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筑催生并带动了近代东北区域城镇的发展,而以中东铁路附属地建设为发端,在铁路经济和国内外移民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东铁路沿线先后速度崛起了一批以哈尔滨、大连为典型代表的近代化新兴城镇,其城市化、城市近代化水平跃居全国前列,而东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由此开启。  相似文献   

2.
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筑催生并带动了近代东北区域城镇的发展,而以中东铁路附属地建设为发端,在铁路经济和国内外移民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东铁路沿线先后速度崛起了一批以哈尔滨、大连为典型代表的近代化新兴城镇,其城市化、城市近代化水平跃居全国前列,而东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由此开启。  相似文献   

3.
1898年,因开始中东铁路的修建,使沙俄的侵略势力越入了黑龙江大地,而伴随着中东路的通车及近代哈尔滨的迅速崛起,沙俄在铁路沿线及其附近地带进一步攫取到了大量的特权,并使哈尔滨成为其扩大侵略、控制东北的大本营.不止于此,为把中东铁路的附属地变成它的殖民地,妄图实现其变我国东北地区为"黄色俄罗斯"的战略计划,还不惜血本地对哈尔滨进行了长期的经营和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北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沙皇俄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以保护筑路和工程人员,维护铁路附属地秩序为名,在铁路沿线设立监狱等司法机构,妄图施行长期、有效的殖民统治。本文作者根据相关资料,尝试性地探讨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文届与张学良将军的爱国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8年,因开始中东铁路的修建,使沙俄的侵略势力越入了黑龙江大地,而伴随着中东路的通车及近代哈尔滨的迅速崛起,沙俄在铁路沿线及其附近地带进一步攫取到了大量的特权,并使哈尔滨成为其扩大侵略、控制东北的大本营。不止于此,为把中东铁路的附属地变成它的殖民地,妄图实现其变我国东北地区为“黄色俄罗斯”的战略计划,还不惜血本地对哈尔滨进行了长期的经营和建设。于是,在其非法施“治”、派驻军队、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在我国东北急剧扩张势力,同日本发生了尖锐的对立。日本为与俄国在我国东北争夺势力范围,同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南部进行了一场争霸战争,结果沙俄战败。1905年通过《朴茨茅斯条约》日本不仅霸占了朝鲜,而且占领了我国东北的南部(南满),即原本是俄国从中国讹取的东清铁路长春以南的部分及其附属地的所有权益。日本为经营南满洲铁路及其附属地,1906年6月7日日皇敕令第142号批准设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北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有着肥沃的黑土地和丰富的物产。“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独占殖民地。日本殖民统治者与汉奸、地主势力相勾结,对东北农业经济实施了一系列的统制与掠夺政策,使东北农业经济迅速地殖民地化。一、日伪大肆掠夺土地,建立殖民统治基础  土地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因此,对东北土地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农村推行殖民统治的重要内容和依托。早在“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东北就通过租借地、商埠地、铁路附属地、工商业占地、林产权占地、矿业占地、农业经营占地以及房地产…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租界,乒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产物。作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区域,租界一直是凌驾于中国主权之上的“国中之国”。20世纪初期以来,随着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租界的特殊地位开焰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哈尔滨警察有俄警、华警之分。俄警是指1899年沙俄在中东铁路附属地设立的俄国警察;华警是指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在傅家店(道外,1908年后改称傅家甸)设立的巡警。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代铁路遗产基本为晚清与民国时期所建,在时间上表现为晚清时期形成主体架构,民国时期继续完善的历史特征;空间上呈现出东部密集,西部稀疏,集中于东北地区的地理分布特点。滇越铁路和中东铁路是近代中国仅有的两条国际铁路。滇越铁路是我国最早的米轨铁路,修建于地形复杂,风景秀丽的云南与越南,至今仍在使用,中东铁路线路跨度更长,拥有着多座跨江铁桥技术,具有厚重的历史人文价值,至今保存完好。对滇越铁路和中东铁路遗产价值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12年1月南京挂起了五色旗,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清王朝,中国数千年封建统治的残渣余孽受到猛烈的冲击。而在偏远的北方城市长春,笃信神灵庇佑的善男信女们,正在为一位孝子的亡故化纸焚香,顶礼膜拜。 那时候的长春地僻人稀,处于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终端的交汇点。在日俄战争中志得意满的日本帝国主义,收购长春头道沟和二道沟之间4.5平方公里农田和荒地,修筑了长春车站及其周围的“满铁”附属地,并且不断地向四周扩展和蚕食。近代以来,人们虽然目睹了沙俄侵略者的烧杀抢掠,目睹了长春义和团抗击侵略者的斗争,目睹了…  相似文献   

