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中     
从小学到现在,一天天地长大,日记本换了一本又一本,日记中所载的事也换了一轮又轮,但换不去的是日记中的情……翻开我的日记本——我听见我的生命之鸟、希望之鸟正站在梦的枝头,亮开它的嗓子,唱着一支又一支我听不懂的歌,但却是使我奋发向上的歌。  相似文献   

2.
杨雨青 《纵横》2009,(5):22-24
在台北“国史馆”收藏的蒋介石档案中,有蒋介石命亲信根据自己日记编写的事略稿本,其真实性已经为蒋介石日记原稿所证明,而其收录的与日记相关记载有直接关系的电报、手令、信函等文件,则大大丰富和拓展了蒋介石日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战争期间,一些日军官兵利用战斗的间隙,将自己在战场上的亲身经历、内心感受,以及所见所闻以日记的形式纪录了下来。战后,少数日军官兵的日记被公布于众,而更多的日记则仍埋没于民间。尤其是近些年来,在日本学和正义人士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一批原日军官兵的日记和书信终于被陆续发现并在日本公开出版。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原日军官兵,出于内心的良知和正义感,将自己多年保存的当年在中国战场上的日记公之于众,并公开出版,以警示后人。这些日军官兵的日记,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记述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情形。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泉州市方志委以独树一帜的创新实践,探索出日记、月志、年鉴、志书"四位一体"系统有效保存地情资料的工作机制,通过年鉴、月志、日记全方位整合编辑资料信息,变被动占有材料为主动占有材料,为存史修志提供全面翔实资料。这一经验获得中指组、省方志委领导高度肯定。2010年央视《方志中国》专题报道了泉州方志委创刊《泉州日记》《泉州月志》的做法。2014年  相似文献   

5.
葛李媛 《南京史志》2023,(37):46-47
<正>“暖日记”是幼儿认知和情感最自由、最真实的表征和表达。在一日活动中,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认知、经验等,将“暖日记”融入其中。“暖日记”融入幼儿活动需要一定的策略支持,以便幼儿能敞开心扉,向他人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记录自己最自由、最真实的表达。本研究以幼儿“暖日记”活动为研究背景,以本园幼儿和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观察、分析“暖日记”在幼儿活动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与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的关系,一直困绕着喜爱探索历史之谜的人们。关于蒋纬国的身世,社会上有各种传说,2007年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查阅蒋介石日记,曾试图查找出关于蒋经国和蒋纬国的身世的答案,但是,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不过从日记审视蒋介石的亲子情,可以发现蒋介石深爱着他们,相比之下,蒋介石爱蒋纬国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7.
陈福康 《文献》2005,(1):169-191
郑振铎先生生前,曾发表过经他自己整理的日记两种.一是《欧行日记》,乃其青年时因大革命失败而避难国外的日记,1934年10月31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所记为1927年5月21日至8月31日.  相似文献   

8.
<正>蒋介石与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的关系,一直困绕着喜爱探索历史之谜的人们。关于蒋纬国的身世,社会上有各种传说,2007年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查阅蒋介石日记,曾试图查找出关于蒋经国和蒋纬国的身世的答案,但是,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不过从日记审视蒋介石的亲子情,可以发现蒋介石深爱着他们,相比之下,蒋介石爱蒋纬国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9.
历来研究民国史和日汪史的人,都认为汪精卫是从不写日记的,更不见有遗嘱的记载。但1964年在香港出现了汪的遗嘱《最后之心情》;1987年又在上海发现汪的《日记》。相信者谈其有,不信者道其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日记》的发现 1987年11月12日,民革成员朱景正、方铿夫妇,将汪精卫的《日记》捐献给上海市档案馆。朱、方为解放军军事医学院和上海徐汇区百货公司的退休职工。他们的举动,受到了上海市档案  相似文献   

