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07年春季举办的上海东方国际四十四届艺术品拍卖会上,成交了一件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绘画作品。这是一幅扇画,内有纳兰隶书题识:“甲寅新秋仿云林溪亭秋色小景”,钤“成德”印。此扇面曾为已故文学家、翻译家施蜇存先生收藏。“甲寅”为康熙十三年(1674),成德仅二十岁,此画当为他的早年习作。“云林”即元代著名画家倪瓒之号,倪瓒为无锡人,擅画水墨山水,他继承发展了五代宋初的董源、巨然开创的山水画格法,以冷逸荒寒的画面和萧疏清远的意境,在古代文人画中独树一帜,并影响着后世。明末清初,江南士人以有无收藏云林画为清浊、以能否摩仿云林画为雅俗。受汉人风习影响,纳兰成德对云林画极为欣赏,他曾收藏过倪瓒的《溪亭山色图》和《溪山亭子图》(参见拙作《纳兰性德书画收藏录》),尤其是《溪山亭子图》,原为都尉耿昭忠(信公)收藏,纳兰成德曾多次向他借观,并在与张见阳书札中谈及此画,邀其鉴赏,最后竟购入“通志堂”。纳兰成德喜好云林画,不仅是因为深染汉人风习,还由于他的江南情结。成德结交的朋友多为江南名士,其中又以无锡人为最,所谓“平生师友尽在此邦”。他生平仅去过一次无锡,而且是他在去世的前一年随康熙南巡到过无锡。此前,他对无锡的了解,仅仅...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博物馆收藏的沈周的《涧水村居图扇》和文嘉的《水墨山水图扇》,是馆藏书画的精品。《涧水村居图扇》(图一),高19厘米,横51厘米,扇骨二十二根。画中近景树石沉浑苍古,干笔皴擦,水墨渴染,浓郁苍润;远景水墨淡淡一抹远山。左侧数座茅屋错落  相似文献   

3.
《名家翰墨》第十三期"书画鉴定特辑"上,刊登了丁羲元先生《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卷〉新考》一文。文章以赵氏画卷(图一)题款中鹊山、华不注山的方位错误为线索,经过一系列考证,得出这样的结论:"综上所述,现存的赵氏《鹊华秋色图卷》,从画心的赵孟頫题款到卷后元人以及明代一些重要题跋均系伪托,这些迹象反映出画作本身严重的真伪问题……因此我以为传世的这卷《鹊华秋色图卷》,很难排除为明人之伪托。"笔者认为丁先生文章的观点不能成  相似文献   

4.
黄埠墩     
无锡的黄埠墩,地处古芙蓉中心,惠山寺塘泾出口处,旧名小金山。墩小而圆,面积220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小。四周石砌驳岸。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曾疏浚古芙蓉湖以通水道北上伐齐,舰船停泊于此。有书可据,则是公元前248年,楚春申君黄歇迁封江南,以古吴墟为都邑,在无锡治水有功。《越绝书》记有“春申君时,立无锡塘,治无锡湖”。无锡湖即芙蓉湖,黄歇曾扎营墩上,是为“黄埠墩”名称的由来。黄埠墩地处运河河心,北为双河口、南望江尖渚,两岸多条河流交会于芙蓉湖,河面阔,水势大,令人有洪水不可没、水柘不见底之感,以至本地人称此小墩永不会沉没,且有民歌流传:  相似文献   

5.
孙天牧,1911年4月18日生于山东,是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孙墨佛、孙天牧书画馆”名誉馆长。他研习北派山水达十数年之久,对历代的绘画理论和风格各异的表现技法有着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功力,1953至1956年,天牧先生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复制完成的宋·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王晋卿《渔村小雪图》、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李成《寒鸦图》、元·赵子昂《秋郊饮马图》以及唐、宋、元各名家山水画册,至今仍替代原作向中外宾客展出,孙先生对祖国绘画艺术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于此可见一斑。天牧先生在漫长的艺…  相似文献   

6.
正丁愚(生卒年不详),号六阳道人。四川华阳人。曾寓居海上,与张善孖、张大千兄弟交往甚密。后归四川。修行于成都二仙庵。山水、人物、花卉、走兽皆精。有《益州书画录附录》《榆园画友录》行世。此幅《松溪泛舟图》远绘千岩叠嶂,巍峨高耸,烟岚如带,环绕其间;中绘绵延峻岭,沟壑纵横,林木葱茏,邨居隐现;近绘岸渚坡石,虬松苍翠,草亭幽静,银溪潺潺,高士泛舟、乐此其间。丁愚此作以水墨绘之,其构图繁复充盈,笔墨苍润秀雅,画意高远清幽;六阳道人诗题论画,写山水心得,颇有见地,与此图相配,足见丁愚水墨造诣。  相似文献   

7.
<正>苏州顾氏过云楼旧藏《赵天裕、柯九思、赵原、顾安、张绅、吴镇六家墨竹卷》(简称元《七君子图》)和《王翚水竹幽居图卷》两幅珍贵书画于苏州博物馆建馆50周年之际正式被我馆收藏,实乃苏州文物史上的一段佳话。王石谷(1632-1717年)《水竹幽居图卷》(图1)引首为手绘百花笺,纸亦古旧。画面以平远法展开江南柳塘小景,湖面静阔,岸边茅屋、小桥,远处山岭隐现,溪水迂回,绕坡入湖。前景坡岸  相似文献   

8.
苏州博物馆藏明代刘珏《烟水微茫图》轴(图版柒),纸本,水墨,纵139.4、横44厘米。刘珏字廷美,号完庵,吴县人。明永乐八年(1410年)生,成化八年(1472年)卒,年六十三岁。善行草书,师李北海;画师吴仲圭、王叔明,史称他"皆能得古人笔  相似文献   

