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年,我有事乘飞机去广州,在途中与邻座聊天,聊得正投机时,互相交换了名片。我接过对方的名片一看,上面写着“XX餅幹公司德经理”,觉得好笑,不过我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便先问他名片在哪里印的,为什么用繁体汉字?他告诉我说是在广州印的,因为公司常在香港有业务往来,为适应香港的习惯所以印繁体字了。我笑着对他说,你的名片在香港更看不明白了,他吃惊地问为什么,我告诉他“饼干”的繁体应该是“餅幹”,你在印名片的时候一定写的是简体汉字“饼干”,却要求印名片的厂家改印成繁体,  相似文献   

2.
狐狸的下场     
一只金鹿和一只黄羽鸟是森林中的一对好朋友,它们找到食物都分着吃,一个帮助一个,团结友爱,生活得很快活。一天,有只狐狸闯进它们的住处,装着很可怜的样子对金鹿和黄羽鸟说:“我无亲无戚,一身是病,孤单死了,好心的金鹿和黄羽乌啊,让我同你们生活在一起,我们做好朋友吧。”金鹿和黄羽乌想:狐狸是一个又狡猾又狠毒的家伙,同它做朋友是没有好处的,不愿和狐狸交朋友,因此对狐狸十分冷淡。  相似文献   

3.
明知让他做信访调解是一场游戏,他也想玩下去,“还要玩好”。但最终,他失败了。“我始终都是一个访民”7月14日上午,李华成约我在成都光华大道上的国际非遗博览园见面。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开着一辆破旧电瓶车,载着我绕向园后的农家乐。那里是他常往的清静之所。他很清楚,最近在媒体上曝光。是因为自己作为一个上访钉子户。去年被青羊区信访局“招安收编”、后又重归上访队伍的经历被挖掘。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个楹联爱好者,他一生写出了大量的楹联,以楹联作武器进行革命。有一个对联故事,很能说明孙中山的对联功底。清光绪年间,孙中山留学归来,途经武昌总督府,想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便走到府前,递上名片,上写着:“学者孙文求见洞之兄。”门官随即将名片呈上,张总督一瞧,很不高兴,问门官道:“来者何人?”门官回答说: “是一儒生。”张之洞也不发话,令人拿来纸笔,写了一  相似文献   

5.
树的眼睛     
中考在即,每当夜深人静,我倦怠时,便会望望窗外的树。那树上一个个小洞,就像一双双眼睛,是我的朋友在天堂看着我呀!这时我就会充满了干劲儿,继续学习。那是一年春天,我去医院看奶奶。在病房里,就感到有个小家伙盯着我。我猛一回头,就撞上一个男孩清澈的双眼,很大,很亮。他穿着大人的病号服,瘦小的身躯掩藏在衣服里。“什么事?”我问。“你有红领巾吗,大姐姐?”小男孩问。“当然有。”我甚是自豪。”我可以借你的戴吗?同学们都有了。”小男孩又问。我抽出红领巾,递给了他。他很高兴地走了。此后,只要我一去医院,那个小男孩总会和我玩,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浑浑噩噩的清晨,我搭乘时间的快车,来到那个我向往已久的晋朝。可一切却同我的梦境背道而驰,同样是浑浑噩噩的天,寂静的街道,两边破败的商店,不堪入目。一切的景象,是那么萧条、颓废我沿着街道向前走了许久。顿时,眼前豁然开朗。青山绿水, 一座茅屋依山傍水立在那儿。篱边,一位老人正在采菊。面含微笑,口中吟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奔跑过去,看着他,问道:“您难道是陶渊明吗?”他和蔼地说:“我正是”一切都那么突如其来。他将我请进屋中,屋子不大,很简陋。满园种了菊花。  相似文献   

7.
5月是吃四季豆的季节。阳光静静地洒进厨房,我闲闲地打理着四季豆。“如果干煸,用那种扁扁的四季豆最好。”这是一个朋友告诉我的。只要一吃四季豆,我就会想到他。如果他缘那些活着的朋友一样,在城市某个角落过着干篇一律的日子,我怀疑自己还会这样强烈地想到他。他选择了一种惨烈的方式来结束生命——把自己抛到窗外去。  相似文献   

8.
毛选选 《丝绸之路》2005,(11):39-40
经朋友的极力推荐,我认识了毛选选。他的名字很特别,“毛选”曾经是上个世纪中叶在中国大地如春雷般响亮的名词,如今迭了一个“选”字,就成了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9.
一对做生意的朋友,一个心好,一个心坏。他们揹了一些货物,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卖。路上,他们拣着一罐银子,心坏的朋友出了一个点子,说:“朋友,我们走长路不方便带,就把它放在这里,等回来时再拿吧。”好心的朋友说:“也是。”于是他们就把那罐银子埋在路边。走了两天,坏心的朋友突然喊肚子疼,“阿唷阿唷”哼个不停。好心的朋友给他揉了一阵,又要去村子里找医生。坏心的朋友说:“不要找了,我回去。”好心的朋友  相似文献   

10.
王亦涵  孟娜 《神州》2020,(6):1-1
自从我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就觉得哪吒特别厉害,特别帅。我想,如果我能和他交上朋友,哪怕只有一天,会多么有趣啊!周末回家,我又看了一遍《哪吒降世》的书,看着看着,眼前突然蹦出一个身穿红色衣服,扎着两个小丸子头,脖子上戴着一个金黄色的乾坤圈,光着脚丫子的小孩儿。我一看,这不是哪吒吗?可把我高兴坏了。  相似文献   

