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路阳女士的内心深处,埋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西藏情结。她前后去了那个神秘的高山之域几次了,却好像还没有尽兴。她不断地自问:为什么要乐此不疲地往西藏跑?在最近出版的这本记录着她西藏之旅的书里回答说:“寻找生命之灯”!  相似文献   

2.
谈到“天杵乐队”的成立,旦增达娃想起很多。 “西藏以前的许多音乐有当时的时代烙印,节奏比较缓慢、注重宗教感受,所谓没有人就没有神,人的东西少,神佛的东西多,写江山,写神仙,唯美的味道很足。现在是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网络化时代。艺术家是很敏感的,我会非常注意身边的事情,3分钟前世界发生的事情我们都能很快知道,这样我们的文化视野就更为广泛和多元”,他说:“我从西藏艺术学校毕业后到中央民大上大学。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北京,各种音乐风格风起云涌,就像60年代的美国一样,中国流行音乐的基础就是那个时候打下的。我在民大时,崔健、腾格尔都在附近排练,那种气氛一下子感染了我。”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高校版图中,有一所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大学,她以异地办学的方式书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众多神奇的传说。她,就是矗立于渭水之滨古都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58年专门为西藏在内地集中培训干部的“西藏公学”,  相似文献   

4.
西藏高原被称为我们国土上“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于是,拉萨便有了“日光城”的美誉。从20世纪80年代起,太阳能事业在这里得到了大规模开发,而一位女性命运的变迁,也随之展开。她就是藏族同胞亲切地称为“尼玛卓玛”(太阳女神)的太阳能专家张捷。不甘寂莫的大学生1978年,张捷从华南工学院毕业的第二年,组织上通知她到西藏拉萨市农机局报到。那一年她25岁。内地青年大批进藏的年代已经过去,张捷进藏时,既没有鲜花爆竹相送,也没有浩浩荡荡的队伍同行,但她对神秘土地的向往和坚定的决心并没有丝毫动摇。在机关的办公桌前…  相似文献   

5.
活佛的眼睛     
在西藏,照相机很晚才传入。上世纪初,一些大贵族手里才有木头做的照相机, 也不过被人当成“玩意儿”而已,所以在那个年代留下来的影像资料,大多数是外国人拍的。很早我们就听说过西藏的第一位摄影师:德木活佛洛桑·绛贝隆多丹增加措, 但一直见不到其作品。我们有幸接触到活佛的300余幅照片,从中选出十几幅。透过活佛的眼睛,西藏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和人物得以再现:大地震与德木寺的强巴佛,大昭寺的修复工程,旧西藏噶厦地方政府的摄政王五世热振活佛, 以及那个时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6.
原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唐麦·贡觉白姆,是一位西藏知名人士,50年代初期,她从旧西藏贵族家庭中勇敢走出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是西藏妇女事业的一位先行者。  相似文献   

7.
拉萨小学     
在以农奴体制为主体的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传承西藏文明的载体主要是寺庙,即所谓“僧侣即教师,经文即课本,经堂、卧室即课堂”。近代,西藏地方政府曾在几个主要城镇开办了一些培养僧官和贵族子弟的学校,但规模很小,规格不高,学生绝大部分是贵族子弟。由于以培养西藏地方政府所需的各级僧俗官员为目标,所学的知识主要是文法、应用公文、书法、算学以及梵文、宗教仪轨等,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等诸多课程几乎完全空白。鸦片战争后西藏开始出现私塾,到民国初期发展到近百所,但私塾的教授内容相对单调。学生数量不多,以贵族和官宦子弟为主,穷人家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能进入私塾就读,要想学习只能送入寺庙,农奴的孩子就更不用说。直到一九四五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开始筹划在拉萨建立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小学。  相似文献   

8.
《南方人物周刊》2013,(36):12-12
她曾经是我们那个年代层出不穷的偶像之一,改革开放之初,她曾到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做过事迹报告,她是我们那一代人励志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正在上世纪80年代奔向西藏的那群时尚青年中,牟森是显眼的一个。显眼的个子、显眼的才华、显眼的情怀。和那个时代所有同龄人一样,他揣着梦想来到西藏;离开后的几十年,西藏仍是他生命不变的主题之一。人物:牟森,上世纪80年代曾在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工作,后创建蛙实验剧团和戏剧车间,被称为"中国先锋戏剧的先驱",现任职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由其开创的新门类课程"跨媒体巨构"。  相似文献   

10.
我想,对于西藏的人权,达赣和他的一帮人是最没有资格谈这个问题的.因为他们统治西藏的年代,是西藏最没有人权的时候。现在国际上许多人都在谈论西藏的人权,且说得振振有词,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过去的西藏是什么样子的,旧西藏广大农奴和奴隶过的是什么样的日  相似文献   

11.
咏慷 《纵横》2010,(1):4-10
他和她给我的印象 徐向前元帅夫人黄杰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 我第一次见到她和徐向前元帅,是在半个多世纪之前。那时候,人民共和国刚刚诞生不久,我还是八一学校的学生。这所学校诞生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才由革命老区搬迁到北京西郊。  相似文献   

