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自开埠以来,吸引了大批来自广东的商人,他们在沪上陆续建立起各种同乡、同业和其他文娱组织,赞助举办各种粤剧、粤乐和粤曲活动。1920—1930年代,粤剧、粤乐和粤曲在上海一方面吸纳了其他剧种和音乐文类的特色而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关键性的变化;另一方面,其本来不一定十分明显的地域标签,也在这种特殊的情境中得到强化。当时粤乐的创作和实践活动,更是在一个探索何谓“国乐”的大语境中进行的。此外,在上海兴起的时代曲,也为粤曲注入了新的调子,至30—40年代,新兴的国语时代曲被大量地引进粤曲之中;而粤曲的粤方言特色,也在这个时候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从20—30年代粤剧、粤乐和粤曲在上海的发展可见,近代中国“地方文化”的特性,往往是在一个跨地域的情景中塑造和凸显的。  相似文献   

2.
郭兰英是我国著名的歌唱家和著名的新歌剧表演艺术家。她的一曲《南泥湾》、《我的祖国》中“一条大河波浪宽”……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中“清粼粼的水来,蓝格莹莹的天”,那甜美的歌喉,清纯的音色,脆亮的唱腔,圆润婉转的装饰音,至今仍然回荡在观众的心坎...  相似文献   

3.
周建英 《百年潮》2008,(11):37-41
1968年11月,年仅17岁、容貌清秀、歌喉动人、善解人意的北京礼花厂普通女工王世芬,被火药爆炸时严重烧伤,在周恩来总理深切关怀下,中国医务人员救活了这名烧伤面积达98%、大大超过“生死极限”的普通女工。当她苦练数年,可以用假肢写字,在纸上一笔一笔写出“周总理,您永远活在我心中!”时,周总理已千古。  相似文献   

4.
过去在粤曲清唱中,有一首长调“南音”《客途秋恨》,流传甚广,远近驰名。  相似文献   

5.
当选’91香港“亚洲小姐”的王 玮近日回到她的故乡南京, 参加江苏电视艺术节开幕式演出,与王刚等一道主持晚会节目。这是继利智后又一位由内地移居香港的“亚姐”,在1991年香港大选美赛中,王玮以出众的身材、伶俐的表白、机敏的辩论及优美的歌喉博得香港舆论普遍赞誉。这位年轻的华夏女儿自信地站在电视屏幕前,向亚洲、也向全世界观众展示了她夺目的光彩。 出身艺术世家 王玮1968年8月生于南京,1988年随家人移居香港。她自小便受到家庭艺术氛围的影响喜爱唱歌。她的外祖父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馆高级创作员,舅舅、舅妈、姨妈都…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文化局离退休文化工作者协会“文苑乐社”成立于2001年9月8日。为广大离退休的粤曲爱好者提供一个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园地。  相似文献   

7.
吴碧霞:中西合璧的夜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雪钧 《世界》2006,(7):30-33
引子“夜莺”吴碧霞又一次露出了灿烂迷人的微笑。6月18日,“中国巡演”北京站的独唱音乐会,再一次证实了这位中国歌坛“稀有”的民族与美声双料才女歌喉的魅力。演出前十几天,门票就一售而空,音乐会当天,百十号人游荡在音乐厅门前, 渴望能等到一张退票。同样的情景,也发生在5月15日吴碧霞在上海音乐厅的演出,这场演出成为 2006“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41台节目中最火爆的音乐会。当晚演出后,我给她发去一条短信: “祝贺你将上海音乐厅弄得一票难求,也  相似文献   

8.
一周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2013,(43):11-11,13
12月8日,粤剧名伶红线女因心脏病突发在广州病逝,享年89岁。红线女原名邝健廉,广东开平人,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腔”,代表作有《荔枝颂》、《珠江礼赞》、《昭君出塞》等,其中《昭君出塞》被视为红腔的经典。周恩来曾称红线女为“南国红豆”。她于2009年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9.
同妻     
四十多年的爱情和光阴都给了同性恋者 67岁这年,玉蓉才发现自己有另一个身份。她的头发已经灰白,右手因为脑梗,颤抖得厉害,坐在电脑前,半天说不出话来。与“同妻”一起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的,还有同志、拉拉。“拉拉”,她念起来前重后轻,一口地道的北方腔。  相似文献   

10.
邂逅往往是爱情的开端,一个小伙子和一位已经戴过“敦”的姑娘一见钟情,虽然他们已初交相识,但怎样才能向她披露倾慕的心声,向她表示愿结终身伴侣的渴望呢?可以肯定地说,几乎没有哪个藏族青年男女不是徜徉在歌的海洋中得到爱情的。藏族青年都有一副与生俱来的歌喉,在雪域高原,一个青年若是不会唱歌跳舞,恐怕就只好打一辈子光棍了。不过,这样的人还从未发现过。藏族能歌善舞,青年男女人人喜唱“拉伊”。“拉伊”是山歌的意思,这种歌专门用来表达爱情,它有着自由的节奏和悠扬的旋律,既有传统的歌词,又可触景抒怀,借物喻意。但这种歌只限于在青…  相似文献   

