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崴子烽火台是新发现的一座15世纪明盖州卫较为特殊的烽火台。通过建筑考古学方法采集遗址信息,并把田野调查和文献解读相结合,利用古代舆图和现代地图相互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其历史地理特征、空间格局和建造形态等进行研究,据此提出,西崴子烽火台在明代担负着导航、警戒和海岸传烽等多种功能,其布局上不特别注重自身的防御特征,而显示出较强的功能性。与已知的墩台功能和形制不同,目前未见相关文献记载。西崴子台作为明代辽东镇海防的灯塔构筑物类型,其研究完善了明代海防和航海设施系统。  相似文献   

2.
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作为战争防御工事以雄伟、坚强、不屈的身影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产生于战争,战争使互相防御设施应运而生。在秦、汉、明代,中国归一统,当时各王朝为了防御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侵扰,就大规模地修筑起长城与烽燧。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十几个朝代都不同程度地修筑过长城和烽燧。据统计,长城与烽燧分布的省区遗存已有万余里,烽燧数万座。地处祖国前哨的河西东端及其东边紧连的宁夏中卫,自古就是一条重要军事要塞,境内遗存不少长城烽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查汗通古(又称察汗通古)烽燧遗址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主要包括东西两座土质烽燧。为配合遗址的加固维修工作,2016年夏,和静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在工程开始前对两座烽燧进行了C_(14)样本采集、烽体测量、拍照和无人机航拍及建模等工作,施工期间还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采集了烽燧周边出土的各类遗物,并对周边老居民进行了采访。根据C_(14)测年结果和其他线索,初步判断两座烽燧的主要修筑年代均为唐代,但东烽燧有二次修筑留下的包砌痕迹,可能其最早修筑时间还要早于唐代。至于两座烽燧的最后废弃时代,可能经过长期使用后,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张家口地区的长城烽燧燃放点遗迹的实地调查,考证了明代烽燧"火池"、"烟皂"的存在及分布情况,结合古代烽燧制度、烽燧建筑形制、燃烽设施以及联墩的组成形式等方面的文献记载,对所谓的长城"五连墩"、七连墩"和"一烽五燧"是一种"独特的烽燧建筑制式"的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古调查,在隆化县境内共发现汉代烽燧79座,延续长度达210公里。本文报告了1997年对漠海沟烽燧的清理发掘情况,并就烽燧的构建和使用时间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谈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古勒巴克乡兴地村西南约57千米孔雀河中游北岸的荒漠中。遗址作为大碛古道沿线存数不多的军事古迹,是古代中央政权治理西域和维护丝路交通的重要历史见证,与孔雀河沿岸其他10处烽燧遗址以"孔雀河烽燧群"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相似文献   

7.
明代海防卫所聚落是明朝为应对严峻的海防形势而建,北起辽东,南至广东,规模宏大。以大规模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海防史料,对明代海防卫所聚落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分析。在对明代海防卫所聚落的分布数量、沿海分布线密度、区域面密度和卫所间距做了详细的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海防卫所聚落的分布情况与防区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区域环境和微观环境等多个因素相关,地理位置越重要、经济水平越发达、区域环境越易于被侵犯、微观环境越易攻难守,卫所聚落分布就越密集。分析表明,浙江防区是明代海防的最核心区域,南直隶、福建、广东防区是重点区域,山东是北方海防的重点地区,辽东其次,北直隶防区由于深入内海而处于更为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承德地区汉代长城与烽燧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承德自古是中原汉族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交往的区域,为历代军事要塞,古长城遗迹丰富。本文报告了汉长城与烽燧在承德境内的分布、走向以及建筑特征,并做了一些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9.
张坤  程正荣  赵丛苍 《文博》2021,(1):21-35,20
哈密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绿洲城市,历代在哈密留下了大量的烽燧遗址。本文依据考古调查资料,试图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哈密烽燧进行研究,区分不同的形制,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隋末唐初,从罗布泊通往焉耆的"大碛路"废弃,此后关于"大碛路"的情况史籍无载,一般认为该路线不再使用.根据2019年以来发掘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及出土文书可知,该烽燧始建于唐代,"大碛路"在唐代不但没有废弃,而且有强化的趋势,唐代使用克亚克库都克烽燧的主要原因在于吐蕃攻占吐谷浑后控制了青海道,并逐渐占领"大碛路"以南的石城、播仙一带,对焉耆南部形成军事压力.焉耆通过经营"大碛路"强化与东天山的交通,巩固连接西州与龟兹的交通地位,并通过天山内部廊道连接轮台、庭州、尤尔都斯盆地等地,体现出焉耆在进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并辐射西域东西和南北交通的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11.
西出阳关,穿越罗布泊北岸楼兰故闾,途经轮台、库车、疏勒、莎车,独行八千里路,寻勘狼烟散尽后失落荒漠的烽燧。万里长城的西端不在嘉峪关而在玉门关外,烽燧是长城西去的延伸。荒漠中的烽燧“个性”迥异,并非“千人一面”。面对这些苦难的塑身,霜风里的我虽不能长啸代歌,却可以为它低声吟唱……  相似文献   