11.
到南部去     
《世界》2008,(7):142-145
一位学者在发现了盎格鲁撒克逊人1775年在尼斯活动的社会情景后写道:“那些英国人来此越冬治病,长期忧郁的心绪得以疏散,同时想象力无限焕发。” 我告诉巴黎朋友我的下一站将是南部,他看着我,眼神中透射着一种复杂的情绪,他说:“哦,那里有欧洲最棒的阳光。”接着又说,“还有最奇奇怪怪的人。”  相似文献   

12.
真想回到过去,重新经历那“曾经”。然而不可以。我只有回味“曾经”,细细咀嚼……翻开今年的贺卡,那一句句祝福的话,是如此温暖。“生活有时会很沉重,让人悲伤无奈,但我们要微笑面对,对不对?”那天,我的心情很不好。而他,竟悄悄洞察到。“漫漫严冬,朋友的一丝关心,让心头洋溢一层暖意。”那天很冷,他笑着赠我贺卡,说着祝福的话……  相似文献   

13.
草堂随想录     
朱子青同一位狐仙交上了朋友。他同朋友们经常邀请狐仙举行诗文酒会,狐仙每次都来。他能说会写,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一次,朋友请狐仙现形,让大家见识见识。狐仙说:“你们想见我的真形吗?我的真形怎么让你们看呢?你们想见我的幻形吗?既是幻形,见与不见又有什么不同?”大家还是缠着他。他说:“你们想象中,我是什么样子呢?”一人说:“应当是须眉皆白的长者。”话音刚落,大家马上见到一位皓首白眉的老人。一人说:“我想你该是一位仙风道骨的人。”于是老翁立刻变成道士。又一人说:“我看应当是星冠羽衣的仙人。”于是他又变成一位…  相似文献   

14.
找回诚信     
雨,哗哗的雨。豆大的雨点不由分说地铺天盖地地砸了下来。眼前白蒙蒙一片。我站在学校门口干着急。车站离学校还有一段路,还有许多功课等着复习,偏偏又没带伞。正不知怎么办时,一阵噼啪噼啪的脚步声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抬头,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撑着一把伞,睁着两只机灵的眼睛望着我:“姐姐,没带伞吧?”我点了点头。他立刻热情地问:“你家远吗?”我正犹豫着,他已把伞罩到了我头上,并用他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真诚地望  相似文献   

15.
提起著名文艺理论家侯金镜同志来,我就极不平静。他担任《文艺报幅住编,我们办公在文联大楼,又在同一食堂用餐,日久天长,便相识了。他朴实无华,乎易近人,既有长者的风范,又有朋友般的亲切,虽然我们无工作的往来,却好像天天在一个办公室工作那样亲密无间。到了十年动乱年代,文联和各协会竟然成了“重灾区”,我们的大队人马都像犯了罪,通通被赶到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脱胎换骨”,从此我接触地的机会就多了。我和侯金镜不在一个连队,但距住地很近,上下工能见面,在医务室看病也常见。他那时被污蔑为“走资派”和“反…  相似文献   

16.
他递给我一张别致的名片,中间是凸出的一个酷似船帆的形状,然而细看却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宾馆,在图案右上角的顶端印有中英两种文字──唐裕和TONG DJOE,他的中、英文.名字。这,或许象征他所经营的航运业和旅游业、地产业,或许寄寓着“直挂云帆济沧海”和“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涵义,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7.
布衣朋友     
李汝庆 《百年潮》2008,(4):57-60
王震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同时又以关怀爱护知识分子而闻名。原国务委员、著名科学家宋健曾深情地说:“王老是知识分子的大恩人,他保护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他敢做敢为。在困难时期,我们都得到过他的保护,现在的科技发展有王老很大的功劳。”我就是受其恩泽,得到保护,而有了“用武之地”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而最使我感动的是,我和他身份相差悬殊,却成了他的布衣朋友。  相似文献   

18.
夏正君 《百年潮》2007,(5):69-70
虽然很喜欢朋友送的几本邮册并珍藏着,虽然几十年间亲友写给我的信(当然包括邮票)我也舍不得丢弃,但我仍算不得一个集邮爱好者。然而,在我这少而又少的“方寸世界”里,也有堪称珍品的东西。20多年前,我“自然而然”获得的几枚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舰首次出国访问纪念封,就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9.
平措快跑     
“我的故事很有意思,真的。”平措说。我和平措是在一堵电视墙前认识的。平措有着藏族人特有的淳朴面孔,笑起来腼腆而可爱。他的普通话说得很好,也很标准。那天早上走进平措充满阳光的小家,他亲手做了酥油茶招待我,并带着我在他小家的每个房间里参观。在他家中我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那份满足感。眼前的一切对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来说,也许太过平常无奇,但对于平措来讲确是无比幸福。他的故事该从他的家乡说起。  相似文献   

20.
他本身就是个摇笔杆子的人,写总结、写新闻、写小说,还给别人写讲话稿,“一把刷子两边用”,我实在不知如何写他才好,考虑了许久,仍是迟迟没有动笔。可是在我即将编辑出版的《朋友》一书中,写了那么多的文化人,又怎能没有他呀?加之我们是货真价实的朋友,而且“友龄”也有20年了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