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淄博和庄北朝墓葬出土青釉莲花瓷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6月,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龙泉公社和庄大队社员在村东约150米处取土时发现一座北朝晚期墓葬(图一)。这里地势较高,当地习称"乱岗子",即指古墓地。高地西沿因社员取土形成1.7米深的断崖。据调查,墓为南北向,头向北。墓室呈长方形,长2.6、宽1.66、深4米。整个墓室  相似文献   

2.
1975年4月,福建省顺昌县洋口公社发现一座古墓。省博物馆派人前往调查并作了清理。墓葬位于洋口公社石溪大队大坪林场的一个半山坳里,距公社约30公里。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图一、三)。清理时,墓室几乎被淤泥填满。男棺室(右)已被扰乱,女棺室(左)似未扰动。两室共出土遗物三十余件。  相似文献   

3.
江苏吴县洞庭山发掘清理明许裕甫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7,(3)
1973年3月,吴县洞庭山洞庭公社红光三大队队员发现古墓一座,当时即由我院考古工作人员对墓葬进行了清理。此墓为砖石结构,浇浆覆盖于墓室盖顶石之上。墓室分左、中、右三室,皆为长方形竖穴,长2.55、高1.11米,中室宽0.94、  相似文献   

4.
1982年1月,湖南望城县白若公社黄泥大队响塘生产队社员在栽树时,挖出一座古墓。长沙市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清理。现简报如下。一、墓室结构此墓为砖结构,分前、中、后三室,均有过道连接,总长约6米。前室近方形,长1.42、宽1.32米,因券顶塌陷,高度不详。  相似文献   

5.
南乐宋耿洛一号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1978年春,南乐县福坎公社宋耿洛大队社员群众在平整土地时发现古墓一座。同年11月27日至12月31日,我们在配合该大队农田基本建设中对该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工作。因其处为一古墓群,故将此墓定名为一号墓。这座墓构造讲究,出土器物丰富,为豫北地区已发现的古墓中所少见。现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山东嘉祥英山二号隋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6年5月,山东省嘉祥县满硐公社杨楼大队社员取土时,发现一座隋开皇四年(584年)墓。我所闻讯后,派人进行了清理。由于同年2月山东省博物馆在此墓附近发掘了一座编号为"英山一号"的隋墓,故将此墓编为"英山二号"。英山二号隋墓位于英山一号隋墓西南约12米处。墓系圆形单室砖券,穹形顶,白灰抹面,墓壁个别处隐约有壁画痕迹。墓室破坏严重,除发现少量陶片外,出土遗物仅有石门吏两件和石墓志一盒。  相似文献   

7.
1975年7月,吉安县长圹公社屋场大队店下生产队社员在取土时发现南朝墓一座,并出土一批青瓷。该墓距地表0.7米,东西向,墓室呈"卅"字形,为三室并列,中有甬道相通的多室墓。顶为卷棚式。墓壁为单砖平铺叠砌,底砖铺作"人"字形。砖有平砖和刀  相似文献   

8.
1983年12月,南京江宁县东善桥乡砖瓦一厂工人在取土烧砖过程中发现古墓一座,该墓位于厂区后的无名小山丘上,方向为南偏西30°,墓残。墓室仅存下半部,甬道顶部存中间一小段。墓内残砖碎土,堆积混乱,在清理墓室内的积土时曾出有后期的青花瓷碗和陶瓶各一件,据清理过程分析,墓已被盗掘过。 一、墓的形制与结构 该墓平面略呈凸字形(图1),全长7.85米,墓分甬道和墓室二部分,均券顶。  相似文献   

9.
山东嘉祥宋山1980年出土的汉画像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79年冬,嘉祥县满硐公社宋山大队社员在村北山坡取土时,发现两座古代石室墓。1980年春进行了清理。这两座墓距离前年发现的一号墓约20—25米之间,乃编为二号墓和三号墓(M2、M3)。清理时,墓顶均已揭开,墓壁石块亦已部分移动,室内积满淤土。  相似文献   

10.
《文物》1979,(5)
栖霞县松山人民公社大北庄大队社员,于1965年11月5日,在村北修路时发现一座古墓,1966年3月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大北庄位于栖霞城东北二十公里,古墓在村北20米处。墓的东南角因修路被破坏。墓系长方形,土圹竖穴。墓口不详,墓  相似文献   

