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地之湾     
雪潇 《丝绸之路》2003,(4):9-13
大地湾,大地之湾。甘肃秦安的地名,最常见的构成是“姓氏”+“自然实体”(或社会实体),如“张家湾”(或“郭家镇”),即秦安的地名一般都要包含以下两个基本表意信息:一,此地主要居住的是哪一姓人家;二,此地有何地貌特征(或社会特征)。如“刘家坪”,如“王家峡口”,如“魏家店”,如“蔡家牌楼”。或者说,随便看到一个秦安的地名,扑面而来的首先是人的信息,其次是自然的信息,最后就是人与自然的密切相处。秦安县向以人多地少而出名,这从地名也足以看出,好像秦安的每一个角落,坪、川、原、峡、沟、河、坡、崖……到处…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这是台湾中华物学会丝绸之路考察团一位成员在结束陕西、甘肃段行程之前,发自内心深处的一句话。或许,他们随手记录下来的字,更能表达他们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和感悟。特此刊出几位成员的笔记,以飨诸位。  相似文献   

3.
对话     
大地湾遗址的发掘,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是一件大事。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甘肃东部找到了一个从大地湾第一期化或老官台化经仰韶化早期、中期、晚期到常山下层化  相似文献   

4.
早在1982年的发掘中,我们发现F901所处的断崖上断断续续地露出几十厘米厚、数十米长的红烧土层。联想到以前发掘的F405大型建筑附近就曾存在这种现象,依此类推,附近很可能有大型房址。于是,我  相似文献   

5.
根据发掘资料,大地湾先民已把粮食作为主要食物,在经营农业的同时,还兼营畜牧业,饲养家畜,狩猎是生活的补充,陶器是生活用具,大地湾先民已过着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  相似文献   

6.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一处典型的氏族公社时期的聚落遗址,该遗址的仰韶文化早期遗存比较清楚地反映了母系氏族的社会面貌,是研究母系氏族组织及其经济生活的珍贵资料。大地湾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人们,按男女性别自然分工,并在女首领的组织领导下从事以原始农业为主,兼有渔猎、采集、动物驯养和原始手工业等生产活动,这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1982年10月,太地湾遗址发掘的第五个年度即将结束。25日这天,我在清理完三层下的一座编号为F410的房屋遗迹后,又继续向下清理,在距F410下约房屋遗迹。当清理到房址的中部时,在房屋居住面上出现了一些黑色线条,起初还以为是被烟熏成的,后来随着清理范围的  相似文献   

8.
郭蔚然 《丝绸之路》2011,(10):29-31
大地湾遗址以其大规模的遗迹分布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而蜚声国内外。学术界根据已有资料对该遗址进行了文化分期。本文以文化分期为线索,探究不同时期遗存的特点以及所体现出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2003,(4):27-27
1958年,甘肃省管会组织的泾渭物普查小组工作人员经过秦安县五营乡,夜晚借宿当地小学,在校舍窗台上发现了几件仰韶化彩陶,工作人员询问出土地点,当地老乡称在“大地湾”时有出土,大地湾遗址因此被发现。  相似文献   

10.
解读大地湾     
叶梓 《丝绸之路》2003,(4):28-28
大地湾遗址就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偏北处:天水市秦安县五营乡。虽说坐车不到一个小时即可到达,但我只去过一次,之所以少,是因为我对它心存敬畏。  相似文献   

11.
甘肃地处中西文化交汇处,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甘肃史前文明是华夏文化的一枝奇葩,与史前其他文化的相融及对华夏玉文化"首德次符"、"大玉不琢"观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主要根据详实的考古发现,探讨了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并揭示了甘肃史前玉器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存,它以其文化类型多、延续时间长、历史渊源早、技艺水平高、分布面积广、面貌保存好而享誉考古界。自发掘以来,出土了一批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农业标本、最旱的雕塑、最早的绘画、最早的宫殿、最早的防潮材料、最早的防火措施、最早的度量衡器等。这对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产生、发展及探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李雪扬 《丝绸之路》2011,(22):19-21
甘肃彩陶自大地湾文化伊始,经历了仰韶文化的昌盛,马家窑文化的繁荣,辛店、沙井等青铜文化的余辉,延续了5500多年的沧桑岁月,构成了一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彩陶发展史。它是陇原先民们创造历史、开拓西北的重要见证,为我们探索研究华夏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实物资料。彩陶器物不仅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及经济形态,也从一个侧面映射出陇原生态系统的反复变化。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片由黄土、黄河、戈壁编织而成的雄浑之地,这是一片由长城、石窟、彩陶、汉简铺就的神奇面瑰丽的艺术之地。它曾以丝绸连接,曾由马蹄串成;它贯穿古今明,它勃发着生命的冲动;它是2000年来无数人梦中向往、追忆的地方,这就是“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5.
该文试图从环境考古学的角度出发,着重就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大地湾遗址环境的影响,分期研究环境变迁与大地湾文化兴衰之间的关系,分期找到大地湾文化衰落的真正原由。  相似文献   

16.
甘肃彩陶始自新石器时代早期,终于青铜时代晚期,以大地湾文化为开端,马家窑文化为顶峰,至齐家、辛店、四坝、沙井等文化,历经5000多年的漫长岁月,可谓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7.
在大地湾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约5 000年的混凝土地面。这样古老的混凝土建筑材料是怎样产生的,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推测分析,认为大地湾混凝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整个磨制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实践活动长期孕育的产物,是原始先民长期探索、实践后的伟大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18.
阎岩 《丝绸之路》2003,(4):14-14
世界上诸多重大发现都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当种种偶然的因素相组合而成一种必然时,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往往就会拱土而出。将华夏明史整整推进了近3000年的大地湾遗址,其二期化遗存国宝级物——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就是这样一波三折地呈现给世人的。  相似文献   

19.
经国家邮政局批准发行的地方题材贺年(有奖)明信片《中国天水秦安大地湾遗址》一套四枚和《中国历史化名城——天水》一套八枚,于近日在甘肃省天水市两区五县同时发行,这是国家邮政局首次发行地方题材的贺年(有奖)明信片。  相似文献   

20.
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居住遗迹较多,且早晚叠压打破关系清晰,为进一步研究其各阶段的房屋建筑特征及其承袭变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大地湾遗址的发掘报告中,将遗址分为大地湾一期(即老官台文化早期),属于仰韶文化的早、中、晚期,以及常山下层文化期[1].因受大地湾常山文化期考古资料所限,目前尚未找出常山下层文化期较为系统的房屋遗迹,故本文暂对前四个时期的房屋建筑的特点及其具有代表性的房基遗迹予以概述,并进行初步的推测复原研究,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