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地方志》2008,(4):48-48
校对基本方法有4种: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这四种方法是古籍校雠的基本方法,完全适用于现代图书校对工作,因而也是现代校对的基本方法。对校法。对校法的特点是:“照本改字,不讹不漏。”对校的客体有两个——原稿和校样,采用比照原稿核对校样的方法,通过查找异同而发现差错。现代校对的折校、点校、读校、核红等技术,都属于对校法。  相似文献   

2.
做好志稿校对应注意:首校稿应尽量安排给撰稿者校对。改动原稿须持慎重态度。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校对方法,至少校对三次。  相似文献   

3.
志稿校对刍     
做好志稿校对应注意 :首校稿应尽量安排给撰稿者校对。改动原稿须持慎重态度。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校对方法 ,至少校对三次。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的前辈们讲过这样一件往事:若干年前,某报的一位总编辑很不理解地说:“校对拿着原稿一个字一个字地对,怎么还能出错?!”为给校对人员做出个样子,他决意亲自当一晚的“校对”。怎料到在他仅有的一夜“校对”生活中就出现了“见报错”。这个故事发生在数十年前,然而,那种认为校对工作很容易做,校对人员不需要太高素质的偏见,至今却依然存在于某些人的头脑之中,甚至不少校对人员自己也瞧不起校对工作。此类偏见和错误认识所产生的直接  相似文献   

5.
《沧桑》2012,(2):139-139
梁玉兰在《云南史志》2011年第6期上发表文章,强调必须以严肃、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态度搞好志书校对工作,这是历史赋予每一名地方志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文章提出志书校对应注意的问题:必须掌握所要校对的志稿凡例规定,严格按照志稿凡例规定的要求进行校对。“忠于原稿”。注意志书的体例问题和体例的统一。检查校正改动的地方有无笔误。  相似文献   

6.
校对,《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根据定本核对抄本或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 校核,《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校对、查核。  相似文献   

7.
根据最新发表的系统性考古资料,对渤海文字瓦模印文字中名称类单字与双字、数字类单纯数字和数字与名称结合者、阴文与阳文以及不带边框者和带边框者等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分期方面的思考性意见,并进一步界定了渤海遗存三期说的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8.
志稿校对谈     
一本志书大都在100万字左右,每校对一遍虽20多天,但较一般的校对量要大。它从内容上包括一个区域或行业从古至今的自然和人文资料,面面俱到,这要求校对人员要有较广的知识面。由于多数志书出自多人之手,虽有主编担负统稿的重任,但总有些照应不周之处,这也给校对工作增添难度。笔者在出版社从事校对一职,因工作之便多次接触志书出版前的终校工作,日积月累,渐渐有所领悟,今就如何提高志稿校对质量,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留心差错频次最高的常用字,可以大幅度减少校对差错常用词汇中的同音字、形近率差错,在各类图书中出现…  相似文献   

9.
在21世纪初全面展开的续志工作中,随着方志编纂手段现代化的逐步到位,其编纂、排版、校对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模式。续志编者如何适应新的形势,顺利完成从传统的“编纂——排版——校对”的模式向“编排校合一”模式的转变,是摆在每个续志编者面前的一个普遍问题。 一、“编纂——排版——校对”模式的弊端 第一届新志书生产流程中的编纂、排版、校对是分离的,编、排、校由不同的人或者不同部门中的人分别完成。这一模式在第一届志书编纂中虽然起了积极的作用(更准确地说,志界被动地接受这一模式是限于当时的条件,不得已而为之),…  相似文献   

10.
《新疆图志·军制志》是一部专门记述新疆历代兵制演变的志书,然而讹误甚多,本文针对其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时间、官职、数字及叙述的讹误进行了考证。讹误的造成主要与《新疆图志》的编纂组织形式及印刷过程的排印、校对不精有关。  相似文献   

