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代相声宗师马三立虽已辞别人世,但他的德艺双馨却永留观众心间。年近九旬的马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顽强地举双手作揖,向前来拜望的媒体人士说:“请替我向观众问候,我在这给大家拜年了!”接着他面对摄像机,低声地妙侃:“观众新年好!我是病了,可是别害怕,不传染。还没听说过电视信号传染疾病的吧……”由此足见马老在生命谢幕之际,仍然乐观而豁达,竭诚为观众奉献“幽默”。  相似文献   

2.
“相声泰斗”马三立,一生演出传统相声200多个,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他的相声,称得上是如行云游风,娓娓道来,天机自露,水到渠成,自始至终带着赏心悦目的松弛感.但在日常生活中,马三立却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一生不抽别人递过来的烟,让人难解其中之谜.  相似文献   

3.
1948年春,马三立(1914—2003,相声“泰斗”)来到北平,应了两处活计,在王府井凤凰厅茶社演出和在华声电台说相声兼报广告。  相似文献   

4.
稻糠木 《世界》2004,(4):66-69
天津话哏,天津人哏,天津是幽默之城。一听到天津人说话,我就禁不住想乐。一位按年龄要叔叔的出租车司机迎着我说:“大哥,你去哪?”天津司机“大哥”、“大姐”喊得自然利落,倒是外地人初来乍到听着有些不习惯。与其说这是天津人的礼貌,不如说是天津人的幽默。他和我谈起过世的马三立,说马三立临走前还抖了一大包袱:“马三爷住在中医院,房间里满是送的鲜花、花篮,院长去看望他,出门时,马三爷说,‘您给我写一张纸条贴房门上’,院长问写啥“马三爷说‘代售花篮’。瞧瞧,他都那状况了还能抖包袱逗你玩,真哏。”  相似文献   

5.
丁木 《纵横》2010,(6):49-52
有一张20世纪40年代的老照片,照片上有几位日后成为了中国相声名家,他们是侯宝林、马三立、常宝华,还有赵佩茹、常宝垄、常宝霆,这些说相声的皆身着长衫,一副本色打扮。照片中还有三个人,两胖一瘦,身着时装,相声爱好者也许并不熟悉这三人,但电影迷看后会脱口而出:“喜剧三星。”  相似文献   

6.
隔壁,对门     
我一边写文件一边沉浸在《我要反三俗》的相声里,郭德纲扯着嗓子说:“他连街坊都不认识,还考虑世界上有没有外星人?”顿时自省地想到自己。  相似文献   

7.
如今的姜昆纵然不笑,神情绝对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他透露了自己的家底:一家网站(昆朋网城 www.kpworld.com)、一家杂志(《名人》)、一份报纸(《北京娱乐信报》),还有电视制作公司等,姜昆在其中都有股份。尽管成了“网中人”,但姜昆再三声明:“我仍然是个相声演员。对我来说,网络只是一个工具,相声才是本行。”并发誓要把“笑”的营生进行到底,干到人们不笑为止。  相似文献   

8.
相声大师侯宝林虽然去世了,但他留给我们的相声是那么幽默有趣,这无疑是人类精神文化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而今我们从电视上还可以看到他笑容可掬的面孔,听到他幽默诙谐的语言。使我终生难忘的是与他的第一次会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始终被他意味深长且颇具相声语言特点的谈吐牵引着,不知不觉与他上演了一场对口"相声"。"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有着"幽默大师"的美誉;他12岁学艺,擅演"贯口"和文哏段子,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潜心探索,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派"相声;他把不足100斤的身躯全献给了相声艺术,一直保持着艺术的青春和不竭的创作源泉,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的热爱与尊敬。他就是"相声泰斗"马三立。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眷恋     
去年这时候,奶奶常和我说起已过世的爷爷,说他们年轻时的事情,说爷爷迷离之际的“胡言乱语”,我本以为那只是一份思念,没想到那竟是她留给我的最后一段回忆。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还不敢轻易地判定,他是颗一闪即逝的流星,一个“被夸大的文化现象”,被人为寄予了美好想象的人造偶像,还是大器才成的艺术家,未来的相声常青树?郭德纲当然远不是横空出世的大天才,而对郭德纲的追捧,从根本上说,是民众对“歌德派”相声演员和宫廷相声的一次反叛,是对长期以来的“春晚”伪娱乐样式的说“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藏品中,有一盘珍贵的录音带,是当年闻名于西南联大的“四小姐”张充和女士所录的梁实秋先生的谈话。在录音里,梁实秋讲述了他和老舍先生同台说相声的趣事。“那回演戏是劳军,是压轴的戏。我表演的是跟老舍两个人‘伺候大家一段相声’。不过,我们那段相声也很精彩。精彩的缘故呀,就是我们都不会说,临时表演得很成功。我记得,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当我们练习的时候说好了的,不许拿扇子真打脑袋。老舍说,说相声非得把扇子拿出来在脑袋瓜上打一下。我  相似文献   