11.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宣布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昆曲被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在首批19个项目中荣登榜首。昆曲终于得到了应有的礼遇和尊重,也证明了她“百戏之祖”的地位。兴衰众所周知,元代乃我国戏剧艺术空前繁盛的时代,但铁木真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仅仅存在了百余年,随着元代的衰微,“北剧”(元杂剧)走向没落,“南戏”逐渐兴盛。“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简称昆腔,她最初是元末南曲的一个支派,明万历以前,还只是流行于吴中的“小集南唱”的清曲。嘉靖、隆庆年间,流寓太仓的北曲清唱家江西人魏良辅经过潜心研究,并在张野塘等人的帮助下,把昆山腔由原来的吴中小曲改变成为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新声”。据说魏良辅为了悉心钻研,十年不下楼梯一步,为了昆曲,他把擅长唱曲的爱女,嫁给了因罪发配太仓的北曲弦索名家张野塘,张野塘则帮助他“更定弦索音节,使与南音相近”。这种新腔的特点是轻柔婉转,“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启口轻圆,收音纯细。”所谓“调用水磨”是指这种“新腔”把曲牌加以细致的雕琢和华丽的修饰,使之像水磨的竹器一样精致。昆曲由清唱到被搬上舞台,成为戏剧,是由梁辰鱼的《浣纱记》完成的。梁辰鱼精...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是彭咏淇同志80岁寿辰,在此首先送她几句话,作为祝福: “八十寿辰,卅年教龄,廿年培训。”这数字本身就是一首诗,丰富的底蕴,显示着她对教育事业的一腔忠诚。  相似文献   

13.
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珍藏的一大批清代广州“外销画”,近年在我市展出。使我们有幸重睹18-19世纪羊城风物。其中,不乏与粤曲历史发展有关的形象及文字资料。专家们对这方面已然作过不少精彩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张爱斌 《江淮文史》2006,(4):149-154
年近九旬的方志平女士,是一位心慈面善、精神矍铄的教育家。她外中和而内刚介,修养得力于儒教而操守近墨家,旧学根底深湛且锐意创新学。尤其她那一腔拳拳爱国热忱和报国之情,更是令人敬佩。她在台湾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寒来暑往,凝炼成一个坚不可摧的爱国情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她就竭力要求回乡探亲祭祖,面对台湾当局的“三不政策”,她大声疾呼:“我的根在大陆,在安徽,在安庆,在桐城派的故乡桐城。方苞是我的先祖,我要回乡祭祖访亲,天经地义!”她道出了广大台湾同胞的心声,影响深远,一时传为美谈。出身桐城世家方志平女士祖籍安徽桐城,是桐城…  相似文献   

15.
树木会走路的时候,大山里有一条缎子般的苏吉河,河边住着一户好心的苏罗家。苏罗家有一个独生女叫苏罗。苏罗姑娘长得象月亮一样漂亮,她会唱星星一样多的山歌,她的歌声一起,清脆的银铃会变得沙哑,天空的云雀也会封住歌喉,害羞地躲进草丛中的窝里。……  相似文献   

16.
夏的绿赞     
伴着布谷鸟清脆悦耳的歌喉,沐着灿烂骄阳的丽日清风,步入夏季的青海高原哟,好似一夜间变成了一个绿色的世界:从三江源广袤的草原到湟水两岸的万顷田野,处处都烟罩着层层叠叠、无边无涯的绿色,仿佛整个天空都绿染了一般……哦,这浓酽欲滴的绿色哟,她绿得使人碧凉透心,她绿得令人沉醉如梦;她的绿正勃发着一股欣欣向荣的盎然生机,她的绿正寓于着一个五谷丰登的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7.
著名楚剧演员关啸彬,主攻花旦,擅演悲剧人物,在唱腔上以花鼓腔为基础,吸收京、汉、豫、越、黄梅等剧的唱腔,不断丰富和改造楚剧唱腔,独创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仙腔”、“迓腔”及“悲迓腔”,形成别具一格的“关派”唱腔艺术。他的精湛表演在群众中广泛传颂,民间...  相似文献   

18.
卢成 《文史月刊》2004,(12):1-1
有人恨她,贬斥她,说她“蛊君误国”,把她看作是“祸水”、“尤物”、“妖姬”;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2月8日,一代粤剧大师红线女在广州病逝,享年89岁。从早期的学习,中期的创新,再到晚年不遗余力提携新人,红线女用她独有的“红腔”,将粤剧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当之无隗的人民艺术家,并曾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多次好评。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军国主义者攻击她是“赤色败类”、“娇声卖国贼”。周恩来称她是“日本人民忠实的好女儿,真正的爱国者。”她则说“我愿做中日两国人民忠实的女儿。”她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