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敏  柏柯  纪娟 《文博》2011,(6):74-79
本文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广元千佛崖石窟造成的震损评估工作,介绍了因地震导致的石窟显性"震损"、隐性"震损"及其它潜在隐患的特点、表现形式及调查方法,以及基于岩土治理工程的考虑,进行地震灾害或危险性分级的评估方法,不仅对科学认知广元千佛崖石窟的地震损坏状况,切实做好广元千佛崖石窟的抢救性保护方案设计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也为今后进行石窟寺类文化遗产的地震破坏调查和评估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其突出的普遍价值超越了国家界限,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当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从以抢救为主的被动式保护转向以预防为主的主动式保护。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是预防性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科学的监测体系是缓解遗产面临风险,实现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就炳灵寺石窟的监测预警体系的发展、面临的问题等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3.
石窟寺是我国传承脉络最为清晰、关联性最为密切、体系最为完整、内容最为丰富、真实性和完整性保存最好同时也最为脆弱的文物类别,其保存状况与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关系密切。1949年以来石窟寺保护相继经历了环境清理及除险、多学科合作综合性保护、预防性保护与大规模本体修复等三个阶段。目前石窟寺保护理念基本形成共识,加固保护技术日趋成熟,基本技术标准陆续编制,保护材料的研发和水害治理取得新成果,但依然面临水害、风化病害等威胁,呈现出整体发展不平衡、本体修复保护刚刚起步、具体个案的保护实践存在争议等现状。今后应加强基础研究工作,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重视本体保护和预防性保护,积极开展石窟寺窟檐保护研究和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4.
预防性保护监测是推进文物建筑遗产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的重要抓手,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宁波市保国寺将预防性保护理念应用于工作实践,在国内较早启动了宁波保国寺北宋大殿科技保护监测体系的研发,经历了架构、更新、提升三个阶段,其实践经验与存在问题值得遗产保护管理单位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深圳博物馆通过实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在新馆建立环境无线监测系统平台,改造展厅、库房等文物保存大环境,调控专题展厅展柜微环境,配置多种专用文物囊匣,更换常设展厅部分不合格展柜,以及建立文物保存环境监控管理机制等措施,初步构建起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体系,使博物馆预防性保护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有效缓解了环境因素对文物安全保存的影响。梳理和总结该项目的实施程序、机制、内容、措施及相关思考,有益于全面、持续推进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文物保护理念已从以抢救性保护修复、被动维修向以预防性保护、主动调控周边环境转变。同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方法,实现对文物风险的监测和评估,也成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课题和未来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宁波市江北区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庞大、分布较广、类型多样,经过调查,通过实施动态监测与实时评估项目,可以减缓或降低各类风险对不可移动文物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2004年8月8日至12日,龙门石窟研究院建院50周年大会暨龙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洛阳市东山宾馆举行。来自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35名专家及90名国内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其中有龙门石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麦积山石窟等10多家石窟单位的代表。 龙门石窟研究院的前身是1953年经文化部批准成立的龙门文物保管所。之后,龙门石窟保管所先后升格为龙门石窟研究所和龙门石窟研究院。50年来,龙门石窟在石窟保护与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始终紧跟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应对文物保护及其保存和开放展示环境面临着的诸多挑战为导向,聚焦基础研究、保护技术与装备研发、保护制度与规范标准研究、保护技术平台建设等展开多项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着重从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成果进行梳理,阐述了我国文物科技工作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的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从闭门研究、各自为战到资源开放、互相合作、凝练共性、共克难关;从随意性到标准化,建立共同话语体系;以问题为导向,支撑作用日益显著;由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基本实现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在理论、技术、装备、标准建设等方面取得系统突破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文物》2012,(4):49
本书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龙门石窟研究院汇编的论文集,主要分为"石窟研究"和"石窟保护"两大部分,具体内容包括石窟考古研究、艺术研究、造像研究、壁画研究、佛教研究以及石窟寺的环境监测、保护材料、保护工艺等。书中文章均为编辑委员会精心筛选,学术观点新颖,  相似文献   

10.
始建于南宋的古月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质折边拱桥。古月桥保护修缮工程以价值评估为勘察设计判断依据,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对古月桥原营造工艺、尺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明确提出古月桥的结构体系为其最重要的价值载体。在分析古月桥现有结构体系稳定性以及面临威胁因素的基础上,设计方案提出了预防性保护的系统解决方案。工程采用最小干预原则,保护了古月桥原有结构体系;通过从桥梁下部设置预防性保护钢梁的方式,整个施工过程未进行结构构件落架;针对性地研发出"牺牲性保护材料",对破损构件进行修补,完整保留了原有桥梁力学体系;并通过全过程监测,科学地控制工程的实施进程与质量。整个保护工程,从设计到施工体现了高新测绘技术、材料技术、监测技术与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发展的一项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1.