12.
<正>"西藏的发展令人赞叹,通过这次论坛,也让我了解到不少关于西藏长远发展的规划,这非常有意义。"为期3天的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在谈到对西藏发展的印象时,南非大学博士法尔哈纳·派鲁克对记者表示。法尔哈纳·派鲁克说,两个星期前,她才第一次去西藏,西藏的发展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西藏已可以利用技术,使有机农产品、蔬菜等在高原地区生长;二是西藏的基础设施和交通已  相似文献   

13.
正1946年,我出生在昌都地区洛宗(今洛隆县城关),属狗,今年71岁了。现在想起来我家可能是城针上的平民家庭,家里只有我和母亲两个人,反正我上学的时候可以说是大家不识一个,也没有什么上学的概念。那时候(1960年)西藏自治区还没有成立,我们那个地方之前叫洛宗解放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简称"筹委会",是他们安排我到内地去学习的。找我妈妈动员我去上学的人是"筹委会"的一个女翻译,叫杨桂珍,她是四川阿坝那边的藏族,会说我们这边的藏话,她丈夫是个汉族人,叫贺显龙。他们的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后来在西藏师范学院上学时我就经常邀请他到  相似文献   

14.
正外来者很难想象,西藏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比较高,藏族家庭的财产管理权和支配权,大都掌握在家庭主妇手中。但是,旧西藏的教育体制特别是官办教育体系中从来没有妇女的席位。现实生活中,西藏妇女从未有过从政的权利,旨在培养"雄孝"(政府公仆)的僧俗官员学校里当然也就没有妇女的容身之地,一般藏族父母也没有送女童上学的基本意识。在旧西藏,拉萨青少年女性受教育多是在私塾蒙馆里完成的。拉萨有名的娘容辖私塾,鼎盛时期有四个年级,300多名学生,有很多女孩在  相似文献   

15.
在那个年代,她的剧照挂满了大街小巷,她那略带弯曲的短发也成为时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杨春霞的人气一点不亚于现在的“超女”。她在京剧样板戏《杜鹃山》中塑造的党代表——柯湘,红遍大江南北,《家住安源》、《黄莲苦胆》、《乱云飞》等经典唱段更是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在那个年代,柯湘的剧照、宣传画挂满了大街小巷,连她那发脚略带弯曲的短发,也被人们追捧模仿,“柯湘头”风靡了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16.
1写《我的1997》这首歌是在1989年,艾敬刚20岁。那个时候她听了苏珊·薇格的《Luka》,决定“把当时自己19岁以前的人生经历写一遍”。那个时候她对人生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去南方”不意味着淘金,更多是自由。那个时候她“可能也是想着扬名世界吧”,像U2、TheBeatles一样。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藏》2009,(1):88-88
吴明娣与乌兰哈斯在《中国藏学》2008年第四期上发表文章,论述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内地及西藏画家所表现的西藏主题绘画,着重从宏观上对西藏主题绘画的内容和形式加以分析,揭示西藏主题绘画的内涵和意义。西藏主题绘画前后经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孕育,五六十年代的发展,至70年代末进人重要转折时期,80年代创作不断趋向繁荣,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初识次仁卓嘎是在距大昭寺几步之遥的攀多旅馆。当时只知她是中德合资的攀多旅馆的中方经理。除了她那种藏族妇女特有的热情中微含腼腆的微笑吸引我外,更多地是被她那有西藏建筑风格的别具一格的小旅馆所吸引。一个投资数额不大、旅馆陈设简洁,但却吸引着大量国外游客慕名而来;一个土生土长的拉萨人,从未踏出国门一步,却能与外国人合作共事,我因此想一探究竟,再识次仁卓嘎。再次相识是在次仁卓嘎颇具现代风格的办公室里,没有大多的寒暄,我们相对而坐,听她娓娓道来。两个父亲的女儿当卓嘎告诉我,她的亲生父亲是汉族,后来又有一个…  相似文献   

19.
正张琪是个极活泼的人,爽朗,爱笑。她热心,爱帮朋友们张罗事;她爱漂亮,喜欢跟朋友们一起拍美美的照片,恍惚间身上还有叽叽喳喳少女的影子。谁能想到,这是个已经退休的人,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她曾是个兵,驻藏长达14年。西藏在张琪心中有特别的分量。1984年从西藏转业后她重返西藏7次,其中2018年9月受西藏教育厅邀请,在"老西藏精神进校园"宣讲报告会为拉萨部分高中生及大学生等宣讲传承"老西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新一代王小波分子的生活是那么的丰满、浓密柏邦妮这个名字来源于60年代好莱坞青春电影《邦妮和克莱德》,那个在阳光下身中167枪,倒地而亡的女强盗,那个美丽绝伦骁勇非常的女子。柏邦妮的强悍和无畏也并不亚于电影中的女子。2002年夏天,20岁的她拖拉着12捆书和4个编织袋,从南京艺术学院退学,跑去北京电影学院做旁听生。临走前办手续,校长说:“在学校几十年,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