11.
四川崇庆县五道渠蜀汉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1年7月,崇庆县王场公社一大队一队社员在五道渠砖瓦厂侧取土时,发现古墓一座,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崇庆县文化馆派员去现场进行了调查。1982年3月,我们对此墓进行了清理。情况简略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三年四月,罗田县古庙河公社汪家桥大队社员在自家房后取土降坡时,发现一座古墓,我们及时进行了清理发掘。汪家桥位于县城关东南48公里,西北接观音山,南临白莲河水库。墓葬位于观音山伸下的一条山岗的东南尽头,南有山丘相对,中间横流一小河(图一)。一、墓葬形制此墓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南北向。发掘时墓口已被扰乱。残存墓口南北长3米,东西宽2.5米;墓坑底长2.8米,宽2.3米,距现存墓口深1.7米。墓坑内填满黄褐色泥沙土。  相似文献   

13.
永城太丘一号汉画像石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丘汉画像石墓位于县城西北23公里的太丘中学院内(图一)。1978年群众在此取土时发现,共两座,南北并列,相距1.5米。县文管会于1979年4月下旬清理了北边的一座,暂编为太丘一号墓。当时,该墓右中室顶部盖石已揭开,墓室内积满泥水、碎石等杂物。左中室北壁有盗洞一个。现将清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83年11月,尤溪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潘山苗圃基建工地发现一座古墓。县文管会搜集了已被取出的随葬品,并通知省博物馆进行了清理。一、墓葬情况潘山位于尤溪县团结公社(原名七口),西距县城1.5公里。古墓发现于潘山南坡山腰,墓顶距地表6米。墓为券顶砖室,方向220度,平面长方形。墓室长  相似文献   

15.
河南新安县十里村唐墓发现三彩鸳鸯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春,河南省新安县城东南六公里的李村公社十里村大队社员在深翻土地过程中,发现一座小砖券墓。墓坐北向南,前有墓道和墓门。墓室呈长方形,长3.4,宽3米,顶部巳塌毁,从周边的弧度看,系四  相似文献   

16.
嘉祥五老洼发现一批汉画像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1年初,嘉祥城关公社五老洼大队满庄东队的社员拉山土时,发现一座古墓。经地、县有关部门清理,出土一批汉画像石。此墓座落于横山北麓山坡上,由墓道、墓门、前室、后室组成。后室又隔为南北二间,墓门西向,用大石封闭。从墓门至后壁距离4.2米,南北宽3米。墓顶已破坏,结构不明。墓室西南上方有一盗洞。遗物荡然无存,仅发现大泉五十、货泉数枚(图一)。画像石大小共十五石,分别垒在墓壁或铺在  相似文献   

17.
1981年10月,山东省微山县两城公社鲁村社员在村北马陵山折向西的峰顶上,发现一座古墓。山东省文物局干部会同济宁地区文物局和两城公社的同志,共同进行了现场清理。此墓残存封土东西长40、南北宽24、高4米。墓室内用石板隔成四个东西向平行的石匣,各长1.8、宽0.8米。骨架已朽。最北  相似文献   

18.
泉州、南安发现宋代火葬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3年至1974年底,福建省泉州市文管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单位,在泉州、南安先后发现和清理了四座宋代火葬墓。一、1974年10月泉州市城东公社前头大队社员在桃花山罗钟东北的山坡上,发现宋代火葬墓一座。墓室系砖石砌成,椭圆形,  相似文献   

19.
1982年11月,庆阳县董志公社野林大队社员在住宅附近挖土时发现一座土坑墓(图一),我馆闻讯后前往进行了清理。墓葬形制墓葬地处董志塬西部的沟壑地段,墓向为240度。墓道因挖残,长度不明,宽1.45、底部距地表5米。内填五花土,较松散,未见夯迹。墓室为券顶土洞式,平面呈长方形。长3.1、宽1.45、高1.5米;两壁高1.15米。紧靠四壁竖立一圈直径1l—12厘米的原木,似为加固墓室之用,墓室顶部破坏,情况不明。  相似文献   

20.
《文物》1981,(4)
1976年2月,山东省嘉祥县满硐公社杨楼大队社员于英山脚下发现了一座隋开皇四年(584年)的壁画墓(图一)。据出土墓志推知,附近还有另一隋墓,故将此墓暂定名为"英山一号隋墓"。墓系圆形单室砖券,顶呈穹形,白灰抹面,墓壁及穹顶绘有彩画。因墓室破坏严重,除清理出石墓志及少量陶俑外,主要是临摹和揭取了部分残存壁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