龙门石窟作为露天不可移动的文物,其围岩坍塌、洞窟渗漏、风化等病害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在洞窟及其周边增设辅助的防护设施如窟檐(雨篷)等,可以有效减少环境的不良影响。龙门石窟历年新建的窟檐(雨篷)的形式、体量、功能和保护效果显示,作为一种石窟与摩崖造像的礼佛空间和保护设施,窟檐建设和保护石窟文物及保护石窟景观密切相关,吸收已有的经验和教训,是下一步修建窟檐(雨篷)需要更加审慎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物探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探技术在考古和物保护方面应用越来越多,在古墓探查、大型古建筑地下遗存现状探查、重要古建基础状况探查、古遗迹断代等方面,地球物理技术都找到了发挥作用的机会。本通过地球物理技术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石窟、北京故宫紫禁城、嵩岳寺塔、古泗州城遗址、风阳明中都等的物理探查实例,以及查找古墓、古遗迹断代等方面的工作,介绍了我国在考古和物保护领域应用地球物理技术的进展,并指出了物探在用于考古和保时的特点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龙门石窟有大量的历史保护痕迹,包括窟檐遗迹、梁孔、排水石洞、防雨石板、排水沟、保护性建筑等。通过对这些历史保护痕迹的现状调查,对其基本类型划分、分布特征、数量、功能、保存现状和工艺特征进行了详细勘察和统计分析,建立了档案记录。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对历史保护痕迹在历史时期所起的功效及其对石窟艺术原真性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初步考察与评估。最后对这些历史保护痕迹的保护和再利用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物受灾评估作为文物减灾的一项重要环节,贯穿文物救灾应急、灾后恢复的全过程。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对文物受灾程度、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抢救性或补救性措施,减小灾害破坏,对科学有效保护文物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了河南“720”特大暴雨灾害不可移动文物受灾情况调查评估工作,对文物受灾范围、类型、损坏程度等进行全面性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做好日常养护,采取预防性保护及临时性保护措施,开展文物保护研究、制定紧急预案等强降雨环境下文物保护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治理龙门石窟潜溪寺的渗水,保护石窟造像,必须要先摸清岩体构造及渗水通道。本工作采用现场裂隙调查与物理探测相结合的方式对窟区岩体结构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对潜溪寺窟区复杂的岩体结构构造调查分析与现场物理探测实验的基础上,基本摸清了潜溪寺石窟区岩体构造特征和渗水通道。此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准确认识分析潜溪寺石窟水害的形成机理,对潜溪寺石窟水害的治理及其它类似石窟的渗水病害研究也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元千佛崖石窟长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造像各类风化病害极为严重。其中化学风化引起的岩石粉化脱落、表面泛盐、孔洞状风化等病害影响了石窟造像的长期保存与展示。为了有效治理造像化学风化引起的病害,在总结国内外石质文物风化机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广元千佛崖石刻造像风化产物的分析,结合石窟保存环境特征,研究了广元千佛崖石窟石刻造像化学风化的原因,以期为石刻造像化学风化引起病害的治理,以及抢救性保护修复材料、工艺筛选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山西武乡县洪济院壁画在自然、历史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多种类型的病害。在对壁画保存现状进行详细勘察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壁画材质及制作工艺、建筑结构、环境温湿度及人为因素与壁画病害产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应对洪济院部分险情危急壁画实施抢救性保护措施。同时对大殿内现存壁画加强日常监测与预防性保护工作,在充分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实施必要的保护修复,从而有效缓解壁画病害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安程  吕宁 《文博》2021,(1):97-103
目前国内石窟监测实践在数据采集和存储上已取得较多突破,但在体系化、合理化数据利用上仍存在短板,海量数据受限于劣化机理定量化溯源预测、预防性保护普适性环境参数阈值等研究基础尚不成熟,较难发挥指导、辅助当下保护实践的时效作用。本文依托四川广元千佛崖案例,研究基于常态条件的监测数据实时分级预警体系构建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探索了一种具有一定推广性并可与保护措施设计、完善、评估以及遗产地管理有机结合的监测预警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9.
专题导言     
正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文物保护理念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正在从长期以来的"抢救性"保护逐渐向‘抢救性’与‘预防性’并重的保护方式转变。2015年,国家文物局颁布《古建筑保养维护操作规程》,同年修订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提出"为了减少对文物古迹的干预,应对文物古迹采取预防性保护"。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加强文物日常养护巡查和监测保  相似文献   

20.
广元千佛崖石窟位于广元市城北5千米的嘉陵江东岸山崖上,是四川境内最大的石窟寺和摩崖石窟造像群。石窟因长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石刻造像各类风化病害极为严重。其中物理风化引起的岩石风化脱落、鳞片状起翘与剥落、片状剥离与脱落、裂隙等病害对石窟造像长期保存与展示的影响最大。为了科学有效治理造像物理风化引起的各类病害,在造像岩石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石窟保存环境数据分析,研究了广元千佛崖石窟石刻造像物理风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石刻造像物理风化病害的治理,以及抢救性保护修复材料、工艺筛选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