9.
无锡太湖之滨鼋头渚公园内,有一“憩亭”。亭内古碑一通,碑高182厘米,宽84厘米。碑文是落款为“仲山王问”的一首作于嘉靖戊申、书于隆庆丁卯的古体诗《湖山歌》,故称之为《湖山歌碑》(见附图)。  相似文献   

10.
<正>《南山积翠图》卷是清初王原祁的晚年代表作(图一),现收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画心尺寸:纵43.8、横338厘米;纸本设色,以水墨为主,辅以青绿浅绛。1988年由国家古书画鉴定小组鉴定为一级藏品。王原祁(1642-1715年),清初著名画家,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清初"四王"。因专心画学,被招供奉内廷,曾奉旨编撰  相似文献   

11.
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任皇帝,在位61年,其间,为了缓和当时江南地区反清斗争,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也为了视察黄河、运河的河防工程,观览民情,曾于康熙23年(1684)到康熙44年(1705)期间六次南巡.其中,第二次南巡归来,诏集天下名工,绘制了反映这一盛举的巨幅手卷——《康熙南巡图》(以下简称《南巡图》)《南巡图》共12卷,绢本,设色.在绘制正图前,先由王翚等绘草图12卷,纸本,淡设色.内容与正图相仿,尺寸比正图略小.粉本呈康熙皇帝过目,获准后始画绢本.我在81年—86年曾复制过《南巡图》纸本一轴.这轴手卷画心纵65、横2955厘米,包括无锡至苏州一卷(长2094厘米)及散片三幅,拖尾上有跋111厘米.我在复制过程中及复制完成后,对《南巡图》进行了研究,查证了有关的一系列资料.本文就《南巡图》的主持者与绘制者问题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南京博物院藏有朱耷《牡丹大石图轴》(图1),纸本,水墨,124.6cm×62.3cm,款署“八大山人”,下钤“驴屋人屋”白文印。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鉴定此画为真迹, 编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七册(文物出版社版)。此画曾多次展出过,笔者反复观摩,对署款“八大山人”四字的书法疑其为伪,因此查阅了与此作创作年代相近、署款  相似文献   

13.
李翔 《中华遗产》2006,(5):170-171
《女史箴图》的作者顾恺之(341—402年)是东晋、南朝刘宋时期江苏无锡人。他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写入史书,留下个人传记的伟大画家,被画界尊奉为中国画家四祖之首。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21,(7)
正王渊是活跃于13至14世纪中叶的花鸟画家。他字若水,号澹轩,一号虎林逸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兼擅人物、山水,是元代花鸟画坛的领军人物。他的花鸟画,承前启后,"毫端点染成幽鸟,浙右风流好画师"~①,是元代画坛的一座重镇,开启了明代以降水墨写意花鸟的先声,对后世的花鸟画影响甚巨。在其传世的诸多花鸟画中,有两件水墨花卉,一为《折枝花卉》(大英博物馆藏,以下简称"大英本"),一为《牡丹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以下简称"故宫本"),两件均为折枝水墨花卉,不仅风格相近,且构图、印鉴及题跋也很相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杏园雅集图》是明谢环所缯。谢环字廷循,以字行世。浙江永嘉人。善水墨山水,宗荆、关、董、米诸家。永乐中进入画院,宣宗时授锦衣卫千户。喜赋诗吟咏,有《梦吟堂集》。他的真迹,留传很少,关于他的资料,记载也不多。这幅图和题跋,可以补文献之不足,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明沈周《溪山秋色图》卷为该博物馆亚洲艺术部重要的藏品之一。1976年,此图卷被时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董事会主席Clarence Douglas Dillon(1909~2003年)从Earl Morse夫妇手中购入,并于1979年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8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之后在1987至2016年间多次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成为代表该馆中国艺术的重要藏品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黄埠墩,系无锡古运河主航道中一小岛,位于吴桥以南,京杭运河无锡城区北塘段。相传战国时,楚相春申君黄歇曾疏浚芙蓉湖,治无锡湖,立无锡塘而留下此岛,后人为纪念黄歇,命此墩为黄埠墩,是无锡历史最为悠久的名胜古迹。本文择要介绍明清时期的黄埠墩。一、黄埠墩氽在水浮面明〔弘治〕《重修无锡县志》载:“黄埠墩在县北五里,有水环其四周,上有水月亭、环翠楼,九龙诸峰并列于前,过客必登览焉。”黄埠墩是明代大运河上重要景观、必游景点,看山观景,顺便歇息。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16,(12)
正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历代书画家临学的重要起始之篇,也是书画鉴赏家们断代研究的标准件。现有大英本和故宫本两本存世,本文论述的是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东晋画家顾恺之(约345~406年),出身士族家庭,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是杰出画家、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传世的古代绘画作品中,故宫博物院藏《江山秋色图》卷(彩色版,图版二、三、四)是一幅极其精彩的山水画巨作,相传为南宋赵伯驹所画。作者在继承我国传统青绿山水画法的基础上,以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将这一传统画法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使其更臻完善和成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点、创作思想和艺术风尚。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文物总店在接收芜湖市文物商店移交的一批文物中,发现有明代仇英《九歌图》册壹本。据说此册系建国后在芜湖市郊一居民家拆迁的老房子屋檐里发现的,后被芜湖市文物商店征集。经鉴定属明代作品。仇英《九歌图》册,共九开(画8页,字10页),纸本,白描人物、水墨行书,每页纵25.8厘米,横24.3厘米。册名《九歌图》为明代文徵明所题。册中有仇英根据屈原《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