12.
敦煌西湖保存了国内最为完整的汉代烽燧遗址,自上个世纪以来,学者们已通过出土的汉简文物和实地调查对长城烽燧的组织结构及修建方式进行了诸多研究,基本上揭开了长城烽燧的大致走向、分布规律、长城戍守、管理机构等轮廊.但有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010年本文就是本人参加全国第三次长城普查时,对长城烽燧设置的原则通过实地调查所作出的一个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濒临太平洋,是一个拥有18000多千米大陆海岸线的海洋大国。中国人很早就开始认识、开发海洋,并不断发展海上力量。所以海防问题非常重要。赵树国著《明代北部海防体制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一书,详细梳理了明代北部海防体制的发展历程,是明代海防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全书由正文七章及附录构成,总共70余万字。第一章,介绍明代北部沿海的地理形势及行政、军事建置;在二至  相似文献   

14.
甘肃境内的长城与烽燧分布唐晓军长城,被誉为人类文明的八大奇迹之一。它的修筑,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历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视长城及其附属设施烽燧塞障的建造,不断扩展增修。甘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先后形成南、中、北三条通道。现将秦、汉、明三代建造在今甘肃...  相似文献   

15.
浙江明代海防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的海防文物以明代为主。本文就明代海防遗存及相关海防制度,包括卫、所制度,以及关、寨、台(了望台)、烽堠、巡检司等的设置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山东半岛地区的明代海防聚落是北方传统聚落的典型形式之一,其演进路径虽有自身的特色,但在聚落形态等方面却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明代山东半岛海防聚落的形态演进过程和现状,选取靖海卫、成山卫和雄崖所三座典型卫所,比较了其在区位、形态、规模、现状及发展进程等方面的异同。选择青岛市即墨区境内鳌山卫1990-2020年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云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ArcGIS工具,将二级用地类型归并为七类,得到鳌山卫聚落形态演进进程。研究表明,在聚落形态的演进过程中,区位、地形、地质、景观等条件是基础,政府战略和政策是主导因素,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助力,用地性质的改变是直接原因,人居环境的改善和人民收入的提升以及新产业带来的经济转型升级是目的和结果。因此,聚落形态的演变虽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但经济发展是其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甲午割台前台湾曾经历过两次严重的外来危机,分别是1874年的台湾事件(即牡丹社事件)和1884年的法军侵台。这两次危机使清政府认识到了台湾作为海防门户的重要意义,对台湾的经营也由过去的消极防台改为积极治台,台湾的各项建设由此气象一新。  相似文献   

18.
《全海图注》是明代海防史上一部重要的海防地图,图中所隐含的许多资料信息,为现今传世文献不载。其中的"广东沿海图"记录了明代中叶从正德末到万历初所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几件海上事件及学术疑案,如葡萄牙人来华贸易的"番船澳"和"番货澳",中葡"西草湾"之战的地望问题,"濠镜澳"之名出现的最早时间,澳门开埠后最早华人村落的建立,明代广东海盗的盛行及其治理等问题。通过对此图的研究,将上述重要事件和史实挖掘出来,将为我们对于明代中叶广东海上中西交往及沿海海防增加新的认识,对于早期中葡关系史及明代海防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彭阳自战国时秦国置朝那县到明代县治裁撤的一千多年间,曾设有郡、州、县治,是塞北通往关中、秦陇的军事必经之地,从战国时期的烽燧报警,到汉代的驰命走驿,都在这块土地上打下了烙印。  相似文献   

20.
明代长城也叫边墙,古浪县境内有三道边墙通过,现存150.8公里,敌台烽燧103座。本文对古浪明长城的分布、夯筑方式、存在病害、保护维修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