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得丈人之力一人不学无术,靠老丈人的势力,考上了第一名。有人讲笑话嘲讽他: 孔门弟子入试,发榜时,先报子张第十九名,人们说:“他相貌堂堂,果然不错。”又报子路第十三名,人们说:“他虽不很聪明,也考在前面,全靠平时用功呵!”又报颜渊第十二名,人们说:“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这个名次屈了他一点。”又报公冶长第五名,人们很奇怪,说:“这小子平日不怎么的,为何倒考在前五名?”听笑话的人异口同声说:“全仗他老丈人的势力呀!”  相似文献   

2.
金生水说考辨胡化凯金生水是五行说的基本概念之一,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形成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对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有过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五行说认为,木火土金水循序相生。对于“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及“土生会”诸说人们易于明白,唯“金生水”一说颇难求解...  相似文献   

3.
秘境依然在     
《世界》2012,(5):2-2
人们说,世间再无“桃源仙境”,更无“秘境”!  相似文献   

4.
谁是时下中国的“狂人”?有人说,严介和、韩寒、何祚庥、李敖等应该榜上有名。那么,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狂人”?人们为何说他们“狂”?我们的时代究竟需不需要“狂人”?  相似文献   

5.
沈黎明 《文史春秋》2009,(12):48-50
“鸿门宴”是千百年来人们谈到楚汉之争时,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历史事件。每当谈到这段往事时,项伯总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说他“奸”者有之,说他“忠”者也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6.
“乳腐”考     
长期以来,人们不清楚“乳腐”究竟为何物,学者们分别提出豆腐说、酸酪说和干酪说。本文认为“乳腐”亦名“乳饼”,即今之“奶豆腐”,它是胡汉饮食文化交流的产物; 而且豆腐的发明极有可能是受“乳腐”的启发所致。  相似文献   

7.
“天下功夫出少林”的由来提起少林功夫,人们都会说“天下功夫出少林”。“天下功夫”与“少林”有何关系?有人说,少林是武林中最大的门派,弟子众多,遍布天下,故云。这只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张炜 《文史博览》2009,(11):37-37
人们在说事情还没有眉目时常常会说“八字还没一撇”呢。对此人们一般理解为“八”字先撇后捺仅两笔,连第一撇都还没有写,八字远着呢。追根溯源,这句俗语是来自一个历史典故。  相似文献   

9.
远古时候,人们生活在地上,用的是金锅银甑,三天只吃一顿。一天,玉皇大帝派天上的牛王君到人间采访,人们告诉它说:“金钢银甑,三天吃一顿。”它回到天上对玉皇大帝说:“人间铁锅木甑,一天三顿。”所以现在人们用的就是铁锅木甑。过了几个月,玉皇大帝又派大北星君到人间采访,只见人们饿得头昏眼花,奄奄一息,问了人们,知道是怪牛王星说错了话,金锅银甑说成铁锅木甑,三天一顿,说成一天三顿,所以人们不够吃了。太北星君把情况回报给玉皇大帝后,玉皇大帝气极了,立即把牛王星推到地上,并且对它说:“人们不够吃了,你下去耕地种粮给人  相似文献   

10.
牛是古代人们崇拜的象征。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荣的地位。丁山先生说:“以牛为天神,说始巴比伦”,又为“非传自巴比伦,必来自印度”。  相似文献   

11.
寓言     
蝴蝶和蜜蜂是一对伙伴,它俩十分要好,每天一早就一起出工,天黑一起回窝。可是近来蝴蝶经常听见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蜜蜂的勤劳,这件事使它大为不解。一天清晨,蝴蝶飞到一只正在采蜜的蜜蜂跟前,气呼呼地说:“我碰到一件怪事。”蜜蜂抬起头笑眯眯地问:“什么怪事?”“你说我们蝴蝶勤劳不勤劳?”“你们每天都忙着劳动,咋个不勤劳嘛?”“可是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辛勤劳动,对我们却半句赞美的话也没有呢?”蜜蜂笑着回答说:“这道理不是明摆着  相似文献   

12.
“龙生九子不成龙”一说从“蛟龙九子”一说演变而来的,用来比喻兄弟性格各异。实际上,这些龙子名称都是古代文献中怪兽的名称,人们不管这些词的原意,用来命名某些器物上的装饰纹样。  相似文献   

13.
《尚书·说命》篇中,殷高宗武丁对宰相傅说宣布:“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意思是说:我要治国,你就是帮手,就好像我要作羹汤,你就是作料盐梅。从此,人们就将辅政称为“和羹”或“调羹”了。因为古代贵族往往在鼎中烹调食物,所以“调羹”又被称作“调鼎”、“调羹鼎”。  相似文献   

14.
王民斌 《丝绸之路》2006,(10):22-29
伊犁河谷是新疆的天赐宝地,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区中的一块“湿岛”,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人们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理论认为,同一种语言由于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地域的人群因地域的相对独立或完全独立而导致在语音、语汇和语法诸方面产生一定的差异甚至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地域的分支或变体,使不同地域的人群虽然同操一种语言但他们所说的话各有特点或彼此不完全相同。我国汉族地区所说的都是汉语,但不同地域的人们所说的话有些是大不一样的。北京人把“叫”读做[tεiau^51],广州人却读成[kiu^33],北京人把“气”读做[tci^51],广州人却读成[hei^33];北京人说“客人”,广州人和客家人都说成“人客”;北京人说“再等一下”,客家人说“等一下掭”;北京话说“一棵树”,广州话说“一坡树”,厦门话说“一丛树”,而客家话则说“一头树”。诸如此类因地域的差异而形成的语言的地域分支或变体就叫做“地域方言”,人们通常所说的“方言”一般就是指这种地域方言。  相似文献   

16.
《文史月刊》2013,(12):57-57
人们常把到单位上班叫做“点卯”,为什么这样说呢?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古代的时辰这一时间概念说起。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贺岁片异常火爆。那么,究竟是谁将原本在家守岁的人们吸引进了电影院?是谁带火了贺岁片市场?有人说是冯小刚,有人说是张艺谋。但业内人士说,真正的人应该是“贺岁片大佬”王中军——如果没有他,贺岁片市场也许还是“襁褓中的婴儿”。  相似文献   

18.
镜子是帮助人们修容颜,正衣冠的生活日用品。《说解字》载日:“镜,取景之器也”。段注为:“金有光可照物,谓之镜”。可见,人们很早就知道镜子的用途。但是,远古是没有镜子的。人们以清澈见底的水来显示自己的容颜,即“人监于水”。大约到原始社会晚期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发明了铜镜铸造法后,镜子便进入了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一代相声泰斗马三立永远地闭上了他那带给人们笑声的嘴巴,把悲痛和思念留给了所有喜欢他相声的人们,也留给了甘肃的广大群众。马老生前多次说过:“我的祖籍在甘肃省永昌……” 幽默大师说的话总是妙语连珠,说起他的身世同样让人忍俊不禁。一次,马三立与朋友聊天,他慢条斯理地说:“我,马三立。”他摸了摸他那世人所熟悉的大耳朵,接着  相似文献   

20.
在许多老武汉的记忆中,“谦祥益”与其说是一个布店的名号,不如说是城市的一个地标。初来汉口的人要打探汉正街的某一去处,人们往往会以“谦祥益”为参照点,说某某地方“在谦祥益上头”,或某某地方在“谦祥益下头”。为何这样说呢,大概一则“谦祥益”居汉正街中段,像圆心一样,可通向四方,便于寻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