11.
校对广义上包括专业校对和非专业校对(作者校对、编辑校对)。鉴于目前国内综合性年鉴,一般均由地方志办公室负责编纂出版,而方志办人手又少,没有单独或专业的校对岗位(人员)。室内编辑人员往往是一职多能,在负责编辑文稿的同时,也充当了非专业校对人员,实行的是编校合一,既负责编辑工作,又负责校对工作。所以这些人员不论从精力上,还是从知识上和时间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校对工作中存在问题和瑕疵甚至错误也就不可避免。而校对的好坏可以决定或关系着作品的好坏。  相似文献   

12.
把好志稿校对关非常重要,它关系着续志质量的高低。笔者结合自己首轮修志以及多年年鉴编校工作的实践和体会,就续志校对工作谈几点认识。一、充分认识校对工作的重要性校对是志书编纂成书过程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是确保志书质量的最后关口,必须充分认识校对工作的重要性。1.校对是消灭志书硬伤的最后关口。志书成稿要经历调查、搜集资料、整理、编写、编辑、总纂、评审、  相似文献   

13.
部分第二轮县(市)志工业篇目设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标题名称不规范、篇目设置不完整和篇目设置归属不当等.第二轮县(市)志书设置工业篇目,必须注意坚持横排门类的体例原则,符合横不缺要项的基本要求和处理好与其他工业篇目的交叉重复等问题,做到门类合理、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  相似文献   

14.
校志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文化建设、精神培育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980年初以来,全国掀起了编修校志的热潮,高校校志的纂修也随之兴起,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通过对近30年我国高校校志名称、高校层次、地区分布、刊行时间和跨度等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校志编修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得失,提出紧扣为现实服务、推进领导重视,抓住校庆契机、扩大校志宣传和注重队伍建设、规范修志程序三方面建议,为今后校志的编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史书、地方综合年鉴及相关地情文献。为保障和促进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从宏观到微观,从总体到个别,从篇目到内容,从收集资料、撰写初稿到总纂、校对、审核、出版,整个过程是一项严谨而科学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志稿的校对是保证志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文字性、学性的创造性劳动,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在首轮修志工作,有的地方由于这一环节出了问题,使一些志书质量下降。在二轮修志工作中应吸取这一教训,提高对校对工作重要性的识,加强校对工作,把好校对关,提高校对质量,多出精品佳,使志书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校对的源流和意义校对在古代属校雠的范畴,意为“校勘,考订”,最早见于《国·鲁语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首。”雠”有“对”义。(《玉篇》:雠,对也。”)故“校雠”渐渐演成“校对”。有人…  相似文献   

17.
张文 《广西地方志》2006,(2):134-136,41
广西第一轮修志的校对模式主要存在专业校对缺失、电脑校对软件的利用不广泛等问题。有鉴于此,第二轮修志应建立“人机结合”的专业校对、作者校对、编辑校对分工合作并以专业责任校对为主的校对模式。  相似文献   

18.
吴密 《文献》2021,(2):167-176,F0002
《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是鲁迅为曹靖华之父曹植甫撰写的一篇碑文,碑文原稿连同附带的一封书信一直没有被外界发现和披露。近日碑文和书信手稿首度现身公众视野,从其内容、特征和相关记载分析,可以确定为鲁迅手书原稿无疑。这两件手稿的发现,为我们对比研究《教泽碑文》的原稿、清稿、初刊本、文集本、全集本等诸多版本提供了重要依据,解决了1986年所立碑文石刻文字的底本问题,同时也廓清了包括曹靖华本人在内对这篇碑文手稿回忆的不准确之处。  相似文献   

19.
具体说来,它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1 预订更方便使用传统机票,需要经过送票、取票、付款等一系列程序,在机票没有送到之前,订票者必须在规定好的时间和地点等送票人员的到来.对于现代商务人士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如此固定形式的等待,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而购买电子机票,通过网站,就可以汀票和支付所有费用,无须再到柜台进行付款、取票,很方便.  相似文献   

20.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乌兰察布盟建盟已有三百余年。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虽经易朝改制、行政区域多次变更,但“乌兰察布盟”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遗憾的是,对这一名称产生的地址、地名和时间至今仍无正确的解释,以往的很多有关论述,往往与历史事实不符,有的甚至胡诌乱编,给后世造成人为的麻烦。本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重新审视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这一名称的含义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提出了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