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一八八0年生于遵义郊区(现忠在镇后槽乡),祖父母以务农为生。有子女五个,我父亲居长。由于家贫读不起书,而父亲又很想读书,便经‘带到附近一间私塾去看那些儿童读书,有时借书来读,还求他们教他认字,用树枝在地上写。就这样,他认得的字渐多,使我的祖父母非常高兴,便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让父亲上了当他的私塾。他非常用功,上进心很强,得到老师的厚爱,老师特别关心他,谆谆教导,使他进步很快、成绩优异。父亲回家后又教我的二位叔父以及姑母和邻近的几个儿童读书认字。在祖父母受所谓“鸡窝寒”的传染而病故后,父亲因为…  相似文献   

2.
痛悼李旭旦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出生于公元1901年,先一年是庚子年,八国联军进犯我国首都,接着就缔结了辛丑辱国条约。不到两年,担任塾师的我父亲又因病去世,国难家忧汇集于我初出世的一身。幼年我就读私塾时,常见我的塾师搂抱其爱子教他读书写字,我目睹此情此景,一面含泪高声朗读,一面默誓我将继承父志,努力攻读,日后必以培育后生,为我毕生志愿!  相似文献   

3.
冉启蕾 《铁军》2023,(10):15-16
<正>新四军老战士汪大漠,原名汪道闿,1916年5月出生在四川涪陵县云集区同兴乡汪家庙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父母忍饥挨饿供他读书,使他从小进私塾一直读到12岁。他在《奔赴抗日的最前线》一文中回忆说:“父亲在新文化思想的冲刷下,允许我读白话文、看新书,因此我读了许多新书籍,如《儿童世界》《少年杂志》以及胡适、陈独秀、蔡元培的作品,使我从小就崇尚英雄豪杰,幻想有一天长大成人后,为国家出力作贡献……”  相似文献   

4.
威震长空的中国空军英雄黄莺黄莺(1912~1938),原名黄廓,字允拓,乳名老孜,宜山龙头乡九磨材(村今属都安)人。小时在父亲开设的私塾读书。其父黄任难曾于广西陆军讲武堂学过军事,所以这所私塾,既读《四书》、古文、唐诗,又教国文、修身、算术,早操时进...  相似文献   

5.
我的家乡公明山,位于川、汉、两三县交界处,俗称“三不管”区。武汉沦陷后,曾为一二八师的辖区;1910年春,日寇的铁蹄践踏了这块土地,旋沦为敌占区。1942年春,我接到先赴鄂西并就读于宣鹤联中的同学来信,信中介绍:湖北省政府为了让本省的流亡青年有饭吃、有书读,中等学校实行公费教育,高中、中专由省办,初中由几县联合办。他们上的宣鹤联中,就是宣恩鹤峰联立中学。听到这样的消息,我自然十分向往。这年6月,我16岁。为了不当亡国奴和谋求个人的出路,我与两位私塾同学,决定离开沦陷区的家乡,奔向当时湖北省政府所在地——恩…  相似文献   

6.
读书与我的革命生涯□谢和赓85岁时的谢和赓〔一〕我出生在桂林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祖上曾出现过谢安、谢玄、谢灵运等历史名人。我瞻仰过家藏的这些老祖宗们的工笔精裱册页画像,这是我的父母引以为自豪的。因此,读书在他们眼里看得很重。我母亲受过良好私塾教育,在我...  相似文献   

7.
1883年10月8日,阎锡山在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出生,乳名万喜子.1892年,9岁的阎锡山入本村私塾读书.一次,他从村东狼窝提回两只小狼悬于村里树上,急得老狼天天在村里奔跑吼叫,全村不得安生.又一次与同学争吵,他用小刀把对方刺得鲜血直流,使同学们都不大敢和他接近.这些,显出了其性格的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1947年,我6岁,开始读私塾发蒙。记得我提着装着笔墨纸砚的藤篮书包,由父亲牵着我的手,往松桃县三宝古镇下街走去。三宝镇街尾,起伏的群山脚下,有三间五柱大瓦房,正厅有一人怀抱大的古木支撑着,厢房左右各两间,围成一个三合院,正门中间为高阁拱圆门,父亲说:"这叫江西会馆,是从前做生意的客栈,旁边的厢房就是你读私塾的地方。"这是一间大窗格的木板房,里面有讲坛,有伏案,旁有孔圣人先师之神位。地面潮湿,泥土味夹杂着一股孩童的尿臭味,还有扑鼻的野花草的香味。教室里的长凳、条凳和独凳都是从自家屋里抬  相似文献   

9.
上了年纪的,也许还能知道"私塾"这个概念,中青年人可能就对"私塾"不甚了了了。"私塾"是新中国成立前,旧社会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私塾"一般只有一名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方法,没有一定教材和学习年限。新中国成立前,即使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华东地区,如江苏、浙江等省的乡村地区,小学也是凤毛麟角,只有大的集镇才有一所公立小学,因此大多数农民子弟求学读书都是在“私塾”。我就读过两年多“私塾”,下面就“私塾”的具体情况作一回忆。  相似文献   

10.
正我的穿鞋史1963年9月的第一天,我们十几个从乡下来到城市读高中的穷家孩子,既无钱买鞋,也不习惯穿鞋,于是在上高中的第一节课打着赤脚进了教室。课间校长巡视教室,见竟有十几个同学打着赤脚在上课,眉头一皱,二话没说转身离去。下课后,校长通知班主任,把我们十几个打赤脚上课的学生全部叫到校长办  相似文献   

