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曾经先后提出过三种著名的“大同”方案,即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和孙中山的“大同主义”。对于前二者,研究者颇不乏人;而对于后者,认真的研究却十分罕见。一般论著每提及孙中山的“大同”思想,多以“空想”二字加之,或...  相似文献   

2.
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是中国近代最详尽的论述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大同书》中,康有为向人们描述了人类社会如何过渡到"乌托邦"以及"大同"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等。与以往的"乌托邦"思想不同的是,康有为将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与西方近代理论相结合,创立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大同"的蓝图(即我们今天所说的世界化)。  相似文献   

3.
付强 《丝绸之路》2010,(20):8-10
公平是历代社会下层民众及有识之士追求的目标,即使是内忧外患的近代社会也不例外。无论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抑或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无不以追求社会公平为己任。近代社会的公平思想为后来中国社会公平思想的追求起到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同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中国近代全球多元的历史背景、政治局势和文化语境使大同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说到近代的大同思想,人们往往想到康有为及其《大同书》。其实,谭嗣同不仅心系大同社会,而且借助大同思想表达对宇宙本相、人类历史、文化演进、世界格局的全新思考和规划设计。谭嗣同的大同思想集历史演变与世界主义于一身,既带有中国近代特有的时代烙印,又个性鲜明,成为近代大同形态的独特样本。  相似文献   

5.
余育国 《文史精华》2008,(10):17-23
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上,有个著名的所谓李约瑟问题,它是指为什么资本主义出现在西方而不能出现在中国?这个李约瑟问题,在中国新闻史上同样存在.当代著名的新闻史家方汉奇在写了多部中国新闻史后说:"报纸或新闻纸,是一种以报道新闻揭载评论为主、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出版物.这种出版物,严格地说来,是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应当承认的是,没有外国人在华办报,就没有中国的近代报业.正是由于外人在华办报,促发了中国报业的近代化,引发了王韬、康有为、史量才等著名报人的出现,影响了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促进了中国历史的近代化.限于篇幅,下面就介绍4位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的在华办报的外国人.……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主张将来中国所实现的"大同"和将来世界所实现的"大同"在思想来源和内涵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这两者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国内一些学者的说法,亦即:孙中山主张,先是中国实现"大同",然后将中国的"大同"理想"推广"到全世界,最终在全世界实现这种"大同",是值得商榷的。我们在研究孙中山的"大同"思想时,总体上应将孙中山一生中所谓的将来中国"大同"看成是其民生主义内容,将其所谓的"世界大同"看成是其对外思想或民族主义内容。当然,这两者中的"大同"存在若干共同点,如都"不得为私",都实行平等和互助的原则,等等。但它们毕竟不是同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思想家大多从佛学那里吸收养料来充实自己的人生和思想,康有为也不例外。康有为自从接触佛学思想后,便开始了佛化人生的历程。他不但在个人生活上富有佛学情趣,更以佛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普度众生的精神来从事维新运动,并建构出了一个儒佛融合的用以指导维新运动的"大同"思想体系。变法失败后,则又重拾佛学作为自己的思想支柱。  相似文献   

8.
论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形成任军康有为的大同理想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绚丽的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这一理想时,往往仅分析他的《大同书》,忽视了他的大同思想的形成过程,因而很难对大同思想作出客观的评价。事实上,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形成有一个漫长...  相似文献   

9.
广东是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的门户,也是思想文化方面得风气之先的地方,产生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以及孙中山这样伟大的革命领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广东又是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前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从今文经学出发,力主君主立宪和"五族合一",进行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其中边疆建设方略是有机构成部分。康有为在世界格局中认识中国的边疆危机,把握了外藩边疆、内属边疆和内地的联动关系,洞察到西北陆地边疆和东南海疆的互动,主张变法新政要在边疆优先实施。边疆建设成为近代中国大势所趋的一个内在动力。同时,康有为亦清醒地认识到,在通往大同的道路上,去除边疆的民族社会界限最为困难。边疆建设一直是康有为历史世界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