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武生 《纵横》2009,(11):4-11
1949年3月23日,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央机关工作人员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这时北平已经解放一个多月了。出发前夕,毛泽东对周围的同志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2.
欢腾吧,北平     
《神州》2007,(2)
1949年北平春来早,200万市民舒展的面容,街头巷尾的欢声笑语,和生机盎然的春天融为一体,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欢快。1月31日,解放军进城接防的消息,飞向北平的各个角落;2月3日,解放军进驻北平入城式的喜讯,激荡着每一个北平人的心,他们盼望已久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唱啊!  相似文献   

3.
第二条战线     
《神州》2007,(2)
北平这座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为中华民族培育了多少英雄豪杰,文人志士。但最杰出的要属解放战争时期的北平地下党及他们的卓越的领导人,他们创造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绚丽灿烂文化中最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北京电影制片厂始建于1949年4月21日,原名北平电影制片厂。1949年10月1日正式更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成长,现在北影厂已经经历了整整50个年头了。一、初创期成绩显著北影厂初建时,它的人员构成,一部分来自东北电影制片厂,一部分来自华北军区政治部电影队的技术人员,一部分是国民党原设在北平的中央电影企业公司第三制片厂的员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同中国共产党早已休戚相关,同舟共济。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外地从事电影工作的驻北平办事人员,构成了二百多人的一个小厂,田方任厂长,汪洋任副厂长。北影厂在1949年到1966年的…  相似文献   

5.
对邓拓辞世传说的澄清我们是邓拓的子女,近见2013年11月的《炎黄春秋》第一篇文章,是邢小群、丁东采访高锴整理出的一篇《高锴:我在全国人大的见闻与杂感》。其中有四行字的内容有错误,我们在此指正,以免以讹传讹。文章中写到"文革开始,邓拓是第一个自杀的著名人士。听说他是服水银死的。水银可以使尸体笔直,表示刚强不屈。还听说,他留下了一封遗书给彭真、刘仁:‘我牵连了你们,对不起你们了。’"  相似文献   

6.
时锋 《文史春秋》2006,(10):44-49
龙首扬雄威——北京市公安局成立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后,军管会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接管工作。接管北平警察系统,建立人民公安机关,是接管北平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平市军管会对此十分重视,早在1948年12月17日,就已宣布成立了北平市公安局,任命谭政文为市公安局局长,刘  相似文献   

7.
正1942年2月25日,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河北平山吊儿村,司令员聂荣臻推掉所有工作,专门接待从北平来的两位"洋教授"。他们都来自英国,一位是燕京大学经济系的林迈可,一位是物理系教授班威廉。聂荣臻给予两位"洋教授"以极高的尊重和礼遇,并恳请他们留在晋察冀边区。那么,这两位"洋教授"为什么来晋察冀?他们在晋察冀做了什么?林迈可,英文名迈克尔·林赛,1909年  相似文献   

8.
经过“文革”的人,恐怕没有不知道邓拓、吴晗、廖沫沙被打成“三家村反党集团”那段历史的,然而,邓拓在文革前遭遇的“倒卖文物案”却鲜为人知。当年与邓拓共过事的原北京市委办公厅干事朱方狮老先生曾亲身参与这一案件的调查,他向我们讲述了这个令人慨叹的历史事件。“大跃进”中间,许多人头脑很热,什么“亩产万吨粮”啦,什么“赶超英美”啦,牛皮吹上了天。邓拓调北京后办了一个叫《前线》的理论刊物,发刊词是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亲自写的,其中有句很精辟的话:“更不像风筝、氢气球,随风飘浮,即跟着空气办事。”这就是针对“大跃进”的。…  相似文献   

9.
“千古伤心文字狱”“八方泪洒马南邨”。这是人民日报全体同仁献给邓拓同志挽联的上下联末句。这位当代文豪不幸在“文革”中含冤离世,身后却留下血凝翰墨,泪润华章。人们捧读再三,不禁感叹不已!不久前出版的《邓拓诗集》,是由邓拓同志的夫人、老一代新闻工作者和著名播音员、原中国国际广括播电台台长丁一岚同志亲手搜集编辑,并撰写了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前言。为纪念邓拓同志诞辰(1912年2月6日)83周年,本刊特转载了一岚同志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赖晨 《福建史志》2014,(6):53-53
据《忆邓拓》一书(廖沫沙等著)记载:1936年,商务印书馆约邓拓撰写《中国救荒史》书稿,因为各种情况阻滞,当邓拓接到商务印书馆限期交稿通知时,只剩下三个月时间。这么短时间如何完成任务,家里人也替他着急,但邓拓却十分从容。邓拓用20天的时间搜寻资料。以纸条做标志,夹人书内,然后拟出一个提纲,即动手写稿。写稿时,他找来4个抄手(助手),两个赶抄资料,两个誊清手稿。由于家里没有那么多纸张,所以他写手稿时,是不管什么纸,拿来就用。邓拓落笔神速,写满字的纸张,像雪片般纷纷落下。  相似文献   