11.
我是1959年秋季被湖南临武一中保送到郴州师范读书的.踏进郴师大门,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进校门就看见有一个大操场.从操场中间北边上几个台阶是一条平坦的人行道,人行道两边是笔直的白杨树,风吹树叶沙沙响,就像两排仪仗队在欢迎新生入学.  相似文献   

12.
书虫宣言     
我是一只快乐的书虫。因为读书,所以我快乐。我不能离开书生活,否则,我的生命是不完整的。鉴于书对我的重要性,我决定起草一份《书虫宣言》。一、我爱书!我爱读书,既读书的思想,也爱书的本身。那独特的油墨香,那沉沉的感觉,让我为之痴迷。我喜欢徜徉在书的世界里,有时并不去读,仅仅与它相对而坐,也能进入一种浓郁的知识氛围。因此我爱逛书店,喜欢捧一本书就一动不动地看上几个小时,忘了时间,忘了一切。我至今还记得一年冬天我去书店,发现了一本好书,于是把手套脱下放在书架上开  相似文献   

13.
我于1918年冬出生在毕节县城内沙石牌坊一个贫民的家里。6岁时,家里把我送到威宁街吴老夫子的私塾启蒙读书。先生收了父亲用红纸包起的“贽敬”(小洋十元),行礼如仪之后,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活。第二年,我转到号称“神童”、“才子”的燕贻谋先生设在大横街“少白楼”(餐馆名)的私塾,读《诗经》、《左传》,第三年仍在那里读《古文观止》、《唐诗》,开始作文。第四年,燕先生不来了,我转到水东门内水沟边车绍轩先生的家塾里读了两年。  相似文献   

14.
李阳民  郭添阳 《福建史志》2013,(6):52-53,61
民国3年(1914年)10月27日(农历九月初九),杨成武将军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宣成区下畲村一户贫困农民家庭。他6岁上学,在村里一间光线暗淡的屋子里念私塾,十几个孩子聚在一起,读《论语》、背《孟子》,朗朗有声。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因为顽皮,杨成武还被先生罚跪在孔子圣位面前。  相似文献   

15.
<正>鲁迅先生从7岁入私塾读书,到1909年8月从日本留学回国,共接受了长达21年的学校教育。鲁迅7岁时那年,父亲周伯宜把他送进私塾读书。鲁迅的第一位私塾老师是鲁迅的远房叔祖父周玉田,他每天让7岁的鲁迅背诵"‘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白盘古’  相似文献   

16.
如今的影视里,常出现私塾和私塾先生,不过就连70多岁的老弟,怕也弄不清那里头演的究竞是真是假了。我老家住在浙江的一个县城里,家里人认为私塾的基础能打得扎实,于是决定让我上私塾。现将当时私塾的情况回忆出来,大家可能会感兴趣。  相似文献   

17.
唐黎标 《古今谈》2006,(1):75-77
如今的影视里,常出现私塾和私塾先生。不过就连70多岁的老弟,怕也弄不清那里头演的究竟是真是假了。我老家住在浙江的一个县城里,家里人认为私塾的基础打得扎实。于是决定让我上私塾。现将当时私塾的情况回忆出来,大家可能会感兴趣。  相似文献   

18.
1926年4月17日,我生于山西省陵川县附城镇西下河村。家极贫,只有土地二亩半,无房,借住他人一间豆腐坊。父在外做长工。我七八岁上学两冬。7岁开始给人放牛、打短工、住月工、做季工,直至18岁参加工作。自幼酷爱学习,可谓“家虽贫、学不辍”。但我“有心读书无书读”,常在别人大扫除后的垃圾堆上捡破书,忽捡半本《大学》,忽捡半本《中庸》,忽捡半本《小罗成》,忽捡一个老《包公》,捡来什么读什么,读书一如收“古董”。但我夜读不学“囊萤”和“映雪”,而是“日暮收工兼打柴,夜里烧柴充书灯”。我整整打工10年,那滋味深有感触,“一怕天阴雨下,二怕种毕锄罢,农事空闲少人问,三怕长冬雪大。阴天下雨闲暇,种毕锄罢回家,农事有空肚也空,大雪长冬难过。” 我12岁时抗日战争始发,便参加了村里的儿童团、牺盟会,  相似文献   

19.
<正>辗转大后方读书1937年秋,我由淮安中学初中部刚考上了高中部,没上几天学,日军进攻上海,形势危急,江苏各地学校停学,学生解散回家。日军攻占南京后过江向北边打,到了高邮一带停止北进。江苏省政府迁居淮阴,形势有所和缓,省府在淮阴安定后,见暂时无战事,而失学青年又多,便决定办中学,利用石湖乡师办第一联合中学,由武海楼任校长,曹衍鲜在盐阜办第二联中。学生招好,刚开学一个多月,日军又  相似文献   

20.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我想起了我的爷爷——一位曾参加远征军人缅作战的国民党抗战老兵. “你应该当兵去” 爷爷原名叶学贤,后改名叶筱清.1920年出生在湖南平江县安定镇小田村一个比较殷实的家庭. 爷爷5岁开始读私塾,由于聪明,深得老师的喜爱.爷爷读了9年私塾,能吟诗作对,练得一手好毛笔字,深得乡邻夸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