12.
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征服中国和称霸世界的基本国策,侵略资源丰富的东北是征服中国的第一步。为实现此目标,日本以武力为后盾,积极在长春以南(主要是奉天省)进行行政构建,即设置日本警察,行使警察权。日本在奉天省设置的警察,由租借地扩展至铁路附属地,并伴随领事馆势力所及遍布全省,有的警察设置为依约继承俄国特权,有的则纯属非法。日本警察在奉天所属实行行政权,帮助日本移民侵夺土地,不断打压中国警权,九一八事变前基本实现奉天省绝大多数地区"无硝烟"的实际统治状态,使日本能在九一八事变后迅速占领奉天省,进而占领东北,将其变成对华战争的生命供给线。可见,清末民初设置于中国的日本警察是侵华战争中的隐形黑手。  相似文献   

13.
中东铁路的修建为俄侨大量涌入哈尔滨提供了客观条件,沙俄政府为加强对中东铁路及其附属地的殖民统治的需要,对俄罗斯居民进入哈尔滨采取支持政策,同时,基于对商业利润的追逐以及政治避难等原因,俄罗斯居民开始大量涌入哈尔滨,在哈俄侨所从事的职业呈现多样化样态,包括工商业者、中东铁路及其管理局的从业者、教育与文化业从业者、食利阶层以及宗教组织与民间团体从业者等。俄侨在哈尔滨的就业情况,在客观上对哈尔滨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铁路对城市发展一般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淞沪、沪宁、沪杭甬铁路的上海城市周边路线是在近代中西双方围绕租界扩张的抗衡中形成的,很少出于工商业和港口发展的内生需求,因此难以和分布在租界地区的港口、航道以及大型工业区取得充分联络。这是导致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运输效能徘徊不前和上海城市空间拓展受阻的一项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外国租界,是列强对中国军事威胁、政治 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的基地,是 侵略者的天堂,是中国人民受欺凌的场所。租界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特殊象征。近代中国,列强在50多年间在15个城市中设立了三十多个租界,大致分为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天津作为近代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拥有专管租界数量最多的城市,于1860至1902年间先后设立了九个国家的租界。各国租界或历经多次扩张,或与相邻租界间重新协商划定边界,或发生租界兼并,边界几经变化,影响了近代天津的城市空间格局。在诸多历史地图和文献中,关于天津九国租界的边界缺乏统一的描绘,乃至错误颇多。本文对近代天津相关历史文献与历史地图进行考证,以期得出较为准确的近代天津租界边界地图。  相似文献   

17.
清末,在俄国中东铁路管理局的要求下,中东铁路途经的黑、吉两省将军衙门分别设置了相应的交涉机构——"铁路交涉局"。在中东铁路建设、经营、管理过程中,它负责中俄之间有关铁路事务的交涉,同清朝的其他涉外机构有较大区别。它一度成为中方在中东铁路属地及其影响下地区的"准行政机构"。时事变迁,该机构的名称及功能也不断演变。由于它同时接受中俄双方影响,功能也复杂,所以其地位和作用难定,争议至今。从初设时被打上沙俄扩张的烙印,到后来成为制衡沙俄侵略的重要力量,"铁路交涉局"机构的嬗变体现了哈尔滨作为一座现代城市的独特发展史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17年俄国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接踵而来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中东铁路附属地的影响甚大。其突出的事实是,在哈尔滨的俄人中间出现了不同的政治派别和组织。有的被资产阶级控制,有的是由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还有的被以霍尔瓦特为首的沙俄残余势力所操纵。这些派别和组织为了夺取中东铁路的行政权,展开了激烈、复杂的斗争。这场斗争,最后以激进派军队被中国政府解除武装押送出境而告结束。本文根据中国的档案资料和俄、日的有关著述,试图对这一复杂的斗争过程作一剖析。一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的消息传到哈尔滨之后,俄人无不欢欣鼓舞。他们天真地相信资产  相似文献   

19.
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境内修建的最长铁路,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其经营管理权也经过数次变更。中东铁路缘起于《中俄密约》,是俄国欲侵占中国东北地区的阴谋,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取得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即南满铁路。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国内国际形势复杂,北洋政府通过努力收回了中东铁路的行政管理权。1924年5月,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的签订,使得中东铁路改为中苏共管,但这也为日后的中苏冲突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0.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北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本文作者利用中东铁路时期的文物,从意义上比对中国的纪念方式和纪念形式与欧美之间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