11.
邓拓(1912--1966年),福建福州人,出身于晚清文人家庭。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早在1944年5月,邓拓就主持编辑出版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建国后,受命主持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这一对期,邓拓很受信任。他曾被提名为八大的中央委员,因为以《人民日报》重要地位,总编辑是应该有这个位置的。但是他表示谦让,说这个位置应当留给别人。有一个时期,还传说邓拓要去给毛泽东当秘书,也被他谢绝了。但中央还是决定邓拓出席政治局会议,以便了解中央精神,及时在报纸上宣传贯彻。  相似文献   

12.
初谈搁浅     
《神州》2007,(2)
解放军兵临城下,北平地下党积极开展政治策反工作,终于使傅作义将军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派代表出城与我和谈。双方代表共烤一炉火,同睡一条炕,然而他们毕竟是交战  相似文献   

13.
和平解放的北平并不和平,大批国民党特务潜伏下来,伺机破坏新生政权。刚刚进城的我公安干警,气也没喘一口,就投入了侦破暗藏敌特的战斗。他们发扬我军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传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迅速将潜伏北平的最大的特务组织保密局北平技术纵队一网打尽。  相似文献   

14.
傅作义再二再三地向蒋介石发电要求辞职毛泽东最担心的就是傅作义率部逃跑林彪急切地问:那封信交给了傅作义没有?傅作义向陶铸提出要见毛泽东 蒋介石批准了傅作义扩军备战、坚守北平的计划 直到40多年后,经历过北平当年那些曲曲折折和平进程的人们,还都不无感慨地说,他们没想到北平最后是那么圆满的结局。 不仅仅是他们,就是毛泽东,就是蒋介石,也没有想到北平这座地球上最后的古都,完全幸免了现代化的炮火而平安无事。 蒋介石是有不放一枪一弹撤退华北的动议的。但是,他不是心疼北平的古建筑,而是想让傅作义的几十万军队去华东南保卫他的半…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侯马市上北平望遗址调查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马市为晋国晚期都城——故“新田”所在地,从1956年发现以来,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大收获。在1986年8月至1987年10月的全省文物普查工作中,共发现和复查了古文化遗址三十余处。其中,在上北平望遗址中首次发现了商代二里岗文化遗物,是这次文物普查的主要收获之一。现把上北平望遗址的调查情况介绍于后。上北平望遗址位于侯马市高村乡上北平望村(俗称上平嘴子),汾河东岸的台地上(图一),总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文化层  相似文献   

16.
朱蕴山与安徽省动委会徐承伦“七·七”卢沟桥事变时,朱蕴山因胃穿孔在北平协和医院动了手术。不久,就从北平到天津搭船到青岛,过济南,到南京。当时国民党政府已下令退却,迁都武汉。他当即去中共办事处,会见了董必武、叶剑英。他们赞成他回安徽发动抗日工作。随后他...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举行了热烈的入城式,这次入城式是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次入城式,解放济南、沈阳的时候都没有入城式,只有解放北平的时候有。1949年3月,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曾说:“北平入城式是三年半战争的总结,北平是全国打出来的,入城式是全部解放军的入城式。”北平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北平的和平解放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四位老同志的记忆中,60年前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他们娓娓道来记忆中的1949年。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父亲汪金丁,笔名金丁,生前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他在年轻时受新文学运动影响,爱好文学创作,经与丁玲通信,介绍结识了由河南到北平的师陀(芦焚),1932年春与好友徐盈及师陀在北平合办了一个文学刊物《尖锐》。他把发表他们作品的这一刊物寄给一向景仰的鲁迅先生,不久就读到了发表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机关刊《文学月报》  相似文献   

19.
邓拓是党的优秀领导者,杰出的人民新闻家。他的《燕山夜话》、“三家村”杂文、诗词为中国文学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邓拓又是著名的意识形态专家,在理论、历史、哲学等方面都有独到建树。是一位实事求是、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为共产主义的理想奋斗终生的革命者。在十年动乱拉开序幕之时,邓拓出于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显然希望能够借助当时党中央一部分具有清醒头脑的领导者的支持,把由姚文元评《海瑞罢官》一文而拉开的“文化大革命”的序幕重新关上。为此,邓拓在彭真等同志的支持下,进行了巨大的努力,直到…  相似文献   

20.
八闽奇才钟一邓,九州忍泪读燕山。80年代上半期,我在两次编选邓拓同志的杂文时,自然地吟出了上述这副挽联,这次临文时,又想起了它。我觉得这两句话至今适用,以后也会长远地适用的。邓拓的《燕山夜话》就要由北京市三家村文化实业有限公司资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郑重地重新出版了。邓拓同志夫人丁一岚同志在两年前即已约我为此书写一序言。我既是革命晚辈,更兼不学,当然不敢言序。但作为邓拓文章的一个爱读者和景仰者,读后的感想总是有一些的。这次临笔时,我首先就想起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的一段话,文长,此处只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