13.
独家披露马季生前未竟心愿:录音整理毕生相声作品,编写中国第一代相声教材——“我已经录了52个小时。”最后一次采访马季,是在南京举办的全国第四届曲艺牡丹奖的活动现场,当晚, 72岁的马季捧得“终身成就奖”奖杯。他还是那么副圆墩墩、笑呵呵的模样,满身喜气。久说相声的人,身上好像带着股笑的气场,一上台,还未开口,台下观众就乐,就鼓掌。  相似文献   

14.
儿子是万州长江大桥街头竖起法国艾丽碧丝的立体广告牌那年出生的。记得儿子1岁时,每次坐车到云阳他外婆家玩,只要一接近长江大桥我就会用手指着窗外别具一格的“风景”对儿子说:“兴纬,看见没有,那就是法国艾丽碧丝的广告!”久而久之,几乎不用我说,只要车一到长江大桥儿子就会情不自禁地呼叫着:“法国艾丽碧丝!”每次儿子清朗的童声都会吸引好多乘客惊异的目光,人们总是赞许道:“这孩子真聪明!”  相似文献   

15.
魏天禄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参加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原以为那是他最难忘的岁月,结果,他出人意料地说:“要说艰苦,我最难忘的是在湘鄂川黔游荡的时候,那是现今从影视剧中了解历史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相似文献   

16.
杨栋 《文史月刊》2006,(10):51-52
今年是作家赵树理诞辰百年,在长治市的纪念会上,我见到了赵树理老师的二儿子,他很厚道,也很睿智,他的名字叫二湖,他的弟弟当然叫三湖。20年前,我在省城当记者,一次去沁水采访,就很想去访一下赵树理的故乡,县里同志领我见了三湖,请他和我们一起去,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三湖不多说话,好像在一个电厂当工人,他的宿舍很简陋,桌子上放着几本线装的旧书,那是他父亲留给他的。从那几本线装书上我得到两个信息,一是赵树理也喜欢读古书;二是他也愿让孩子读点古书。赵树理并不像人们所说:只是一个靠才气写小说的通俗作家。我问及三湖近况,二湖沉痛地说:“已经去世了。”  相似文献   

17.
1963年夏,我初中毕业,即去西宁市找工作,在青海省交通厅民工招募处等候分配.等候分配的日子好难挨,我捧着一本小说心不在焉地翻着,突然耳边一声惊叫“501号,你能识文断字?” 我惊异地瞅着这个面孔黧黑个头比我高出一大截的大个子:“你咋知道我是501号呢?” 他说:“排队报名时,你挤在我身后,我是500,你不就是501.” 他把我那本厚厚的书瞅了瞅,说:“请给我婆姨(方言,老婆)写封信.”我问道:“写啥子事呢?” 他笑道:“就写我已经到了西宁,西宁是个好大好大的庄子啊,天天像赶集.我正在交通厅等候分配活计,餐餐给我们吃白面包子.” 我扑噗一笑:“你啥时候吃白面包子了?”他说:“就这样写吧,叫她放心就行.”  相似文献   

18.
我出生在长江边,生产队有三条渔船,父亲是一名船员。在我的记忆里,家中几乎天天有鱼吃。母系总是鼓励我吃鱼头,她说:“从小吃鱼头,长大有人求。”而且无论大鱼小鱼,母亲从不帮我剔刺。有时被鱼刺卡住,母亲把鱼碗顺着旋转三圈,一边旋一边说:“鱼刺下,鱼刺下。”如果还不行,又把鱼碗逆旋三圈,说:“鱼刺上,鱼刺上。”再不行,就夹一个大饭团让我吞咽下去。等我的儿子开始吃鱼时,妻总是为他剔去所有的刺,小心翼翼地喂他,看着他吃下,而且只让他吃鱼肚子那一块。我说:“让他自个儿吃吧,锻炼锻炼他。”妻说:“卡了怎么办?”我说:“卡了就卡了,让他从小吃点苦不是好事吗?”后来儿子第一次单独吃鱼便被卡住了,痛得直哭。妻直埋怨,说什么也不让儿  相似文献   

19.
且读王小波     
初读王小波,是因为他的死。他死在1997 年,死后,他的夫人写了一篇悼文,称他为“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 说他的生命像樱花,说他带给了她幸福的二十年。我很好奇,便问母亲:“王小波是谁?”母亲连连摆手:“那个人的书你看不懂的。”我那  相似文献   

20.
我的侄儿军军是个小胖墩,平时就挺乖巧的,可是这些天,他越来越不愿上幼儿园了,他说幼儿园里总有一个小朋友欺负他。随之,他又总是带着自豪的神情说:“可是我没有还手,阿姨还夸我是好孩子。”尽管平时总是教育儿子不要打人,可听说儿子挨打的次数多了,嫂子也禁不住生气了,对他说:“如果那个小朋友再打你,你也可以还手打他。”“怎么还手呢?”军军很认真地反问他的妈妈。是啊,怎么还手呢?我和嫂子尽力调动成年人的智慧,想给他指一条有理有节的路:“小朋友打你时,你先告诉他打人不对;如果他还打你,你再打他好了。”“那阿姨还会说我是好孩子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