。  相似文献   

16.
47年前,一位志愿军战工为救朝鲜落水少年魂断冰河,被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金日成将军给予其高度评价。谁能想到,最初机关是把他作为“非战斗减员”上报军部的,并向各连下发了“事故通报”。因为定性上的一个小小失误,差点使英雄成为违纪战士…… 提起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这个响亮的名字,中朝两国人民几乎无人不知,但英雄是怎样被发现的?他的壮举最初为什么没引起人们重视?前不久记者采访了曾任罗盛教所在师师长、现已离任的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叶建民,了解…  相似文献   

17.
在我军1955年首次授予上将(57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军衔的高级将领中,有10位独臂将军和1位独腿将军,他们不同寻常的战斗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他们的情况时,曾动情地说:“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呢?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在这些被毛泽东同志称作“独特的人才”的高级将领中,彭绍辉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在他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无论是作基层指挥员时,还是担任高级将领时,总是身先士卒,那里危险,那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因而曾6次负伤,其中4次伤势严重,但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伤残之躯带来的诸多不便,在战场上导演了一幕幕健全人都难以完成的战争活剧。本简要介绍彭绍辉将军4次负重伤的经过,作为对已故将军的怀念。  相似文献   

18.
余竞跃 《文史博览》2013,(11):38-39
被毛泽东称为“专做好事,做了许多好事”的张治中将军,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奇人。他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心腹爱将,却从未向共产党放过一枪一炮,是个著名的“和平将军”。其实,张治中不仅是位“和平将军”,还是一位优秀的“办公室主任”。  相似文献   

19.
陈赓同志是我军一位智勇双全的高级将领,他在党内军内和人民群众中是久负盛名的将军。由于他曾受党的委派从事白区工作,与国民党上层人物和社会上层人士打交道,其机智勇敢,威武不屈的大将风范,十分富有传奇色彩而被广泛传颂,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1961年3月,陈赓大将因病逝世,永远离开了我们,迄今已有四十多年了。人们不禁为失去一位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襟怀坦荡,为人正直,待人谦虚而热情,遇事果断,勇于承担责任的领导者而悲恸与惋惜。他那平易近人的作风,生动风趣的谈吐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中,值陈赓大将百岁华诞即将来临之际,倾诉自己对他深…  相似文献   

20.
多数以色列老百姓认为,这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作家“与阿拉伯人谈和平的想法太天真”。在战场上失去一个儿子的格罗斯曼说,“我是作家,不是政治家,作家的任务是把手指放在伤口上,提醒人们人性与道义问题依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