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化——这个地名乍一闻自然和撒拉族联系在一起。在外界,似乎成了撒拉的代名词。因此人们对其所辖区内的近三万多人口的藏族同胞却了解甚少,观察甚微。其实循化以四个藏族乡为主的广大藏区也跟其他藏区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 抢婚。这种婚俗在其它藏区也有,是一种特殊的较原始的婚俗。但是由于地域和环境的差异,不同地  相似文献   

2.
藏民族自古就有了地区性或部落性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及图腾崇拜。藏区兴起本教以后,人们逐渐地信奉本教所提出的诸神。自佛教传入藏区后,佛本之间进行了相当一段时期的斗争,最后佛教大获全胜,藏区全面推崇佛法。与此同时,原来本教的许多仪式、仪轨及神灵,并没有赶下西藏宗教舞台,而是被纳入到佛教理论之中。于是就出现了既供奉佛教所倡导的众生皈  相似文献   

3.
《攀登》2017,(6)
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是青海藏区精准扶贫面临的特殊挑战。造成青海藏区贫困的原因复杂多样,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恶劣,社会历史发展滞后等固有因素,也有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素质较低等社会因素。青海藏区精准扶贫需要从资金投入、灾害预防、健康保障、产业发展、素质提升等方面制定特殊政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反贫困战略,才能确保脱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4.
循化——这个地名乍一闻自然和撒拉族联系在一起。在外界,似乎成了撒拉的代名词。因此人们对其所辖区内的近三万多人口的藏族同胞却了解甚少,观察甚微。其实循化以四个藏族乡为主的广大藏区也跟其他藏区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5.
谢善琼 《神州》2011,(7S):150-150
四川省委、省政府一贯高度重视藏区民生工作,为进一步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藏区人口素质,改善藏区群众生活质量,促进藏区长治久安,从2009年开始,结合“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了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该项计划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全面提高藏区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适应藏区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探讨更符合藏区学生特点和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评价方式,以培养更多适应藏区旅游业发展的专门性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顾炳枢 《丝绸之路》2004,(12):37-39
在藏区,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看到那奇特的嘛呢石堆。那些或形成石堆石墙,或散布在山沟水流之中,或高踞于山崖之上的嘛呢经石,那些刻在青、白、红各色石头或石板上的单色或彩色的经字,散发着一种圣洁肃穆的神秘气氛。嘛呢堆,是藏区自然和人结合的产物,是宗教的衍化,精神的雕塑,是一种少有的化奇迹。  相似文献   

7.
韩宏亮 《攀登》2016,(4):16-20
党性教育缺乏吸引力、党员"入口"把关不严、不合格党员"出口"不畅、党员激励机制缺失、党性评价体系不完善,是影响藏区党员合格的主要因素。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增强藏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建立更加科学的藏区党员发展机制;探索和完善藏区不合格党员淘汰机制,形成藏区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激励机制;构建藏区党员的党性评价体系,促进不合格党员向合格党员转化、合格党员向优秀党员提升;补齐藏区党员队伍建设短板,夯实藏区基层政权的强大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8.
《攀登》2016,(3)
城镇化是青海藏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力。本文从青海藏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入手,结合实际分析了推进藏区城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指导、遵循规律、文化传承的原则。提出了建设和壮大藏区区域性中心城镇、培育和发展新兴城镇、打造重点城镇的藏区城镇化发展的设想。并从搞好科学规划、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建立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提出了推进青海藏区城镇化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艳  刘礼 《神州》2013,(36):92-92
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关注藏区发展、关心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为藏区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维护藏区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写入了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藏区"9+3"中职生的养成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接受藏区"9+3"中职生的学校应在进行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深入分析藏区"9+3"中职学生的特点,健全养成教育的培养机制,多举措、多途径加强藏区"9+3"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本文将通过对藏区"9+3"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增强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嘉绒藏区推行的土司制度不但有效治理了藏区,而且也促使藏区少数民族文化发生变迁。本文以嘉绒藏区为中心,从藏区的政治形态、原始社会生产模式、传统文化等方面剖析了藏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脉络,探求了该变迁的规律和特征,认为嘉绒地区的民族政治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始社会生产模式解体,传统文化走向多元性而且在和周边文化交融之时,嘉绒藏族文化也流传至内地。  相似文献   

