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克服大跃进给农业生产和发展带来的困难,江苏省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支援农业的号召,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援农业:如降低农业税、提高农业品价格和增加农业投入,下放劳动力,调整工业服务方向,加强传统农具的生产和维修,以及加强支农新产品和代替品的研发和推广等,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为江苏省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由于政策上"左"的失误以及严重自然灾害的破坏,我国农业生产遭遇严重挫折,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减少,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国家提出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其中,工业对农业的支援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支援农业的内容主要有:压缩工业规模,增加生产农机、农具、化肥等。通过工业支援农业,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三年“大跃进”给中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带来了一场浩劫。20世纪60年代初,“大跃进”运动结束后,农村人口的非正常死亡还在发生,农业生产降到1949年以来的最低点,农村一片凋敝。面对如此惨重的灾难,陈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力挽狂澜,大显身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缓解饥荒、摆脱农村困境以及恢复农村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突出问题有财政出现严重赤字、市场供应短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而社会集团购买力却一度过分膨胀,加剧了经济困难。作为经济调整工作的一部分,中央大力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在思想动员的基础上规定了具体的禁止社会集团消费的内容,制定了明确的压缩指标,通过预扣经费、冻结存款和清理"小金库"等措施,成功压缩了社会集团购买力。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对于当时促进经济恢复、密切党群关系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1961年初,在经过三年“大跃进”的挫折、中国经济陷入最困难境地之时,毛泽东向全党发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这一号召很快变成全党的行动,1961年真正成了毛泽东所期望的“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这是中共党史和人民共和国史上值得重视的一页。它在当时对调整政策、舒缓矛盾、稳定局势、克服困难,起了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40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学习毛泽东的有关论述,仍感到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行政改革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联邦政府的行政改革贯穿于整个20世纪,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第一阶段改革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效率政府”是这一时期行政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第二阶段改革实施于20世纪中期,“忠诚政府”成为联邦政府改革的特点;20世纪70、80年代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强调官员的职业道德,改革特点为追求“道德政府”;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管理进入一个全面调整时期,“重塑政府”成为行政改革追求的主要目标,从而在实践上把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行政改革推向了高峰。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分析,精简机构、节约开支和提高效率,始终是20世纪美国联邦行政改革的核心内容。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防止职业官僚垄断政府权力和整治官僚主义作风,也始终是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行政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按照中苏贸易互惠协议,苏联政府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地建立了商务机构,从事贸易管理事务,为中苏友好和双边经济合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随着60年代中苏论战扩大到国家关系领域,中国在"伊塔事件"后采取主动措施要求苏联关闭其驻新疆、黑龙江等四地的使领馆,并撤销了苏联驻华商务机构,使双方关系更趋紧张。苏联驻华商务机构的撤销是中苏关系全面紧张和双边贸易额急剧萎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美国同性恋运动兴起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社会对待游离于化主流之外的同性恋亚化,经历了从迫害,漠视到宽容的漫长历程。同性恋运动也经历了从沉默,妥协到现象,抗议的发展轨迹,美国同性恋运动的化特征和历史经历根植于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在客观条件下和主观选择的双重影响下表现出妥协与反抗和双重性和矛盾性,美国同性恋运动的发展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同性恋解放运动广泛兴起和扩展的前奏和基石。  相似文献   

11.
1958年,农业中学最先诞生于江苏省.在"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下,江苏省农业中学的学校数量及在校人数迅速膨胀,成为全国教育"大跃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在整个"大跃进"时期,江苏省的农业中学始终保持了一个庞大的规模,直到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其盲目发展的势头才得以遏制并开始逐步调整.  相似文献   

12.
1958~196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大跃进"时期.在各行各业"大跃进"的带动下,全国也很快地掀起了扫除文盲的"跃进"运动.这一运动随形势发展,由兴到衰,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扫除文盲运动中,存在着严重的浮夸现象,但一些具体的做法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58年上半年至1961年6月,河北省农村公共食堂经历了一哄而起、难以为继、强行恢复、彻底终结的曲折发展历程,其命运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息息相关。伴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迅猛发展,农村公共食堂在河北省蓬勃兴起;随着大跃进的中止,河北省农村公共食堂也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4.
大跃进运动悲剧命运探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跃进运动因其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巨大反差而成为一场深刻的历史悲剧.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受到了政治统帅经济的干扰,以苏为鉴误入回归革命经验的歧途,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为唯意志论所扭曲,赶超战略在积极平衡论的支配下走向极端,这些因素便是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 ,农业和农村的四次战略性结构调整之间都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回顾这四次战略性结构调整 ,可以看到其历史规律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绝不仅仅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而是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方方面面 ,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是生产力的解放。只有从体制和政策上入手 ,对交织为一个整体的体制和政策问题都进行根本性的、配套式的调整 ,中国的“三农”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和国民经济调整同属探索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在遭遇挫折之后,郑重地自省并自纠其缺点错误而采取的重大举措。调查研究为经济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坚实的基础,经济调整成为推动调查研究之风形成广泛深入之势的强大动力。调查研究和经济调整二者在实践中形成良性互动,同时二者的实践还使全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理性传统,进一步证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党的各项事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初步探讨了苏联因素对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影响,认为苏联的建设成就使毛泽东坚信,只要真心实意学苏联,中国经济就能获得高速发展;通过借鉴苏联模式,毛泽东探索出了"大跃进"的发展方针;通过批判苏联领导人的"老子党"和大国沙文主义作风以及通过打破苏联模式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毛泽东使党和人民清除了民族自卑心理,振奋了民族精神,从而全面投身于"大跃进"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