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西曼与中苏文化协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苏文化协会(1935—1949)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在文化战线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民间文化团体,在抗日战争前后,为发展中苏友谊,促进中苏文化交流,联苏制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过重要贡献。 1935年5月,张西曼为实现多年来的“改  相似文献   

2.
中苏文化协会桂林分会是抗战时期设在桂林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机构。文章在分析桂林分会成立、发展的基础上,厘清了协会的活动开展及与其他文化团体的密切关系。协会的成立加强了与苏联文化界的联系,激发了国内人民的抗战热情,在近现代桂林中苏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20年代起,苏联宣传画传到中国,画作中"真挚的精神"让当时的文化改革者们感到震动,也为中国宣传画家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抗日战争时期,中苏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的宣传画家借鉴苏联宣传画的表现技法,结合中国民族特色,创作了大量抗日主题的宣传画,成为动员民众的一股特殊力量。国内外形势促使苏联宣传画作品走进中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但国家仍被内战和饥饿吞噬,为鼓舞民众,支持新生苏维埃  相似文献   

4.
邓显超 《攀登》2006,25(5):140-143
文化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力量”。文化外交作为一个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化外交包括双边和多边文化交流、留学生培养、语言推广和媒体信息交流等活动。文化外交与公共外交关系密切,但又有所侧重。中国拥有悠久的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外交在配合国家整体外交,提升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理念以及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的文化外交仍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对外文化交流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但是潜力巨大的中国文化外交必将在新世纪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前言葛伯赞(1898-1968年),湖南省桃源县翦家岗人,维吾尔族。13岁到湖南常德求学,翌年在父亲督促下通读《资治通鉴》。1916年先后进入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及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24年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经济,年半后返国。1926年春在京参加了李大钊(1889-1927年)领导的反段棋瑞(1865-1936年)政府行动。1928年春积极参予当时的社会史论战。七七事变后,在湖南长沙主编《中苏半月刊》,宣传马克思主义。1940年2月赴重庆任"中苏文化协会总会"理事兼《中苏文化》杂志副主编,同时为冯玉祥(1882-1948年)讲中国通史;又埋首研古史、…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至60年代,有8000余名中国留学生在苏联的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等城市学习和生活,这是中苏两国历史上最正式、最规范和持续性最久的文化交流行为。论文回顾了历史上留学俄苏的兴起;从留学人数、类型、领袖鼓励等方面对五六十年代的留苏潮进行分析评价。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留苏学人以其个性化视角,对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感知,他们其亲身经历和思想激荡后形成的深刻认知,犹如百川汇流,建构起更加直观和真实的"苏联形象",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将这种"苏联形象"传递到国内,在沟通中苏民间关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中苏》半月刊是湖南抗战刊物中存在时间长、出刊期数多和发行量大的几种期刊之一。它以宣传中国抗战和沟通中苏化为职志,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化和外交各个层面。由于战时环境不稳定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刁难,该刊历经磨难,辗特长沙、沅陵和桂林。该刊结合技战初期国内外情势及技战的发展进程,着重分析了中国抗战的形势和前途;阐述了持久抗战和中国最后必胜思想;维护团结技战局面,揭批汉奸投敌卖国罪行;宣传全民抗战思想,反对压制抗日民主运动。章还简要地分析了《中苏》半月刊存在的主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8.
中苏两国"蜜月期"文化关系与这一时期双方的外交、政治、经济关系有密切联系.50-60年代.中国外交上的"一边倒"政策、<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经济上苏联对中国的大力援助以及中苏文化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趋同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中苏文化关系进入"蜜月"阶段.  相似文献   

9.
中苏友好协会成立于建国初期,是中苏关系发展变化的见证者之一。中苏友好协会成立后,全国各大城市也纷纷成立了地方的中苏友好协会。上海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文化和教育中心之一,也相继成立了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上海市中苏友协的各项活动对于增进中苏友好、推动学习苏联起了巨大的作用。国内外对于中苏友好协会的研究不少,但是对于地方的分会研究则是少之又少。上海作为建国初期一个重要的城市,本文将对关于上海市中苏友协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民国档案》2001,(3):8-11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艺名兰芳。原籍江苏泰州,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其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发展,创造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生前曾先后多次赴美、日及欧洲各国进行文化交流。1935年应邀赴苏联演出并遍访欧洲,是梅兰芳演艺生涯中的重要经历,也是中苏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本组史料选自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全宗,即记载了这项文化交流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