10.
《文献》2019,(6)
<正>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定价:18000.00元日记是人们对自己的活动、见闻以及对事物的观察与研究心得乃至思想感情的记录。一些历史人物的日记和涉及历史事件的稀见日记,除了重要的史料价值外,还具有文献保存与收藏价值。清华大学图书馆所藏古今日记千馀种,最珍贵者为清代以后的稿钞本日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2015,(5):22-23
我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日记的形式,是应用文。日记不一定是文学形式——当其具备了文学性之后才可以说它是文学形式(日记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功力,包括叙事、状物、抒情和修辞等方面)。日记的功能主要是实用,许多人写日记并不是为了创作或者为创作做准备。强调了日记的文学性,就对初写日记者,是一种束缚。青年人,记起了日记,就会慢慢地找到合适自己的形式,在练习中趋向得心应手。现代社会生活繁杂,节奏快,信息多,日记便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有益的文体形式。日记,可能会成为研究近现代历史的学者重要的参考文献。一些幽暗的、不大为人注意的东西,一些历史场景中的细节,一些被歪曲了的真相,往往会隐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根据乔志强教授摘录的山西乡绅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进行了一些研究,现在山西省图书馆收藏的稿本《退想斋日记》将全部影印出版.该稿本原有200余册,既是刘大鹏效仿曾国藩的日记书写的"道德日记",也是他对身边生活世界的记述和其生活哲学的表达.自号"梦醒子"的清遗民刘大鹏将自己内心拒斥却不得不生活其中的新世界视为梦境,日记中对生活世界的记录也就不得不被同时视为对刘大鹏梦境的记录.当人们利用日记展示的多是历史上的官场、世风、制度兴废和事变的时候,不能忽略日记这一个体化文类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宋教仁在日本期间,曾致力王学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几乎每天晚上都在读王阳明的著作和《王阳明年谱》,将心得记在日记里面。他向人宣扬,王阳明的不少言论击中了当时社会的弊病,对中国革命是大有益处的。他还常常用王学中的言论对照自己的言行,自我反思,来提高自己的素养。他在日记里写道:  相似文献   

14.
常家树 《百年潮》2007,(6):34-37
鲁迅逝世 1936年初,在严寒的气候中,鲁迅的病情加重,肩膀和两肋开始疼痛,气喘,发烧。6月以后,病情更令人担忧。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追述说,自5日以后,“日渐萎顿,终至艰于坐起(日记)遂不复记”。连一向坚持的日记都不能记了。来访的客人不能一一会见,只得由夫人许广平做耐心解释和转达意见。  相似文献   

15.
何蜀 《炎黄春秋》2007,(6):64-66
著名学者吴宓,曾经冒险“偷书”。 这是发生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之中的事,是吴宓自己在日记中如实记下来的(见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续编》,三联书店2006年4月第一版)。其缘起,在于文革初期红卫兵的抄家。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日记》的作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是苏联人。1942年至1945年,彼得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来到延安。他以日记形式,根据自己的观点,记述了延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以来,泉州市方志委深刻领会《条例》精神,解放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录”职能建设上,扎实推进地情日记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呈现良好局面。对此,本文进行简略阐述,以抛砖引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乌当区档案馆馆藏的《慰民生活》日记体记事本,是民国时期在贵州省保安司令部任职的国民党军官卢世平的私人日记。这两本日记的内容虽然只是卢世平记录自己人生经历的一些片段,但通过一个国民党官吏亲历亲记的文字资料去了解贵阳解放前夕的历史状况,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相似文献   

19.
正清末状元张謇,在1917年1月20日的日记中,抄录了自己为通州友人钱九皋所写的祝寿诗《寿钱翁七十》:"贵重最农夫,钱翁识字殊。岁功排菽枣,家世长枌榆。训子出求学,言商仍向儒。田间无暇日,七十只须臾。"张謇在诗中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言商仍向儒"的志向,即以儒家伦理道德指导经商行为,保持真正儒生的本色,要身在商海,心系天下,始终不忘爱国报国。爱国之情自古有之,而像张謇这样一个实业家,一切行为处事均从爱国出发,将浓烈的爱国情和炽热的爱国心化为对强国梦的不懈追求,乃至于到了痴迷的程度,实为世所罕见。  相似文献   

20.
郭亚丽 《神州》2012,(10):329-32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数学日记成为新添的活力,不仅可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总结,而且还能进行无声的心灵沟通。教师通过数学日记走进学生中间,学生在数学日记这面镜子中肯定自己或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