11.
论点摘编     
《中国西藏》2015,(2):95
中国藏区金融体系发展探讨蒋霞在《民族学刊》2014年第6期上发表文章,中国藏区长期以来由中央财政支持,金融发展滞后,金融对经济的贡献严重不足。当前藏区处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有必要改进藏区的金融体系。通过比较藏区和其他民族地区自治区银行、证券、保险业机构网点数据,发现当前藏区金融体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机构种类单一、网点少、服务品种少、配套服务欠缺、民间金融活跃。这些特点导致藏区金融行业竞争不足、创新乏力、贷存比低、银行惜贷、风险大、无法引领经济快速发展等问题。藏区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应为:引入全国性商业银行,组建地方性商业银行,县域及以下地区组建  相似文献   

12.
《攀登》2017,(5)
藏区维稳是国家整个维稳体制中的一个难点。当前青海藏区的维稳机制应当重视藏区维稳工作队伍建设、明确藏区维稳机制运行的目标取向、藏区维稳机制运行的表现形式、注重发挥宗教对藏区维稳的正面影响力、改变牧区教育整体薄弱状况以及提升藏区群众对维稳规则的认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安多在明朝经营整个藏区中具有特殊作用。明王朝把安多看作是经营整个藏区的示范区和桥头堡。明王朝对藏区的治理沿袭元制,并有所突破和创新治理安多藏区的原则是羁縻与怀柔并举,主要措施有“土流参治”、“僧官制度”及官办“茶马互市”等。总体而言,明王朝在安多藏区的治理是成功的,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苏靖 《丝绸之路》2015,(4):73-74
甘肃藏区包括甘南藏区和武威天祝藏区,藏区文物遗存比较丰富,覆盖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类型。由于地理上的过渡性、文化上的交融性、宗教上的包容性,甘肃藏区文物遗存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独特优势,是民族交流融合、发展繁荣的重要历史见证。但由于城镇化发展和村民保护意识不强,文物保存现状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15.
拉卜楞是安多藏区最大的格鲁派寺庙,历史上是安多藏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长期以来,以拉卜楞寺为中心,其周边藏区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春节是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的传统节  相似文献   

16.
公元13世纪,藏区雕版印刷技术和藏纸制作技术发展后,藏区印刷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各地寺院纷纷建起了印经院。这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播和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藏区七大印经院简单地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书讯     
《中国西藏》2007,(3):96-96
《民国时期西藏及藏区经济开发建设档案选编》为了反映民国时期西藏及广大藏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历史以本来面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作,将反映和记载民国时期西藏及广大藏区经济的有关档案汇集,以供研究。该书所辑档案共141件,起于民国十九年(1930)11月11日,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3月。主要内容有:西藏及藏区财政金融、交通建设、邮政电信、商业贸易、藏区经济调查与开发规划等。这些档案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布,是记录民国时期西藏及藏区经济发展状况、西藏与祖国内地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这样系统地公布西藏及藏区经济档案文献尚属首次。书号ISBN7-80057-798-8,32开,338千字,定价26.00元。已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正红军长征在藏区筹粮问题研究喜饶尼玛和李双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红军长征在藏区重要紧迫的任务就是筹集粮食,在充分考量藏区农业生产条件、社会环境及藏民特殊储粮习惯后,红军通过理性地调整民族宗教政策,激发藏区民众,特别是上层自发支援粮食的热情,在藏区各级革命政权的帮助下,发挥长征精神寻找粮食代用品等方式来筹集粮食,为保存实力与继续北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化了党与藏区群众的联系,也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  相似文献   

19.
《攀登》2019,(6)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通过梳理70年以来青海藏区发展脉络,回顾青海藏区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总结青海藏区经济发展的经验,为青海藏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云南藏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给藏区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本论文简要介绍了云南藏区土地改革的进程,着重分析了云南藏区土地改革与全国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云南省内其他地区土地改革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